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理論的建構無法離開實踐,中國特色國際關系理論的建構,同樣離不開中國的國際關系實踐。在試圖建構中國特色的國際關系理論之前,必須先對中國國際關系的實踐歷史進行梳理,然后探索歷史與理論之間的聯(lián)系,最后才能達成理論的建構。本文在梳理中國國際關系實踐歷史的基礎上,論述筆者對“建構中國特色國際關系理論”這一命題的看法。
【關鍵詞】國際關系理論 “天下” “萬國”
當論及中國國際關系實踐歷史時,“何為之中國”是無法繞開的一個問題。換言之,只有當我們清楚界定“中國”這一概念起源于何時何處,我們方能找到一個恰當?shù)臅r間節(jié)點去梳理中國國際關系實踐的歷史。“什么是中國?”或說“什么時候開始有中國?”這在日常生活中看似無足輕重的提問,卻是重要且爭議不斷的學術話題。
一、中國國際關系實踐歷史
西方理論界近年興起的后現(xiàn)代史學,主張“用民族國家重構歷史”。如果按照此劃定方法,中國的歷史起源于1912年中華民國的建立,中國國際關系的實踐僅有區(qū)區(qū)百余年。需要指出的是,西方“民族國家”的概念是建立在西方的發(fā)展歷史上的,如果不加辨析就套用來分析中國,顯然不恰當。那么,如果不把民族國家的建立看作中國國際關系實踐的起點,又應以何作為起點呢?
國內(nèi)學界對此問題的回答,可大致歸納為下列三類。一是以閻學通等為代表的“戰(zhàn)國起源說”;二是以“大一統(tǒng)史觀”為支撐的“秦漢起源說”;三是以葛兆光為代表的“唐宋起源說”。這三種論述似乎各有道理,多年來一直爭論不已,至今仍無定論。筆者認為,這三類觀點雖有效填補了西方分析視角的缺陷,但均無法獨立支撐起關于中國國際關系實踐起源的論述。因此,筆者提出運用類比的方式,仿照西方國際關系的梳理邏輯,對上述三類觀點進行有機的整合,來確定中國國際關系實踐的起點。
西方國際關系實踐的歷史梳理,是清晰且確定的?!恫_奔尼撒戰(zhàn)爭史》所描繪的古希臘城邦間的戰(zhàn)爭與媾和,被普遍認為是西方國際關系實踐的雛形?!叭陸?zhàn)爭”和《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作為公認的西方國際關系實踐起點,被收錄進國際關系經(jīng)典教材為人們所熟知。不難發(fā)現(xiàn),西方國際關系實踐的梳理,遵循著嚴格的“我者——他者”邏輯。《威斯特法利亞和約》之所以被視作西方國際關系實踐起點,是因為其確立了民族君主國的法律地位。而民族君主國的出現(xiàn),標志著原本全屬于羅馬教廷統(tǒng)治下的西方世界出現(xiàn)了異化。原本同屬于上帝(教廷)的子民和領地,被劃歸“不同”君主,“我者”與“他者”的界限隨之確立。在區(qū)分“我者”與“他者”的基礎上,近現(xiàn)代意義上的國家概念得以成型。
以這種“我者——他者”的邏輯觀之于中國,可以發(fā)現(xiàn):古希臘諸城邦間的征伐,恰可與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間的征伐相類比;而羅馬天主教廷建立的宗教秩序,則可與秦漢隋唐“大一統(tǒng)”相對應。最后,由民族君主國出現(xiàn)所導致的西方世界之“異化”,則可在唐末至宋末中原的長期分裂割據(jù)找到相似情形。自高梁河之戰(zhàn)宋軍敗退后,遼、金、宋、西夏和大理這幾個主要的政權在數(shù)百年間持續(xù)割據(jù)對立。與以往的數(shù)次分裂時期不同,長時間勢均力敵的對立不僅使“我者——他者”的形象得以建構,也使中國人用“天下倫理”去看待世界的一貫思維發(fā)生轉變。若跳出中原史觀的宜臼,以中華史觀去看待“屈辱的”《澶淵之盟》,其與《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不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嗎?葛兆光在《宅茲中國》中曾指出,從宋遼和約之后,不斷有頻繁的“勘界”即劃分“國界”之舉,這是過去中國歷史上不曾有過的。有沒有明確的邊界和邊界意識,是民族和國家觀念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方面。[1]
然而在宋之后的元、明、清三代,中國又重新回到了以“大一統(tǒng)”和“多民族”為特征的帝國狀態(tài),中國的對外邏輯似乎又回到了天下一體的邏輯中。特別是在成型于明代的東亞封貢體系中,一枝獨秀的“中國”與弱小的“周邊”,再次模糊了“我者——他者”的界分。從這方面看,這一時期的中國國際關系實踐僅僅是國內(nèi)政治秩序的向外擴張,甚至不能稱得上真正近現(xiàn)代意義上的國際關系實踐。直到英殖民者強行把還做著“天下”舊夢的清王朝拉回到“萬國”的現(xiàn)實、強大的“他者”形象再次出現(xiàn)時,中國的國際關系實踐才在“救亡圖存”的思考中重新開始。從宋代的啟動,到元明和清前期的停滯,再到1840年的重啟,最后到了今天,中國的國際關系實踐,圍繞著國家民族生存發(fā)展的主題,已經(jīng)走過了“閉關自守”、“被動卷入國際體系”、“主動融入國際體系”和“靠近世界舞臺中央”這四個歷史過程。那么,中國國際關系的實踐歷史,又是如何影響中國特色國際關系理論的建構呢?
二、中國國際關系實踐歷史與理論建構的聯(lián)系
與西方相類似,早期的中國國際關系研究內(nèi)容也幾乎都“湮沒于歷史學家的著作中,收藏于哲學家的隨筆感嘆中,或者包含于政治家和外交家的演講、文稿及回憶錄中······國際關系的研究內(nèi)容幾乎就是外交史和國際法”[2]。這與當時中國面臨的內(nèi)部割據(jù)與外敵環(huán)伺的歷史特點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北宋政治家歐陽修之所以在其論著《本論》中罕見地對宋的政治地位進行合法性論述,實際出于應對“他者”壓力的現(xiàn)實需要。宋之后,隨著中國重建“天下秩序”,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發(fā)展也止步不前。
在1840年后的“屈辱一百年”里,中國的國際關系實踐呈現(xiàn)出強烈的被西方主導的特征。中國國際關系實踐在學習西方口號的統(tǒng)領下,也脫離了從實踐到理論在到實踐的認識規(guī)律,試圖移植源于西方的國際關系理論。在被動受到西方影響的國際關系實踐中,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國際關系理論最終落戶中國。在馬克思主義的國際關系理論指導下,中國在1949年后開展了新的實踐。但由于馬克思的國際關系理論同樣建基于西方的實踐,與中國現(xiàn)實的不完全匹配,使建國初期的國際關系實踐遇到了不少挫折。實踐的挫折讓我們意識到建構中國特色國際關系理論的必要性。1964年,國家在北大、人大和復旦三所學校設立了國際政治系,開啟了中國特色國際關系理論的專門研究。
1978年改革開放后,基于主動融入世界體系的實踐需要,中國需要更多地了解“他者”的行為邏輯并與之打交道。由此,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界開始將理論建構的著力點轉向介紹西方非馬克思主義的國際關系理論。如現(xiàn)實主義、理想主義和建構主義等國際關系經(jīng)典理論,開始進入理論界的視野并成為中國特色國際關系理論的精神養(yǎng)料。通過學習西方較為豐富且完備的國際關系理論體系,中國理論界逐漸掌握了建構有本國特色的國際關系理論的方法。
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隨心所欲地在國際社會中實踐著美國的國際關系理論。與此同時,中國繼續(xù)推動自身與世界聯(lián)系的緊密發(fā)展。在這一階段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發(fā)展依然以學習國外,特別是美國的國際關系理論為主。2001的年“9·11”事件,使國內(nèi)學界出現(xiàn)對“美國理論”的反思。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正式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命題,進一步呼喚有“中國特色”的國際關系理論。隨之而來的全球金融危機、西方力量的相對衰落和中國實力的穩(wěn)步提升,進一步為中國特色國際關系理論的建構提供了現(xiàn)實依據(jù)。
三、小結
綜上所述,中國特色國際關系理論的建構和中國國際關系的實踐是緊密相連的。建構中國特色國際關系理論,是中國從“天下”走向“萬國”的必然要求。過去,中國將自己視為世界的中心,世界是中國的世界。沒有“我者——他者”的界分就沒有國際關系實踐,自然也沒有國際關系理論研究的需要。隨著“我者——他者”界分的出現(xiàn)與“他者”形象在全球化中的強化,中國才開始真正的國際關系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從“天下”走向“萬國”是中國特色國際關系理論建構的一貫邏輯,而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是建構理論的必要手段。
【注 釋】
[1] 詳見《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第29頁。
[2] 詳見《爭論中的國際關系理論》第五版(中譯本第二版),第13至14頁。
【參考文獻】
[1] 葛兆光.宅茲中國[M]. 北京:中華書局,2011.02
[2] 詹姆斯·多爾蒂, 小羅伯特·普法爾茨格拉夫.爭論中的國際關系理論(中譯本第二版)[M].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3.10
[3] 王軍, 但興悟.中國國際關系研究四十年[M].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03
作者簡介:陳禮豪(1994—),男,漢族,廣東省廣州市人,碩士研究生,單位: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研究方向:東南亞區(qū)域與國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