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盧見曾刊刻著述考

2019-03-21 20:19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19年3期

耿 銳

(山東大學文學院,山東濟南 250100)

盧見曾(1690—1768),字抱孫,號澹園,別號雅雨山人,山東德州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進士,官至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少工舉子業(yè),中第后輾轉各地為官,其于詩文,實非專作,然其少承家學,又得親炙王士禛、田雯等詩壇名宿,故而“詩名早著,風雅之士宗焉……談藝者無不知有雅雨先生者也”[1]。盧見曾詩文創(chuàng)作亦屬豐富,有詩八集、文十余卷,然而乾隆三十三年(1768)兩淮鹽引案爆發(fā),盧見曾受牽連下獄,盧氏家產全部羈留官府,除《出塞集》已付梓流傳開來,其他著作幾經周轉,散佚甚多,不能窺其詩文全貌,實為憾事。盧見曾留存詩作雖不甚豐富,但是其十分重視文獻的保存與整理,曾多方搜集善本經籍,刊刻《雅雨堂叢書》,還主持編纂地域性詩歌總集《國朝山左詩鈔》,并為王士禛《感舊集》補傳,此外還纂修《金山志》,撰寫《玉尺樓曲譜》,做出多方面的文化貢獻,下文就其著述與刊刻活動分而論之。

一、著 述

(一)雅雨堂詩文遺集

此集為盧見曾所著詩文合集,現(xiàn)存清道光二十年清雅堂刻本,半頁九行,行十九字,小字雙行,白口,單魚尾,左右雙邊,《續(xù)修四庫全書》《清續(xù)文獻通考》著錄。此集由彭城金立方編次,盧見曾之曾孫盧樞??谈惰鳎蟾奖R樞所作跋。集凡六卷,其中《雅雨堂詩遺集》二卷,上卷包含《雅雨集》《平山堂集》《邯鄲集》《北平集》,下卷包含《平山堂后集》《里門感舊集》,編刻過程中又陸續(xù)補入六首,詩后多附自注,說明創(chuàng)作背景;《雅雨堂文遺集》四卷,其中卷一、卷二為序文,卷三為記文與跋文,卷四為書、啟、傳、銘文與行狀,部分文章后附顧棟高、張元、惠棟、沈大成、鞠遜行所作簡評。此本于山東省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南京市圖書館等亦有館藏。

(二)出塞集

此集為盧見曾所著詩別集,一名《雅雨山人出塞集》,半頁九行,行十九字,小字雙行,白口,單魚尾,左右雙邊,與《雅雨堂詩文遺集》一同被收入《續(xù)修四庫全書》。此集不分卷,集前有沈起元、馬樸臣、馬榮祖所作序,集后有湯先甲所作跋?!冻鋈纷饔谇迩∥迥辏?740)至清乾隆八年(1743)盧見曾遭構陷遣戍軍臺期間,因含冤出塞,萬里投荒,顛沛流離,幾不自保,盧見曾將所有情感與思緒均投注于詩中,詩風慷慨跌宕、意氣瀟灑,為其詩歌中成就之最高者,此集亦被收入《清代蒙古游記選輯三十四種》。此本于山東省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南京市圖書館等亦有館藏。

(三)讀易便解

此集為盧見曾所著注《易》之書,清鈔本,不分卷,涵蓋上經、下經、繋辭上傳、繋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七部分。《山東文獻集成》第一輯與《續(xù)修四庫全書》經部均收錄此書。盧見曾“五十有一,遠投塞外,始學《易》”[2]87,乾隆五年(1740),盧見曾被遣伊犁,戍臺三載始賜環(huán),期間精研易學,其《雅雨山人出塞集》中有《注易》一首,詩稱:“篝火研朱夜每深,敢將分寸負光陰。寬閑帝與消災地,憂患天開學易心。鴻漸陸時終有用,魚當貫義卻難尋。杞中但有包瓜在,泥井何須問舊禽。”[3]由此推斷《讀易便解》一書當作于盧見曾遣戍塞外之時。

(四)國朝山左詩鈔

此集為盧見曾所編纂之詩歌總集,清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雅雨堂本,半頁十行,行二十一字,小字雙行,白口,單魚尾,四周單邊。此集是清代第一部山東通省詩歌總集,也是清前期山左詩歌的一個歷史性總結,于乾隆十八年(1753)始編選,至乾隆二十三年(1758)成書,結集六十卷,收詩人六百二十七家、詩作五千九百余首,附詩一百一十九首,以人系詩,各附小傳、詩話、詩家評論并盧氏案語。丁仁《八千卷樓書目》與《清史稿·藝文志》均著錄此書,此本見于山東省圖書館。乾隆二十三年(1758)雅雨堂本為《國朝山左詩鈔》初刻本,次年盧見曾即進行重校重印,今所見乾隆己卯重校定本有二種,其一藏于上海市圖書館,四函二十冊,凡六十卷,體制、版式與乾隆戊寅初刻本相同,扉頁鈐紅色木記“己卯重校定本”,內容較初刻本既有標題的調整,亦有詩歌的替換,改動不少。此外,哈佛燕京圖書館有十二冊本《國朝山左詩鈔》,扉頁亦鈐“己卯重校定本”,此本較上圖本改動更多,尤其卷三十六增入趙執(zhí)信《獲鹿至井陘道中》詩,昭示其選詩理念的不斷完善。上圖本與哈佛本內容有差異而同鈐“己卯重校定本”,推斷乾隆二十四年(1759)的重校重印活動應當不止一次,因哈佛本改動更多,故推斷為后作,定為乾隆己卯重校定本乙本,上圖本則定為乾隆己卯重校定本甲本。另外,上海圖書館還藏有鏟版重印本《國朝山左詩鈔》,此集二十冊,計六十卷,集中涉及錢謙益、吳偉業(yè)、龔鼎孳、陳恭尹等人之序跋、詩歌皆鏟去留白,是乾隆皇帝為“勵臣節(jié)而正人心”[4]9從而禁毀圖書的產物。

(五)德州盧氏家譜

此本為盧見曾所編家譜,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雅雨堂刻本,譜凡六卷,卷一為恩綸(附鄉(xiāng)賢錄),卷二為世表,卷三為世系,卷四為志傳,卷五為行狀,卷六為墳圖。其中世系一卷列出盧氏自遷居德州后綿延十五世以來所有家族子弟,自一世盧子興起,至十五世盧同琳止,前后三百余年,涵蓋盧氏德州與陳官營兩支,涉及家族成員三百四十三人,內容頗為完備。顧棟高為此譜作序,盛贊其“深心密運,動與古會”[5],其所得古譜義之精者有四,一曰“得古尊崇別子之義”[5],以此譜以盧子興為始祖,盧子興本直隸淶水人,永樂年間以軍籍住德州左衛(wèi),此譜以盧子興為宗,使此支有別于淶水盧氏;二曰“得古興滅繼絕之義”[5],以此譜著錄盧氏子弟數(shù)百人,謹序昭穆之次,對于無子以兄弟子嗣之者以備詳載;三曰“得古者慎重名器、尊重藝文之至意”[5],以此譜中備載盧氏中第子弟所得綸章,記錄盧氏以藝文得上賞之榮耀,可以之教誡子孫;四曰“得古人族葬之法”[5],此譜卷六繪制盧氏墳圖,皆以次聚葬,未有葬于營兆之外者,如此百余年后仍可考索。此譜編纂之年,盧見曾仍在兩淮鹽運使任上,倥傯之日,成此家譜,而譜中時能見其深思遠慮,足見其對于盧氏家族的歸屬感以及對家族世代綿延的殷切期盼。此本見于國家圖書館。

(六)漁洋山人感舊集小傳

此本為盧見曾為王士禛《感舊集》所補小傳。王士禛因“念二十年中所得師友之益為多,日月既逝,人事屢遷,過此以往,未審視今日何如”[6]1536,遂“取篋衍所藏平生師友之作,為之論次,都為一集,自虞山而下,凡若干人詩若干首,又取向所撰錄《神韻集》一編,芟其什七附焉,通為八卷”[6]1536,《感舊集》“其搜剔也,廣而不濫,其持擇也,約而不遺”[2]701,是重要的清初詩歌選本。《感舊集》流傳不多,僅有黃叔琳家藏本,盧見曾得而重刻之,因感其中多錯亂,遂延請淄川張元為之排次,成《漁洋山人感舊集》十六卷。因王士禛集中單錄詩作,未詳詩人,盧見曾故撰小傳以為補,《清續(xù)文獻通考》中著錄此集。此集一函四冊,凡四卷,前附王士禛原序、盧見曾所作序及凡例,傳文詳述詩人姓名、字號、里籍、著述,并引筆記、詩話、志書、銘文中所載詩人相關資料,不但有補于詩人生平仕宦之史實,更評點詩人之詩學淵源與宗尚,實備藝文大觀。此本于上海市圖書館,南京市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亦有館藏。

(七)金山志

此書為盧見曾所纂志書,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雅雨堂本。金山在鎮(zhèn)江府城西北揚子江中,始名浮玉山,南朝謂之氐父山,又名獲符山,唐代更名金山。金山本未有專志,明正德年間進士張萊合金山、焦山、北固山為《三山志》,語言頗為雅潔而失之于太簡,廬陵胡經輯《金山志》,則過于蕪雜,釋行海亦為金山作志,重于禪而無其他發(fā)明,閩人劉名芳為志則志在增廣,舛誤甚多,盧見曾遂“裁取諸志,核證群書,補缺訂訛,俾歸雅正”[7],成此志書。此書開篇即為凡例,敘編纂之緣由、版式等問題,次則盧見曾所錄金山宸翰,收康熙、乾隆二帝所作游金山詩文,并附金山志圖,詳繪金山四面之景。志文凡十卷,卷一為山水、建置,卷二為碑刻,卷三為方外,卷四為雜識,卷五為藝文,收賦,卷六、卷七、卷八為藝文,收詩與詩余,卷九、卷十為藝文,收文。此志見于沈云龍主編《中國名山勝跡志叢刊》第四輯,《中國佛寺史志匯刊》亦著錄。

(八)玉尺樓曲譜

此書為盧見曾為《玉尺樓傳奇》所作工尺譜?!队癯邩莻髌妗窞橹靿?,朱夰,字云裁,又字山漁,號公放,浙江長興人,與鄭燮、金農相友善,工書畫、善篆刻,尤精于音律。盧見曾任兩淮鹽運使時延之入幕,未幾即成《玉尺樓傳奇》,盧見曾認為“其譜《玉尺樓》劇本,雖不得與玉茗爭工,于我朝洪孔兩家,實堪鼎峙”[8],后“授之梨園,揚州人爭購之,于是有井水處,莫不知有朱公放也”[9],流布甚廣。

(九)焦山志

此書為盧見曾所纂志書。據(jù)《(嘉慶)丹徒縣志》載,盧見曾纂《金山志》十卷、《焦山志》十二卷,清人朱士端《彊識編》卷三曾引《焦山志》中所摹鼎文辨古文“”,可知朱士端曾見盧見曾所纂《焦山志》,并使用過此書。《焦山志》今未見。

二、刊 刻

盧見曾“最篤師友之誼,以故名人著作卓有可傳,皆序梓而表章之,所刻已不下數(shù)十種”[2]756。盧見曾力主風雅、潛心經術,以弘揚學術、獎掖風流為己任,居官兩淮其間,利用其廣泛的社會交往和雄厚的經濟實力,搜尋善本名刊,刊布以使其流傳,對于文化典籍的保存和推廣發(fā)揮重要作用。此外,盧見曾還多方資助經濟拮據(jù)、無力將著作付梓的友人,為之刻印詩文,使許多作品不致湮沒無聞。盧見曾主持刊刻的圖書皆由雅雨堂刻印,雅雨堂為盧見曾堂號,既是藏書室,也是盧氏私家刻書坊,刊刻了許多珍本古籍,以??叹紴槭浪亍?/p>

(一)雅雨堂叢書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8),盧見曾雅雨堂刊刻漢魏經學著作及唐宋筆記數(shù)種,合為《雅雨堂叢書》,嘉惠士林。此套叢書流傳甚廣,《八千卷樓書目》《清續(xù)文獻通考》《書目問答》等許多典籍皆有著錄,據(jù)《清續(xù)文獻通考》所載,此書初刻包含圖書十三種,分別為《李氏易傳》《鄭氏周易》《易釋文》《尚書大傳》《周易乾鑿度》《大戴禮記》《高氏戰(zhàn)國策》《匡謬正俗》《封氏聞見記》《唐摭言》《北夢瑣言》《文昌雜錄》《鄭司農集》。此套叢書見于南京市圖書館、國家圖書館、韓國延世大學圖書館。除十三種本之外,《雅雨堂叢書》還以不同面目流傳于世,如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有十一種四十冊本,較十三種本少《易釋文》和《鄭司農集》;上海市圖書館所藏則為十一種四十八冊本,較十三種本缺少《大戴禮記》和《鄭司農集》,而《唐摭言》則選錄盧見曾復刻校定本,易名為《摭言》。這兩種形式的《雅雨堂叢書》之版式、內容較十三種本并無區(qū)別,至于數(shù)量的減少推測可能為流傳過程中漏收?!堆庞晏脜矔肥N版式皆同,為清乾隆二十一年雅雨堂刻本,半頁十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單魚尾,四周單邊,版心上鐫書名,中刻卷次,下署雅雨堂?,F(xiàn)分列于下,對其著者、內容、刊刻因由等略作考述。

1.李氏易傳:為唐代李鼎祚所撰,凡十七卷,集前有盧見曾所作《刻李氏易傳序》和李鼎祚所作《周易集解序》,集后有計用章所作《李氏易傳后序》。李鼎祚生平未見于史傳,不可詳考,其精通易學,有感于自漢代以來的易學著作穿鑿之處甚多,遂作《周易集解》,保存唐前許多珍貴的易學文獻,盧見曾認為漢魏易學去古未遠,家法猶存,故獨尊之,與李鼎祚的經學觀念不謀而合。為校正謬誤,盧見曾重刻李鼎祚《周易集解》,并為之作序,遂成此書。

2.鄭氏周易:由漢代鄭玄撰、宋代王應麟輯,清人惠棟增補,分上中下三卷,前有盧見曾所作《刻鄭氏周易序》、鄭玄所作《易贊》。鄭玄(127—200),字康成,漢末經學大家。王應麟(1223—1296),字伯厚,號深寧,宋淳祐元年進士,學宗朱熹,涉獵百家?!吨芤住粪嵭⑹且讓W領域的官學,數(shù)百年來散佚頗多,雖經王應麟等經術大家多方輯補,仍遺漏不少,惠棟“世通古義,重加增輯,并益以漢上嵩山之說,厘為三卷”[2]688,盧見曾以“漢學易義無多存”[2]688之故重刻此集,以備好古之士征引考證。

3.易釋文:由唐代陸德明撰,不分卷。陸德明(約550—630),名元朗,德明乃其字,以字行,唐太宗十八學士之一,新舊《唐書》皆有傳,著有《老子疏》《易疏》《經典釋文》。

4.尚書大傳:由漢代伏生著,鄭玄為之注,集凡四卷,前有盧見曾所作《刻尚書大傳序》,后附清人盧文弨所作補遺一卷。伏生(前260—前161),濟南人,秦博士,西漢今文《尚書》鼻祖。此集于明時逐漸散佚,后盧見曾得之于吳中藏書家,時已殘缺不全,然《五行傳》首尾完備,為二十一史史志之先河,盧見曾遂刊行之,以廣今文之學。書成之后,盧文弨又撰《尚書大傳補遺》一卷、《尚書大傳續(xù)補遺》一卷,盧見曾“愛其考據(jù)精確,實有功于是書,爰并刻之,以廣其傳”[2]689,遂附錄于此集之后。其后盧文弨又作《尚書大傳考異》一卷并跋文一則,跋文敘曰“其間(是書)傳寫異同蓋所不免,因為作考異若干條,且念孫氏苦心蒐討,不為無功,凡有可以裨益是書者,亦慎取而集錄之”[10],經盧文弨之補遺、考異之后,此集愈發(fā)完備。

5.周易乾鑿度:偽托倉頡作,作者不可詳考,鄭玄為之作注,集分上下二卷,前有盧見曾所作《刻周易乾鑿度序》。此集為先秦時之著作,“為易緯之一種,舊題鄭康成注,唐以前說經家多相引用,其太乙行九宮法即后世洛書所從出”[11]。此書流傳過程中因版本不善,產生諸多錯誤,盧見曾輾轉得嘉靖中期吳郡錢叔寶家藏本,與原本最近,又經盧文弨校正,遂刻成此集,以備漢學。

6.大戴禮記:由北周盧辯注,凡十三卷,集前有盧見曾所作重刻序、潁川韓元吉所作舊序、戴震所作《戴校大戴禮記目錄后語》,集后有盧文弨所作跋,并附錄辯誤十一則?!洞蟠鞫Y記》原存三十九篇,未題作者,朱熹認為乃鄭玄所作,而考其內容,可見征引鄭說之處,故此說為誤,后王應麟于北周盧辯本傳中見“大戴禮未有解詁,辯乃注之”[12]之語,遂考定本書之注者為盧辯。盧辯,字景宣,范陽人,出身范陽盧氏,博通經籍,為太學博士。原本《大戴禮記》流傳過程中或缺或重,錯亂難讀,盧見曾與盧文弨于黃叔琳處借得元刻本對眾本進行???,又得戴震之助,“泛濫群書,參互考訂”[2]690,遂成此書。

7.高氏戰(zhàn)國策:由漢代高誘注,凡三十三卷,集前有盧見曾所作序、曾鞏所作《重校戰(zhàn)國策序》,集后附錄李文叔《書戰(zhàn)國策后》、王覺《題戰(zhàn)國策》、孫元忠《書閣本戰(zhàn)國策后》以及姚宏、錢謙益、陸貽典所作跋文?!稇?zhàn)國策》一書非一時一人而成書,西漢劉向錄為三十三卷,高誘后為之作注,然流傳之中皆有散佚,宋代曾鞏為之增補,亦未全,鮑彪新注則重為編題,禍亂甚久。盧見曾居官兩淮期間,于吳中友人處借高氏注本,為之刊版行世,遂有此書。

8.匡謬正俗:由唐代顏師古撰,凡八卷,集前有盧見曾作《匡謬正俗序》、顏師古之子顏揚庭作《上匡謬正俗表》以及汪應辰對《上匡謬正俗表》所作按語。《匡謬正俗》為辨別字音、字義之書,顏師古以世俗之言多謬誤之故,“質諸經史,匡而正之”[2]694,遂作此書,書未完而顏師古已下世,其子顏揚庭“敬奉遺文,謹遵先范,分為八卷,勒成一部”[13],此書宋時仍有雕版,元明時已不見流傳,盧見曾感“其中所引典籍及諸家訓詁多上世逸書,言辨而確,可資后學見聞”[2]694,遂為梓行。

9.封氏聞見記:由唐代封演撰,凡十卷,集前有盧見曾作《刻封氏聞見記序》。封演,唐天寶十五年(756)進士,官至御史中丞,其所作《封氏聞見記》初為五卷,記錄典章制度、民俗生活、傳說古跡與士大夫軼事,包含重要的唐文化史料,成書之后流傳絕少,吳中間有藏者,然輾轉相錄,已然失其本來面目。然其“考據(jù)該洽,論辯詳明,乃說部之佳者”[2]695,盧見曾遂多方尋訪,并于吳中得此散本,錄為十卷,不過仍有缺略,如第三卷“銓曹”不全、“風憲”缺,尤以第七卷為甚。第七卷錄見聞十一則,然僅存“蜀無兔鴿”“月桂子”“高唐館”“溫湯”四則,其他皆缺,而“溫湯”一則亦不完整。集后附錄吳岫、夏庭芝、朱良育、孫允伽、陸貽典所作跋文,略備此書抄錄流傳情況。

10.摭言:由五代王定保撰,凡十五卷,集前有盧見曾所作《刻摭言序》,集后有朱彝尊、王士禛所作跋。王定保(870—954),字翊圣,唐光化三年(900)進士,任容管巡官,后入劉隱幕府,晚年任官南漢,王定保雅好著述,《摭言》即其晚年之作,“是書述有唐一代貢舉之制特詳,多史志所未及,其一切雜事,亦足以覘名場之風氣,驗士習之淳澆,法戒兼陳,可為永鑒”[4]3573,王士禛稱此書與《封氏聞見記》皆為秘本,十分可貴,盧見曾遂刊布之,以廣其傳。

11.北夢瑣言:由孫光憲纂輯,凡二十卷,集前有盧見曾所作《刻北夢瑣言序》和孫光憲原序。孫光憲(896—968),字孟文,號褒光子,歷官至唐荊南節(jié)度副使,入宋后官黃州刺史?!侗眽衄嵮浴范噤浱拼t哲之言行與五代十國舊事,可備考證,此書流傳中亦多散佚,幾失本真,葉萬樸學齋中有藏本,又覓得吳岫家藏本,此書原貌遂完具,盧見曾恐其日久再散佚,為廣舊聞遂刊布之。

12.文昌雜錄:由宋代龐元英撰,凡六卷,補遺一卷,集前有盧見曾所作《刻文昌雜錄序》,后有衛(wèi)傳所作后序,以及龐元英所作跋文一則。龐元英,字懋賢,以蔭起家,官至光祿寺卿?!拔牟奔丛⑸袝?,《文昌雜錄》記龐元英之聞見,涉及官制、朝章、典故以及尚書省中事,因其久任尚書省主客郎,親歷朝章,故“其書事信,其著論確,觀者如班云龍之庭,而登群玉之府”[14]。《文昌雜錄》為說部之佳作,然刊刻不多,流傳亦受局限,盧見曾雅雨堂遂重新刻印之,以廣記聞。

13.鄭司農集:由漢代鄭玄注,不分卷,未見序跋,收錄鄭玄所作文八篇,分別為《相風賦》《伏后議》《春夏封諸侯議》《戒子益恩書》《易贊》《詩譜敘》《尚書大傳序》《魯禮禘祫義》。

盧見曾醉心兩漢經學,尤其推尊鄭玄,故于鄭氏之說幾搜羅殆盡,居官揚州期間,與惠棟、沈大成、盧文弨、顧棟高等相交,得眾人襄助,共校經籍,所取皆當時罕見之秘本,對于乾嘉經學之崛起做出重要貢獻。

(二)單行著作

盧見曾究心風雅,愛客禮士,除《雅雨堂叢書》十三種之外,還捐資助刻詩文經籍數(shù)十種,現(xiàn)簡述于下。

1.經義考:清朱彝尊作,全書三百卷,蔚為大觀,《詩》《書》《禮》《易》計一百六十七卷先刊,《春秋》以下缺略未附。盧見曾轉運兩淮之時,朱彝尊之孫朱稻孫游于揚州,為盧見曾座上客,“出其祖所撰經義考后半未刻者,雅雨為刻其全”[15]27。

2.經學五書:清萬斯大著,此集包含《學禮質疑》《禮記偶箋》《儀禮商》《周官辨非》《學春秋隨筆》五種。萬斯大嘗纂《春秋》得二百四十二卷,悉毀于火,《經學五書》乃其后作,搜羅更復,盧見曾以其棄世未久,遺著尚存,不忍見其浮沉散佚,遂“為助其刻資之半,而重為序之”[2]692。

3.金石錄:宋趙德甫著,凡三十卷,考訂精覆,議論卓越,然而善本不多,以謝世箕、葉文莊二本為佳,盧見曾偶見據(jù)謝本影印之書,遂刊行之,并為作序。

4.金石三例:是集乃三種金石之作的合集,包含元代潘昂霄所作《金石例》十卷、明代王珩所作《墓銘舉例》四卷、清代黃宗羲所作《金石要例》一卷。此三家學問皆有根柢,盧見曾極推重之,遂刻此書,并為作序。

5.談龍錄:清趙執(zhí)信作,是談藝之作,集中多有對王士禛的批評之語。盧見曾所刻《談龍錄》以《聲調譜》為附,以鄉(xiāng)邦后學之身份力圖調和王、趙之矛盾,以之為“持門戶者之過也”[2]699,將其中批評王士禛之條目盡數(shù)刪去,失其本真,此本在流傳過程中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如袁枚稱:“相傳所著談龍錄痛詆漁洋,余索觀之,亦無甚牴牾”[16],蓋其所讀為雅雨堂本之故。

6.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清方世舉作,為韓愈詩之編年注本,十二卷。自唐代起便不斷有學者編注韓愈詩集,方世舉此書以新舊《唐書》、行狀、墓志等材料校正諸家之誤,并加以自注,內容極其豐富。方世舉晚年欲售賣此書以求歸隱,盧見曾“既歸其貲且付剞劂”[2]699,然盧見曾認為此集有貪多之病,盡刪其重復、習見之注,故此雅雨堂本非方世舉原本。

7.蘇詩補注:清查慎行作,為蘇軾詩之注本。蘇詩注本甚富,舛誤亦多,查慎行嘗訂補諸蘇詩注本之誤,積久成書,更為之編年,遂成《蘇詩補注》一書。盧見曾于黃叔琳處得此本,以其繁蕪,遂托同人為之校讎,“于其繁芿概為刪削,于其缺遺間不一二”[2]701,遂成此集。

8.漁洋山人感舊集:清王士禛所編詩總集,此集“既顯示各位作家的藝術個性,又貫徹神韻的美學理念,彼此兼顧,相得益彰”[17],是重要的清詩選本之一。此集編纂過程頗為漫長,期間王士禛不斷對其進行增補卻始終未予付梓,因而流傳并不十分廣泛。乾隆十七年(1752),盧見曾以黃叔琳家藏本為底本,延請淄川張元對此集重新進行編次整理,并為之補傳四卷,最終形成此十六卷本之《漁洋山人感舊集》,卷首有朱彝尊原序、王士禛自序、盧見曾刻書序以及盧見曾所作《感舊集補傳凡例》。

9.旗亭記:清金兆燕作傳奇。金兆燕,字鐘越,又字棕亭,安徽全椒人,“工院本,在揚州作旗亭畫壁記,盧雅雨運使刻之”[15]114。盧見曾不但為金兆燕刊刻此書,還“按以宮商”并“引梨園老教師為點版排場,稍變易其機軸,俾兼宜于雅俗間”[2]717,集成適逢沈德潛過訪,遂奏終曲。沈德潛極為稱賞,認為其“是導淫述怪兩家對癥之良藥也”[2]717,而且“運意吐詞可追玉茗”[18],遂為之題絕句六首并鼓勵盧見曾將其付梓。

10.馬相如遺詩:清馬樸臣著。馬樸臣,字春遲,號相如,清雍正十年(1732)舉人,授官內閣中書,馬樸臣“以友朋為姓名,有過從者,必酌以酒,明日斷炊,弗顧也。歿于京師,幾無以為殮,聞鬻馬于市,始得蓋棺”[19]。乾隆十九年(1754),馬樸臣之子馬騰元攜遺稿求序于盧見曾,盧見曾為作序并梓行之。

11.嘯村詩:清李葂著詩集。李葂,字嘯村,安徽懷寧人,詩才敏異,頃刻成篇,著有《嘯村詩》三卷。據(jù)《安徽通志》載稱兩淮運使盧見曾為刻傳之,今存乾隆丙子(1756)鐫雅雨堂藏板,是集分上中下三卷,卷上為七言律詩四十五首,卷中為五言律詩四十五首,卷下為七言絕句七十三首,集前有盧見曾、秦大士所作序,《清代詩文集匯編》據(jù)此本影印。

12.遼東三老詩:清李鍇、戴亨、陳景元撰。李鍇,字鐵君,一字眉山,號廌青山人,又號焦明子,辟居盤山廌青峰下,日耽吟詠,“詩古奧峭削”[20]13378,著有《睫巢集》。戴亨,字通乾,號遂堂,遼陽人,戴亨“嘗依雅雨運使于邗上”[15]9,生平最慕志性高潔的布衣隱士,襟懷超邁,詩筆剛健,著有《慶芝堂詩集》,盧見曾為刻《遼東三老詩》,錄其稿中十之二三。陳景元,字石閭,漢軍鑲紅旗人,“詩擬孟郊、賈島”[20]13378,著有《石閭集》。

13.弈理指歸。清施紹闇著。紹闇,字襄夏,號定菴,工詩善琴,極得沈德潛之褒獎,此《弈理指歸》按五行布勢,循八卦分門,頗為可傳,據(jù)《海寧州志》稱此集乃兩淮運使盧見曾為之付梓,今未見。

14.焦山詩?!栋饲Ь順菚俊肪硎偶枯d:“焦山詩一卷,國朝盧見曾編抄本”[21]377,《清史稿·藝文志》亦有著錄,今未見。

盧見曾工于詩文,潛心經術,其著錄之作雖因毀于火而流傳不多,但其主持刊刻、資助出版的著作有數(shù)十種,多以保存文獻、以備大觀為出發(fā)點,如其所編《國朝山左詩鈔》不但“成為一代詩史,而且對于其他總集選本的編選也能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22]75,其文化使命感可見一斑。此外,以上所列著作,幾乎都是盧見曾于揚州兩淮鹽運使任上刊刻而成。乾隆時候的揚州已經從慘痛的屠城中恢復過來,憑借長江、運河交匯處的獨特地理位置,成為南北貨物轉運的重要集散地,極大地帶動了商業(yè)經濟的發(fā)展,而鹽業(yè)的國家壟斷政策又使其成為重要的鹽務中心,鹽業(yè)的巨大利潤同樣滋養(yǎng)著這座城市。穩(wěn)定而富庶的社會環(huán)境為文人詩酒風流創(chuàng)造極佳的條件,如酬唱、結社、宴游等,而文化活動的豐富為盧見曾的詩文創(chuàng)作和典籍刊刻提供了充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