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鐵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教師應關注主題意義,認真分析單元教學內容,梳理并概括與主題相關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與學習策略,在教學活動中拓展主題意義(教育部 2018)。
主題滲透、貫穿于語篇的全部內容,體現(xiàn)作者寫作的主要意圖及其對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基本認識和態(tài)度。教師要明確語篇所談論的主題是什么,并通過分析主題所提供的特定語境和采用的手段,準確、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題意義,使教學能夠在引領學生開展主題意義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活動中整合知識學習和語言技能發(fā)展,體現(xiàn)文化感知和品格塑造,發(fā)展思維品質和語言學習能力(王薔 2016)。
主題解讀體現(xiàn)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主要體現(xiàn)在主題的導入、主題內容的解讀和主題話題功能的遷移與延伸三個層面。主題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主要涉及如何有效嵌入主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將學生的思維迅速帶入主題語境,激活相關的背景知識和語言知識;主題內容的解讀環(huán)節(jié)涉及構成文章內容的字、詞、句、段的分析與解讀,并思考如何在這一解讀過程中促進學生積累語言知識,提高文化意識和發(fā)展思維品質,以體現(xiàn)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主題話題功能的遷移與延伸環(huán)節(jié)則將以上環(huán)節(jié)中的內容進行整合,通過某種行之有效的活動,圍繞原主題內容進行一定的延伸與拓展,最終將所學知識以一種新的形式輸出或呈現(xiàn)。本文將以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模塊11 Unit 1 Careers and skills 的閱讀新授課So many jobs to choose from 為例,探究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主題解讀方式。
教學內容為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模塊11 Unit 1 Careers and skills 的閱讀新授課 So many jobs to choose from,主題涉及職業(yè)的類型及對不同職業(yè)的評價。
教學目標是通過閱讀引起學生對不同職業(yè)的認識及對不同職業(yè)特點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閱讀過程中,使學生積累涉及職業(yè)的相關語言知識,同時發(fā)展閱讀策略,并搜集與歸納作者的觀點;在學生完成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圍繞職業(yè)話題設計相關的活動,進行主題的遷移與延伸,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1.現(xiàn)身說法,緊密聯(lián)系自身資源
A 教師先介紹了自己的學校情況、家庭情況、工作情況和工作態(tài)度,通過展示生活照片迅速拉近與學生的情感距離,同時從學生感知深刻的教師這一職業(yè)切入,為本堂課的職業(yè)話題埋下伏筆。然后,引導學生展開“What will I be?”的討論,并利用以下句式作答:
I want to be a...,because...
I don’t want to be a...,because...
在討論活動中,學生表現(xiàn)得非常踴躍,為主題的展開作了很好的預熱。
2.他山之石,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等相關資源
B 教師利用一段與文本主題相關的視頻來設計問題,再引入與職業(yè)主題相關的詞匯。所選的視頻是一段音樂MV——Be what you wanna be。因內容與職業(yè)話題有關,所以B 教師順勢設問:
(1)How many jobs have been mentioned in the song?Can you name some?
(2)Would you like to be a teacher in the future?
在學生回答問題后,B 教師先在幻燈片上展示了一些圖片,顯示了不同職業(yè),然后鼓勵學生進行“頭腦風暴”,聯(lián)想盡可能多的關于職業(yè)話題的詞匯。
比較兩個教師的導入方式,可以看出一些異同之處。相同之處:借助教師這一職業(yè)作為主題的切入點;不同之處:主題導入材料的來源,A 教師結合自身實際,巧設討論話題,進行主題的預熱與思維的激蕩;B 教師利用網(wǎng)絡音視頻資源,進行話題預熱,并引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激活學生已有的與主題相關的詞匯。兩種導入方式均緊扣主題內容,結合學生的知識儲備,予以思維的激活和拓展,對主題內容的展開作了很好的鋪墊。
可見,主題內容的嵌入重在結合教學實際,巧妙利用主題內容設計活動;活動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重在能夠迅速、有效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有效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同時能拓展到對主題內容的細致解讀環(huán)節(jié)。
1.直接攝取文章主題VS 把握文章框架結構
在快速閱讀環(huán)節(jié),A 教師通過提問“What does the author discuss in the article?”引導學生直接關注文章的主題。實際上,這個問題很容易從文章的標題予以把握。A 教師意在讓學生通過關注標題來理解標題內容并迅速預測文章內容。
B 教師則是讓學生關注文章的structure,通過呈現(xiàn)文章的組織結構,讓學生概括、補充各段落所包含的主題內容,如“Part 1:Para.1:___available to you”。把握段落主題內容的填空活動可以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捕捉關鍵詞匯,既可以鍛煉學生快速閱讀并抓關鍵詞的能力,又可以通過給定的框架結構概括主題,鍛煉學生宏觀理解并概括主題內容的能力。
2.由點到面VS 自上而下
學生對篇章內容的理解是建立在對字、詞、句的理解基礎之上的。因此,閱讀教學無法回避對字、詞、句的分析與解讀。在英國的整體式閱讀教學中,強調“通過理解閱讀材料與解析語法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閱讀材料的理解與語法解析緊密結合”(張敏 2016)。在英語作為母語的課堂教學情況下尚且如此,作為外語學習者的中國學生,更有必要通過分析與解讀字、詞、句的方式解讀文章內容。
在精細解讀文本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A 教師采用由點到面的解讀方式,即從關注關鍵詞匯的理解到關注職業(yè)類型的劃分,再到關注表現(xiàn)作者意見的字、詞、句,以把握作者對職業(yè)類型的評判,最后通過整合關鍵詞匯來概括文章的主題內容。A 教師的具體做法是:
(1)“頭腦風暴”,激活儲備知識。例如,利用“Would you like to name as many jobs as possible?”進行“頭腦風暴”,激活學生的相關詞匯知識;在結合課文中的職業(yè)詞匯給出諸多詞匯后,引導學生對職業(yè)進行分類——“What are the three types of jobs the author talks about?”,使其迅速在文章中攫取到三種職業(yè)類型:popular jobs,unusual jobs,everyday jobs。
(2)關鍵詞匯、語匯猜義,解釋。例如,設計words to learn 環(huán)節(jié),帶領學生理解影響理解的詞塊、語塊(career,a better option,ambition 等);引導學生結合語境給出這些關鍵詞的英文解釋。
(3)關注評價性詞語,理解作者傾向。例如,設計reading for opinion in the text 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尋找表現(xiàn)作者觀點的字、詞、句,并判斷這些觀點的傾向是negative 還是positive。
(4)由詞到篇,整合文章內容。例如,設計任務型閱讀表格,要求學生整合關鍵詞,形成對文章內容的反饋、再現(xiàn)。
以上四個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由點及面式的解讀方式。
A 教師引導學生由字、詞、句這些“點”到篇章理解這個“面”,對主題內容進行了分割、解讀、整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閱讀過程。
B 教師延續(xù)了速讀中對文章框架結構的理解,從結構入手進入各段落,深入理解段落內容、段落中的關鍵詞匯及段落中所反映出的觀點和意見。B教師的具體做法如下:
(1)問題引領,統(tǒng)領全文。例如,對Part I(Para.1) 部分設問:“What is the last year of high school a time for?”通過問題引領,學生能迅速理解段落的主要內容。
(2)細節(jié)填詞,依托文本內容挖掘關鍵詞。例如,在 Part II 部分,針對“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opular jobs?”設計了表格填詞活動。
(3)結論留白,挖掘深層次的主題意義。例如,在Para.4 和Para.5 兩部分,設計了結論留白的練習,可以鍛煉學生依托段落內容進行總結、概括的閱讀能力。
(4)互文轉換,深化對主題內容的理解。例如,設計練習題:When you think about your future career,remember that some _______jobs can be rather_______ and that some _______jobs can be quite _______.All of them together,though,help society function.互文轉換練習鍛煉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將語言知識和主題內容的理解進行整合的能力,旨在提高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
自上而下的主題解構方式能夠從宏觀到微觀鍛煉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注意關注文章主題結構,養(yǎng)成由整體到局部的閱讀視野。
讀后活動應能激發(fā)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發(fā)展學生的高階思維。高階思維是指發(fā)生在較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或認知能力,主要指創(chuàng)新能力、問題求解能力、決策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鐘志賢 2005)。圍繞主題內容開展的思維拓展讀后活動,是發(fā)展學生高階思維品質和鍛煉學生表達能力的良機,也是一堂優(yōu)秀閱讀課出彩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拓展思維的活動具有多樣性,應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活動,可以是討論、辯論、對話,也可以是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
A 教師設計了思考和表達環(huán)節(jié)——“If you could choose to have a job,what would it be and why?”旨在引導學生依托文章主題,思考特定職業(yè)所需要的品質;進一步拓展,播放一段馬云對自己職業(yè)道路選擇的演說視頻,鼓勵學生反思,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發(fā)展學生的思辨能力。
B 教師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What is the best career for you?”引導學生思考并選擇自己的職業(yè)偏向,為下一個讀寫結合的環(huán)節(jié)“你的理想職業(yè)和所具備的素質”作準備。
讀寫結合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讀是寫的準備,寫是讀的延續(xù)。有效的讀后續(xù)寫應產(chǎn)生協(xié)同效應,即輸出的語言和內容與原材料的語言和內容產(chǎn)生協(xié)同,其中,語言協(xié)同是指受試在續(xù)寫中運用讀物中的詞語表達自己思想的語言現(xiàn)象(王初明 2015)。密切結合主題內容的讀寫活動是實現(xiàn)語言協(xié)同的有效手段。
在兩位教師的教學中,雖然寫的內容各異,但都是圍繞著本堂課的職業(yè)主題展開的。如果能對這一主題進行一定的遷移與拓展,無疑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空間和創(chuàng)新思維。例如,A 教師給學生留下的寫作內容——Read the job advertisements on the web and write to apply for a job that you like,with your reason 就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對文本主題的延伸也嵌入得很巧妙。學生在發(fā)揮想象力寫作的同時能夠運用并有效內化課堂所學語言知識。
從兩位教師同課異構的教學中可以看出,“圍繞同一主題內容展開主題解讀的方式方法不一而足,至于選擇何種方式取決于學情等實際情況”。因此,廣大一線教師可以見微知著,在教學實踐中探尋更多行之有效的主題解讀的教學方式,有效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