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艷
(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清風嶺鎮(zhèn)林業(yè)站,遼寧 朝陽 122616)
紅樹莓(RubusidasL.)是薔薇科懸鉤子屬多年生落葉小灌木。它喜光,喜溫,果實富含花青素、黃銅、鞣花酸等抗氧化物質,具有促進食欲、防止心腦血管疾病、提高人體免疫力、美容等保健功能。果實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果醬、果汁、果酒等,具有抗寒,抗病,高產等特點。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可溶性總糖含量6.2%,可滴定酸含量2.1%[1]。
灌木,高1~2 m;枝褐色或紅褐色,幼時被絨毛狀短柔毛,疏生皮刺。小葉3~7枚,花枝上有時具3小葉,不孕。枝上常5~7小葉,長卵形或橢圓形,頂生小葉常卵形,有時淺裂,長3~8 cm,寬1.5~4.5 cm,頂端短漸尖,基部圓形,頂生小葉基部近心形,上面無毛或疏生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絨毛,邊緣有不規(guī)則粗鋸齒或重鋸齒;葉柄長3~6 cm,頂生小葉柄長約1 cm,均被絨毛狀短柔毛和稀疏小刺;托葉線形,具短柔毛。
選留發(fā)育好的根蘗苗,疏除過密的根蘗苗,保證間距10~15 cm,若擴大根蘗苗的繁殖系數或培養(yǎng)壯苗,株距35 cm,行距70 cm定植后對植株進行短截,保留3~4片葉,株高15~18 cm。
園地應選擇在交通便利、 水源方便、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土質疏松、土壤pH值7.0~8.0、有機質含量1.0%~1.5%的微酸性土地[2]。春季栽前全面深翻土地20~30 cm,耙細,施優(yōu)質腐熟農家肥5.0萬~6.0萬kg·hm-2。
春季4月中下旬或秋季10月上旬進行栽植。朝陽地區(qū)多春季栽植。樹莓大田栽植可等行等穴栽植,行距為2~2.5 m,穴距0.8~1 m,每穴2~3株,穴內三角形栽植,也可大小行等株栽植,大行距3.5 m,小行距0.6 m,株距0.4 m,每667 m2控制在600~1 000株。根系在穴內舒展開,栽植深度略深于原苗木根際2 cm左右。植后踩實澆透水。
栽后要經常檢查土壤水分,當水分不足時,應及時灌水。灌水量不宜多,潤透根系即可。雨季防止栽植溝內積水,影響土壤通透性,發(fā)生爛根。另外,要定期中耕除草。5月中旬施肥1次。每穴施尿素20~30 g。距樹干20 cm以外,開條形溝施入根系區(qū),溝深15 cm左右為宜,施后澆水并及時松土保墑。6月上旬宜連續(xù)噴2次不含氯元素的葉面肥,間隔時間為1周左右。
采用雙壁籬架,于栽植兩側立水泥柱,柱間距8~10 m,底部埋入地下50 cm,東西相鄰兩根支柱間距下端45 cm,上端110 cm,兩柱并立上部向外側傾斜30°,架面距地面90 cm與130 cm處分別拉兩道鐵絲。[3]
1~2個枝條為一組,用細繩綁在橫桿或鋼絲上,外留20~30 cm,枝條在架線上分布均勻,形成扇子面。
當基生枝條生長至1 m左右后進行整形修剪。留強去弱,每叢保留12~16株生長強壯的基生枝條,使叢內的植株分布均勻。修剪的剪口與地面越近越好,同時要避免碰傷保留的枝條。
剪除結果母株。10月上旬果實采收結束后,立即對結完果的母枝齊地面剪除。注意保護好當年新生枝條。
在10月中旬對當年基生枝進行短截,即打梢。從地面算起保留1 m左右(因品種而異),每叢保留15枝左右為宜。剪后用繩將株叢攏起,防止植株分散,倒伏,但也不要攏得太緊,否則影響通風透光。
可采用50%硫膠懸劑150~300倍液灌根。
選用50%萬霉敵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濕性1 000~1 500倍液噴霧1~2次。
當花蕾伸出和成蟲產卵前,可采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噴霧防治。
在開花前用80%敵敵畏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噴施。
在開花前用80%敵敵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噴施或用50%馬拉公乳劑1 000倍液噴施,也可用濕性粉劑3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劑3 000倍液噴灑植株1~2次。
果實成熟的特征是果實著色,由白變紅。紅樹莓的果實成熟期不一,采收可分期進行,采下來的漿果多采用小塑料盒包裝。果實成熟期一般每隔一天采收1次。雨天或早晨采收因水分大,易腐爛,采收時間宜在8:00后進行,自9月上旬開始至10上旬結束,時間1個月左右。
入冬前,要對當年生莖(枝)埋土防寒。一般是11月中下旬。埋土前灌一次透水。埋土厚度為7~10 cm,要把整個植株向地面平放在淺溝內,墊枕頭土,平地梢向南,山地順山坡方向。[4]彎倒植株時要小心不要折斷或劈裂,堆土埋嚴,避免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