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樂
老村舊屋,土墻木窗,并不稀奇。惹眼的,是樹。
門前五棵楊樹,碗口粗細,橫站成排,豎立沖天。春風浩蕩,樹葉兒上下翻飛,搔癢兒般,想要抖落粘在身上的陽光。刷刷,沙沙,颯颯,那是樹們在聊天。
院內(nèi)兩株梧桐,水桶腰,蒲扇葉,冠蓋絕頂,遮天蔽日。果球光滑如去皮后的核桃,聲音飽滿賽過窗前的風鈴。
我不喜歡這兩種樹。因為我怕蟲子。所有的昆蟲,在我看來,都是毛茸茸、肉嘟嘟、粘糊糊的,五官錯位,可怕極了。 楊樹葉子上伏著一種蟲,蠟黃蠟黃的,兩公分長,筆樣粗壯,渾身帶刺,我們當?shù)赝猎捊兴閵A子。有時它會跟葉子一塊落到地上來,或者無緣無故掉到人身上。皮膚沾到處,立刻紅腫,鉆心麻痛。其時,母親會搗碎蒜瓣,敷在傷處。雖然不日即愈,并無傷痕后遺,總是令人心悸。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我沒有見過。梧桐樹也會招蟲,這是確信無疑的。萬條垂下灰絲絳。每一條灰絲末端,都墜著一個灰色的繭。繭里藏著的,是一條黑色的丑陋的蟲子。它的名字也很可怖,叫吊死鬼。好在它無毒性,一旦掉地,即被眾雞果腹。即便如此,也使人惡心至極。
然而我母親喜歡。呵呵,母親是個怎樣的人啊,這要從我姥姥說起。 姥姥是典型的小腳女人,兩只腳寬二分長三分,屬于標準的金蓮。雖然她長得小巧玲瓏,走起路來卻東搖西晃,前俯后仰,幾欲跌倒,令人揪心。母親是她的長女,雙腳踏著一新一舊兩個社會。廢除纏足運動的時候,母親的腳已經(jīng)裹了一半。再放開時,腳趾已經(jīng)全部折斷、扭曲,成為尖尖的畸形。腳掌尚未大變,就這樣成了半放腳。比天足差,比裹腳強??墒撬强嗟纳碥|壓下來,艱苦勞作的時候,也夠腳受的。
母親十八歲嫁給了父親,生養(yǎng)了五男二女。加上爺爺奶奶,每天吃飯的有十一口人。一日三餐,母親都圍著鍋臺轉(zhuǎn)。巨大的飯桌兼做案板,她在上面切菜、揉面。她一手撥弄灶底的柴草,一手拉起風箱。拉桿磨得溜光,風箱吱嗚作響。
母親養(yǎng)兩頭豬,為了攢糞、積肥、種田。養(yǎng)一群雞,為了吃蛋。我還曾經(jīng)去村供銷社換過東西,一枚雞蛋八分錢,可以換一個五分錢的本子和一支三分錢的鉛筆。通靈的是只白鵝,雖然費食,但是只要門環(huán)一響,甚至半夜有人從胡同經(jīng)過,它便哦哦直叫,成了看家護院的警衛(wèi)。還有一只白貓,很漂亮,也很饞,嚇唬老鼠用的。有一年還養(yǎng)過一窩兔子,用專門搭建的小木樓,最終沒有成功,只好作罷。伺候畜生也很不容易。
忙完了這些,母親就會坐下來,摘花生,捶豆子,剝玉米。或者洗衣服,縫棉被,納鞋底。每天一大早母親就要出門,挎著鍋底掏出的草木灰,撒到菜園里;再摘上一籃子豆角、茄子、辣椒……除了這唯一的例行巡視,母親就被圈進塞滿家務的院子里。
母親一字不識。累了倦了,有什么可消遣的呢?她聽戲。起先是小廣播,后來是收音機,再以后是錄音機。頂頂喜歡的是茂腔《趙美蓉觀燈》。母親邊聽邊哼,倒背如流。觀花燈就是觀歷史故事,觀神話傳說,觀自然萬物,觀生活閱歷。一年四季,花開有序,母親是諳熟的、會意的、眉眼含笑的。有時她會停下手中的活計,抬起頭來,望一會兒梧桐,再瞅一會兒楊樹。梧桐花像粉色的小喇叭,簌簌落下。楊花絮狀,像谷穗,漫天飄灑。
我那時稀罕的是假花。用紅紙剪的窗花,用碎布疊的絹花,甚至用雜糧捏的花饃。母親自然是不以為然,卻也認真地對待我的糾纏。于是我就睜大雙眼,特別驚嘆,一雙骨節(jié)粗大的手,何以能夠如此靈秀!
楊花謝了,楊樹一棵接一棵地伐倒了。它們被削成梁、椽、檁,爬到孩子們新房的屋頂上。梧桐花也謝了,梧桐樹也一棵接一棵地伐倒了。它們被釘成櫥、柜、床、桌、椅,躲進孩子們新婚的夜幕里。就像清晨離巢的蜜蜂,爭先恐后地向四面八方飛去,只為了趕赴一場人生最璀璨的花事。
喧嘩的海潮退盡,空巢;繁華的夢境模糊,老人。所有的院落腳步如此一致,緩慢地走向歲月的深處。且慢,片刻的寧靜恍如偷閑的時光,一閉眼,一轉(zhuǎn)身,一伸手,就不見了?,F(xiàn)在,滿院里笑著、叫著、吵著的,是菜,也是花。
攆走了大大小小的家畜,母親開始重新打理院子。以水井為網(wǎng)心,她種菜,一畦韭菜一畦蔥,一畦茼蒿一畦蒜。白菜蘿卜,芹菜芫荽,想種啥種啥,愛咋種咋種。她讓葫蘆趴在屋檐上享受陽光,她讓絲瓜掛在墻頭上承接雨露。
她也栽花,在蔬菜的外圍。不分貴賤,不問出處,得到什么栽什么,能活什么栽什么。桂花、茶花、牡丹、杜鵑,她都栽;芭蕉、月季、迎春、鐵樹,她也栽;吊蘭、蘆薈、綠蘿、仙人掌,她還栽;就連馬齒莧這種野花,她也擺在窗臺上。花器就更令人眼花繚亂了,陶的瓷的、方的圓的,碎了紋的舊瓦盆、裂了縫的破水桶,不拘一格,皆為花用。
于是,滿庭芳,滿園香,依著一個人的邏輯而生長。
這是十五年前的往事了。母親后來一直堅持獨居,她一定是被鬧騰煩了。我偶爾抽空回家,坐在燒得火熱的炕頭上,吃一顆無花果,喝一杯金銀花。她笑,我也笑。我知道母親笑什么:無花果和金銀花都是她侍弄的。我也知道自己笑什么:我的心房里藏著一朵最美的花。
母親在世的最后日子里,小院再次凋零,萬物復歸寂靜。她已經(jīng)無力做些什么了。唯一剩下的,是一缸荷花,深深的綠、艷艷的紅。母親似看又似乎不看,似想又似乎不想,一望就是大半天。她曾不止一次說過,在我們兄妹七人之前,還有一個長女,乳名就叫荷花。她很乖的,剜野菜,背孩子……九歲那年,卻不幸因病夭折。從前她還有一座小小的墓地,后來平墳就什么也沒有了。
知命之年常失眠。每次透過飛機的舷窗向外俯瞰,都會發(fā)現(xiàn)蒼天白云之下,光影明暗之際,大地色彩斑斕。綠色的田園一馬平川,藍色的河流曲折蜿蜒,白色的城市鱗次櫛比,黃色的沙漠縱貫東西。這是我們的驛站,是原鄉(xiāng),也是歸宿。
天下無非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