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古代體育藝術文化的發(fā)端與演變?

2019-03-20 14:50
創(chuàng)意城市學刊 2019年2期
關鍵詞:樂舞舞蹈藝術

王 靜

提 要: 我國傳統(tǒng)體育藝術發(fā)端于原始舞蹈, 發(fā)展于巫、 舞、 武三股力量。 體育藝術文化一直處于動態(tài)發(fā)展變化中。 運用歷史學的、 美學的、 哲學的眼光去審視體育藝術的起源與發(fā)展, 闡釋傳統(tǒng)體育藝術文化的傳承與流變, 有助于認識體育藝術這一文化現(xiàn)象。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 體育和藝術便以多種形式孕育著, 體育與藝術相伴于游戲沖動中、 混沌于巫術活動下。 翻開我國體育與藝術的歷史, 不難發(fā)現(xiàn), 體育與藝術從一開始便是同根同源。 原始社會時期的體育藝術現(xiàn)象, 并不是今天所理解的表演、 審美、健身的需要, 而是基于原始社會生活的需要(生產、 生活、 戰(zhàn)爭、 宗教等) 而產生的, 具有極強的功利性特征。 體育藝術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 其發(fā)生必然有著深刻的原因和動機。 不論其存在于外來文化還是傳統(tǒng)文化中, 探尋我國古代體育藝術文化歷史脈絡, 厘清體育藝術文化的起源、 演變與發(fā)展, 有助于理解體育藝術的本質。

一 發(fā)生: 我國古代體育藝術的文化溯源

查閱文獻時, 發(fā)現(xiàn)許多關于體育及藝術起源的記載和探究, 有關傳說、 壁畫、古文物、 古文獻等, 都成為考察體育藝術文化的活化石。 在文獻及資料中, 有關“巫” “舞” “武” 等文化為體育藝術的起源提供了許多線索。 正是在“巫” “舞”“武” 諸因素的影響下, 才有了體育藝術文化現(xiàn)象, 有了體育藝術文化的演變和傳承。

(一) 生命之“舞” 的體育藝術

“舞蹈” 作為藝術的形式, 在原始社會時期, 早于語言而產生。 最初是人類群體在生活、 生產、 狩獵中, 用手勢、 形體動作進行人際交流以及表達感情的形式,這種相互傳情達意的身體動作形式孕育了舞蹈藝術。 原始人在慶祝豐收、 狩獵成功后, 通常以舞蹈來表達喜悅之情。 如《尚書·益稷》 所記載的“鳥獸蹌蹌” “鳳凰來儀” “擊石拓石” “百獸率舞” 等, 表現(xiàn)古時人們在時輕時重、 時緩時急的敲擊石片的“樂” 聲中, 跳躍著模擬各種鳥獸舞蹈的情形。 這種“百獸率舞” 形式的舞蹈, 就是先民們在成功地狩獵, 獲得大量獵物之后, 高興地聚集在一起舞動的情形。原始人在與疾病作斗爭過程中, 又產生了《陰康氏之舞》 這樣一類的健身舞。 《呂氏春秋·古樂》 中記載, 堯舜時期, “陰多滯伏而堪積, 水道壅塞, 不行其原, 民氣郁瘀而滯著, 筋骨瑟縮不達, 故作舞以宣導之”[1]。 原始舞蹈以情而舞、 以動而舞的形式, 成為舞蹈最本真的表達。 這一觀點影響了許多人, 其中聞一多在《說舞》 中發(fā)表了精辟的見解: “生命的機能是動, 而舞便是節(jié)奏的動; 或更準確點,有節(jié)奏的移易地點的動……但只有在原始舞里才看得出舞的真面目, 因為它是真正全體生命機能的總動員?!保?]可見, 原始社會中的舞蹈與現(xiàn)代體育藝術(尤其是健身審美運動), 在生命表達這一點上無疑是相通的, 流露的是對運動快感、 節(jié)奏快感、審美快感的表達, 是一種節(jié)奏的、 自娛的、 情感的運動。 由此來看, 原始舞蹈才是真正的體育藝術。

(二) “巫” 風浸染的體育藝術

在古代, 以“舞” 敬神、 以“舞” 事神、 以“舞” 通神即為“巫”。 “巫” 是先民們一種自發(fā)的原始宗教儀式, “巫舞” 是這一儀式的重要內容。 “巫舞” 作為人類較早的文化現(xiàn)象, 與身體的運動、 舞蹈融為一體, 成為體育藝術最初的文化形式。我國著名體育人類學研究學者胡小明在其《體育人類學》 中指出: “巫舞” 與潛在的體育存在形式上的關聯(lián), 體育與巫術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3]。 《尚書·伊訓》中有關于巫舞的記載: “敢有恒舞于宮, 酣歌于室, 時謂巫風”; “巫以歌舞事神,故歌舞為巫之風俗也”, 明確點出巫術以舞通巫的特點[4]。 《呂氏春秋·季冬》 有“命有司大儺” 的記載, 這種風俗傳至后世, 以驅鬼除災、 祈神祭祀為目的的“儺舞”, 就是臘月進行的一種驅除疫鬼并伴有“巫舞” 性質的儀式[5]。 巫舞從原始社會開始一直流傳至今, 尤其在我國少數(shù)民族的民俗活動中, 還存在多種形式的巫、儺、 祭祀等活動或儀式, 意在驅鬼驅魔、 祛病祛疫、 納吉祈福、 祈求健康吉祥, 如春節(jié)的花會、 廟會等都還存在巫舞的影子。

(三) “武” 與體育藝術之“源”

“武舞” 以“舞” 習“武”, 以“舞” 代“武”, 并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中逐漸發(fā)展成為“武打” “武戲” “武術” 等形式。 藝術與體育在“武舞” 中交織, 勾勒出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 文化。

從考古及歷史來看, 武舞源于軍事需要, 以舞習武, 以舞通武, 以舞教化。1972 年, 甘肅省黑山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舞蹈巖畫中的《操練圖》, 形似以舞習武, 也以武通舞, 是原始時代西北狩獵游牧部族戰(zhàn)爭舞蹈的形象反映。 同時, “武舞” 具有一定的實戰(zhàn)性。 《山海經·海外西經》 中記載: “形(刑) 天與帝至此爭神, 帝斷其首, 葬之常羊之山。 乃以乳為目, 以臍為口, 操干戚以舞?!?這里記載的是歷史上刑天氏舞干戚的傳說。 “干戚舞” 是為了靈活掌握兵器而運用舞蹈練習的動作, 其手持巨斧和盾牌的武舞, 動作形式粗獷。 《周禮·春官·大司樂》 記載: “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舞《云門》、 《大卷》、 《大咸》、 《大韶》、 《大夏》、 《大洪濩》、《大武》?!?其中, “大武舞” 是反映周武王滅殷紂的歷史舞蹈, 歌頌武王的顯赫戰(zhàn)功。 后來“大武舞” 盛行于周朝, 曾被西周以后的學校列為必學的歷代“先王” 的多種“大舞” 之一。 《禮記》 記載: “十三舞勺, 成童舞象, 二十舞大夏。” 其中“成童舞”, 即15 歲學象舞。 《詩經》 中也有記載: “文王時有擊刺之法, 武王作樂,象而為舞, 號其樂為象舞?!?象舞主要由軍事操練的擊刺動作組成, 也是武舞的重要形式。

二 流變: 我國古代體育藝術的文化演變

(一) 樂舞表演中的體育藝術

我國古代的樂舞, 以歌舞為主體, 融合各種技巧、 雜技、 武術、 百戲等表演,成為體育藝術文化現(xiàn)象不可忽略的部分。 原始舞蹈這一融合體育與藝術的形式, 進入奴隸社會后, 開始分離。 階級的產生, 導致體育、 藝術成為上層階級享受的“專利”, 并出現(xiàn)了專門化的表演與機構、 專門化的儀式以及專門“習舞” 的學校。 樂舞的發(fā)展, 極大地推動了體育藝術的發(fā)展。

在夏朝的朝會、 誓師、 慶典、 宴會, 特別是祭神問卜等場合, 差不多都要以舞蹈相伴。 在功能上, 分為祭祀、 慶典、 歡娛宴樂; 在形式上, 主要有大舞和小舞;在內容上, 分為文舞、 武舞和歌舞等。 《竹書紀年》 載: “后發(fā)即位, 元年, 諸夷賓于王門, 諸夷入舞?!保?]可見, 夏朝的樂舞已經十分發(fā)達。 當時四夷來朝, 結合少數(shù)民族的樂舞, 得到傳承和發(fā)展。

到了商朝, 表演性質的舞蹈得到發(fā)展, 有了專門的表演奴隸藝人。 到了西周, 樂舞系統(tǒng)化、 完善化, 并成為國家禮制。 夏商周時期, 還出現(xiàn)了“?!?“序” 這種初具規(guī)模的教育機構。 開設的課程中, 射、 御、 禮、 樂等明顯帶有體育特征。 其中, 習舞是樂的內容。 《禮記·文王世子》 說: “春秋學干戈(武舞), 秋冬學習侖(文舞)?!?/p>

到了漢代, 出現(xiàn)專門的樂舞機構。 一是隸屬于奉常的太樂, 掌管宗廟祭祀的雅樂; 一是隸屬于少府的樂府, 管理供皇帝娛樂的俗樂舞。 另外, 酒宴中除了供觀賞的藝人表演外, 漢代還有賓客間相邀起舞的習俗。 這種古老的“交誼舞”, 古代叫“以舞相屬”, 既是禮節(jié), 又含自娛性, 漢、 魏、 晉各代都時興這種舞蹈。 漢代還出現(xiàn)各種持舞具進行的舞蹈, 較為著名的有《巾舞》 《盤鼓舞》 等, 形似現(xiàn)代的體育藝術, 如藝術體操、 健美操的持器械而舞。

唐代是樂舞發(fā)展的極盛時期, 唐代樂舞中具備“體育” 要素的要屬“健舞”。唐代將舞蹈分為“健舞” “軟舞” 兩大類。 其中, 健舞敏捷剛健, 較為著名的有《劍器》 《胡旋》 《胡騰》 等[7], 公孫大娘的“舞劍” 便屬于《劍器舞》 之列。 另外, 唐代還出現(xiàn)“字舞”, 到宋代出現(xiàn)“隊舞”, 類似現(xiàn)代的隊列舞蹈和團體操表演。 時至元明清, 中國古典舞大膽吸收武術的技巧動作, 形成以“做” “打” 為主的表現(xiàn)手法, 實為藝術, 但形則更接近體育; 清朝的冰嬉, 則酷似現(xiàn)代的花樣滑冰。

(二) 武舞表演中的體育藝術

武舞源自原始社會的軍事需要。 進入封建社會以后, “武舞” 逐漸衍化, 出現(xiàn)了“表演” “觀武” “武戲” 等形式, 并具備“武術” 套路的雛形。 秦漢時期, 著名的鴻門宴上“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 的典故, 描述的是宴會之上借“舞劍” 表演來達到功能性的“技擊” 目的。 說明當時的劍術可以個人或雙人對練進行娛樂表演, 并且不是單個動作的重復, 具有一定的套路形式。 到了唐代, 武舞還發(fā)展出另一種舞劍形式。 杜甫在其《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中曾描述: “昔有佳人公孫氏, 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 天地為之久低昂……” 記載杜甫在觀看公孫大娘弟子舞劍時, 回想其當年觀看公孫大娘“舞劍” 的情景。 山東省嘉祥縣武梁祠石刻畫《觀比武圖》, 是立式連環(huán)畫, 共分五層, 有約請、 觀看、 返回幾個內容。武藝成為觀看或欣賞的內容和方式, “武藝” 開始轉變?yōu)槲湫g表演, 這也是武舞向表演化、 娛樂化的一個重要轉變[8]。 漢代不僅形成武術表演體系, 還在藝術方面進一步發(fā)展, 向有故事情節(jié)的武打戲表演方向邁進。 可見, 從“武舞” 起源到“武術” 形成, 經歷了多形式的轉換。 舞與武的結合, 勾勒出體育藝術完美的形式和形象, 構成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精髓。

(三) 祭祀表演中的體育藝術

祭祀表演是體育藝術傳承與演變的重要載體。 商周時祭祀活動便已流傳, 直到今天, 部分祭祀活動仍然保留完好。 原始時期“頭戴面具, 身披獸皮, 載歌載舞”的祭祀活動, 多用以娛神、 驅鬼、 治病、 求雨等。 隨著祭祀活動的衍化, 祭祀種類多樣化。 孔子《論語》 鄉(xiāng)黨第十中記載: “鄉(xiāng)人儺, 朝服而立于阼階?!保?]此句描述了鄉(xiāng)人驅逐疫鬼的祭祀活動情景: 鄉(xiāng)里人迎神驅鬼, 孔子穿上朝服站在東邊的臺階上。 孔子認為, 不同層次的人, 祭祀活動不一樣。 天子“祭天”, 普通人“祭鬼神”。 自己身為官員, 不適合參加鄉(xiāng)里人的祭祀活動, 便穿上朝服, 站在家中祠堂(古代的住宅東面是祠堂) 的臺階上祭奠祖先。 可以看出, 祭祀不僅有天子的“祭天”, 也有鄉(xiāng)里人的“祭鬼神”, 以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直傳承的“祭祖先”。

祭祀中通常包含場景、 音樂、 程式化儀式、 修飾物, 群體參與。 明代王圻《續(xù)文獻通考》 記載: “祭祀用雅樂, 太常領之?!保?0]可以看出, 官方的祭祀活動是一種規(guī)范的儀式, 何人負責, 用何種樂曲, 均有規(guī)定。 而民間的祭祀活動更加多樣, 敬神娛神、 驅魂避邪、 消災避難、 祈福、 還愿、 求雨、 占卜、 喪葬等各類節(jié)日以及廟會、 秋收等, 都有相應的祭祀活動, 如納西族的東巴跳、 土家族的擺手舞、 藏族的鍋莊舞、 傣族的嘎光儀式等。 祭祀表演作為宗教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帶有濃烈的祭祀色彩, 保留著濃郁的民俗文化。 從儀式到表演, 運用一系列身體動作, 記錄、 傳承了宗教、 體育、 藝術、 戲劇、 軍事等文化的精華。

三 發(fā)展: 我國古代體育藝術的文化衍生

(一) 百戲表演中的體育藝術

百戲始于秦漢, 貫穿整個封建社會。 百戲是融合武術、 雜技、 角力、 滑稽表演、音樂演奏、 舞蹈、 演唱等多種民間技藝的綜合表演, 又稱“角抵” “角抵奇戲” 以及“大角抵” 等, 廣泛流傳于宮廷、 貴族和平民之間, 以表演為其主要方式, 是體育藝術多樣化發(fā)展的源頭。

1. 倒立、 柔術與體育藝術

山東濟南無影山出土一組西漢時期的百戲俑。 這組陶制人物包括8 名樂工、 6名技巧藝人、 7 名觀眾, 其中3 名技巧藝人雙手據(jù)地起頂、 彎腰, 雙足在前, 做“塌腰頂” 的動作。[11]

2. 尋橦表演與體育藝術

尋橦即桿上技巧。 1954 年山東沂南北寨村出土的東漢橦技畫像石中, 一人把橦桿頂在額上, 橦木上部有一橫木, 作“十” 字架形; 桿頂有一小盤, 橫桿上部有三個小兒, 上層一個用腹部伏在小盤上, 下層橫木左右各一小兒, 正做探海倒掛空中的動作。

3. 履索表演與體育藝術

履索即在繩子上行走、 跳躍、 舞蹈。 《后漢·禮儀志》 注引蔡質《漢儀》 記載的履索節(jié)目: “以兩大絲繩系兩柱間, 相去數(shù)丈。 兩倡女對舞, 行于繩上, 對面相逢, 切肩而不傾?!保?2]除了在繩上行走之外, 還能在上面跳躍, 甚至在繩上旋轉舞蹈。

4. 沖狹燕濯表演與體育藝術

沖狹燕濯, 是要求藝人在周邊插刀、 僅可容身的環(huán)中躍身而過。 四川德陽市出土的一塊畫像磚上, 就是沖越周邊不附他物的圓環(huán), 這種形式主要表現(xiàn)動作的輕巧、矯健和優(yōu)美。

5. 弄丸跳劍表演與體育藝術

弄丸跳劍, 即用身體的各個部位拋接耍弄劍或丸的一種技巧表演。 河南南陽王寨出土的畫石像上, 一藝人正單手拋接6 丸, 右手還要兼顧其他, 說明當時的技藝已經相當高超。 這時期的跳丸, 還出現(xiàn)兼用臂、 肩、 臀、 足背、 足跟及膝拋接的方法, 花樣變化增多。 山東省安丘市王封村漢墓出土的畫石像上, 表演者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進行拋接耍弄, 共拋接8 丸3 劍[13]。

6. 練力表演與體育藝術

練力即舉重, 原為增強士兵體力而設, 后為社會普遍開展, 并從練武舉重衍化為娛樂舉重, 且創(chuàng)造出拋接的表演形式。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漢墓出土石畫像《練力圖》, 其中的練力方式, 有斗獸、 拔樹、 背獸、 舉鼎、 抱獸、 弄瓶、 厥張。

(二) 民俗表演中的體育藝術

1. 蹴鞠表演與體育藝術

漢代的蹴鞠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娛樂表演性質的花法蹴鞠, 踢時不受場地的限制, 表演者以自己的技巧踢出各種花樣[14]。 河南南陽方城東關出土的東漢舞樂蹴鞠畫像上, 一女子蹴鞠者在舞樂的伴奏下, 兩腳各蹋一鞠, 其高髻長袖, 與其他樂舞表演者同臺表演, 更顯姿態(tài)優(yōu)美。 河南登封啟母闕畫像石上, 蹴鞠女形態(tài)優(yōu)美,活潑可愛, 其左右有跽坐者, 大概是伴奏的樂隊。 漢代表演蹴鞠有音樂伴奏, 有踢球技巧, 有觀眾欣賞, 可以說達到了相當高的表演水準。 到了唐代, 蹴鞠出現(xiàn)技巧性的踢法, 如“打毱”, 按照場上人數(shù), 分為一人場、 二人場、 三人場以至十人場的比賽方式。 其中的一人場, 身體的各部位都可以代替兩腳踢球, 因此球在身上上下翻舞, 令人眼花繚亂。 比賽時不限人數(shù), 各自獨踢; 沒有比賽對手時, 也可以單獨表演。

2. 舞龍表演與體育藝術

據(jù)《春秋繁露·求雨》 記載, 漢代求雨, 因節(jié)令不同而祭禮不同, 都離不了舞龍: 春旱求雨舞青龍, 夏旱求雨舞赤龍, 秋季求雨舞白龍, 冬季求雨舞黑龍[15]。舞龍不僅是一種集體的健身活動, 也是一項集體的技藝技巧。

3. 龍舟歌舞表演與體育藝術

龍舟競渡和龍舟歌舞表演, 是龍舟的兩種形式。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西林縣出土的銅鼓《羽人劃船紋》, 一人跨坐船頭, 三人坐在船中雙手劃槳, 二人手執(zhí)羽仗在船上起舞, 一人高坐在柵臺上, 好像是指揮者, 一人在船尾用槳代舵。

4. 馬術表演與體育藝術

山東省滕州市出土漢畫像石《騎者圖》, 畫中有八幅騎馬者的圖像。 其中有三幅表現(xiàn)高超的騎術表演: 一幅是立騎, 另一幅是用雙手舞動彩帶, 還有一幅則是在馬背上做手倒立, 并有造型, 兩腿前后大分開。 馬術表演到了唐代, 發(fā)展成為“馬舞” 表演, 馬戲成為專業(yè)藝人的演技。

四 結語

中國古代體育藝術文化, 隨著社會生產、 生活、 戰(zhàn)爭、 宗教等需要而產生。 它發(fā)端于原始舞蹈, 發(fā)展于巫、 舞、 武三股力量。 在巫、 舞、 武諸因素的影響下, 體育藝術在歷史文化中演變和傳承。 作為原始生活中傳情達意的身體動作形式, 原始舞蹈是生命情感的質樸表達, 是真正的體育藝術。 “巫舞” 作為人類較早的文化現(xiàn)象, 與身體的運動、 舞蹈融為一體, 是體育藝術最初的文化形式。 “武舞” 逐漸演變?yōu)槲湫g, 舞與武的結合勾勒出體育藝術完美的形式和形象, 構成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精髓。 樂舞以歌舞為主體, 融合各種技巧、 雜技、 武術、 百戲等表演, 成為體育藝術文化現(xiàn)象不可忽略的部分。 樂舞的發(fā)展, 極大地推動了體育藝術的發(fā)展。

注釋

[1] 崔樂泉: 《中國體育通史》 (第一卷), 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8, 第51 頁。

[2] 《聞一多全集》 (一), 三聯(lián)書店, 1982, 第195 頁。

[3] 胡小明: 《體育人類學》,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9, 第6 頁。

[4] 崔樂泉: 《中國體育通史》 (第一卷), 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8, 第45 頁。

[5] 宋兆麟: 《巫與巫術》,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9, 第345 頁。

[6] 崔樂泉: 《中國體育通史》 (第一卷), 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8, 第56 頁。

[7] 王克芬: 《中國舞蹈發(fā)展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第92 頁。

[8] 劉秉果、 趙明奇: 《漢代體育》, 齊魯書社, 2009, 第42 頁。

[9] 張燕嬰譯注《論語》, 中華書局, 2006, 第145 頁。

[10] 王圻: 《續(xù)文獻通考》, 現(xiàn)代出版社, 1986, 第32 頁。

[11] 濟南市博物館: 《試談濟南無影山出土的西漢樂舞、 雜技、 宴飲陶俑》, 《文物》 1972 年第3 期。

[12] 崔樂泉: 《中國體育通史》 (第一卷), 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8, 第222 頁。

[13] 山東省博物館: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漢畫像石選集》, 齊魯書社, 1982, 第224 頁。

[14] 任海: 《中國古代體育》,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2011, 第10 頁。

[15] 崔樂泉: 《中國體育通史》 (第一卷), 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8, 第233 頁。

猜你喜歡
樂舞舞蹈藝術
“非遺”傳統(tǒng)舞蹈的當代構建與審美表達——以朝鮮族農樂舞為例
龜茲樂舞
學舞蹈的男孩子
先秦時期樂舞美學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舞蹈課
紙的藝術
校園舞蹈 多姿多彩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敦煌樂舞團藝術家簡介
临颍县| 深圳市| 安图县| 筠连县| 红河县| 濮阳市| 东海县| 清涧县| 丰县| 祁东县| 舟曲县| 徐汇区| 成武县| 平顶山市| 桑植县| 宁明县| 汝城县| 宜城市| 祁阳县| 远安县| 霍山县| 扬州市| 望都县| 双鸭山市| 河南省| 东乡| 玉溪市| 扶沟县| 石楼县| 陇南市| 南澳县| 中阳县| 达孜县| 龙泉市| 基隆市| 肇庆市| 台东县| 香港| 安义县| 元朗区| 大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