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聽力作為一種基本語言技能越來越受到西語學習者的重視。在各種西語考試中,包括專四、專八,DELE A1-C2,無不把聽力理解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內(nèi)容。然而,在各類等級考試中,中國學生在聽力部分得分率也相對較低。究其原因,我們發(fā)現(xiàn)學習者往往只注重語法、單詞等語言知識的提高,而忽略了與聽力理解密切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即圖式。
圖式是頭腦中的“先存知識”或“背景知識”。圖式理論已被廣泛地運用到西班牙語閱讀理解的教學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討論的是如何將該理論運用到聽力理解中,即激活學生頭腦中的語言及文化圖式,使學生能下意識地去預測、篩選和吸收信息,從而達到理解聽力內(nèi)容的目的,并從中總結(jié)出相應的聽力技巧。
【關(guān)鍵詞】圖式理論 西班牙語 聽力理解 技巧
【中圖分類號】H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107-02
一、圖式理論簡述
Cook(1989-1994)指出,圖式是頭腦中的“先存知識”或“背景知識”。圖式理論就是認知心理學家用以解釋信息的存儲和提取使用過程的一種理論,最早是由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康德(Kant)于1781年提出。而發(fā)展到現(xiàn)在,更多學者傾向于認為圖式理論指的就是人們通過將已知和輸入信息進行有機結(jié)合,從而完成對新知識的解碼、編碼、理解與吸收,最后將其存儲在大腦中的信息處理全過程。
圖式的實質(zhì)是一種記憶結(jié)構(gòu),它包括語言、文化、民俗等領(lǐng)域的知識。人們在接收、理解新信息時,勢必會將新信息與已知信息進行解碼、編碼,從而使新信息與人腦已存在的信息圖式相匹配,最終完成對新信息的理解。
二、圖式理論在西班牙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
在聽力理解的過程中,聽者運用兩種方式對輸入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其一是“自下而上”,即利用低級的字、詞、句進行解碼;其二是“自上而下”,這一過程是利用背景知識進行觀測和判定,它使聽者迅速地從頭腦中調(diào)集舊圖式,并對其所獲得的新信息進行預測,再把新舊信息綜合比較,對預測進行驗證,從而采取肯定、否定、修正等調(diào)整加工的方法來完成對信息的理解。因而,圖式對語言理解有著巨大的影響。將圖式理論運用于西語聽力教學中,意義重大;聽者在聽的過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識或不能恰當?shù)貙⑵溥\用,聽力理解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圖式主要分為語言和社會文化圖式兩種,而有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語言能力和社會文化能力的相關(guān)性低。針對學生匱乏的語言圖式及社會文化圖式,作者結(jié)合西班牙語的語言特點,對西語聽力課程教學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合理利用網(wǎng)絡教學。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網(wǎng)絡,將由教師填鴨式的背景知識介紹,改為由學生自主完成。
2.“錄音機加耳朵”的聽力課逐漸被多媒體的“畫面加眼睛加耳朵”所取代。教師充分利用網(wǎng)絡教學資源,更大程度地刺激學生的“視覺感知”,激活或豐富學生頭腦中已有的圖式,從而幫助學習者更準確地掌握聽力材料的內(nèi)容。
3.豐富檢驗形式。對于聽力學習的檢測,傳統(tǒng)上是以考試的形式,考試題目基本固定,如聽寫,填空,判斷正誤等;但是教師同樣可以以更多元化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檢測,例如配音、表演、課堂展示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4.加入文化因素。在課程設置中,合理加入文化元素,激活及更新學生的文化圖式。
三、基于圖式理論的西班牙語聽力技巧
根據(jù)圖式理論,聽力理解要取得成功,聽者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網(wǎng)絡。對于學習者,平時就要注重知識的積累,扎實掌握課內(nèi)外知識,并靈活互相滲透,課余還要注重語言交際和文化的國俗差異,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為自己學習提供的資源媒介。與此同時,在平時的練習過程中還要學會運用相關(guān)聽力技巧進行解題。筆者通過自身聽力教學實踐,總結(jié)提煉出了以下聽力技巧:
1.聽前預測。聽者根據(jù)聽力發(fā)生的場合如醫(yī)院、學校、公司等進行聽前預測。從較寬泛的文字材料(聽力題目等)或是語境中得出細微信息,預測所聽材料可能的類型、結(jié)構(gòu)和大意等。
2.聽中預測。聽力一旦開始,聽者需要不間斷地對聽到的信息進行瞬間理解并判斷其是否與之前的預測所吻合。還要根據(jù)聽到的部分內(nèi)容預測后面剩下的內(nèi)容。即邊聽邊預測。聽者可以利用語調(diào)、重音、語氣以及表示因果、轉(zhuǎn)折等關(guān)系的信號詞或短語進行預測。
3.聽后整理。聽音過程的結(jié)束并不意味著聽力理解過程的結(jié)束。聽者在完成聽音過程后還需針對特定的問題進行前后聯(lián)想,綜合理解。即根據(jù)后面聽到的信息去補充前面未聽到或者發(fā)生疑惑的信息,整體把握所聽內(nèi)容。
4.整體把握語篇。在聽力過程中,并不需要學生一字一句進行理解,或者每句話都得聽懂。不管聽什么材料,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體內(nèi)容的理解上,千萬不能只停留在個別單詞或單句上,聽不清時馬上放棄,要把重點放在聽關(guān)鍵詞上。
5.關(guān)鍵信息捕捉。在平時訓練聽力時,注意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quién)、事件(qué)、時間(cuándo)、地點(dónde)、原因(por qué)、方式(cómo)、程度(cantidad, cuánto tiempo)、數(shù)字(número, a?觡o)、選擇(cuál)。
6.信息記錄。學會邊聽邊記筆記,不是聽寫,而是寫下關(guān)鍵信息,如地點、時間等,便于參考。平時練習時就要有意識地將關(guān)鍵信息寫下來,并且還可以合理利用西語相關(guān)詞匯的縮略形式進行記錄,以節(jié)省時間。這樣一方面訓練信息接受的準確性;另一方面培養(yǎng)短期記憶、正確拼寫單詞的能力;同時還能迫使自己全神貫注、積極思考。
7.首尾句原則。注意短文的首句和首段,文章的首句和首段往往是對短文內(nèi)容的概括,如講話目的、主要內(nèi)容、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等。尾句一般為整篇內(nèi)容的總結(jié),對聽力理解也會有一定幫助。
8.邏輯推理,掃除盲區(qū)。在聽力理解過程中運用邏輯以及積累的背景知識進行推理并驗證,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聽的過程中即便偶爾出現(xiàn)盲區(qū),你也不會有理解的障礙。
四、提高聽力理解能力的方法探究
聽力技能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學習者一旦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也必定會事半功倍。筆者結(jié)合自身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及對西班牙語語言特點的分析,總結(jié)出了以下提高聽力理解能力的方法:
1.詞匯量?!皢卧~是根”,在聽力理解中也不例外。這里所說的詞匯,并非完全是學習者所謂的生詞,而是指學生單憑聽音就能辯知的單詞。在學習過程中,應注意擴充詞匯量。如聽到“醫(yī)院”,就應向?qū)W生介紹西班牙醫(yī)院及就醫(yī)相關(guān)情況,以及一些日常相關(guān)的詞匯,如“急診”,“藥方”,“咳嗽”等。
2.語音。由于西語國家達到21個之多,且每個國家的西班牙語在語音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話語特征如連讀、吞音、省略等形式也會造成對已學單詞的聽力理解障礙。為了避免“看得懂,聽不懂”的尷尬境地,平時要補充聽讀訓練,即聽完一兩遍錄音后,進行模仿跟讀。在跟讀時,仔細揣摩句子的重讀、連讀規(guī)則從而掌握一些朗讀技巧。
3.精聽與泛聽相結(jié)合。
A.精聽。堅持每天花半小時精聽,不要間斷。建議至少聽四輪:第一輪:將沒有聽清楚或有疑問的地方標注出來。第二輪:第一輪中標注的地方仔細聽,修改第一輪的答案。然后對照標準答案,錯誤地方的認真分析,標注。第三輪:結(jié)合音頻,跟讀模仿,甚至可以背誦聽力內(nèi)容,達到對其非常熟悉的程度。第四輪:邊聽邊寫下內(nèi)容,做聽寫練習,寫完后對照原文,查漏補缺。
B.泛聽。泛聽的內(nèi)容就不用局限于考試題型了。BBC,《走遍西班牙》,以及西語歌曲、電影等都可以作為泛聽材料。休息時,睡覺前都可以聽,不要求每字每句都聽懂,而是營造西語的語言氛圍。
4.聽說結(jié)合。學習一門語言,聽與說是不能分的。聽者聽的過程實際是演講者說的過程。有條件的話,還能把同專業(yè)的伙伴組織起來,定期開展會話活動,或利用大學里的“西語角”等條件,既練了說,又練了聽,在實踐中取得長足的進步。
5.習慣用語及俗語、諺語積累。不少西語學習者的詞匯量并不少,語法功底尚可,可一旦與當?shù)厝私涣髌饋?,仍感到障礙重重。即便是說話人把單詞一個一個讀給你聽,依然不懂。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當?shù)厝嗽谡f話時會使用一些習慣性表達,這主要體現(xiàn)在習語、諺語等方面。例如:Ya estoy a dos velas. 字面意思是我只剩下兩只蠟燭了。而只有對其背后的文化知識充分了解之后,才會知道estar a dos velas指的是很窮,沒錢。所以學習者必須要深入理解這些固定表達,在練習過程中不斷積累。
6.經(jīng)常關(guān)注實事新聞,了解西語國家政治、經(jīng)濟及文化。基于圖式理論,我們已了解到文化圖式的重要性。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必須有意識地去積累這部分知識??梢岳靡韵峦緩剑?/p>
新浪微博公眾號:CCTV西班牙語頻道(有西語新聞,中文翻譯,西語視頻等);外研社西班牙語;每日西班牙語聽力,口袋西語等;還有“極地西班牙語”(包括聽力、詞匯、閱讀、電視劇電影資源,也有新版現(xiàn)西電子版),及“Zonaene西班牙語學習”(主要為西語新聞)。
結(jié)束語
聽力和各項語言能力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在語言教學和學習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測試手段。但聽力不應該只局限于聽力課堂,而應該成為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過程。如果學習者能從學習初期就培養(yǎng)出對聽力的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再加之循序漸進的練習,最終語言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曹南燕.認知學習理論[M].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2]劉茜,包蘭蘭.圖式理論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傳承的啟示[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11期
[3]周慧英,洪廣中.圖式理論視域下的高級英語教學初探[J];大理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4]陳喜貝.圖式理論與高專英語閱讀教學[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9年01期
[5]石向?qū)?論皮亞杰的圖式理論[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1994,(3):11—16
[6]馬俊波.案例教學和圖式理論在ESP閱讀網(wǎng)絡課件中的綜合運用[J].外語電話教學,2005,(1):18—22
[7]徐曼菲,何安平.圖式理論、語料庫語言學與外語教學[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6):45—59
作者簡介:
周永佳(1989.6.16-),女,重慶人,漢族,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對外西班牙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