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鵬鵬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馬塘中學 226401)
1.因材施教理論
分層教學法的提出并非偶然,早前兩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理念.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論主張教學應不分高低貴賤,人人均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機會.高中數學教學應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基礎、能力以及素質的不同,開展針對性教育,發(fā)揮所長、補其所短,在因材施教中人人參與,獲取積極的學習體驗.
2.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
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由前蘇聯教育學家維果茨基提出,維果茨基學生在知識學習中存在兩個水平,其一,已經達到的水平,其二,可能達到的水平,而已經達到的與可能達到的學習水平之間的差距,被稱為最近發(fā)展區(qū).在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論下,高中數學教師的問題設置難度應符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促進學生跨越最近發(fā)展區(qū),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做到人人必有學、人人學有用.
3.多元智力理論
1983年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不同的人的智能組合內容不同,因智能組合內容的不同而各有所長.在多元智能理論下,高中數學教師不能以學生的某方面智能突出而單方面認為其全能,也不能因學生某方面無法跟上進度而片面認為其無能.很多學生并非不愿學,而是沒有機會發(fā)揮所長,因此教師應學生各展所長的機會,讓學生在各盡其能中實現個性化發(fā)展.
1.根據學習成績展開分層教學
按照成績分層是常見的分層教學形式,對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掌握情況將其分成A、B、C個層次,A層次學生為基礎知識非常扎實的學生,B層次學生為基礎知識不太扎實的學生,C層次學生為基礎知識非常不扎實的學生.在數學教學中如何落實分層教學成為了教師教學中的難點.對此,以《函數概念和圖象》的教學為例,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其一,聽課目標分層.A層次學生要求不僅能夠聽懂,還用學會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主要包含的理解函數概念、本質屬性、三要素含義以及相互聯系、會求函數的定義域與值域.B層次學生能夠聽懂函數概念、本質屬性,能夠聽懂例題講解的內容,對于有難度的三要素含義以及相互聯系內容需要教師課后疏導.C層次學生雖不要求全部聽懂,但是需要聽懂最基礎的內容、最關鍵的公式定理.
其二,課后學習任務分層.如教師布置以下幾個練習題:(1)解cos75°、cos30°、cos(π/5)·cos(2π/5)-sin(π/5)·sin(2π/5)的值.(2)已知sinα=2/3,cosβ=5/7,求cos(α-β)的值.(3)已知sin(α-β)=2/3,求(sinα+sinβ)2+(cosα+cosβ)2的值.練習(1)要求三個層次學生都能夠掌握;練習(2)要求A層次學生能夠展開公式、求取三角函數值、得出正確結果,要求B層次學生能夠展開公式,在教師或同伴參與下求取正確的三角函數值,要求C層次學生爭取能夠聽懂.
其三,評價目標分層.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不可以成績的高低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依據,A層次學生應做到基礎難度題目、中等難度題目不丟分,高難度題目也能得分,B層次學生應做到基礎題穩(wěn)拿,中等難度題盡量不錯,C層次學生能夠達到基礎題分數不丟失即可,同時應對C層次學生適當表揚,發(fā)現C層次學生的進步,以表揚與鼓勵讓學生看到自己進步的同時,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2.根據學習興趣展開分層教學
從學習興趣的角度出發(fā)開展分層教學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原因以及興趣特點,興趣并非先天生成,而是建立在人有需求的基礎上,有需求才能激發(fā)興趣,相反的,有興趣才能為了滿足需求而奮斗.興趣具有指向性,任何一種興趣的產生必然是針對某一特定事物或者某一項特定活動,因此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中需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需求.對此,教師可以將學習興趣濃厚,能夠在數學學習中主動探究,并且認為數學學習是一種樂趣的學生劃分為A類學生,將學習興致不高,基礎差、存在厭學心理的學生劃分為B類學生.
為了實現B類學生向A類學生的轉化,首要任務是要學生重拾自信,如在講解排列組合與概率的問題時,教師可以舉出福利彩票中獎概率的現實生活問題,以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若班級中有經常購買彩票的學生,可以將問題回答的機會給他,并對他的回答給予肯定與鼓勵,以此發(fā)揮學生的各自所長,激發(fā)學習興趣.其次,教師應注重課堂教學的多樣化與藝術性,如在教學語言運用中融入趣味因子,運用通俗易懂的、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教學例子激發(fā)B類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B類學生享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此外,教師應注重維護學生的自信心,努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如在《空間幾何體》的這一單元教學中,為B類學生提供動手制作圓柱、圓錐、棱柱、棱錐等幾何體的機會,并對B類學生的作品給予積極的評價,然后組織A類學生對空間幾何體的制作方法與規(guī)律進行總結,在全向全體學生中發(fā)揮全員參與,發(fā)揮各自所長,促進共同進步.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建立興趣學習小組,在生生合作、師生合作中取長補短,激發(fā)B類學生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探究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向量的模,直線的斜率公式,勾股定理之間的關系中,組織B類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公式或方程,然后A類學生運用公式或方程推理,在共同的配合下完成小組合作學習任務.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運用方法,當然,分層教學的方式不僅局限于此,除了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興趣外,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等展開分層教學,只要教師掌握分層教學的有效實施方法,為不同層次學生提供符合學習需求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學習能力基礎上有所展示、有所習得,便是分層教學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