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仁
內容摘要:寓言一般篇幅短小,語言凝練,常常蘊深刻哲理于淺顯語言和生動故事中。寓言結構簡單卻富有表現(xiàn)力,一般具有明顯的諷喻性和教育性,常用比喻、夸張、象征等修辭手法。它的故事情節(jié)多為虛構,主角多是人格化了的動物、植物或者自然界的其他事物。
關鍵詞:寓言 特征 閱讀 要點
一.寓言的內涵特征
《現(xiàn)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寓言的:用假托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帶有諷刺和勸誡的作用。我國古代的寓言,起源于勞動人民的口頭創(chuàng)作?!霸⒀浴币辉~最早見于《莊子》,具有用故事來幫助說理文體元素。比如《揠苗助長》、《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等等?!兑了髟⒀浴肥峭鈬膶W中早期寓言的代表作,大部分是擬人化的動物寓言,少部分是以普通人或神為主人公。
寓言一般篇幅短小,語言凝練,常常蘊深刻哲理于淺顯語言和生動故事中。寓言結構簡單卻富有表現(xiàn)力,一般具有明顯的諷喻性和教育性,常用比喻、夸張、象征等修辭手法。它的故事情節(jié)多為虛構,主角多是人格化了的動物、植物或者自然界的其他事物。
寓言故事淺顯,道理深刻,它是“穿著外衣的真理”(俄國寓言作家陀羅雪維夫語),這個“外衣”就是故事,“真理”就是蘊涵在故事中的道理和生活經驗,為了讓一些生活經驗和道理能讓人明白,寓言常借用生活中常見的情境和情節(jié),用講故事和談話的風格娓娓道來,故事淺顯,但道理深刻。
著名作家嚴文井說:“寓言是個怪物,當他向你走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他轉身要離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一個哲理,嚴肅認真。”寓言中,生動活潑的故事與深刻的道理和諧統(tǒng)一,它的趣為理服務,它的理通過趣來表現(xiàn)。
二.寓言的解讀要點與方法
1.解讀要點:寓意,方法:通過分析內容和形象來完成。
寓言是寄托著深刻思想意義的一種簡短故事。常用比喻、擬人等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往往帶有諷刺和勸誡的性質。有人說寓言是“理智的詩”,“是穿著外衣的真理”。以內容為載體,以形象為媒介,緊扣文本,領悟寓意,是寓言解讀的一個要點。
寓言的寓意有的在作品中直接說出來,有的則隱含在文字背后,讓讀者通過思索找出來。無論在文中點明寓意與否,象征、夸張、擬人的手法都是寓言作者常用的,他們通過塑造形象,營造情景,把想表達的意思寄托在這些形象和情景中。比如《揠苗助長》為我們塑造了一個違反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的農夫形象,將“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客觀規(guī)律辦事,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寄托在這樣一個人物形象上。解讀時,認識這個人物,在頭腦中建立這樣一個農夫形象是教學的關鍵。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問題:“農夫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引導學生讀、想、說、悟。
2.解讀要點:語言和結構,方法:通過分析表現(xiàn)形式來完成。
一般說,寓言的語言多是直白如話、樸素簡潔的,而這些簡潔樸素的語言文字,通過細細地揣摩,對學生的語言學習也能夠起到推動作用。
《揠苗助長》中寫道:“他巴望著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就天天到田里去看??伤傆X得禾苗一點也沒有長,心里十分焦急?!奔氉x文本,體會帶點詞的意思,感受農夫盼望禾苗長大急切。課文接下來寫了農夫的動作和語言:“他將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感知農夫的努力和辛苦,從“興致勃勃”中體會農夫勞動后的欣喜、滿足。在充分解讀語言的基礎上,對文本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人教版的《南轅北轍》,采用一問一答對話的形式,每句問答獨立成段,沒有復雜的結構,沒有華麗的詞語,甚至對人物的語言都沒有任何修飾的成分,可謂簡約,但它采用白描的手法,用先總后分的結構,成功塑造了一位不聽勸告、固執(zhí)己見的人物形象,揭示了方向不對,行動與目的會完全相反的深刻寓意。
兒童與成人看寓言的角度會不同,在兒童眼中,寓言就是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但故事承載的道理卻是成人有意識注入的。我們在教學中,要站在兒童的立場上講故事,讓學生通過對故事的內化,悟出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