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德才兼?zhèn)涞娜瞬挪艑ι鐣幸?,才是我們開展教育工作的初衷。因此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要根據學科的特長,把道德教育有機地滲透進去,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健康、積極向上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初中語文;德育;語文教學;語文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0-011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0.104
語文學科具備較多的德育拓展資源,語文教師有更多的機會與學生圍繞道德問題進行探究,更好地將焦點集中在道德問題上,在提高學生道德思想深度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很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在學科知識的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思想道德觀念的培養(yǎng)教育,培養(yǎng)學生關注人民的情感,讓他們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應當是潛移默化,寓教于樂的。它既包括知識教育和能力培養(yǎng),又包括愛國思想、集體觀念、奉獻精神等的滲透,從而使學生既有知識能力,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一、教師要正確認識語文學科中進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要科學分析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將道德教育與學科知識教學自然融合在一起,將學科教育滲透作為一個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徑,深化道德教育改革。
語文學科知識中包含著很多的道德教育元素,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靈活運用這些內容,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能夠用理性的觀點去看待道德問題,并且加強自律,自覺地去塑造自己健康的人格。如,在講解魯迅的小說時,部分教師將其作為政治例文進行講解,棄文學本質于不顧。部分教師用階級觀點將書中人物硬搬到現(xiàn)實社會中,對于負面人物就將其講述成對當時社會的批判諷刺,這樣的講解過于僵化,而且過于主觀。教師應該避免這樣的講述方式,要通過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師生通過討論、合作的方式,共同來關注道德問題,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發(fā)揮語文學科的教學特長,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樹立崇高的理想
入選教材的課文很多都體現(xiàn)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內核,所以教師也要發(fā)揮出語文的學科特長,把愛國主義教育自然融入進去,讓學生正確地處理“大我”和“小我”,能夠將自己未來的發(fā)展與祖國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在學習相關課文的時候,教師不要放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機會,讓學生對為什么愛國,如何愛國的問題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如《岳陽樓記》一文,從內容上看,開篇“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八個字寫出作者雖為“謫守”,卻仍以國為重。接下來的寫景的一明一暗和議論抒情的一悲一喜,給學生以思想的空間,悲從何來,喜從何來,其實悲喜都與國事相關。最后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語歸結出作者的人生理想是以“天下”(國家)為中心,喜亦由此,悲亦由此。整篇文章不管是睹物思情還是贊美自己的友人,這些都是作者真實思想情感的流露,而且非常自然地把個人的得失和國家的命運連接在一起,這也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聯(lián)想到自身,聯(lián)想到自己的未來。
三、靈活抓住道德教育的契機,有效開展道德教育的滲透工作
課堂是一個不斷生成的創(chuàng)作的過程,教師要能夠靈活地處理各種問題,要有足夠的敏感,把道德教育的契機抓在自己的手中。如在教學《白楊禮贊》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閱讀,并且分析文章的含義,也可以進一步讓學生了解相關的歷史背景,通過介紹這些歷史背景使學生對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有初步的判斷。教師組織學生思考、討論,讓學生懂得西北敵后的抗日軍民之所以值得贊頌,是因為他們具有像白楊樹一樣的質樸、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他們的這種精神是非??少F,值得學習的。經過這樣的教學引導,學生便會被英勇犧牲的抗日英雄所感動,在情感上產生強烈的共鳴,讓他們在內心之中升騰起更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這樣的教育無疑是非常有力的教育。
在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值青春期,此時也是對他們進行三觀教育的重要階段,所以,語文學科要抓住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關鍵期,積極地引導學生梳理健康、積極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質,能夠讓學生有責任感,有正義感,能夠在愛國主義情懷的熏陶之下,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公民。
如《十三歲的際遇》講述了中學生田曉菲十三歲靠自己的努力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北大,啟發(fā)學生早立大志,為理想而奮斗。《貝多芬傳》通過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執(zhí)著地追求音樂,贊頌那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教育學生面對挫折和困難要堅定自己的意志,樹立正確的積極的人生觀。
總之,初中語文是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滲透的重要途徑,在這門學科的教學中,教師要深入地挖掘學科道德教育的資源,讓學生能夠在與老師的合作交流中,更深刻地理解道德現(xiàn)象,自覺約束自己的社會行為,做一名思想道德高尚,對社會有價值、有貢獻的新時代的好學生。
參考文獻:
[1]陳芳.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研究[D].蘇州大學,2014.
[2]郁青梅.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學周刊,2014(15).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黑禹英(1968.12— ),女,漢族,山東膠州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