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飛帆
中國影視行業(yè)經過幾十年的改革發(fā)展,催生了一批龍頭企業(yè)和經典作品,不僅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大量影視從業(yè)者也從中受益。但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解決發(fā)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收視率數據中的“水分”問題。
一段時間里,一些播出機構甚至在購劇合同中,將收視率與購片價格掛鉤,誘導制作機構去買收視率。數據造假,花招迭出,漸成頑疾之一。有的電影院,凌晨竟是票房最高時段;某網劇點擊量高達幾百億,遠超全球人口總數;幾部同時段播放的電視劇,共同標榜自己“收視率”第一。
類似造假頑疾久治不愈,在于整個造假的鏈條中,都有人獲益:明星可以憑此提升個人商業(yè)價值;播出制作方能夠以此吸引廣告商;投資公司可以借此吹大資本泡沫。而這種造假行為,對整個文化行業(yè)乃至整個社會都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它干擾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使作品優(yōu)劣失去公允的標準與評判,制作方無法沉潛創(chuàng)作,反而急功近利高價爭搶“流量明星”,擠壓制作成本,傷害藝術品質,使“劣幣驅逐良幣”,破壞文藝創(chuàng)作的健康生態(tài)。
事實上,影視數據造假阻礙行業(yè)發(fā)展已是共識,打假成為共同呼聲。業(yè)內眾多人士都曾公開發(fā)聲抵制,有的還在全國兩會形成相關提案;有的視頻網站宣布關閉前臺播放量顯示,告別“唯流量論”。國家在制度措施和法律層面亮劍。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布,廣播電視節(jié)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tǒng)基本建成并開通試運行。該系統(tǒng)可以反映影視節(jié)目各個時段的收視情況,被看作未來的“官方收視率”。讓收視數據成為公共數據,此舉被視為根治影視數據造假的重要一步。2017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yè)促進法》劍指“偷票房”。2018年8月,國內首起因在視頻網站“刷量”而引發(fā)的不正當競爭案在上海宣判,被告“刷量”公司等被判賠償50萬元并公開道歉。打擊電視劇收視率造假正形成合力,產生剛性約束效果。
成熟的市場,不但有高水準的創(chuàng)作者,也有高素質的觀眾。近一段時間,“流量脫水”“流量退潮”成為影視行業(yè)的熱門詞語,所謂“流量明星+大IP”的爆款公式已非百試百靈。很多觀眾不再單純?yōu)槊餍?、內容甚至話題買單,他們更加看重作品的品質?!洞蠼蠛印贰都t海行動》等影視作品叫座又叫好,也啟示我們,影視作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夠溫潤心靈、啟迪心智,才能為觀眾所喜愛。
“人類文藝發(fā)展史表明,急功近利,竭澤而漁,粗制濫造,不僅是對文藝的一種傷害,也是對社會精神生活的一種傷害?!绷暯娇倳浽谖乃嚬ぷ髯剷系闹匾v話發(fā)人深省。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才是影視創(chuàng)作的不二法則。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09日 05 版)
·點評·
本文觀點突出,思路清晰,語言表達明白曉暢。
文章開門見山,指出中國影視行業(yè)發(fā)展中出現了收視率數據的“水分”問題。
第二段,點明現在收視率的現狀以及造假的各種表現。第三段承接第二段,簡潔地點明出現“水分”問題的原因。第四段針對“水分”問題,國家出臺相應的措施以約束收視率造假的行為,進一步根治影視劇收視率造假問題。第五段針對收視率造假的現象,除了國家的亮劍,還需要高素質的觀眾來共同努力。這一段承接第四段,講明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措施。最后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收束全文,呼吁大家拒絕假流量,鍛造好品質。
全文圍繞影視劇收視率數據的“水分”問題,先提出問題,再分析原因,而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以習總書記的話收束全文,呼吁大家堅持影視創(chuàng)作的不二法則,拒絕造假,鍛造好品質。全文一氣呵成,值得借鑒。(廣西欽州市第一中學? 許慧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