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行動導學法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模式,其提倡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開放的進行知識學習,從而掌握相應的知識。行動導向法強調個體行動、合作探究、教學評價,將其應用在會計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會計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應用
一、 前言
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得會計人員從以往繁雜的統(tǒng)計工作中得以解放,會計人員借助計算機可以快速、準確的完成會計核算,并且能充分把握企業(yè)經(jīng)營情況,便于企業(yè)經(jīng)營決策。在實際中,為了更好地讓會計專業(yè)人才就業(yè),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會計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行動教學法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將其應用在會計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計算機操作能力,有助于學生今后的良好發(fā)展。
二、 行動導向法的相關概述
行動導向法是源于德國職業(yè)教育的一種方式,是當前教育領域中十分先進的一種思想,其涉及多項教學方法,如任務驅動、案例引導、項目指引、模擬實踐、角色扮演、引導文法等,其核心是對學生的關鍵能力進行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行動導向法是一種集大腦、手、眼共同參與的活動方式,在教學中,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實踐性及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要求學生可以利用學到的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全面思考、解決,而教師則需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引,便于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
三、 行動導向法在會計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應用
(一) 任務驅動
在會計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具體實踐中,其將教學內容分成多個任務,而每一個任務都與會計專業(yè)緊密結合,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結合任務對知識進行探索,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加深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理解、應用,促進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在會計專業(y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實施任務驅動的步驟為:(1)制定任務,明確任務目標及要求;(2)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任務;(3)學生在解決任務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4)獲取知識及技能,教師指引學生通過資料查找掌握相應的計算機知識、技能,并為學生進行知識講解;(5)回歸任務,教師引導學生在已掌握的知識基礎上,回歸到任務中,對任務進行更好地完成。
例如教師在教授Excel的內容時,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任務,如班級零用錢調查統(tǒng)計表、班費收支情況統(tǒng)計表、超市商品單價統(tǒng)計表等,讓學生思考要想完成這項任務需要解決哪些問題,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進行統(tǒng)計表制作,并讓各組學生對統(tǒng)計活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索,如果學生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則由教師進行集中講解。各組學生在完成任務以后,教師對各組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并充分肯定各組學生的表現(xiàn),在此基礎上,指出各組學生學習中的不足,引導其加以改進。
(二) 案例引導
案例引導主要是指在會計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典型的案例,讓學生通過對案例進行分析,解決相應的問題。案例引導可以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在案例分析中得到提升。在實際中,教師采取案例教學模式時,需要結合教學內容,選擇適宜的案例,同時案例的設計要有客觀依據(jù),不能憑空想象。
例如學生在學習完Excel的內容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中小企業(yè)近5年的經(jīng)營情況,讓學生根據(jù)這一資料利用Excel表制作一個簡單的財務報表、資產(chǎn)負債表、利潤表,并保證制作出來的財務報表具有完整性、全面性、可理解性等特點。在學生實踐操作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財務報表制作方法進行指引,使得學生可以根據(jù)報表使用者的目的制作出適應他們使用的財務報表,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 項目教學
在會計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采取項目教學法來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在這種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為學生設定一個具體的項目,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完成項目,并在此過程中學會相應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技能。項目教學法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并且還可以讓學生享受到創(chuàng)新的樂趣,項目教學法實施步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明確項目任務,教師根據(jù)教學實際,設置出多個項目,讓學生進行討論,從中選出1-2個為主要項目進行研究;(2)制定項目實施計劃,學生對項目進行詳細分析后,結合自身的學習水平、認知情況,制定相應的項目實施計劃,教師確認后實施項目。(3)項目計劃實施,學生自由分組,按照項目實施計劃開展探究活動,并通過小組合作,解決項目實施中問題。(4)項目實施評估,各組學生在完成項目以后,開展評估活動,先進行組內評價,然后由教師對各組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5)應用歸檔,對于實踐性比較強的項目,其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教師可以對這一項目進行歸檔,便于后續(xù)參考、應用。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在會計專業(y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采取行動導向教學法,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上,使得學生可以在任務驅動、案例分析、項目完成中全面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水平,并且還可以指引學生更好地將計算機知識應用在會計業(yè)務處理中,滿足了學生的綜合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徐春傳.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會計專業(yè)教學中實踐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1):152.
[2]李力.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分析[J].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2016(4):110-112.
[3]彭雯.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教改中的應用研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5(14):98.
[4]王大靈.基于行動導向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改實踐與探討[J].福建電腦,2014(2):191-192.
[5]鄧婷.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30):150-152.
作者簡介:
盧鳳蓮,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石獅鵬山工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