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靜
記憶中,童年的生活充滿艱辛,那時物資貧乏,兒時的我們,從不敢奢望有什么零食可吃,更談不上大肉大魚……只有眼巴巴地盼著過年,過大年,才有諸如花生、瓜子、蠶豆、翻餃、糖果等供我們解饞。年飯桌上也少不了一些素常難以見到的葷腥大菜,如寓意團團圓圓肉丸子。
我家的年飯一般都在臘月二十九的傍晚吃,母親掌勺,一家老小圍著八仙桌,吃一年中最大的一餐。
我們住的職工宿舍只有兩層樓,在晚餐過后的二三個小時時間,樓上樓下家家戶戶紛紛響起剁肉聲,就像一首單調(diào)而喜慶的春節(jié)奏鳴曲。這首令我們期待已久的曲子有時會響到凌晨。這便是各家各戶忙年的節(jié)奏。
母親經(jīng)常會大聲喊我們幫忙。那時,我才十歲多,能幫什么呢?母親準備的年貨,無非是炸藕夾、削荸薺、剁肉末、炸肉丸、煎魚塊、蒸糯米、做“翻餃”,我們幾個孩子充其量打打下手罷了。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削荸薺和炸丸子。母親做肉丸子,不僅要摻入雞蛋和魚紅,還要放些荸薺。母親說,這樣做出來的肉丸子,泡,嫩,口感好。
削荸薺的任務(wù)總是交給我。平時我們難得吃到荸薺,見到荸薺,很是口饞。我忍著寒冷,用清水把一小盆子荸薺一個一個洗凈,然后拿一把小刀,像削蘋果那樣,將紫紅的皮去掉。削著削著,忍不住便將削好的荸薺直接塞進嘴里,脆嫩,清甜,好吃極了。現(xiàn)在想來好笑,原本不多的荸薺常常越削越少,母親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她知道是我嘴饞惹的。每到這時,母親什么話也不說,只笑著用眼睛斜睨著我。我對著母親吐吐舌頭,起勁地削,再不敢吃。
待我削完,母親就將白嫩的荸薺,用菜刀拍扁,切成細細的粒子,放到剁好的肉碎碎里,一起盛入菜盆。然后,母親擼起袖子,左手扶著盆邊,右手伸進盆里,用力攪拌。母親劃著順時針,邊攪邊說,攪拌是有竅門的,一定要順著一個方向攪,攪的時間越長越好,做出來的丸子才有韌勁,炸出來就泡。不知過了多久,盆里的肉碎碎充滿了氣泡,肉碎碎好像變多了,慢慢快溢到盆邊,母親再在上面撒上各種佐料,拌勻。
一切準備就緒。之前早已架上爐子的大鍋,里面滿滿一鍋油,此時已經(jīng)沸騰起來。母親將盆子端到爐子跟前,放在一張板凳上,然后取一只白瓷調(diào)羹,舀著肉碎碎往油鍋里放。轉(zhuǎn)眼,圓滾滾的肉球,撲騰著,活脫脫一群小鴨子在游泳。不多一會,在油的翻滾下,丸子漸漸變黃了,然后金黃,一股子肉香味飄散開來,直鉆到鼻子里,沁入心扉。母親用漏勺將丸子從鍋里一網(wǎng)打盡,擱進另一個抹得干干的菜盆里。
我和姐姐弟弟圍在母親身后,你擠我,我擠你,爭相看丸子。一年的等待太長,小時候的我就是盼過年,能吃上香香的丸子,這大概是我孩提記憶里頗為激動人心的時刻。我最好吃,手端小碗排在第一位。母親不緊不慢地將丸子從油鍋里打撈上來,并不讓我們馬上吃。我咽著口水,眼巴巴看母親將很少的一部分留在鍋里,讓它們多炸一會。原來,之前的丸子并沒有完全炸透就撈了出來。母親說,丸子不能炸得太透太老,吃的時候還要回鍋,如果現(xiàn)在炸透,再回鍋就不泡了。她還說,這些丸子要管夠五天過年,要省著點吃。
我的小碗里很快就有了兩三粒乒乓球大小的肉球,它們金黃欲滴,冒著熱氣,散著香味。我根本顧不上燙嘴,立即塞進小嘴巴里,哈著氣,嚼呀嚼,足以將整個味蕾融化。那樣的一種美好感覺就是讓我覺得,不枉等了三百多天的“年”終于幸福地到了。母親不讓我們吃夠,她怕我們吃壞了肚子,用她的話講,要“欠”著吃。實際上,母親在那個物質(zhì)貧乏的年代就沒有多的丸子供我們隨意吃,我們平日油水不多的小肚子也經(jīng)不住猛吃,不欠著吃也不成。
時光如白駒過隙,過了若干年,生活物資變得豐富起來,我們想吃什么就能買到什么,大大小小的菜市場和超市隨時都擺著肉丸子,在買的時候,我們還挑肥揀瘦。母親上了年紀,精力大不如從前,幾個子女長大成人,各自忙工作忙小家,也不可能像小時候那樣幫她打下手,她也就不再自己炸丸子了。聽弟弟說,年邁的母親其實又炸過一次丸子,那一次,沒有我們端著小碗圍在身邊,上演偷著吃爭著吃的小戲,她仿佛就沒了靈感似的,忘記放荸薺,買的肉瘦,攪拌肉碎碎的時間短了,結(jié)果,出鍋后的丸子吃到嘴里,像渣子一樣。
不知從哪一年起,我家的年飯改到酒樓吃了。兒時一幕幕往事像電影似的回放時,我時常感嘆現(xiàn)代的生活削去了濃濃的過年氣息,越發(fā)想念在家里吃年飯的味道,懷念溫暖的廚房,幸福的油煙,飄香的丸子,裊裊的水氣,孩子們在狹小廚房擠撞著爭吃的情形。只是,很多年過去,很多年也過了很多“年”,而小時候飄香的丸子味道好像再也沒有嘗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