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燕
如何在古詩詞教學中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所強調(diào)的“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既要凸顯學生是閱讀的主體,又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古詩詞內(nèi)容?筆者嘗試在語境學視野下探究小學古詩詞教學,引導學生在特有的語境中深入解讀古詩詞。
一、依據(jù)上下文語境,準確理解語言
北京大學索振羽教授提出的“上下文語境”,包括口語的前言后語、書面語的上下文兩個方面。例如,在引導學生理解“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時,只有在詩句的語境中才能準確理解,“鬧”不是熱鬧、喧鬧的表面意思,而是表現(xiàn)杏花開滿枝頭春意盎然。再如,辛棄疾《清平樂·村居》中“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中的“無賴”本是貶義,但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可知,“無賴”一詞中飽含了作者對小兒子的喜愛之情。因而在古詩詞教學中,要想真正讀懂作品,不能只停留在對某個字或詞表面意思的翻譯,而要依據(jù)上下文語境分析、推測詩人的真實用意。筆者在執(zhí)教李商隱《嫦娥》一詩時,依據(jù)上下文,引導學生準確地理解“夜夜心”的意思。
師:“碧海青天夜夜心”中的“夜夜心”,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每一夜的心情。
生:夜里的心思。
師:同學們是逐字理解,代入詩句中解釋不通啊。請你們聯(lián)系上句“嫦娥應悔偷靈藥”,想一想嫦娥為什么后悔偷了仙丹呢?
生:因為偷了仙丹她就成仙了。
生:嫦娥成仙了,但是她不能回到人間和家人團聚,所以她后悔。
師:是啊,嫦娥只能獨自一人留在月宮里,她會感到——
生:她會感到孤獨、寂寞。
師:現(xiàn)在你再讀讀“夜夜心”這個詞,你讀到了什么?
生:嫦娥的孤獨。
生:嫦娥對家人的思念。
生:嫦娥對人間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上述教學片段中,學生對“夜夜心”一詞的理解,一開始用直觀的拆字解詞法猜測詞語的意思,將詞語從句子中抽離出來,因而誤讀了詞義。筆者引導學生先理解上句“嫦娥應悔偷靈藥”,就是引導學生關(guān)注詞語所在的上下文語境,先體會嫦娥的處境,進而理解“夜夜心”。在古詩詞教學中,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字詞的意思,還能啟發(fā)學生體會詩人的表達方式。又如,在教學杜甫《登高》一詩時,依據(jù)下文“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語境,學生理解了“風急天高猿嘯哀”中的“哀”,不只是表達猿聲的“哀”,還體現(xiàn)了詩人的“哀”,從而體會詩人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二、聯(lián)系情景語境,深度解讀作品
“情景語境,指語篇產(chǎn)生時的周圍情況、事件的性質(zhì),參與者的關(guān)系、時間、地點、方式等”。古詩詞題材豐富,有懷古詩、山水田園詩、戰(zhàn)爭詩、送別詩、閨怨詩等,但其創(chuàng)作與學生所處時代相距甚遠,他們必然缺乏生活體驗。因而在古詩詞教學中,要聯(lián)系情景語境拉近學生與作品的距離,只有通過真實地再現(xiàn)古詩詞創(chuàng)作時的時代背景、詩人處境,才能促進學生深度解讀作品,從而準確地把握作品主旨。例如,在執(zhí)教李紳的《憫農(nóng)》“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時,學生提出質(zhì)疑,田地都用來種糧食了,為什么農(nóng)夫還會餓死呢?教師就要聯(lián)系詩人創(chuàng)作作品時的時代背景,朝廷苛捐雜稅,地主收租,使農(nóng)民們苦不堪言,即便收獲了糧食,也不能全歸自己所有,從而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詩題“憫農(nóng)”。在執(zhí)教王安石的《元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時,不但要引導學生理解“新桃換舊符”是過年辭舊迎新,還要聯(lián)系詩人王安石寫《元日》這首詩時的處境,他當時正在推行新法,希望通過革除舊政、施行新政使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進而引導學生深入解讀“瞳瞳日”不是平常的太陽,而是新法帶給百姓一片光明。
聯(lián)系情景語境,不但可以促進學生理解詩意、把握詩詞主旨,還能加深學生對作品的情感體驗,從而深度解讀文本。筆者在執(zhí)教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時,通過再現(xiàn)情景語境,促進學生深刻體會詩人“欣喜若狂”的心情。
師:755年,節(jié)度使安祿山和他的將領(lǐng)史思明先后發(fā)動了政治叛變,“安史之亂”從河北一直打到首都長安,連皇帝唐玄宗都倉皇出逃,這一仗一打竟然打了七年零三個月。曾經(jīng)國泰民安、歌舞升平的盛唐,在這場戰(zhàn)爭的浩劫中變成了什么樣?
生:(齊讀)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師:國破家亡,就連無情的花和鳥都能為之落淚、驚心。城春草木深,我們不禁要問,城里的人呢?
生:人們逃亡去了。
生:人們被拉去打仗了。
師:我們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映示)754年,也就是“安史之亂”爆發(fā)的前一年,大唐人口是52,880,488,到764年,也就是“安史之亂”結(jié)束后的一年,大唐人口只剩下16,920,386。在這場戰(zhàn)亂中死亡人數(shù)將近3600萬。
上述片段中,筆者先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呈現(xiàn)“安史之亂”這段歷史,再以杜甫的詩和死亡人數(shù)直觀地表現(xiàn)戰(zhàn)亂的殘酷,也為學生接下來學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了鋪墊。在這樣殘酷的社會背景下,當“安史之亂”終于結(jié)束了,詩人欣喜若狂的心情就不難體會了。由此可見,在古詩詞教學中,不能脫離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時代背景、人生境遇,只解釋詩詞的表面意思,而要緊密聯(lián)系情景語境,以講故事、補充資料等方式再現(xiàn)當時情景,才能促進學生由淺入深地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三、把握文化語境,全面分析文本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因而,在古詩詞教學中不可忽視對作品中民族文化的認知與理解。而在語境學理論中,將“民族文化傳統(tǒng)”單獨列為一類語境,“這是因為言語交際的涉及面非常廣,既論今談古,又溝通中外,要做到這些,就必須關(guān)注中外差異與古今差異”。由此可見,在古詩詞教學中,對文化語境中古今差異的理解尤為重要,主要表現(xiàn)在對古代習俗、典故和意象的理解。例如,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提到的“登高”“插茱萸”,就是古代過重陽節(jié)的習俗,在教學中應讓學生了解這些民族傳統(tǒng)文化。古詩詞中的意象是最為常見的,詩人往往通過意象表達思想感情,如“松”代表堅韌的品質(zhì)、“月亮”寄托相思、“落葉”表達悲傷等。在古詩詞教學中,緊扣意象這一民族文化語境,開展古詩詞群文閱讀,從而引導學生分析歸納某一事物所表達的不同意思或幾個事物所表達的相同意思。教學片段如下——
師:“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痹娭袑懙饺藗兟犞墩哿肪蜁趺礃樱?/p>
生:人們聽到《折柳曲》就會想起自己的故鄉(xiāng)。
師:為什么聽到《折柳曲》就會想起自己的故鄉(xiāng)呢?
生:因為曲子是描寫自己的家鄉(xiāng)的。
生:也可能這首曲子比較悲傷。
師:其實這和我國古代的風俗有關(guān)。古時候人們在離別時,會折下柳枝送別,“柳”字和“留”字諧音,折下柳枝,希望對方能留下來。當人們在異地聽到《折柳曲》,就會想起離開家鄉(xiāng)依依惜別的場景,所以“何人不起故園情”!
師:除了用《折柳曲》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還有哪些事物也寄托了詩人這樣的情感呢?你能找到這樣的詩句嗎?
生:大雁。在李清照的詞里有一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生:月亮?!芭e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師:是啊,詩人常常用月亮表達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比如李煜的這一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詩人就是借月表達對故國的思念。
上述教學片段中,教師將古代折柳送別這一風俗告訴了學生,學生便能輕松理解詩人聽《折柳曲》為何油然而生思鄉(xiāng)之情,可見民族文化語境在古詩詞教學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在片段中,教師還引導學生歸納還有哪些事物也寄托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通過這樣回顧古詩詞,學生對意象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在今后學習古詩詞遇到相同的意象,就可以獨立鑒賞古詩詞,對詩詞進行多元而深刻的解讀。
(作者單位: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