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廣 唐青瑾
(山西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山西臨汾 041000)
潘金蓮是《水滸傳》塑造的一個典型的淫婦形象,然而隨著各個時代文化觀念的發(fā)展,在戲劇影視改編中,賦予了這一人物多重意蘊(yùn)。通過聚焦分析現(xiàn)當(dāng)代以來武松殺嫂情節(jié)在戲曲影視里改編的變化,揭示潘金蓮形象在影視戲劇里的嬗變,并借此剖析名著改編中,是忠實于原著,還是借助時代的文化,對原著創(chuàng)新的話題。
在施耐庵的《水滸傳》里,潘金蓮是一個淫婦形象,她與人通奸,勾引小叔,藥鳩親夫,以致在后世里,她幾乎成了淫婦的代名詞。在武松殺嫂情節(jié)中,作者將武松的威武果敢、眾鄰的面面廝覷、王婆的驚慌失措、潘金蓮的怕死求饒,刻畫得淋漓盡致:
那婦人道:“叔叔,你好沒道理!你哥哥自害心疼病死了,干我甚事!”……(武松)提起刀來,望那婦人臉上便 兩 。那婦人慌忙叫道:“叔叔,且饒我!你放我起來,我說便了?!薄菋D人驚得魂魄都沒了,只得從實招說,將那時放簾子因打著西門慶起,并做衣裳入馬通奸,一一地說;……
王婆道:“咬蟲,你先招了,我如何賴得過,只苦了老身!”……
那婦人見頭勢不好,卻待要叫,被武松腦揪倒來,兩只腳踏住他兩只膊,扯開胸脯衣裳。說時遲,那時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銜著刀,雙手去斡開胸脯,取出心肝五臟,供養(yǎng)在靈前。肐查一刀,便割下那婦人頭來,血流滿地。[1]
原著中有二點值得注意:(1)潘金蓮在武松逼問下,先是矢口否認(rèn),而在武松威迫之下潘金蓮連連求饒,并先于王婆招供了通奸殺夫罪行的,然后王婆在無奈之下才招供。文本通過“你好沒道理”“干我甚事”“慌忙”“驚得魂魄都沒了”“只得從實招說”等,可以看出潘金蓮的故作鎮(zhèn)定、狡辯抵賴、懦弱怕死。(2)潘金蓮被殺的場面,極度血腥恐怖。施耐庵塑造潘金蓮,以女性角色工具化的創(chuàng)作動機(jī),通過潘金蓮來映襯武松,并賦予潘金蓮先驗性的道德缺陷,而這種道德缺陷,在作者看來屬于十惡不赦,血腥的場面,表明作者對其的深刻仇視。
央視版《水滸傳》(1998年版)中武松殺嫂的情節(jié),則更側(cè)重了潘金蓮的悲劇人生,并給予了部分同情。潘金蓮足不出戶,操持家務(wù),做得一手好菜,女紅也相當(dāng)了得,是一位勤儉持家、賢惠本分的傳統(tǒng)女子。她與西門慶的通奸并不是骨子里的“淫”導(dǎo)致,而是更多突出了王婆的教唆和西門慶的引誘,也有對武松求之不得之后的情感宣泄。其中的武松殺嫂情節(jié)如下:
武松(看向潘金蓮):淫婦你說,我哥哥是誰害死的?
潘金蓮(不語,轉(zhuǎn)頭悄悄看向王婆)
王婆驚:你看我做什么?又不干我的事!
武松(拿刀指向王婆):老豬狗,休要瞞我,我早已知道了,如不從實說來,我便活剮了你!
王婆(慌忙):老生實說?。ńY(jié)結(jié)巴巴)是……是……是西門慶害了你家哥哥(手指向潘金蓮)不信你問你家嫂嫂!
潘金蓮(吃驚地看向王婆)
武松(抓住潘金蓮衣襟一把拎起,把刀橫在潘金蓮脖子上):淫婦!你說!
潘金蓮(先是驚慌失措,之后慢慢閉上眼睛)
王婆(聲嘶力竭地):你快說呀!你死到臨頭了,還想連累老生啊你!快說呀!
潘金蓮(斜睨了王婆一眼,并向她啐了一口)
武松(把潘金蓮?fù)频乖谖浯箪`位之前,將刀架在潘金蓮脖子上)
潘金蓮(眼露無奈,長嘆一口,眼角流出兩行淚,默默地閉上眼睛小聲抽泣)
武松(緩緩抬頭,看向武大靈位):哥哥陰魂未遠(yuǎn),看小弟今日為你報仇雪恨!(一刀刺向潘金蓮)
(鮮血噴濺到牌位靈帳,眾鄰大驚)
王婆(跪地磕頭,連喊求饒):武都頭饒命啊!是西門慶親殺了你家哥哥,讓她下的毒藥?。○埫埫?!
與原著不同的是:(1)這里是王婆首先招供,而不是潘金蓮。潘金蓮不僅不認(rèn)慫招供,還對于王婆急于撇開罪責(zé)的做法所不齒,“向她啐了一口”,而王婆的“結(jié)結(jié)巴巴”“跪地磕頭”“連喊求饒”等,反襯了她的鎮(zhèn)定;(2)潘金蓮不同于原著里的狡辯求饒,而是始終保持沉默。她不否認(rèn),因為否認(rèn)的言語有悖于事實,是謊言,她也不承認(rèn),因為招供的行為是為了求生,是懦弱,她只是“長嘆一口”“流出兩行淚”“閉上眼睛小聲抽泣”,這都展示了她對命運不公的無奈,這里“無言”的巧妙處理,凸顯了編導(dǎo)對人物的同情;(3)沒有了原著的直接描寫的血腥場面,代之以“鮮血噴濺到牌位靈帳”的暗示交代。當(dāng)然,這一變化的原因,主要是原著基于言語的表達(dá)方式,讀者通過閱讀想象進(jìn)行文學(xué)欣賞,而影視劇表現(xiàn)方式主要是畫面,過于血腥的場面不宜以畫面直接展現(xiàn),但同時,我們也應(yīng)看到,如果以如此殘酷血腥的畫面展示一位值得同情的弱女子被殺,其情感傾向也是欠妥的,而被武松問到殺害武大兇手時,潘金蓮“轉(zhuǎn)頭悄悄看向王婆”,編導(dǎo)也在暗示,元兇是王婆。和原著相比,影視劇里少了殺奸除惡的快感,取而代之的是對封建社會女性悲劇命運的嘆息。
2011年翻拍的《新水滸傳》大體沿襲了央視版《水滸傳》(1998年版)對潘金蓮的重塑,在其基礎(chǔ)上加了狠、辣的性格特征。潘金蓮嫁給武大,雖然心里不情愿,但還是勤勤懇懇地和他過日子,美貌與品行并存,是人間天使。然而武松的出現(xiàn)使她的愛情之花綻放,她勇敢地追求理想愛情卻遭到厲聲呵斥。武松的斥責(zé)像一把尖刀深深地插入潘金蓮的內(nèi)心,她因愛生恨,惱羞成怒,不僅對武大的態(tài)度一改從前,而且行為舉止也愈顯輕浮,可以說潘金蓮與西門慶的通奸是一種報復(fù)行為,是潘金蓮內(nèi)心邪惡力量的外現(xiàn)。最后毒死武大,完成了天使向魔鬼的轉(zhuǎn)變。在《新水滸傳》中殺嫂情節(jié)有以下細(xì)節(jié):
武松(起身轉(zhuǎn)向潘金蓮,用刀指向潘金蓮):淫婦!你說不說?
潘金蓮:招?有什么好招的,你問王婆去。
王婆(忙從地上爬起):大娘子,你什么意思???毒是你下的,人是你殺的,你……你臨死還要拉一個墊背的呀!哎呦武都頭,跟我沒有關(guān)系呀!沒有關(guān)系!……都是西門慶和你嫂嫂兩個人把你哥哥殺了,不關(guān)我的事吶!不關(guān)吶!
潘金蓮(含淚大笑)
武松:淫婦!別猖狂,等我拿了口供,我一定挖出你的心肝,看看到底是黑是白。
……
武松(拿匕首刺向王婆)
潘金蓮(為王婆擋刀)
武松(驚,欲將刀拔出,被潘金蓮按住):淫婦!
……
潘金蓮(狂笑):淫婦!不錯,我就是天下第一淫婦。(背景音樂凄婉)
武松(拔刀,將潘金蓮踢到武大靈位前,鮮血四濺,牌位倒,油燈翻)
(插入潘金蓮生前回憶)
在這里的殺嫂情節(jié)中,大體沿襲了央視版《水滸傳》三點改變,即是王婆招供,而非潘金蓮;沒有了血腥場面。另外還有:通過潘金蓮的言語“有什么好招的,你問王婆去?!薄拔揖褪翘煜碌谝灰鶍D”等,又配合其行為“含淚大笑”“為王婆擋刀”等,增加了其性格里的狠、辣的特征;編導(dǎo)在此處加入了悲情的背景音樂和潘金蓮生前的回憶,這種剪輯效果既能渲染氛圍,又表達(dá)了導(dǎo)演對被封建禮教束縛的女子不能沖破藩籬的憐惜??梢姡缎滤疂G傳》(2011年版)是朝著《水滸傳》(1998年版)變化方向的進(jìn)一步推演,并使之強(qiáng)化。
綜上,兩部電視劇通過改變原著里武松殺嫂的部分細(xì)節(jié),突出了對潘金蓮這一小人物的同情、憐惜。
自潘金蓮被施耐庵塑造出來,她的形象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變化,經(jīng)《金瓶梅》的發(fā)展,將潘金蓮淫欲無度的性格特征推到了極致。而影視化的改編顛覆了潘金蓮“千古第一淫婦”的形象,把潘金蓮從一個施害者塑造成受害者。其實,早在五四運動時期,歐陽予倩就對潘金蓮翻案做了大膽的嘗試,之后在八十年代,“巴蜀鬼才”魏明倫再次為潘金蓮正名。
歐陽予倩的《潘金蓮》創(chuàng)作于1926年,在前言中,作者本人坦言:“我受了‘五四’運動反封建、解放個性、破除迷信的思想的影響,就寫了這樣一出為潘金蓮翻案的戲?!盵2]在這部劇作中,作者一改《水滸傳》中淫婦的形象,賦予了她新時代女性的特點。作品中,潘金蓮聰明伶俐,思想前衛(wèi),性格倔強(qiáng),敢于反抗。她深深地認(rèn)識到在男權(quán)思想的籠罩下,在三綱五常的約束下,女子不是獨立的個體,是男人的附屬品,處處受欺壓,沒有尊嚴(yán),沒有權(quán)利,沒有自由。面對這樣的境遇,她不愿忍氣吞聲,不忍過這種被壓抑的生活,“與其寸寸節(jié)節(jié)被人折磨死,倒不如犯一個罪,闖一個禍,就死也死一個痛快?!盵2]
在其劇中,武松的出現(xiàn)使潘金蓮的生活出現(xiàn)色彩,她大膽去追求理想愛情,但是事與愿違,武松的決絕讓她走上了通奸的道路,她與西門慶的交好并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西門慶像武松,她這種看似病態(tài)的求愛方式恰恰凸顯出了她的抗?fàn)幣c無助。在第五幕,即殺嫂情節(jié)中,面對武松的質(zhì)問,她把害死武大郎的原因歸結(jié)于張大戶與武松身上:
武松(拿刀指著王婆):老狗,我哥哥的性命都在你身上!慢慢的再問你!(轉(zhuǎn)面對著金蓮指定她)你說,我哥哥是怎樣死的?
金蓮:被人害死的。
武松:自然是你!
金蓮:不是。
武松:西門慶!
金蓮:也不是。
武松(重喝):啊?
金蓮:歸根究底,害你哥哥的人,就是張大戶。
……
武松(拿刀在金蓮面前晃兩晃):你敢瞎說!
……
金蓮:……可是我明知道世界上的人,沒有一個肯幫女人說話,也就只好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可想不到又來了一個害你哥哥的人。
武松:他是誰?
金蓮:就是你![2]
面對武松的嚴(yán)斥與威脅,她絲毫不膽怯:“你要我的心,那是好極了!我的心早已給了你了,放在這里,你沒有拿去!二郎你來看,雪白的胸膛,里頭有一顆很紅很熱很真的心,你拿了去罷!”[2]這里的潘金蓮認(rèn)識到,武大被殺的結(jié)果,并不是自己一手造成的,而是因為張大戶的猥瑣,因為武松的決絕,歸根到底,是因為這個不公的封建社會織就的羅網(wǎng)!
歐陽予倩緊緊抓住悲劇的根源,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封建制度,把潘金蓮從一個千古罪人改寫成了受害者,為其翻案。究其原因,是因為五四先驅(qū)者的根本任務(wù),就是一個反帝反封建,即如魯迅在《狂人日記》所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瓭M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3]他們正是以此來喚醒民眾,達(dá)到文化啟蒙的目的。所以,歐陽予倩“對潘金蓮的情愛欲念,以及她對生存價值的執(zhí)著追求都作了大膽揭示,劇作家以深刻的筆觸細(xì)膩刻畫其思想被扼殺,個性被扭曲,一步步走向墮落與毀滅的悲劇過程,更有力地控訴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原因——即兩千年封建專制制度?!盵4]
如果說施耐庵用俯拍的角度來審視潘金蓮,那么歐陽予倩則是用仰拍的角度來刻畫潘金蓮。而1985年魏明倫的川劇劇本《潘金蓮》里,則在俯拍與仰拍之中找到了一個真實角度,通過一種新型的戲劇結(jié)構(gòu),用荒誕不羈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悲劇女性的沉淪史。
在魏明倫筆下,潘金蓮不再是千古第一淫婦,而是一位被封建制度一步步推向深淵,又集滿腔真情與肉感欲望于一身的年輕女子。作者為潘金蓮恢復(fù)了人的本來面貌,她性格潑辣,嫉惡如仇,是非分明,面對張大戶的糾纏,她“寧與侏儒成配偶,不伴豺狼共枕頭?!盵5]
可是身為人妻,她竟然做出了不忠于丈夫的舉動,看似不妥卻合情合理,因為作為一個男人,武大懦弱至極,他抵擋不了外人的欺辱,不能給妻子帶來安全感,而他的鉆襠之舉徹底粉碎了潘金蓮最后的心理依靠,“丈夫無能,人世不平,可恥可悲呀!”[5]這是心理上的不滿足。另外,作為丈夫,武大不能給予潘金蓮身體之愛,面對無后的生活狀態(tài),他只能用玩偶來讓潘金蓮做消遣,這是生理上的不滿足。對于長期處于壓抑狀態(tài)下的潘金蓮,西門慶是她慰藉精神和滿足情欲的唯一出路。
殺嫂情節(jié)在魏明倫的《潘金蓮》中出現(xiàn)了兩次,一次作楔子,一次作結(jié)尾,結(jié)尾處的情節(jié)如下:
潘金蓮(抓住刀柄,低沉地問):二郎,你要我的頭,還是要我的心?
武松(咬牙切齒):我要剜你的心!
潘金蓮:剜吧,我的心從前是紅的,如今變黑了!
(潘金蓮撕開自家領(lǐng)口,挺著高聳的胸脯,迎向武松,武松猝不及防,惶惶后退。
(潘金蓮發(fā)出令人發(fā)指的蕩笑,與開戲時天真少女判若兩人!)
潘金蓮:哈哈……今天我能死在你手中,也算不幸中之大幸了!來,開我的膛,剜我的心??!
(潘金蓮猛烈地撕開胸襟,敞露朱紅內(nèi)衣,胸脯劇烈起伏,紅內(nèi)衣恰似一汪碧血!)
眾人(內(nèi)呼):刀下留人!
(古今中外人物一擁而出,各抒己見,激烈爭辯)
武則天:罪不當(dāng)死!
張大戶:罪該萬死!
賈寶玉:罪在世道!
張大戶:罪在女人!
芝麻官:清官難斷?[5]
在魏明倫的《潘金蓮》中,采用間離效果將賈寶玉、安娜、武則天等人一起帶上舞臺,通過眾人之口,來對潘金蓮進(jìn)行全方位的闡釋與剖析?!霸谄渌宋锏牟煌u價中,潘金蓮這一人物變得復(fù)雜,反封建的主題也明晰起來,突破了原有故事的精神內(nèi)涵,實現(xiàn)了創(chuàng)新?!蚱屏藢项}材原封不動照搬的平庸效果?!盵6]
正如著名劇作家吳祖光在《〈潘金蓮〉的爭論高潮沒有過去》一文里指出:潘金蓮首先是一個受害者,是一個可憐的、不幸的、被侮辱的和被損害的女人。[7]其次,她又是一個兇手,是一個墮落了的女人。潘金蓮的沉淪是當(dāng)時社會所造成的,作者借賈寶玉之口,說罪在世道,惡的制度文化和倫理道德制造了人性之惡,在這樣的道德體系下,人性被壓抑、被扭曲。關(guān)于這一點,正如魏明倫在談他對《水滸傳》里潘金蓮形象的改編時所說:“80年代初期,中央電視臺播映英國電視劇《安娜·卡列尼娜》,我們的社會輿論指責(zé)安娜是不道德的女性……都80年代了,中國的封建思想還這么根深蒂固……這就是我重新評價潘金蓮的動力之一。時代呼喚戲劇出現(xiàn)徹底反思中國婦女婚姻問題的爆炸性題材,我的《潘金蓮》是時代的產(chǎn)物?!盵8]
比觀二部劇作,不難看出歐陽予倩對魏明倫的影響,它們都明顯表現(xiàn)出了對潘金蓮翻案的意圖,突破了原著對人物的預(yù)設(shè),有著時代的意義。
潘金蓮在《水滸傳》中是配角,作者對其描述不多,創(chuàng)作者們也就能夠?qū)ε私鹕忂M(jìn)行合理猜測。施耐庵雖然在潘金蓮一出場就說她愛偷漢子,但是也交代了“因為那個大戶要纏他,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從?!盵1]這說明潘金蓮骨子里并不是一個不知禮義廉恥的風(fēng)騷女子,似乎還多了一層烈女子的成分。另外,潘金蓮嫁給武大之后的生活狀況,作者也只是簡單幾筆概括,潘金蓮見到武松之后的心理活動以及之后與西門慶通奸的心理轉(zhuǎn)變也是空白,可以說從潘金蓮在張大戶家,到嫁給武大,再見到武松,之后與西門慶通奸到最后藥死武大郎,中間的心路歷程作者只字未提,事件背后的復(fù)雜性可想而知。因此,后人抓住這一“漏洞”,對潘金蓮進(jìn)行不斷地加工,才會出現(xiàn)之后不同特征的潘金蓮。
其實,潘金蓮的改編,不是個例,小說中的其他形象,或男或女、或奸或忠都有了新的解讀。原著中其他女性形象,在影視劇《水滸傳》和《新水滸傳》改編時也做了部分改動。
在原文本當(dāng)中,閻婆惜是在其母親出于報恩的原因,做了宋江的“外宅”。骨子里自帶風(fēng)騷氣質(zhì)的閻婆惜,在見到張文遠(yuǎn)第一眼時便春心涌動,兩人眉來眼去打得火熱,竟對宋江沒有半點情分。她的死也是因為貪得無厭招致:讓宋江寫休書,并給與其宅子和其他物什,最后還要用黃金百兩換招文袋,是一典型的濫情貪財人物。而在影視劇中,閻婆惜對宋江心存感激,以身相許,而與張文遠(yuǎn)的茍合并非出自真情,讓宋江寫休書、索要住處和用度雜物,都是賭氣,而換招文袋的條件也將黃金百兩變成了明媒正娶,可見,明媒正娶才是閻婆惜的真意,這里的閻婆惜并非一個無情無義的貪婪女子。
《水滸傳》中的另外一位淫婦——潘巧云,在施耐庵筆下,潘巧云淫艷至極,與楊雄假情假意,竟與和尚私通。但是,細(xì)細(xì)品讀,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潘巧云并非骨子里的淫蕩。原文中交代裴如海與潘巧云早些就認(rèn)識,并且知根知底,另外潘巧云與和尚的私通,也是和尚主動的結(jié)果。在央視《水滸傳》(1998年版)中,為潘巧云的出軌進(jìn)行了合理化的想象:與裴如海青梅竹馬、情投意合,而與楊雄并沒有真感情,與裴如海的“奸情”只不過是舊情復(fù)燃。面對裴如海的死,她肝腸寸斷,面對丈夫的質(zhì)問,大膽的說出:“我與你生活了兩年,到頭來,還不如和我?guī)熜謨商炜旎?。”可見,她與和尚裴如海才是真實情意。影視劇里,同樣刪除了原著里楊雄殺妻的血腥場面。
可見,影視劇對《水滸傳》原著的女性人物的改動,帶有共性。而且,這種改動創(chuàng)新往往是可行的,實踐也表明,這種創(chuàng)新是成功的。
另外,由于所處歷史階段的原因,作者施耐庵對女性頗存偏見。《水滸傳》可以說是一部歌頌?zāi)腥说氖吩?,塑造了大量的英雄形象,為其披上了一層浪漫主義色彩。但是女性形象卻遜色了很多,貌似患有“厭女癥”的施耐庵不僅對女性角色著墨不多,而且還在某種程度上進(jìn)行惡化、丑化。梁山上的女英雄有“母夜叉”孫二娘、“母大蟲”顧大嫂,都極具男性化,僅有女人味的“一丈青”扈三娘,被宋江作為戰(zhàn)利品,許配給了“五短身材”的王英。作者最贊賞的女性,恐怕就是林沖的妻子張貞娘了,因為她最后“被高太尉威逼親事,自縊身死?!盵1]是個至死忠于丈夫的貞烈女子。而這一思想局限也是與當(dāng)時的時代觀念有關(guān),因為:“宋元期間與晚明清初,是比較全面地在通俗文學(xué)作品中健康反映中國封建時期婦女們的痛苦生活、理想追求的兩個黃金時代。而在這兩大高潮之間的元末至明前期,卻恰恰形成了一種對婦女輕蔑、禁錮、鄙棄乃至仇視的文學(xué)思潮。在對待婦女問題上,通俗文學(xué)在這里出現(xiàn)了一個令人恐怖的斷裂層?!a(chǎn)生于這一時期的兩部著名的章回小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則將對婦女的蔑視與對英雄的重視二者融為一體而得以表現(xiàn)?!度龂萘x》中的女性,多是一種政治交易的工具;《水滸傳》中的女性,則多是英雄好漢的反襯。在這兩部作品中,女性大都是沒有多少人格價值可言的?!盵9]由此可見,潘金蓮等一系列女子是當(dāng)時社會映照下的產(chǎn)物,因此,在看待分析這些人物時都要從當(dāng)時的社會時代背景下出發(fā)。顯然,這些都是由于作者施耐庵的思想局限,這都為歐陽予倩的翻案,埋下了伏筆。
在每個時代觀念下,再來審視這些人物,必須依照當(dāng)下的觀念,理解這些人物,即所謂“一切解釋都是自我解釋”。歐陽予倩所在的五四時期和魏明倫所在的上世紀(jì)八十年代,都是我國的思想文化變革高歌猛進(jìn)的時期,兩位作家正是用當(dāng)時的新文化、新思想,解讀《水滸傳》里潘金蓮形象,對其翻案,使得人物形象獲得了深層次、多角度的意蘊(yùn),達(dá)到了對民眾文化教育的作用。而1998年版和2011年版的電視劇里的潘金蓮,編導(dǎo)對其惡行并不回避,也表達(dá)了對其不幸遭遇的同情,對歐陽予倩和魏明倫的矯枉過正,有所糾偏。當(dāng)然,歐陽氏和魏氏的偏激,也是那個時代必要的,即所謂“沒有偏激就沒有肯定”。
事實上,對于名著改編為影視,歷來就有所謂“忠實型改編”“創(chuàng)造型改編”“自由型改編”等不同類主張的爭論,而通過對“武松殺嫂”情節(jié)改編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對原著的改編中突破創(chuàng)新,不僅是可能的,也是必須的,“作為一個改編者你要滿足兩點:既要符合作者意圖,又要適合電影的要求?!盵10]。試想,在當(dāng)代影視劇中,仍然把潘金蓮視為一個純粹淫婦形象,對其作為被害者的另一面視而不見,在改編時仍然對原著作者的思想照搬,而無視歐陽予倩、魏明倫等已有的突破,那只能說明思想的停滯落后,只能說明我們的思想還停留在封建時代。
歷史中人們的思想總是在進(jìn)步的,文藝作品的接受者也具有時代性,作者既要擔(dān)當(dāng)普及文化思想的重任,更要擔(dān)當(dāng)提高民眾文化思想的重任。通過對原著中落后于時代的舊思想,通過改編加以提高,也才能擔(dān)負(fù)起提高國民思想的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