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鑫
【關鍵詞】甲狀腺切除手術;瑞芬太尼;異丙酚
前言:甲狀腺切除術常規(guī)麻醉方式以頸叢神經(jīng)阻滯麻醉為主。該麻醉方式下,患者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性差,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應用,有效解決了上述問題。全麻期間常用的藥物,以異丙酚、芬太尼、瑞芬太尼為主。有研究指出,與芬太尼相比,采用瑞芬太尼聯(lián)合異丙酚麻醉,可進一步改善鎮(zhèn)靜與鎮(zhèn)痛效果。本文于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甲狀腺切除患者中,隨機選取100例作為樣本,用瑞芬太尼聯(lián)合異丙酚的應用方法:
1.1一般資料采用隨初數(shù)字表法分組,觀察組(n=50)性別:男/女=33/17,年齡(48.54±20.15)歲,體重(70.14±20.14)kg。對照組(n=50)性別:男/女=31/19,年齡(49.51±18.74)歲,體重(69.47±19.99)kg。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納入標準(1)符合甲狀腺切除手術適應癥。(2)術前簽署知情同意書。(3)非惡性腫瘤。(4)無藥物禁忌癥。(5)凝血功能無異常。。
1.3方法兩組術前30min給予阿托品0.05mg+苯巴比妥0.2g肌肉注射,氣管插管全麻,后給予咪唑安定0.09mg/kg+維庫溴銨0.2mg/kg+異丙酚3mg/kg。
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芬太尼+異丙酚0.1mg/h麻醉維持。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瑞芬太尼0.2μg/(kg·min)+異丙酚7mg/(kg·min)麻醉維持。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P<0.05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術中血壓與心率觀察組插管時SBP(94.5±3.6)mmHg、DBP(78.5±4.0)mmHg、HR(70.2±2.4)次/min、術中SBP(102.3±2.1)mmHg、DBP(80.3±3.3)mmHg、HR(72.5±2.3)次/min,與對照組同時段相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麻醉蘇醒情況觀察組自主呼吸、清醒及拔管時間分別(4.8±0.8)min、(8.1±0.7)min及(8.9±1.2)min,與對照組相比自主呼吸、清醒及拔管時間分別(7.9±0.9)min、(16.4±1.1)min及(17.3±2.3)min,差異顯著(P<0.05)。
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常用藥,以異丙酚為主,藥物鎮(zhèn)痛效果良好。異丙酚的鎮(zhèn)痛機制,目前尚未明確,判斷與藥物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離子通道及相關受體的影響有關。
芬太尼、瑞芬太尼,均為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常用的阿片受體激動劑。較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鎮(zhèn)靜及鎮(zhèn)痛效果更佳,安全性及藥效更強。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瑞芬太尼聯(lián)合異丙酚麻醉,甲狀腺切除手術患者插管及術中SBP、DBP、HR,與給予芬太尼者相比,血壓與心率數(shù)值均更低,提示藥物鎮(zhèn)痛與鎮(zhèn)靜效果更佳,優(yōu)勢顯著(P<0.05)。觀察組自主呼吸、清醒及拔管時間更短P<0.05,更安全。
綜上所述,甲狀腺切除手術中,采用瑞芬太尼聯(lián)合異丙酚麻醉,可提高插管及術中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性,縮短麻醉蘇醒時間,減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