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曦
愛新覺羅氏作為清朝的國姓,它的由來鮮為人知。清朝政府維系了近300年,愛新覺羅氏急劇增加,風(fēng)光無限。1912年清朝滅亡后,愛新覺羅氏似乎一夜之間變得少之又少,這又是為什么呢?
愛新覺羅是由清朝皇室創(chuàng)造,用來塑造地位、區(qū)別于其他姓氏的。滿族姓氏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姓,一部分是基于血緣宗親關(guān)系的族名。愛新覺羅姓氏中,覺羅為姓,愛新是族名。滿語中“姓氏”為hala(漢語哈喇、哈拉)?!皭坌隆睘闈M語金的意思;“覺羅”在滿語讀gioro,為首領(lǐng)之意,在女真語里是遠方的意思。后來“覺羅”一詞演變成了遠支,與宗室區(qū)分開來。
除愛新覺羅外,覺羅這一姓氏還有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通顏覺羅等分支,都源于同一始祖。因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立后金,該族遂成望族,以全稱相稱,“愛新”遂變?yōu)樾帐系囊徊糠至?。如同那拉氏有葉赫那拉、烏拉那拉、輝發(fā)那拉等分支(葉赫、烏拉均為地名),瓜爾佳氏有蘇完尼瓜爾佳、安圖瓜爾佳等分支一樣。
清朝統(tǒng)治者將愛新覺羅氏分為宗室和覺羅,以示血緣遠近區(qū)別,同時將一些有功之臣賜姓為覺羅,如覺羅納木泰(原姓舒穆祿)、覺羅吳拜(原姓瓜爾佳)等。
16世紀(jì)80年代,愛新覺羅氏還只是一個人數(shù)很少的家族。自努爾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儀清朝滅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在這近3個世紀(jì)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擁有眾多后妃,他們的子孫也擁有遠超過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國崇尚多子多孫的古老傳統(tǒng)習(xí)俗,因而愛新覺羅家族子孫繁衍十分迅速。有學(xué)者估算,到清朝滅亡前,姓愛新覺羅的人數(shù)已經(jīng)達40萬。
然而,現(xiàn)如今我們在社會各個角落里,很少遇到有愛新覺羅姓的,這是為什么呢?清朝滅亡以后,原本靠盤剝和壓榨百姓而過著皇室富貴生活的愛新覺羅氏人見大勢已去,唯恐遭遇眾多百姓追殺,便隱姓埋名流亡各地。為了不使自己暴露在民眾目光下,族人紛紛改姓,多改為漢族姓,如安、廖、曾、金、王、孫、艾、羅、肇、范、關(guān)、鄂、趙、李等。而愛新覺羅姓多數(shù)改成了金、肇(趙)姓,也有一些人改成了其他漢姓。
新中國成立后,許多清朝皇室后裔對皇族身份避而不談,例如大書法家啟功。更多的隱名埋姓者默默生存,大都害怕敏感的身世引來麻煩或災(zāi)禍,特別是“文革”時期,更是怕皇族姓氏招來殺身之禍。但是,也有極個別以皇族身份為榮的,例如女畫家愛新覺羅·毓崛。
而今清朝已經(jīng)滅亡100余年,愛新覺羅血統(tǒng)族人似乎愈發(fā)覺得“災(zāi)禍期”已過,所以一些人開始更名改姓,改回了原本的愛新覺羅姓氏。不過在現(xiàn)有戶籍制度下更改姓名似乎不太便利和自由,于是這些人干脆不改戶口,只在日常生活中改稱呼,將戶口上的姓去掉加愛新覺羅,后邊加上名字,以示自己屬清宮后人。
(摘自《遼寧青年》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