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玲,李 嘉,車紅霞,張 雄
(貴州中醫(yī)藥大學,貴州 貴陽 550002)
面癱也稱為周圍性面神經麻痹,以貝爾(Bell)麻痹多見,臨床以單側表情肌癱瘓造成的額紋消失、鼻唇溝變淺,以口角歪斜(偏向健側)引起的鼓腮漏氣、眼瞼閉合不全等表現為主,甚或伴味覺和聽覺障礙等其他特發(fā)性癥狀[1-2],一般認為是由于病毒感染、環(huán)境和自身免疫因素等引起的面神經血管痙攣缺血、水腫而壓迫面神經或導致的面神經炎。治療藥物以激素類、營養(yǎng)神經類與抗病毒等藥物聯用進行對癥治療[3]。急性期患者約70%~80%可在3個月內恢復,20%~30%的患者會因早期失治、誤治等原因延誤而發(fā)展為后遺癥,其中5%的患者后遺癥癥狀嚴重[4],以早期癥狀的反復出現,或合并倒錯、面肌抽動、痙攣及聯帶運動等發(fā)生為主要表現,治療難度大。有研究表明,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針刺綜合療法優(yōu)于單純針刺療法[5]。
患者,女,32歲,于2019年6月20日就診于貴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針灸科門診。
主訴:因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動6月余,加重1天。
病史:患者6+月前因感受風寒后出現左側眼瞼閉合欠佳,左側鼻唇溝變淺,口角向右側歪斜,飲水稍漏水,進食夾食,耳后無明顯壓痛,耳內及頭部未見皰疹,無頭暈、頭痛及四肢乏力等癥,遂就診于某醫(yī)院門診,診斷為“周圍性面癱”,行“針刺”治療4天后,癥狀未緩解,并出現雙臉頰肌肉不自主頻繁抽動。后經他人介紹,不斷尋求治療后面肌抽動稍緩解,且出現行走乏力,周身困倦等癥,遂入院治療??滔掳Y見:面部板滯感明顯,面部肌肉不自主頻繁抽動,抽動時自感雙側面頰酸痛,雙側眼瞼閉合尚可,左側鼻唇溝變淺,耳后無壓痛,口角歪斜不顯,進食飲水與正常無明顯差別,鼓腮漏氣不明顯,無味覺、聽覺減退,精神、納食尚可,夜寐欠佳,二便調,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弱。查體:顱神經(-),雙側面部肌肉緊張且不自主抽動,抽動時感雙側面頰酸痛,雙側面部痛觸覺較正常稍減弱,雙側生理征對稱引出,病理征未引出。四肢肌力正常為5級,四肢感覺對稱,血運及活動尚可。
西醫(yī)診斷: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后遺癥(面肌痙攣)。
中醫(yī)診斷:面風;證型:氣虛血瘀。
治則:補氣活血,祛風通絡。
操作方法:①針刺透穴:穴位常規(guī)消毒后取0.25 mm×40 mm規(guī)格毫針,行下關透地倉,地倉透頰車,太陽透頰車的三針透穴法,風池向鼻尖部斜刺,另取0.25 mm×15 mm規(guī)格毫針,予合谷、太沖、顴髎直刺,均以平補平瀉手法施針,留針30 min,每天1次,10天為1個療程。②穴位埋線:將可吸收羊腸線剪成約5 mm左右長度,置于無菌性穴位埋線針針管內,右手持針快速刺入陽陵泉、足三里、外關,待有針感時邊將線推入穴位邊退出針體。1周1次(視線吸收情況而定,吸收不佳者2周1次),4次為1個療程,囑2天禁浴。③閃罐:每次針刺完后在面部進行閃罐,閃罐方向與面部肌肉走向一致,吸力適中不可過大,直至局部有潮紅為度,每天1次,10天為1個療程。
治療1次后患者自覺面部肌肉明顯舒緩,酸痛感、板滯感明顯減輕,抽動頻率減少。2個療程后患者面肌抽動次數明顯減少,酸痛感、板滯感基本消失,精神狀態(tài)良好,遂出院于門診繼續(xù)進行治療。在第3個療程時,患者自述因貪涼致使面部肌肉僵硬,有麻木緊繃感,與第2個療程相比,肌肉抽動頻率與未變。治療時增加面部艾灸,足三里(雙側)、中脘輔以溫針灸以溫陽散寒,通絡止痛,同期足三里穴位埋線未做。4個療程后患者面部抽動次數消失,酸痛感、板滯感消失,精神狀態(tài)佳。
面癱屬祖國醫(yī)學“口噼”、“口眼喎斜”等范疇,其最早記載于《靈樞·經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緩不能收,故僻”。本例患者初起因機體正氣不足,衛(wèi)外不固,面部脈絡空虛,風寒乘虛而入中面部經絡引起口眼歪斜,又因失治、誤治遷延病情,邪氣久戀,正氣耗損,面部筋脈長期失于濡養(yǎng)導致筋脈拘急,歸屬中醫(yī)學“筋惕肉矚”、“瘛疚”等范疇,其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治宜補氣活血、疏經活絡。
本案以局部取穴為主,透刺為下關透地倉,地倉透頰車,太陽透頰車。下關穴包括了下頜神經、面神經的顴眶支以及面橫動、靜脈,面神經顴眶支橫過顴骨,支配眼輪匝肌下部、顴肌及提上唇??;地倉穴有頰神經和眶下神經分布,可治療頰部皮膚、頰黏膜、下瞼、鼻背外側和上唇的病患;頰車穴有耳大神經和咬肌分布,向地倉透穴時,針尖可經過笑肌、顴肌、降口角肌和口輪匝肌等組織結構,可有效改善肌肉緊張程度;太陽穴分布有顴面神經,顳淺動、靜脈,眼輪匝肌,顳筋膜和顳肌,太陽透頰車可與上述透次圍合成三角區(qū),同時刺激面神經及其分支神經以及所支配相應面肌,有助于肌肉間的相互協同及拮抗作用。直刺顴髎穴時針尖可經過眶下神經及和面橫動、靜脈,面橫動脈經過腮腺和咬肌,可有效緩解面部肌肉痙攣。風池、合谷、太沖三穴以辨證取穴和遠端取穴為主:風池穴為風邪入腦之沖,為手足少陽與陽維之會穴,又肝膽相表里,故風池穴為祛風要穴,且可平肝熄風,祛風解表,改善面肌痙攣;合谷,亦是山名,穴位在太陰與陽明經結合之處,開則如谷,合則如山,具有疏風解表散寒、通經活絡、行氣止痛之功,又合谷為手陽明經原穴,《四總穴歌》概括為“面口合谷收”一語,說明合谷在治療頭面五官疾病中具有突出功效。合谷與太沖相配為“四關”穴,可祛風定痛,《標幽賦》云:“拘攣閉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熱痛痹,開四關而已之”,且兩穴均為原穴,合谷屬陽主氣,太沖屬陰主血,兩穴相配能搜風、理痹、行瘀、通經,可從整體調節(jié)肌肉攣急、氣血瘀滯的情況。
穴位埋線是針刺效果在時間上的一種放大,不僅具有和針刺相同的功效,在時間-療效方面也有了進一步的顯著提高。陽陵泉為足少陽合穴、下合穴,同為筋會、八會穴之一,可疏利肝膽,舒筋活絡,熄風止痙;足三里為足陽明經合穴,全身強壯穴之一,可補虛益氣,提高機體免疫機制,改善人體疲勞狀態(tài);外關歸手少陽經,為本經絡穴,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維脈,可疏風解表,通經活絡。長時間刺激此三穴,針感可循手足少陽、足陽明經經脈循行上傳于面部,治療面部疾患。
閃罐通過反復的拔、起,造成患部組織反復充血狀態(tài),對神經和血管產生一定的興奮作用,可增加細胞的通透性,減輕水腫,改善局部體液的微循環(huán)。
綜上所述,針灸綜合療法對本病有顯著療效,可改善患者局部組織血液循環(huán),緩解周圍神經的水腫和炎癥,促進組織代謝,還雙向調節(jié)神經細胞的興奮性。手足三陽經經脈循行于面部,其中陽明經多氣多血,廣泛分布于面部,因此針刺以陽明經脈穴為主以調整局部氣血運行,配合遠端取穴兼顧了整體性,鼓舞人體正氣的同時緩解面部肌纖維收縮,促進面神經血管血供,療效顯著。另外,患者在治療期間因貪涼而致病情反復,灸法的溫熱效應可及時改善機體因寒涼引起的局部或整體的不適。提示在臨床中要針對病因病機對治療方法的選擇進行及時、適度的調整,同時也要注意操作過程中手法的得當和患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