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摘要】? 語文是一門與人們生活相關性最大的教育學科,初中語文是幫助學生構建語文知識體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它的作用是對小學語文與高中語文進行有效銜接。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初中語文在初中教育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需要改善教學方法,利用多種教學方式打造語文高效課堂。
【關鍵詞】? 新課程 初中語文 高效課堂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070-01
中華民族在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化,語文教學是繼承和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語文成為教育體系中重要學科,是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關鍵,也是學生其他科目學習的基礎。好的教學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和能力,也是實現(xiàn)課堂高效教學的途徑。語文教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也在學習,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可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一、巧用啟發(fā)式教學方式
1.課堂導入過程應用啟發(f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有效的課程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課堂語文學習奠定堅實基礎。課前教師要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結合課堂教學內容設置趣味性強且符合學生心理的啟發(fā)式導入環(huán)節(jié),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引發(fā)學生思考。如在進行《夏感》教學時教師可以針對夏季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式提問:你們眼中的夏季應該是什么樣的?你們喜歡夏季嗎?之后教師組織學生利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夏季的描述,使學生在積極思考前提下鍛煉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為文章的深入學習奠定了基礎。
2.課堂討論過程應用啟發(fā)促進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探討
探討是語文課堂高效性的關鍵促進因素,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探討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效討論,促進學生把握文章中難點,深化學生學習過程。在啟發(fā)式探討問題設置時需要考慮問題的深度與廣度,不能是簡單的判斷對錯。如在進行《蘇珊安東尼》的啟發(fā)討論時,教師在學生基本掌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可以進行這樣提問:你認為目前我國是否男女平等?說說你的看法并進行論證。此時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意見分成兩個不同小組,小組成員進行觀點討論,并列出論據(jù)驗證自己觀點,雙方可以像辯論賽一樣進行辯論,使其在深入探討問題的基礎上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
3.通過案例式啟發(fā)學生鞏固基礎知識
啟發(fā)式教學方式實用性非常強,在初中語文啟發(fā)式教學應用過程中可以將啟發(fā)式教學與案例教學進行結合,通過案例的真實生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如在進行《奇妙的克隆》講授時,為了加強學生對克隆的理解,可以進行案例啟發(fā)方法的應用??梢哉页霭嗉壷袃晌婚L的相像的同學進行實踐演習,讓相像的同學站在講臺上,之后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式提問:這兩個長的相像的同學是不是克???學生會形成兩種意見,在兩組意見同學進行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解釋克隆的基本特征是克隆人來自一個祖先,克隆人是無性繁殖。學生在聽過老師的解釋后會豁然開朗,深刻理解克隆的內涵。如在進行《我的信念》講授時,文章內容是居里夫人發(fā)現(xiàn)了鐳,如果她進行專利申請會改變她的生活,但她為了科學真理的研究與追求沒有進行專利申請,而是讓這個鐳元素為社會所用。在這篇文章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信念的探討,說一說自己的信念,由此深入理解信念的內涵。
二、部編本教學模式的應用
1.情景與教學有效結合
部編本教學模式理念先進,主要是在靈活運用教材基礎上將課外閱讀納入到教材中,增加語文中優(yōu)秀古詩詞篇目。教師在精選課外與教材內容貼近的古詩詞篇目同時要體現(xiàn)詩詞的創(chuàng)新性。如在進行《晏子使楚》教學時教師先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刻理解,之后根據(jù)文章中角色編排一個小話劇,讓學生扮演話劇中角色,通過角色體驗體會晏子和國王的心理變化,加強對文章內容的吸收與理解,在情景共鳴基礎上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2.增強學生主動性
首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傳統(tǒng)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體,學生是被動學習,部編本語文教學模式改變了這種傳統(tǒng)師生地位,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主體,成為知識主動接收者。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如在進行《在太空中理家》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果你可以在太空中生活,你的太空生活是什么樣的?在此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在教師有效引導下激發(fā)了創(chuàng)造性,提高了學習效果。
其次,鍛煉學生質疑能力。部編本教學注重學生的差異性,語文課堂是一個自由的課堂,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文章的理解都不相同,每個學生的思考能力、學習速度也不相同。部編本教學方式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問題,這對教師的權威性是一個挑戰(zhàn),也是培養(yǎng)學生質疑性的有效途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難點和疑點的提問,提高了學生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樂于學習。
3.打破題海戰(zhàn)術
傳統(tǒng)語文教學是按照語文清晰的知識體系為指導進行的,中考考什么,語文課堂就教什么,利用題海戰(zhàn)術和問題的反復練習是語文教學重要模式。部編本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上將文章觀點進行直觀展示,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使課堂講授更生動,增加課堂趣味性基礎上使知識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如在進行《七律·長征》講授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戰(zhàn)爭題材視頻的播放,讓學生通過視頻觀看了解長征的具體情況,在打破傳統(tǒng)題海戰(zhàn)術基礎上使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內容的深入掌握。
總之,啟發(fā)式教學方式和部編本教學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使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加強對語文知識和深入學習,提升語文學習效率和效果。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成為初中教育體系重要學科內容,需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時效性,以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完成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傳承。
[ 參? 考? 文? 獻 ]
[1]李海花.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啟發(fā)式教學[J].學周刊,2017(06):145-146.
[2]武彥霞.淺談啟發(fā)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2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