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月靜 王宏富 山西農業(yè)大學 農學院
在開展高等教育過程中,教師充分體會到網絡時代所帶來的便捷性以及高效性,網絡信息具有無地域性、跨平臺性等多重優(yōu)點,為高等教育的創(chuàng)新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尤其是在當下慕課、微課廣為流行的背景下,更為廣大學生群體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平臺,多種便捷性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切實感受到課堂的樂趣,提升了高校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提升了教師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有效促進了高等教育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改革。
在傳統(tǒng)的高等教育課堂上,高校教師通常借助課堂板書等形式進行授課,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難以激發(fā),學習效果得不到充分保障。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多媒體信息技術、微課、慕課、數字移動圖書館等多種便捷資源逐步重塑著教育生態(tài),信息與知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擴展,基于這樣的大背景下,一線高校教師應當緊跟時代,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采取適應網絡時代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逐步實現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在此基礎上,革新教學理念,將翻轉課堂理念運用到高校課堂上,借助高校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借助網絡資源形成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習能力。
以上簡要分析可得,網絡時代所體現出的多重優(yōu)勢正在引導著高等教育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故而,高校教師要熟練掌握網絡技術,積極借助網絡時代的特點與課堂講授的專業(yè)內容相結合,有效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完善高等教育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改革,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偉大使命。
在高等教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要針對大學生現階段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探索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并積極嘗試實施,逐漸將專業(yè)課中枯燥乏味的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畫面,借助信息技術的整合,直觀的展現相關知識的演變過程,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借助豐富的網絡資源自主搜集資料進行研究探索,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同時,有效利用微信群、公眾號、App等網絡信息平臺的支持,傳播分享專業(yè)領域的研究前沿及教師的科研進展、總結心得等,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利用移動設備了解學科前沿,開展專業(yè)知識學習,并拉近師生的距離。所以,高校教師必須積極借助信息技術進行授課,充分利用網絡時代所賦予的多重優(yōu)勢進行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最終,以其生活化、形象化的優(yōu)勢推進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在興趣的吸引下深化專業(yè)知識學習,鞏固高校課堂教學效果。
在高校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也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所以教師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鼓勵學生自己探究知識、掌握知識。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講授相關課程時,借助多媒體啟發(fā)學生進行再度思考,讓學生在相關信息技術支撐的課堂上,搜集資料建立并拓展自身的思維版圖。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網絡學習不受到時間、空間以及地域的限制這一特點,鼓勵學生合理安排自身時間進行學習,更有效構建新型學習模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借助網絡平臺及時上傳課堂所講授的課件知識,供學生下載復習,強化學習效果。在此基礎上,教師也應當緊跟時代發(fā)展,積極引進校內外的各種優(yōu)秀學習平臺與系統(tǒng),通過篩選,將適合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有效教學資源實現共享,將各個專業(yè)中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提供給學生閱讀。與此同時,鼓勵學生以小組形式搜集資料開展自學,同樣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表自身意見,借助小組得到的結果進一步探討相關意義,深化對知識本身的理解的同時,拓寬學習范圍??傊?,借助網絡時代便捷化的海量資源進行授課與指導學生學習,也是對高校教學方式進行的一大改革,有助于實現高校課堂的進一步創(chuàng)新。
總而言之,在網絡技術的支持與推動下,高等學校的教學方式將發(fā)生更多的創(chuàng)新與變化,借助便捷化、豐富化的網絡資源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而網絡時代帶給高等教育除了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之外,更能夠借助慕課、微課等新型教學方式重塑教學生態(tài),借助翻轉課堂的形式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拉近師生的距離,有效提升教育教學的效果。與此同時,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也應當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總結,力求構建更為高效的高等教育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