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林
(四川大學(xué)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4)
女媧是中國神話史上的大神。女媧神話傳說對中國民間社會的影響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飲食文化是其一。結(jié)合文獻閱讀和田野考察,就女媧神話及信仰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影響進行考察,是具有飲食民俗學(xué)意義的課題。筆者試從食品、食俗、食話等切入,就與女媧神話及信仰相關(guān)聯(lián)的本土飲食文化事象進行梳理和析說,文中照片為筆者田野調(diào)查、實地走訪中所拍攝。
河南淮陽太昊陵人祖廟會上的“擔(dān)經(jīng)挑”,是跟民間祭祀人祖有關(guān)的儀式性舞蹈?!皳?dān)經(jīng)挑”表演,通常是四人一組,打經(jīng)板者一,邊舞邊唱者三,均系老年婦女,她們頭裹長至腳踝的黑紗,著黑衣、黑褲、黑鞋,肩挑花籃,一臉虔誠地唱著經(jīng)歌,邁著舞步。1991年,舞蹈界人士到淮陽考察,聽見打經(jīng)板的老太太唱道[1]:“老盤古安天下人煙稀少,沒有天沒有地哪有人倫?……有了天有了地沒有人煙,上天神只留下伏羲女媧兄妹二人。他兄妹下凡來萬古流傳,眼看著一場大災(zāi)禍就要來臨。多虧著白龜神苦難相救……”距淮陽縣不遠(yuǎn),有西華縣。老太太唱詞中的“白龜救人祖”,是河南周口一帶的民間傳說,并且在淮陽、西華等縣有地方化的版本。該故事的基本情節(jié)是幼年時女媧和伏羲每天給一只求食的白龜喂食,連續(xù)喂了百日,后來災(zāi)難發(fā)生時,白龜救了姐弟倆。
2013年10月,筆者去了河南,先到西華,再往淮陽。在西華縣聶堆鎮(zhèn)思都崗村,走訪了有名的女媧城。西華在淮陽之西約50公里,如今復(fù)建的女媧城占地60余畝,建筑從南向北依次有牌坊、女媧陵、補天殿、媧皇殿、人祖殿、三皇殿和老母殿等。在補天殿女媧補天立像基座筆墨樸拙的繪畫上,我看見有女媧、伏羲坐在白龜背上,后者浮于波濤滾滾的水面;在媧皇殿展示女媧神跡的精美壁畫中(圖1),又看見開篇是一大一小兩垂髫孩童正手持白面饃饃喂入白龜口里,畫面寫著“白龜求饃”。關(guān)于圖1所示,我請教殿里上香拜女媧的年長婦女,她告訴我此畫講的是“奶奶”(女媧)幼年時與弟弟以饃喂龜而后得拯救的故事?!梆x”指面食,是產(chǎn)小麥的北方地區(qū)人們生活中的主食,如中原豫地,民國《孟縣志》載“食料以蒸饃(古稱炊餅)、面條(古稱湯餅)、小米(古稱黃粱)粥為大宗”。民國《西華縣續(xù)志》載“食料以麥、黍、綠豆、高粱為主”[2],等等。
圖1 媧皇殿中講述人祖故事的壁畫(河南西華女媧城)
對于生長在川西平原的筆者來說,家鄉(xiāng)是以大米為主食的,盡管從小就聽大人講述女媧補天、造人之類的神話,但從未耳聞有“求饃”或“喂饃”的傳說。當(dāng)然,在女媧神話密集分布的中原地區(qū),“白龜求饃”的故事也不是今人編造的,20世紀(jì)60年代初從一位七十多歲的婦女口中采錄的《白龜救伏羲女媧姐弟》便講:“從前,人祖小時,有一天路過一個河邊,碰見個白龜,白龜對他說:‘一百天以后有大災(zāi)大難,你以后每天給我送個饃來,我就能搭救你?!俗媛犃?,就每天給它送個饃,時間長了,拿饃的事被人祖姐姐知道了,就問人祖每天早上為啥拿一個饃,人祖把白龜?shù)脑捯灰桓嬖V了姐姐,姐姐每天也拿一個饃送給白龜。到一百天上,果然天塌地陷。白龜一口把他姐弟吞到肚里,一看他們拿的饃,白龜都給他們放著呢。從此以后,他們倆就以這些饃來過活。因為他姐姐拿的饃不到一百個,因此,沒等到一百天,白龜就把姐弟吐出來了?!?/p>
這個故事在《羲皇故都文化:淮陽神話傳說故事》[1]中亦見,是作為“異文”收入的。在淮陽,“白龜救祖”故事的當(dāng)?shù)匕嬉嘁娪谠摃?,題作《人祖伏羲女媧》,是1982年元月從王店鄉(xiāng)棠棣村一位年逾花甲的李姓農(nóng)民(上過私塾,是當(dāng)?shù)赜忻墓适潞t子)口頭搜集的。與西華版比較可知,二者的故事脈絡(luò)大致相同但細(xì)節(jié)有區(qū)別,其曰:“很古很古的時候,淮陽稱宛丘。宛丘有座宛丘山,宛丘山下有個宛丘洞,宛丘洞里住著兄妹倆,兄長叫伏羲,妹子叫女媧。有一天傍晚,伏羲在宛丘湖里逮魚,聽到有人叫他。他左看右看,沒見一個人。又一聲叫,伏羲扭頭一瞅,見身后有個大龜,周身雪白,方圓百丈,昂著頭,伸長脖子,正盯著他……這時,白龜說:‘伏羲,你別跑,我不害你,是來搭救你哩!我要對你說:十萬八千年一個混沌,今年兒是個混沌年頭,一百天頭上,天要塌,地要陷,人要死個凈光?!寺犃?,嚇得瞪大了眼,追問白龜說的真假。白龜哈哈大笑,說:‘伏羲,我不騙你?!嘶帕耍鹕硪?,去叫人躲災(zāi)防難。白龜明白伏羲心里想的啥,說:‘伏羲,你是天底下最守誠信的人。我的話不準(zhǔn)對外人講,要不,老天爺會把你也滅了?!它c點頭,仰望著白龜,嚇得不敢吱聲。這時候,白龜又說:‘記住,從今兒起,每天早晨給我送一條魚,還得是你逮的。記住,我在這兒準(zhǔn)時等你?!?/p>
接下來的故事路子,亦講妹妹女媧知情后也加入給白龜送魚云云。值得注意的是,西華與淮陽同屬周口地區(qū),彼此相鄰,女媧城廟會與太昊陵廟會也在信仰層面多有關(guān)聯(lián)(廟會時信眾兩邊都去,在女媧城,我看見有載人的機動三輪車,能坐七八人,標(biāo)價每人10元)。但是,同一故事在二地發(fā)生了有趣的變異:就人物言,從“姐弟”轉(zhuǎn)變?yōu)椤靶置谩?;就食材言,從“喂饃”置換成“喂魚”。從性別研究看,“姐弟”與“兄妹”的轉(zhuǎn)換很有意思:淮陽的太昊陵以人祖爺為主,故其為“兄”,女媧處在陪祀地位;西華的女媧城以人祖奶為主,伏羲處于配角位置,故其是“弟”。從地理環(huán)境看,淮陽版神話講的是喂“魚”,蓋在太昊陵前有水面寬闊的龍湖,以致初到這里時我們幾疑身處江南水鄉(xiāng)。讓人不能不驚奇的是,整個淮陽縣城都處在四面環(huán)水的地形中,當(dāng)?shù)芈糜谓煌ǖ貓D上標(biāo)示著“水城淮陽,羲皇故都”八個字。因此,跟水環(huán)境密切相關(guān)的“喂魚”傳說發(fā)生在“水城”淮陽,絕非偶然。盡管二地相距不算遠(yuǎn),但由于彼此具體環(huán)境有別,這“喂魚”傳說就不大可能出現(xiàn)在西華。在思都崗村女媧城走訪期間,我的總體感覺是這里很干燥,風(fēng)一刮,地面塵土四揚(在龍湖畔的太昊陵,無此感覺),跟我在北方較干旱的其他城鄉(xiāng)所見狀況差不多。10月27日下午,雇車從女媧城前往太昊陵,司機50多歲,是思都崗村人,我向他打聽七八月間當(dāng)?shù)叵掠甑那闆r(在我的家鄉(xiāng)四川,這正是雨季),他說今年下了一場雨,現(xiàn)在村里人吃的是自來水,地下打井抽的水用來澆地。如其所言,該地的氣候及地貌明顯是呈干旱狀態(tài)的,而在湖水環(huán)繞的淮陽城,則迥然不同??傊魅A的“白龜求饃”和淮陽的“白龜求魚”,從飲食文化角度為我們提供了女媧神話地方化的生動個案。
“人的生存主要表現(xiàn)為飲食,所以從一開始,祭祀就表現(xiàn)為神的飲食?!抖Y運》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意思是說,祭禮起源于向神靈獻飲食?!盵3]在以農(nóng)立國的華夏神州,飲食維系著人的生存,也關(guān)涉人與神的聯(lián)系,以食祭神是“禮”的古老源頭。“祭”的釋義是“祀也,從示,以手持肉”(《說文》),漢語言中表示祭祀的字多跟飲食有關(guān)。唯其如此,在食“饃”為主的北方民間(從前,對普通人家來說,這白面饃饃不是天天都能吃到的,其通常作為年節(jié)食物出現(xiàn),是人們生活中的好東西,故百姓以之敬神),人們祭拜女媧娘娘,向其敬獻白花花的“饃”是自然的。北方民間向神靈敬獻的“饃”,除了日常的白面饅頭,也有做工講究且花樣繁多的“面花”或“禮饃”,見于節(jié)慶、禮儀之中。在西華女媧城廟會上,祭祀女媧的祭品之一“花供”就是八個特大的饃頭,上飾面制象征圖騰崇拜、生殖崇拜、動植物崇拜的瓜果和動植物,涂上紅、黃、黑、青、白五彩。在河南民間,逢年過節(jié)家家戶戶有制作面花的習(xí)俗。譬如,《東京夢華錄》卷八載宋代汴京七夕風(fēng)俗:“又以油面糖蜜造笑靨兒,謂之果食,花樣奇巧百端……”據(jù)明代《宛署雜記》,為了祈求來年豐收,南陽一帶農(nóng)村過年用面粉做成各種面食,相互饋贈之外,還把花饃掛在田間地頭以犒勞天地神靈。清乾隆時刻本《偃師縣志》載元宵習(xí)俗,“設(shè)脯,備果醴,蒸面栆作山形‘栆山’,粉米作飯曰‘面茶’,供灶神、祖考?!盵2]所謂“栆山”,即棗山年饃,過年民謠稱“二十八,蒸棗花”,說的便是春節(jié)期間的蒸年饃習(xí)俗。栆花饃制作,是將發(fā)酵的麥面搟成圓片,用刀從中切開,把切開的兩瓣相對,再用筷子從中間一夾,一朵四瓣面花便出現(xiàn)。然后,在每個瓣插上紅棗,栆花饃就做成了。把棗花饃層層疊拼成山形,這就是“棗山”,小的直徑半尺左右有五斤多重,大的直徑一尺有余而重達十余斤。做工復(fù)雜者,會加上各種活靈活現(xiàn)的動植物造型,施以可食用的五顏六色,就更是讓人賞心悅目,嘆為觀止。蒸花饃,做栆山,是家庭主婦的拿手好戲。以精心制作的花饃敬獻給女媧娘娘,表達著她們祈福求吉的心愿。
有趣的是,北地民間關(guān)于以“饃”敬獻女媧還有此說法:“女媧爺是‘圣人’,因而不吃葷腥,給她的供品往往只是饃、素油馓子、果品之類?!盵4]這“吃素”之說,不知由來如何,頗為有趣。在女媧信仰民俗中,除了向神靈敬獻人世間的食物,也有借神靈光輝而使平常食物變成不平常之食。如在淮陽人祖廟會上,據(jù)目擊者講,“香爐前人很多……一位身穿西服的青年男子拎著小塑料袋,里面裝著4個雞蛋,讓一旁手執(zhí)鐵鍬的中年男子為他將雞蛋倒入香爐中,用滾燙的香灰埋住,一會兒即取出。我問青年男子這樣做是為什么?他笑說是‘老人家讓這樣做,吃了有好處’。又問過‘鐵鍬’,方知此系神灰,吃了用它燒過的燒餅、雞蛋、饃等,‘老的長壽,小的免災(zāi)’?!盵4]在秦安隴城正月間的女媧廟會上,也有吃祭神的食物(如馓子)以求吉之俗,民間謂之“吃會”,即給女媧娘娘燒香磕頭后,花兩塊錢購買廟上經(jīng)供獻過的馓子一把,當(dāng)?shù)厝讼嘈?,“領(lǐng)回來的‘會’,有病的人吃了可以治病,沒病的人可保四季平安?!盵5]凡此種種,也是我們研究跟女媧相關(guān)的民間食俗所不可忽視的。
華夏民間,正月食俗有初七吃面條的,也跟“人祖”女媧神話有關(guān)。據(jù)宋高承《事物紀(jì)原》卷一:“東方朔《占書》曰:歲正月一日占雞,二日占狗,三日占豬,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推此,當(dāng)由漢世始有其義?!庇?,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曰:“初七日謂之人日,是日天氣清明者,則人生繁衍?!闭鲁跗摺叭巳铡币喾Q“人慶節(jié)”“人勝日”等,傳說天地開辟、萬物創(chuàng)始之時,女媧娘娘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諸動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正月初七是人類的生日。這天,古俗要戴“人勝”,那是婦女首飾,以五色綢做成,剪彩為人形等,或鏤金箔為人形貼在屏風(fēng)上,也戴在鬢角處?!叭巳铡比籼鞖馇缋剩谌藗兛磥?,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古時候,甚至有從初一到初七“不殺生”而“人日”這天“不行刑”的規(guī)矩(《荊楚歲時記》引董勛語)?!叭巳铡笔趁鏃l習(xí)俗,其寓意著“用面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面條”[6]。又有說法:“人日節(jié)這天不出遠(yuǎn)門,不走親串友,在家團聚。人日節(jié)下午一般吃長面,也叫拉魂面。意即過年時人都走東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過該準(zhǔn)備春耕生產(chǎn)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來,準(zhǔn)備春耕生產(chǎn)?!痹诠P者看來,華夏民眾吃面條歡歡喜喜過“人日”,表層意義是祈求長壽安康團圓,深層內(nèi)涵則不能不說是對“人祖”女媧創(chuàng)造生命這一偉大功績的紀(jì)念。
又據(jù)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這天,人們采七種菜蔬拌和米粉作羹“七寶羹”,此俗迄今猶見于荊楚及閩粵,如《中華全國風(fēng)俗志》“福建二·歲時·人日”條引《閩書》:“泉人以是日取菜果七種作羹,名七寶羹?!背恕叭巳铡?,北方尚有冬至日食餃子之俗,如在河南懷川地區(qū)(包括焦作、沁陽、孟縣、武陟等市縣)。在甘肅天水,民間有此傳說:女媧用黃土捏出了許許多多人,可是一到冬天,黃土人的耳朵就被凍掉,于是她每做成一個黃土人,就用木針在其耳朵上扎個小眼,再用細(xì)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頭讓黃土人咬在嘴里,以免掉落?!皼]想到這怕凍掉耳朵咬線的舉動,就形成了人們吃餃子的習(xí)俗,‘凍耳朵,吃餃子’這句俗語,至今在我國北方地區(qū)流傳著。”[7]冬至食餃之俗由來亦久,據(jù)河南地方志,“冬至,祀先,烹水餃”(民國《西華縣續(xù)志》);“冬至節(jié),家多煮食水餃,蓋謂此食可保獲(護)耳朵不致凍掉”(民國《淮陽鄉(xiāng)村風(fēng)土志》)[2]。昔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冬至祭祖作為習(xí)俗在《東京夢華錄》卷九“冬至”條已見:“京師最重此節(jié),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奔热欢潦羌雷娴娜兆?,既然冬至日食餃子的本意在祭祀祖先,那么,人們進而將此同“人祖”女媧神話聯(lián)系起來,也是民俗上的順勢。
女媧神話的影響貫穿古今,筆者曾多次前往雅安,了解有“漏天”之稱的四川雅安地區(qū)的女媧傳說。雅魚產(chǎn)于雅安,亦是川菜席上的美味,有當(dāng)?shù)貍髡f稱:“相傳,女媧是人類的始祖,為補天煉五彩石,當(dāng)女媧補天補到最后一塊石頭時,由于女媧筋疲力盡,不慎將佩帶的寶劍掉入周公河中,此劍瞬間幻化成雅魚。因此,每條雅魚頭中都完好地保存著這把寶劍。”其實,把雅魚頭骨劍傳說與女媧神話相連,出自當(dāng)代人的演繹,原本跟魚骨劍故事相關(guān)的是無名女子[8]。這種發(fā)揮也見于今天雅安把女媧神話跟自然景觀碧峰峽、地方特產(chǎn)蒙山茶等掛起鉤來,諸如此類,顯露出為現(xiàn)實訴求服務(wù)的“民俗主義”(Folklorism)色彩,值得研究。
“餅”是古代面食之總稱,“凡以面為食具者皆謂之餅”(周祈《名義考》),從制作方式可劃分三大類,“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水瀹而食者呼為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為蒸餅”(王三聘《古今事物考》)。作為傳統(tǒng)食品,北方的煎餅用調(diào)成糊狀的雜面(麥、豆、高粱、玉米等)攤烙而成,一般為圓形,可厚可薄,可大可小,烙成的餅?zāi)鼙4孑^長時間。古代文獻和田野資料表明,煎餅在各地百姓以象征方式協(xié)助女媧娘娘“補天補地”的風(fēng)俗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去陜西臨潼,會聽見當(dāng)?shù)厝酥v驪山老母的故事?!绑P山老母即女媧娘娘,‘尊萬靈至尊大道無極老母’,因其在驪山上供奉,故稱驪山老母……據(jù)文獻記載:驪山是女媧煉石補天,摶黃土造人之處?!?014年秋筆者在驪山西繡嶺老母殿亦見有此介紹?!绑P山”亦作“麗山”,清乾隆刊本《臨潼縣志》卷一“山川”辨其名曰:“初作‘麗’,《路史》‘女媧繼興于麗’是也。周驪戎國于其下,因作‘驪’。秦置酈邑,又作‘酈’?!鞭r(nóng)歷正月二十,據(jù)當(dāng)?shù)厝酥v述,“這天麗山周圍臨潼及藍(lán)田一帶群眾都要‘補天補地’,東南諸鄉(xiāng)叫‘女王節(jié)’‘女皇節(jié)’,一些老年人更說是女媧生日。節(jié)日活動內(nèi)容是吃‘補天餅’,各鄉(xiāng)講究不同,有面糊攤烙的煎餅,硬面捍開的烙餅、蒸餅,總的是要求圓形、薄頁。飯前舉行簡單的儀式,由家庭主婦祖母或者主母撕餅拋向房頂象征‘補天’,然后扔向井中或者撂在地上,叫作‘補地’。幼時見過婆、母虔誠‘補天’情狀,至今不能忘懷?!盵9]
山西南部,地處河?xùn)|,屬黃土高原,其地多女媧遺跡,女媧補天神話流傳亦廣,當(dāng)?shù)赜址Q煎餅為煎饃,如臨汾地區(qū),“用硬黍米面攤煎餅者,俗名曰‘煎饃’”(民國《翼城縣志》)?!昂?xùn)|人迄今六月六吃煎饃,椒葉象征五色石,煎饃可以補天。”譬如萬榮,民間六月六食煎餅,“餅配椒葉,呈五色,取意女媧煉五色石補天,暗喻女兒精明強干?!盵10]萬榮由萬泉、榮河二縣合并而來,民國《萬泉縣志》即載六月六“人家食煎餅,曰‘補天’”[11]。這煎饃或煎餅,代表補天的五色石,又叫“女媧石”。以六月六為補天日亦見于鄰省河北的涉縣,該地民間扇鼓歌《媧皇經(jīng)》唱道:“六月里,六月六,媧皇圣母補天周,家家烙餅來紀(jì)念,神靈威風(fēng)遍十洲?!盵12]涉縣媧皇宮很有名,聽當(dāng)?shù)卮迕窠榻B,人們又在正月初一、十五以饃、餅祭女媧,還要揪幾塊向東、南、西、北方扔出。“煎餅補天”日期不統(tǒng)一,體現(xiàn)出民俗的差異性。在中國,除了秦、晉、冀、豫等省,該風(fēng)俗亦見于東南沿海地區(qū),時間或在五月五,如福建晉江民間過端午節(jié)要“煎堆補天”,此“堆”有咸、甜二味,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制作,當(dāng)?shù)亍岸宋绻?jié)在黃梅雨季末,節(jié)前常淫雨不休,據(jù)說是遠(yuǎn)古時期女媧氏煉石補天處,每年都有裂隙,所以下雨連綿,必須煎堆補天,方能塞漏止雨”[13]。在海峽對岸,我國臺灣客家人正月二十過“天穿日”,婦女們會準(zhǔn)備客家米食“甜粄”或“油堆仔”來祭拜,既表達對女媧補天的感恩,也有協(xié)助女媧補天之意。據(jù)臺灣“中廣新聞網(wǎng)”報道,2013年臺東縣政府主辦慶“天穿”,還組織了“千人搓五彩養(yǎng)生湯圓”活動。用臺灣同胞的話來說,“客家人對天穿日的重視程度,一點都不亞于元宵節(jié)”[14],如此場面自然吸引眼球。
中國幅員遼闊,地域有南北之分,飲食有稻麥之別,因此,盡管各地“天穿日”做“餅”之食材及形制有別,但并不影響其作為象征性民俗食品跟女媧信仰的關(guān)聯(lián)。由上可知,跟女媧神話相連的做餅食餅習(xí)俗由來古老且世代相傳,其日子在各地不一:正月初七、正月二十、五月初五、六月初六,等等。為什么會這樣呢?個中緣由,難以詳考。不管怎么說,該民俗事象在流傳過程中因時因地發(fā)生過變遷是可以肯定的(不過,從《民國新修大浦縣志》中“自舊歷初六起,約至二十,俗稱‘天穿日’”的記載來看,民間也似有把正月初七“人日”包含在“天穿日”過程中的,這正好透露出二者在深層神話語義上的某種關(guān)聯(lián)),但萬變不離其宗,跟女媧神話聯(lián)系的民俗主題始終保持。正月的“人日”(初七)、“補天日”(二十),其節(jié)俗由來原本跟女媧傳說直接相關(guān),而且儀式活動的操辦者也以女性為主,典型者如廣東地區(qū)民國十五年《赤溪縣志》載:“初七日,月‘人日’。婦女?dāng)X園菜煮之,和以年糕、米餅、化生,召喚女伴聯(lián)飲,名曰‘飲菜茶’?!薄岸眨^之‘天穿日’。婦女罕出閨門,家家啖年糕,飲菜茶,名曰‘補天穿’。”[2]那么,五月五(端午節(jié))、六月六(天貺節(jié)),又該如何理解?其實,這兩個日子,在傳統(tǒng)民俗語境中亦多跟女性活動相關(guān)。
證諸民俗,端午節(jié)有“女兒節(jié)”之稱,清光緒年間重印《順天府志》載五月習(xí)俗:“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曰‘女兒節(jié)’。”清抄本《大興縣志》亦載:“五日,懸蒲插艾,幼女配靈符,簪榴花,曰‘女兒節(jié)’?!彼滓远宋鐬榕畠汗?jié),其緣由說法不一。常見說法這是出嫁女歸寧的日子,見明沈榜《宛署雜記》。又查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jì)勝》,其中“端陽”條下亦載:“呼是日為女兒節(jié)?!泵髑逦娜艘嘣娫伡按耍缛f歷大學(xué)士余有丁《帝京午日歌》:“都人重午女兒節(jié),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鎖當(dāng)胸符當(dāng)髻,衫裙簪朵盈盈新。”在老北京曲藝中,“百本張”岔曲《端陽節(jié)》亦有道:“五月端午街前賣神符,女兒節(jié)令把雄黃酒沽,櫻桃、桑葚、粽子、五毒,一朵朵似火榴花開瑞樹,一枝枝艾葉菖蒲懸門戶,孩子們頭上寫個王老虎,姑娘們鬢邊斜簪五色綾蝠。”(岔曲是八角鼓中最原始曲種,起源于清初八旗子弟的日常娛樂,流行于北京城內(nèi)外)端午又稱重五,以之為女兒節(jié)也見于其他地區(qū),如在甘肅靜寧一帶,端午又叫“女娃節(jié)”(有研究者認(rèn)為即“女媧節(jié)”),民間有給女兒“送繡虎裹肚兒,送‘蛤蟆’面食”的習(xí)俗,后者是有蛤蟆圖像的面塑,其民俗含義值得玩味。
至于六月六,常見說法是“天貺節(jié)”,如粵地民國版《仁化縣志》載:“陰歷六月初六為天貺節(jié),俗稱‘禾齋’。扶溪、長江、城口縣均迎神賽會,演戲出游?!毕娴孛駠妗端{(lán)山縣志》云:“是日嘗新谷,薦祖先,故有‘天貺’之義?!盵2]華夏民間諺語亦講:“六月六,回娘家?!边@天,“在黃河流域及長江流域的一些地區(qū),把六月六這個節(jié),稱作‘接姑姑’的‘女兒節(jié)’。每逢這天,出嫁的女兒領(lǐng)著孩子,會同夫君,興高采烈地回到娘家,和父母、姐妹兄弟團圓;娘家人也會拿出最好的食品,殷勤招待……河南豫西山區(qū)就有這個習(xí)俗。”[15]在山西,晉南俗語云“六月六,走麥罷”,人們收割了麥子,新婚夫婦帶上新麥面做的幾斤重月形角子饃等禮物回娘家,“丈母娘招待女婿要做七八樣菜,主食一般是烙餅、涼面、涼粉或蒸饃,臨走前還讓吃‘烙旋’這種烤制的面餅。在萬榮一帶讓吃煎餅,煎餅里配以椒葉,呈五色,取意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希望自家女兒能像女媧一樣精明強干。”[16]在西部貴州,毛南族也以六月六為“女兒節(jié)”,嫁出的女兒要回娘家,給父母送上親手做的米酒、衣物等。既然五月五、六月六在中國民間有“女兒節(jié)”之稱,其習(xí)俗又多跟女性生活相關(guān)聯(lián),那么,人們將其跟“人祖”女媧娘娘聯(lián)系起來,也順理成章。
民間在“天穿日”以煎餅“補天”,傳說當(dāng)初女媧娘娘就是這樣做的,且聽河北涉縣流傳的神話《煉石補天》:“女媧看到天下百姓遭受天塌之苦,地陷之難,痛不欲生。她在鳳凰山崖的一個平臺上,建起一座有七階石梯的熔煉臺,支起一口很大很大的鍋,從清漳河里撈出青、藍(lán)、紅、白、紫五色石子,放進鍋里用大火煎熬,這就是后人所說的‘七階熔五色’。她將五色石煉成液體,舀出來,一張一張烙成煎餅,總共烙了三百六十五張,分成十二疊,這樣形成了一年十二個月和三百六十五天。她包好‘煎餅’越過左面的三階飛天峰,來到河石支山頂,一股清風(fēng)飛向西北天,女媧運用各種仙術(shù),大顯回天本領(lǐng),歷盡艱辛終于把天上的窟窿補好。”[17]除了上述,廣東有餅食叫“薄撐”,傳說跟女媧有關(guān)。據(jù)順德城市網(wǎng)載,薄撐是以糯米粉制作的傳統(tǒng)小食,“傳聞薄撐的由來是女媧補天的杰作,而到了清末民初,薄撐又有了另一種不同的功能和含義。據(jù)了解,珠三角一帶的孩子多是進‘卜卜齋’(即私塾)念書。繁多的入學(xué)儀式中,其中一儀式是父親帶著孩子到先生安排的位置,把一塊用糯米粉制成的薄餅放在椅子上,命兒子坐下。薄餅粘在孩子的屁股上,有勤奮讀書的寓意,意為‘坐定定、唔走得、專心讀書’?!盵18]從寓意補天到鼓勵讀書,這小小薄撐的民俗含義在滿載良好祈愿的民間表述中不斷增長。女媧神話穿越時空的原型魅力,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