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成 代玉菲
“氣象”,是指發(fā)生在天空中的,包括風、云、雨、雪、霜、露、虹、暈、閃電、打雷等各種天氣現(xiàn)象在內的一切大氣物理現(xiàn)象?!皻庀蟆笔莻€統(tǒng)稱,它包括“天氣”“氣候”和“氣候變化”①(鄭保衛(wèi),2017)。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人在生產生活過程中與外部環(huán)境的關系日益密切,對氣象這個詞語也賦予了新的概念,現(xiàn)在,它不單單只是預報天氣情況而已。人類每一天的活動都受到天氣、氣候的影響,天氣變化的信息關系到國計民生以及人們的切身利益,嚴格說來也屬于硬新聞的一種,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決策提供依據(jù)②(李良榮,2006)。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日益嚴峻,以及氣象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因素,對于公眾來說,正確認識理解運用氣象,顯得尤為重要。氣象電影作為一種大眾傳媒,在如何認識全球氣候變暖,如何科學認識理解傳播運用氣象科技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議程設置功能,但這種功能發(fā)揮也有其瓶頸和局限,需要進行突破。
一、氣象電影與議程設置理論
(一)氣象電影定義
氣象電影這個概念,目前學界尚無準確的界定。就電影類型來說,氣象電影接近于災難電影,屬于災難電影的一種?!峨娪八囆g詞典》中將災難電影解釋為“以自然或人為災難為題材的故事片”③(許南明、沈善,1986)。在郝建的《影視類型學》一書中,則將災難片定義為“以自然界、人類或者幻想的外星生物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大規(guī)模災難為題材,以驚慌、恐怖、凄慘的情節(jié)和災難性景觀為主要觀賞效果的類型”④(郝建,2008)。根據(jù)蔡衛(wèi)、游飛在《美國電影研究》中做出的論述,“災難片具體指對于特大暴力以及傷亡進行描繪的影片,這部分慘重的傷亡通常是由于天災導致的,受到傷害的人的數(shù)量很多,涉及到的物質場景也比較大”⑤(蔡衛(wèi)、游飛,2004)。
結合災難電影的關鍵特征,可將氣象電影分為狹義與廣義兩個類別:狹義上的氣象電影指遭受包含氣象因素的天災影響,形成了特大暴力及傷亡的影片;廣義的氣象電影則是指包含氣象因素的電影⑥(劉立成、董偉),這類氣象元素多在電影中發(fā)揮陪襯作用,或對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二)議程設置理論
“議程設置功能”作為一種理論假說,最早見于美國傳播學家M.E.麥克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輿論季刊》上發(fā)表的一篇論文,題目是《大眾傳媒的議程設置功能》。麥克姆斯和肖認為,大眾傳播具有一種為公眾設置“議事日程”的功能,傳媒的新聞報道和信息傳達活動以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的顯著性(salience)的方式,影響著人們對周圍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斷。議程設置理論的核心思想為:大眾傳媒雖然不能決定人們對某一事件或意見的具體看法,但可以通過每日每時的版面設置和節(jié)目安排,為公眾確定需要關注的事情,從而左右人們關注某些事實和意見以及他們議論的先后順序⑦(郭慶光,1999)。
議程設置理論在吸引受眾注意力方面的作用非常明顯。氣象電影作為大眾傳媒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形式,能夠在公眾身上產生議程設置的效果,主要是基于電影傳播的有效性和受眾“導向需求”的影響。一方面,電影作為一種現(xiàn)代媒介,在其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中能夠與其他傳媒形成積極互動,從而擴大影片的社會影響力,增加影片的發(fā)行量和受眾。另一方面,麥克姆斯指出,“人對周圍世界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而新聞媒介對眾多的話題提供了這種導向作用”,人們對導向需求不一樣,是議程設置效果產生與否的決定因素。而氣象電影由于具有以下三大特點:受眾個人與對象事物的高度相關性(即影片中出現(xiàn)的極端氣象與自然災害直接影響人類生產生活)、對象事物的高度不確定程度(什么時候將出現(xiàn)極端氣象與自然災害,人們目前的預測能力有限)、媒介使用方便省力(看一場氣象電影十分廉價也十分方便)。以上三種特征的結合,給人們帶來了較強的導向需求,形成了議程設置功能得以發(fā)揮的社會心理前提?;诖朔N前提,氣象電影更容易發(fā)揮傳媒議程設置的影響力。
二、美國氣象電影的發(fā)展簡況及其特點
美國學者羅伯特·考克爾曾說:“電影一旦發(fā)出一種敘事結構,從僅僅展示事物(如火車離開站臺或者兩個接吻的人)轉向講述故事,就開始形成類型。故事一旦被講述,它們就立刻進入了一定的類型:浪漫的、情節(jié)劇的、追捕的、西部的、喜劇的。”20 世紀是類型片大行其道的世紀,各種類型的電影紛紛走上電影舞臺,在上面進行著或曇花一現(xiàn)或持久不衰的演出。筆者以“氣象”為關鍵詞、以類型電影為限定,在互聯(lián)網(wǎng)電影資料庫(Internet Movie Database,簡稱IMDb)上進行檢索,共得到154條結果,對其中有效結果進行梳理和分析,發(fā)現(xiàn)美國最早的氣象電影可追溯到1936年上映的《愁云慘霧》,而美國氣象電影的發(fā)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見圖1):
第一階段是美國氣象電影的形成時期(20世紀30年代至70年代)。以《愁云慘霧》(1936)為發(fā)端。這段時期,電影中涉及的較為顯著的氣象因素,往往擔綱著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例如《愁云慘霧》中,主人公戴維斯的伙伴德克薩斯因為惡劣的天氣條件而在飛行中喪生。主人公在更加惡劣的氣候中,測試安裝在飛機上的最新反凍結的儀器,經過艱苦的努力,終于獲得成功。氣象在電影中不是僅僅作為環(huán)境的陪襯,而是能夠為人物命運帶來重要轉折的因素,對他們的生產乃至生命安全帶來影響。
第二階段是美國氣象電影的發(fā)展時期(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影片《波塞冬歷險》(1972)和《天劫余生》(1993)依然承襲了以往電影中氣象因素對于人物命運的重大影響的角色,特效水平也有所提升。而該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美國氣象電影則是1997年上映的《龍卷風》,此時也是好萊塢災難片真正迎來黃金時代的時期。20世紀九十年代之后,隨著科技的日益發(fā)展,CG 技術的完善,災難場面的逼真重現(xiàn)不再是問題,災難片開始大行其道⑧(張菊芳,2011)。
第三階段是美國氣象電影的繁榮時期(20世紀90年代至今)。2000年上映的電影《完美風暴》、2004年的《后天》以及2009年的《2012》均帶來了較大的反響,均為好萊塢電影的經典之作。這些電影不僅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震撼,也促進了觀眾對自身的命運、人性、生命、生態(tài)等問題的深刻反思,引發(fā)了公眾以及整個社會對全球性氣候問題的關注與討論⑨(歐陽曦,2012)。
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氣象電影在發(fā)展中主要呈現(xiàn)出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一是從技術層面來看,隨著技術的日益發(fā)達,電影呈現(xiàn)出的特效越來越豐富;二是在故事主體的變化上,從個體遭遇的危機到全球性災害的演變,即由個人的微觀視角向整個人類群體的宏觀視角轉變;三是影片中所涉及到的氣象現(xiàn)象,由最初電影中的單一現(xiàn)象轉向如今的多元化氣象災難的疊加,反映出近年來地球所面臨的環(huán)境日益復雜,也體現(xiàn)出了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復雜程度以及嚴峻性。
三、美國氣象電影議程設置的具體內容
(一)氣候變化問題
氣候變化是人類社會發(fā)展不可忽視的問題,也是人類面臨的最嚴峻挑戰(zhàn)之一。因為氣候變化會給全球范圍內帶來嚴重的后果,為了應對日益變化著的氣候,政府和國家投入大量的資金及人力物力來教育大眾,讓他們意識到氣候變化的原因及影響,并采取相應的行動,適應這樣的變化⑩(Wibeck V. ,2014)。電影《后天》(2004)用圖像完美地詮釋了人類行為的干擾致使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崩潰的過程,把地球溫室效應的災難性后果預演給世人觀看。在故事中,導演用極端的手段來引起人們的重視。大自然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人類破壞的環(huán)境平衡恢復到另一個平衡點。在七到十天的時間內,颶風、海嘯、冰雹等等極端天氣將整個北半球的溫度降到南極的水平。影片也引發(fā)了人們關于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的關注,為公眾設置了氣候變化的議題。
(二)氣象知識科普
麥克姆斯和肖指出,通過大眾媒介的議題設置,人們不僅知道當下公眾所關注的社會問題,而且也能從媒體的報道中懂得怎樣理解這個問題的知識與路徑,這也是議程設置所涵蓋的內容?(麥斯威爾·麥考姆斯,1997)。公眾對于復雜的現(xiàn)象和原理存在難以理解的現(xiàn)象,這向來是氣象傳播中存在的一大障礙。美國氣象電影通常在情節(jié)推進的過程中插入關于氣象知識及相關理論的闡述,例如在《龍卷風》(1996)中對于風力等級劃分的介紹,《完美風暴》(2000)監(jiān)測站里的科學家對于氣團相遇、風暴形成過程的解釋,《后天》(2004)里主人公以專家的身份表達自己的意見,都較為自然的將氣象知識與故事情節(jié)、人物命運融為一體,因而能夠較好的起到教育及宣傳作用,使原本晦澀抽象的科教知識變得淺顯易懂,產生潛移默化的教育科普作用和良好的傳播效果?(Howell R A., 2014)。
四、美國氣象電影議程設置的效果分析
美國氣象電影的議程設置是一個從媒介議程到受眾議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導向需求決定受眾的“注意”,即對于氣象議題賦予更多的關注;屬性議程設置決定受眾的“理解”,即實現(xiàn)普通的非專業(yè)的群眾(Laypeople)對氣象知識的接納與吸收?(Wibeck V. ,2014)。而美國氣象電影的議程設置也在這兩個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利用大眾媒介的優(yōu)勢,將一個現(xiàn)實中較為復雜的議題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嵌入到電影這樣的軟文化中來,是美國氣象電影的成功之處。
美國氣象電影以直觀震撼的方式把當前人與自然的惡劣關系擺到人們面前, 促使公眾和政府關注這些問題并采取行動。從公眾層面來看,對個人議程設置的影響使人們更加關注全球氣候變暖,以及思考氣象變化可能對美國境內帶來的影響,改變了他們對于氣候系統(tǒng)運作的認知;從國家政府層面來看,對于政府議題的影響落實到具體的政治、社會行為中,將全球氣候變暖放置到國家戰(zhàn)略層面予以審視?(Leiserowitz A A.,2004)?!逗筇臁分袑γ绹源笃珗?zhí)形象的刻畫和對美國政府一貫推行的環(huán)境政策的抨擊, 引起了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 迫使布什政府宣布支持關于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周鎖英、韓靜,2011)。這些也都顯示出氣象電影的議程設置與大眾文化結合后對于公眾認知、態(tài)度、行為所產生的重要影響。由于電影能夠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復雜的信息,其在氣象傳播中能夠作為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存在。電影使觀眾感到身臨其境,直接融入角色中去,比起簡單地提供事實信息,環(huán)境信息通過情感動員式的傳達更有效果,電影能夠帶來公眾對于議題的關注、行為動機以及緊迫感??(Pooley, J. A., & OConnor, M.,2000; Moser, S. C.,2007)。
五、美國氣象電影議程設置存在的瓶頸問題
在《后天》以及《2012》全球熱映并收獲大量口碑及票房之后,類似的美國氣象電影層出不窮。盡管如此,美國的氣象電影再難引發(fā)社會范圍內大規(guī)模討論,或引領焦點。有學者研究顯示,氣候變化電影的議程設置功能在2008-2010年影響較大,隨后功能被削弱?(Sakellari M.,2015)。2017年上映的電影《全球風暴》在特效層面及演員陣容上都頗為用心,播出之前也進行大規(guī)模造勢,但最終票房表現(xiàn)卻遭遇滑鐵盧。在以收集媒體影評為主的網(wǎng)站“爛番茄”上,《全球風暴》遭遇了媒體“報復性”評價:縱觀收錄的45家媒體的討論,只有差不多一成的媒體給予了積極的評價,而代表了高聲望的“權威媒體”的好評率只有0%。
究其原因,可歸結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特效成本的日益增加使后續(xù)的創(chuàng)作空間受到了壓縮;二是電影敘事框架的陳舊削弱了人們對于該議題關注的新鮮感,因而降低了關注度;三是過分追逐特效而忽視劇本創(chuàng)作的內涵與革新。美國好萊塢電影的商業(yè)化無可避免,但片面地追求特效上的刺激,而鮮少在影片本體創(chuàng)作上放置更多精力,顯然無法賦予電影新的生命力。以《全球風暴》為代表,自《后天》《2012》后,美國的一系列氣象電影《龍卷風暴》(2008)《零下100度》(2013)《不懼風暴》(2014)都難以跳脫出以往的敘事框架及情節(jié)設置,口碑票房均不佳。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在歐美國家,人們已有一定的氣象意識,但是近年來關注度逐漸降低,出現(xiàn)了“議題疲勞(issue fatigue)”的跡象?(Wibeck V.,2014)。這也和近些年來氣象大片扎堆有關。從爆紅的幾部大片到扎堆出現(xiàn)的效仿類爛片,關于氣象議題的反復單一式呈現(xiàn),容易使受眾產生議題疲勞。此外,電影未充分結合現(xiàn)實中的受眾需要,與受眾個人議題存在沖突,容易產生反作用。《全球風暴》上映之際正值美國颶風登陸過后不久,“哈維”造成了美國十萬間以上的房屋被毀,政府預計的重建費用高達1800億美元。同期,“加州歷史上最致命、最昂貴的火災之一”也在加州北部地區(qū)無情的肆虐,相關報道也是如“家常便飯”一般出現(xiàn)在各大主流媒體頭條上。不用在電影院里就能經歷“現(xiàn)實版天災”的受眾,很難產生去電影院尋求“二次傷害”的意愿。
因此,這也為未來的氣象電影創(chuàng)作帶來啟示,在氣象電影創(chuàng)作與傳播的過程中,一方面,議題的設置應充分考慮普通公眾的訴求,關注他們在認知領域上存在的疑惑和盲點;另一方面也要與現(xiàn)實接軌,與社會現(xiàn)實和國家政策接軌,結合網(wǎng)絡議程設置的發(fā)展趨勢與新媒體的傳播特點,輔助影視傳播的自身優(yōu)勢來解決現(xiàn)存問題。
六、結論
在議程設置理論的視閾下,美國氣象電影呈現(xiàn)出兩類議題設置:一是聚焦于氣候變化問題的宏觀式議題,二是著力于氣象知識科普的普適性議題。在新的媒介環(huán)境下,政府及媒體應當更加巧妙地設置議題、傳播觀念,使氣象電影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對于中國來說,在氣象科普和氣象宣傳方面,和美國乃至其他國家相比,仍顯得任重而道遠。無論是從電影技術、敘事結構還是議題嵌入的自然度來看,中美氣象電影都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因此,這也為日后的氣象電影工作提出了任務與思考。如何設置引起公眾及政府關注的新話題、引發(fā)更多的討論,如何在氣象電影中融入更多的科普知識卻依舊引人入勝,仍有待未來的研究者及電影工作者開展進一步的探究。
注釋:
①鄭保衛(wèi).“氣候變化”和“氣候傳播”相關概念解讀[J].采寫編,2017(02):13-14+138.
②李良榮. 新聞學導論(修訂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③許南明. 沈善. 電影藝術詞典[M]. 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1986: 23.
④郝建. 影視類型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333.
⑤蔡衛(wèi),游飛.美國電影研究[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289.
⑥劉立成,董偉.《全球語境下中美氣象電影傳播力的關鍵元素比較》, 第十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
⑦郭慶光. 傳播學教程[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
⑧張菊芳. 中外氣象災害題材影片科普功能和傳播力調查對比分析[A]. 中國氣象學會.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6第四屆氣象科普論壇[C].中國氣象學會,2011:6.
⑨歐陽曦. 好萊塢災難電影的藝術表現(xiàn)與價值意蘊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⑩Wibeck V. Enhancing learning,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engagement about climate change–some lessons from recent literature[J].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014, 20(3): 387-411.
?麥斯威爾·麥考姆斯.制造輿論:新聞媒介的議題設置作用[J].國際新聞界,1997(5).
?Howell R A. Investigating the long-term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s on individualsattitudes and behavior[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14, 46(1): 70-101
?Wibeck V. Enhancing learning,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engagement about climate change–some lessons from recent literature[J].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014, 20(3): 387-411.
?Leiserowitz A A. Day after tomorrow: study of climate change risk perception[J].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4, 46(9): 22-39.)
?周鎖英,韓靜. 從《哥斯拉》到《2012》——羅蘭·艾默里奇災難電影的生態(tài)警示[J].電影文學,2011(10):85-86.
?Pooley, J. A., & OConnor, M. (200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attitudes: Emotions and beliefs are what is needed. Environment & Behavior, 32, 711-723.
?Moser, S. C. (2007). More bad news: The risk of neglecting emotion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formation. In S. C. Moser & L. Dilling (Eds.), Creating a climate for change: Communicating climate change and facilitating social change (pp.64-80).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kellari M. Cinematic climate change, a promising perspective on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J].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015, 24(7): 827-841.
?Wibeck V. Enhancing learning,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engagement about climate change–some lessons from recent literature[J].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014, 20(3): 387-411.
參考文獻:
[1] 蔡衛(wèi), 游飛. 美國電影研究[M].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04: 289.
[2] 郭慶光. 傳播學教程[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
[3] 黃海瑛. 美國災難電影建構模式分析[J]. 電影文學, 2012(01): 30-32.
[4] 郝建. 影視類型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333.
[5] 李良榮. 新聞學導論(修訂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6] 麥斯韋爾·麥考姆斯,顧曉方.制造輿論:新聞媒介的議題設置作用[J].國際新聞界,1997(05):61-65.
[7] 歐陽曦. 好萊塢災難電影的藝術表現(xiàn)與價值意蘊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8] 許南明, 沈善. 電影藝術詞典[M]. 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1986: 23.
[9] 葉春雷. 氣象與電影[J]. 新疆氣象, 2004(05): 46.
[10] 張喜華. 美國科幻災難電影中的生態(tài)啟示[J]. 學習與探索,2014(11):131-137.
[11] 張菊芳. 中外氣象災害題材影片科普功能和傳播力調查對比分析[A]. 中國氣象學會.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6第四屆氣象科普論壇[C].中國氣象學會:,2011:6.
[12] 周鎖英,韓靜. 從《哥斯拉》到《2012》——羅蘭·艾默里奇災難電影的生態(tài)警示[J]. 電影文學,2011(10):85-86.
[13] 鄭保衛(wèi). “氣候變化”和“氣候傳播”相關概念解讀[J]. 采寫編, 2017(02):13-14+138.
[14] Cerveny R. Making Weather in the Movies[J]. Weatherwise, 1997, 49(6):35-40.
[15] Hobbs-Morgan C. Climate Change, Violence, and Film[J]. Political Theory, 2017, 45(1):76-96.
[16] Howell R A. Investigating the long-term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s on individuals attitudes and behavior[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14, 46(1):70-101.
[17] Leiserowitz A A. Day after tomorrow: study of climate change risk perception[J].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4, 46(9):22-39.
[18] Moser, S. C. (2007). More bad news: The risk of neglecting emotion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formation. In S. C. Moser & L. Dilling (Eds.), Creating a climate for change: Communicating climate change and facilitating social change (pp.64-80).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 Wibeck V. Enhancing learning,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engagement about climate change–some lessons from recent literature[J].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014, 20(3):387-411.
[20] Pooley, J. A., & OConnor, M. (200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attitudes: Emotions and beliefs are what is needed. Environment & Behavior, 32, 711-723.
[21] Sakellari M. Cinematic climate change, a promising perspective on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J].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015, 24(7): 827-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