唐攀力 楊 岷
1 臨床資料患者男,50歲。因“活動后氣促5個月伴咳粉紅色泡沫樣痰4 d”入院。入院后體格檢查:頸靜脈無怒張,心界擴大,雙肺底聽診聞及濕啰音;心前區(qū)無明顯隆起,有抬舉樣搏動感,心率85次/min,律不齊,二尖瓣聽診區(qū)聞及舒張期隆隆樣雜音。心臟彩色超聲檢查:二尖瓣狹窄(重度),主動脈瓣、三尖瓣輕度返流,肺動脈高壓(輕度)。胸部CT檢查:雙肺多發(fā)炎癥,兩側胸腔少許積液。心電圖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入院診斷為心臟瓣膜病,二尖瓣重度狹窄;肺部感染;胸腔積液;心功能Ⅳ級。入院后給予吸氧、抗感染、強心利尿等治療后,患者肺部炎癥好轉,心功能明顯改善。完善術前準備后于全身麻醉下行二尖瓣置換術聯(lián)合三尖瓣成形術,手術時間約5 h,術中出血量約300 mL,體外循環(huán)時間125 min,主動脈阻斷75 min。術后送入ICU,予呼吸機輔助呼吸18 h后拔除氣管導管,轉至胸心外科普通病房進一步治療。術后第3天,患者下床時感左下肢無力,行走困難。體格檢查見患者左足和腳趾背伸困難,左側小腿外側和足背皮膚痛覺減退,余肢體無明顯異常,暫時排除中樞神經系統(tǒng)病變,立即請手足骨科會診,會診后考慮為左側腓總神經損傷,建議行肌電圖檢查。肌電圖檢查:腓骨小頭上刺激左腓神經引出的運動傳導波幅較遠端明顯降低,小頭下左腓神經的傳導速度明顯減慢;感覺傳導未引出。診斷為左側腓總神經損傷,給予激素、營養(yǎng)神經、針灸等治療后,患者癥狀明顯好轉,行走基本正常,出院后定期至江蘇省蘇北人民醫(yī)院康復科門診行康復訓練。
2 討 論體外循環(huán)下心臟直視手術的難度大、風險高、耗時長,術后可發(fā)生各個系統(tǒng)的并發(fā)癥。神經系統(tǒng)并發(fā)癥以中樞神經系統(tǒng)常見,如腦梗死、腦出血等,并發(fā)周圍神經系統(tǒng)損傷實屬少見[1-2]。邵海軍等[3]報道,心臟手術后并發(fā)周圍神經損傷多見于膈神經(發(fā)生率為10%~60%)、臂叢神經(發(fā)生率為1.5%~2.4%)。面神經、喉返神經、腓總神經等亦可累及[3-4],其損傷原因多與體外循環(huán)過程中低溫、低流量灌注、微血栓等引起的神經細胞缺血變性有關[4]。術后腓總神經的損傷與患者術中蛙式仰臥位也密切相關,其原因為腓總神經行走位置表淺,與周圍組織相對固定,緩沖能力差,故躲避外來傷害的能力較差[5];加之神經周圍有腓骨頭等堅硬的骨性組織,故較易受到損傷,若患者本身瘦弱,皮下脂肪薄,則更易受到損傷。結合本病例,分析患者左側腓總神經損傷的原因可能是手術時間較長,術中長時間處于制動仰臥位,下肢約束帶置于膝關節(jié),且捆扎過度,使腓總神經及其滋養(yǎng)動脈因長時間受壓迫缺血、缺氧,從而導致?lián)p傷。此外,術后患者在ICU中鎮(zhèn)靜和輔助機械通氣的時間較長,且為仰臥位,用帶棉墊的束帶固定踝關節(jié),達到制動和防止壓迫足跟和踝部的目的,但該做法易使下肢呈外展、外旋位,從而再次使腓總神經受壓。因此,對于心臟手術患者,術中應盡量使其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處于功能位,約束帶捆扎松緊適宜,且固定于關節(jié)的上方或下方,盡量避開關節(jié)處;術后在ICU中應加強特別護理,定時更換體位,避免肢體長時間處于腓總神經受牽張和被壓迫的不良姿態(tài)。腓總神經的損傷重在預防,術中和術后重視體位的安置,可最大限度地預防腓總神經損傷[6]。術后一旦發(fā)生腓總神經損傷,應積極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一般情況下,神經功能都能完全恢復[1]。本例患者因發(fā)現(xiàn)及時,并予積極治療,至出院時左側腓總神經功能已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