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
長壽老人都有哪些共同特征?要想提煉個一二三,的確有些難度。不過美國的一項對1500名1910年左右出生的人進行的長期跟蹤調查發(fā)現,長壽老人多有5種心理狀態(tài)。
很多老人不愿意參加社交活動。研究發(fā)現,運動機能下降會使老人不愿意參加社交活動。而參加的越少,老人運動機能衰退得也越快。
建議:對于腿腳不靈便的老人,可以借助輪椅,多多出行,多到公園里這種積極自然的氛圍里,讓心胸開闊;而對于一些不太愛與人交流、不合群的老人,可以通過出門旅游來放松身心。
研究發(fā)現,適當憂慮有益健康,尤其是對男性而言。
可在生活中,“操那么多心干嗎”是很多孩子會對老人說的一句話,語氣上也往往會不耐煩。老人聽到這句話,往往會覺得自己老了,不被需要了,做什么都是多余的,容易產生抑郁心理。
建議:愛操心的人,不妨通過其他方式來表現自己的關心,如從嘴上說變成發(fā)短信說,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多和其他老人交流,獲得情感上的共鳴;把孩子不好的語氣看成是壓力的釋放,學會釋懷。
養(yǎng)寵物的確有益健康,但研究發(fā)現,以寵物取代人際交往的人,壽命更短。那些長壽的人,一般都喜歡多跟人直接溝通,而不是寵物。
身邊的一位老人感慨,人老了,更易傷感。自己多年來一直養(yǎng)著小寵物狗,寵物患了感冒、拉肚子,也跟著操心,過于關注寵物。
建議:多多走出去,和大家交流,仍是上策。
不愛運動的老人,也要找到一個讓自己感興趣的活動。研究發(fā)現,一些長壽者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并不怎么鍛煉,反而是通過多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讓自己活動起來更能長壽,比如種花、種菜、做木匠活等。
建議:其實,即便是到公園,做觀鳥會的一員,對于健康也是極有好處的。研究發(fā)現,鳥鳴,可以有效減少老人的焦慮,而且觀鳥已經越來越多地引入到阿爾茨海默病的護理當中。數數鳥兒、觀賞鳥兒,會讓老人既輕松又刺激,不僅能刺激老人記憶,還能鼓勵老人進行對話交流。
很多人覺得,樂觀的老人肯定更長壽,這個有一定道理。但從調查來看,小心謹慎的人更懂得自我防護,更少從事高風險活動,比如,抽煙、酗酒、吸毒或者飆車等。這些人也會遠離有不良嗜好的人群,他們反而會更長壽些。
建議:老人要對自己的身體有個客觀的認識,特別是生病之后,不妨積極了解和學習如何對付疾病,把醫(yī)生當老師。有些老人生病后不當回事,特別是有高血壓、高血糖等問題,最初感覺沒什么影響,就不注意、不關注,容易使病情加重。但同時,也要避免過度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