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芊然
摘要: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眾多流傳至今、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經(jīng)、傳、史、曲、記,成為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傳承發(fā)展的重要載體和表現(xiàn)形式。細讀這些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手法,不難發(fā)現(xiàn),借用、模仿、比照是古今行文作賦時常用的一種現(xiàn)象,用魯迅先生的話來說,就是借鑒繼承文化遺產(chǎn)的“拿來主義”。本文以《滕王閣序》為例,分析了借用、典故在其中的體現(xiàn)和應(yīng)用。
關(guān)鍵詞:拿來主義;《滕王閣序》;典故;體現(xiàn)
使用典故可以讓文章更加深厚,更加動人,有更深厚的韻味,可以流傳得更加久遠,《滕王閣序》正是這樣一篇文章,其之所以千古流傳和文章中運用了大量的典故有很深的關(guān)系,這些典故不僅可以幫助文章加強論證,還可以用古寫今,借古抒懷,讓文章更加充實,想象更加豐富,語言更加簡練,風格更加典雅。本文對《滕王閣序》中運用的典故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其借用、典故的運用方法和技巧,其中不僅有歷史故事,也有前人的文句,既有明用,也有暗用,這些典故的成功應(yīng)用,讓整篇文章的表達效果更好。
1明典的應(yīng)用
名典的應(yīng)用也就是明用典故,這樣的應(yīng)用會給整個文章營造出古樸和凝重的意境,讓文章的句子顯得更加典雅。名典的例子是古代歷史故事,例如,《滕王閣序》中的“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都運用的是明典,其中“龍光射牛斗之墟”的典故是出自《晉書·張華傳》,說的是張華請南昌人雷煥來看牛斗兩星之間的紫氣,雷煥說那是寶劍的光芒,后來果然在豫章的豐城地下挖出了兩把寶劍,一把叫龍泉,一把叫太阿。這種明用典故的方式,可以讓文章的表達非常婉轉(zhuǎn),辭藻華麗,言簡意賅,整個文章的句子顯得古樸典雅,更加凝重厚實。
2暗典的應(yīng)用
文章采用暗典,則可以讓文章更加流暢,文章的銜接更加蘊含深意,銜接的天衣無縫,表達得更加委婉。文章含蓄或表達內(nèi)容有難言之隱則喜歡用暗典。暗典的引用不會直接用原文,而是將原文轉(zhuǎn)化成自己的語言,讓典故更加貼合自己文章當時的語境,同時與典故的原意也不違背,可以曲折的表達作者的深意。例如,《滕王閣序》中“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等語句都是屬于暗典的運用。其中“馮唐”、“李廣”的典故都是出自于《史記》,馮唐是西漢人,有才能卻一直得不到重用,直到漢武帝的時候,才有人舉薦馮唐,但是馮唐當時已經(jīng)九十多歲了,已經(jīng)不能夠再做官了。李廣也是漢武帝時期有名的武將,多次抗擊匈奴,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但是終身沒有封侯,晚年還被嫌棄年紀大,最后自殺于軍中?!百Z誼”、“梁鴻”、“孟嘗”三人的典故都出自于《后漢書》。賈誼是西漢人,一開始很受到漢文帝的重用,但是后來被一些老臣排擠,被貶為長沙太傅。梁鴻是東漢人,因為作了諷刺君王的詩,得罪了漢章帝,也被貶官,他雖然為官清廉,但是也一直得不到重用。這些典故王勃在運用的時候信手拈來,巧妙地將這些典故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借此抒發(fā)了自己官場失意的悲哀,敘述委婉含蓄,感概萬千。王勃巧妙地運用暗典蘊含了不被重用的自怨自嘆,表明了自己不會被困難所打倒,雖然壯志難酬,但是也抱有樂觀向上的情感。
3借典比興
《滕王閣序》中還運用了大量的借典比興的手法,對筆下的意象進行了豐富,讓文章的表達更加形象和豐滿。這種典故的運用是從同類中取得的,重點在比興,這種手法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也比較常見,用甲來比乙,用甲來引出乙,這樣的寫法可以加深意境,更好的說明作者的文義,起的是引導(dǎo)作用。例如,《滕王閣序》中“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扶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等句子都屬于這種借典比興的手法,其中“終軍弱冠請纓”的典故出自《漢書·終軍傳》,說的是漢武帝想讓南越王歸順,于是派終軍去勸說南越王,終軍請求漢武帝給他長纓,那么他一定可以捉住南越王,帶到宮門口。這些借典比興,作者沒有用直白的表述表明自己的情懷,而是用典故作比喻,表明自己請纓五門,雖然有投筆從戎、乘風破浪的志向,但是卻得不到重用,也表明了自己不甘心當一介書生的遠大志向。“謝家寶樹”的典故出自于《晉書·謝玄傳》,說的是晉朝的謝子安曾經(jīng)問他的侄子們,為什么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他的侄子謝玄回答說,就好像芝蘭玉樹,是想要讓其生長在庭階罷了。這些典故的選用都是選取的和王勃相似的同類的角度來說明,有借典比興的作用,表明自己此次遠行省親,路過這里,應(yīng)邀赴宴,感慨遇到閻公這樣的知音,愿意在宴會上做文章。
4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滕王閣序》一文中運用了大量的典故,采用模仿、借用和比照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在典故的運用上不僅使用了明典,還使用了暗典和借典比興的方法,給整個文章營造出一種古樸的質(zhì)感,凝重的意境,更加清新典雅,更加流暢生動,表達得更加委婉,蘊含了更多的深意,讓文章的形象和表達更加豐富?!峨蹰w序》一文將敘事、寫景和抒情融為一體,將用典的藝術(shù)發(fā)揮到極致,讓文章既新穎又充實,文辭華美,氣勢磅礴,讀起來朗朗上口、字字珠璣,充分體現(xiàn)了王勃的才情,表明了王勃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感悟和遠大的理想抱負。
參考文獻:
[1]莫山洪.《滕王閣序》典故運用的藝術(shù)及其文化意蘊[J].古典文學知識,2014(05):28-34.
[2]楊有清.《滕王閣序》典故摭拾[J].青海教育,2007(12):30.
[3]宋娟.古代作品典故注釋存在的問題——以《滕王閣序》的典故注釋為例[J].語文建設(shè),2007(03):41-42.
[4]戴建華.《滕王閣序》典故注釋商補[J].中學語文教學,2006(02):57-58.
[5]謝澹.借助典故 進入文本——《滕王閣序》教學案例[J].語文教學通訊,2005(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