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慶,王 穎,賀麗娜,方紹慶,魯 閩,粟智平,段效輝
(1.煙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山東煙臺 264000;2.蓬萊檢驗檢疫綜合技術服務中心,山東煙臺 265600)
礦產(chǎn)資源是指由地質作用形成,具有利用價值,呈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的自然資源,如煤、石油、金屬礦砂等。礦產(chǎn)資源作為一種非再生自然資源,具有耗竭性、隱蔽性、分布不均衡性和可變化性[1],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更是我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支撐和保障。目前,我國是全球礦產(chǎn)資源第一生產(chǎn)大國、消費大國,同時也是最大進口國[2]。隨著我國工業(yè)化進程的加速,礦產(chǎn)資源消耗量也在不斷增加,僅2016—2017年,水泥、鎳、鋼材、銅、煤炭5種礦產(chǎn)品需求量已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由于我國礦產(chǎn)分布不均,而品位又普遍較低,共(伴)生礦較多,大型、超大型礦相對較少。國內礦產(chǎn)品市場供求矛盾突出,缺口增大,導致大量進口國外礦產(chǎn)資源,對境外資源依賴度顯著提高[3],每年我國都需要從世界其他國家進口大量的礦產(chǎn)資源。
在以往的工作中,對進口大宗礦產(chǎn)品的檢驗監(jiān)管主要集中在計重、品質、放射性和環(huán)保等方面,而忽視了植物檢疫有害生物隨大宗礦產(chǎn)品傳入的風險。在進境的大宗礦產(chǎn)品中,可能直接大量夾帶土壤、雜草種籽、昆蟲、植物殘體等植物檢疫風險來源,同時存在潛在的植物真菌、細菌、病毒及線蟲的引入風險。近年來,在進境大宗礦產(chǎn)品中時常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許多在礦產(chǎn)品中檢出的重大疫情甚至是首次在口岸截獲,如廣東局在進口石材中全國首次截獲歐洲縱坑切梢小蠹、比薩茶蝸牛,廣東口岸首次截獲刺亦模、歐洲榆小蠹,多次截獲紅火蟻、鷹嘴豆象等[4-6]。
另外,在后續(xù)監(jiān)管中,對于大宗散貨的植物檢疫監(jiān)管一般僅重視進口糧等的監(jiān)管,對礦產(chǎn)品很少進行植物檢疫的監(jiān)測,許多碼頭的礦產(chǎn)品貨堆上或運輸沿途甚至生長出檢疫性雜草的植株,如黃島局在對外來雜草監(jiān)測時,曾從來自墨西哥等國的礦砂中發(fā)現(xiàn)多種外來雜草,其中10種為國內首次發(fā)現(xiàn),13種為山東省首次發(fā)現(xiàn),攜帶疫情嚴重[7],張宏志等[8]2014 年在進口鐵砂中監(jiān)測到3種全國新紀錄種,分別為染料沙戟(Chrozophoratinctoria)、長穗狗尾草(Setariasphacelata)、垂花龍葵(SolanumretroflexumDunal),這對于防御檢疫性有害生物的入侵方面是一個極大的風險。植物檢疫雖然在礦產(chǎn)品檢驗檢疫過程中有體現(xiàn),但該項工作并未納入常態(tài)化,對有害生物傳入的風險及如何有效控制也未做必要的風險評估和措施規(guī)定。筆者通過對2008—2017年進境大宗礦產(chǎn)品中截獲的各種有害生物數(shù)據(jù)進行相應的分類整理及統(tǒng)計分析,從不同側面分析了全國口岸進境礦產(chǎn)品中有害生物截獲的特點,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議,為今后全國口岸進境礦產(chǎn)品檢驗檢疫監(jiān)管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參考,一方面可以抵御外來有害生物入侵,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降低對經(jīng)濟的影響,另一方面對檢驗檢疫內部而言也將提升檢疫效率,降低檢疫風險,提高把關的有效性。
依據(jù)《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分類代碼》(2009年版),進境礦產(chǎn)品主要分為非金屬礦產(chǎn)品、金屬礦類、寶玉石和其他礦產(chǎn)品。非金屬礦產(chǎn)品包括煤類、鹽類、原油、石墨、石英(硅)、泥土類、磨料、石材、菱鎂礦、石灰及其他非金屬礦產(chǎn);金屬礦類包括用于工業(yè)上提煉金屬或作為生產(chǎn)金屬化合物基本原料的礦砂、礦渣和礦灰;其他礦產(chǎn)品是指除非金屬礦產(chǎn)品、金屬礦類和寶玉石以外的其他礦產(chǎn)品。2008—2017年全國各口岸共有7 840批次進境礦產(chǎn)品截獲到有害生物。
2.1截獲有害生物總體情況2008—2017年全國口岸從進境礦產(chǎn)品中截獲有害生物共761種(屬)(包括未鑒定到種的有害生物)12 989種次,來源涉及93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36種(屬)189種次,來源涉及42個國家和地區(qū)。
2.2截獲有害生物年度變化規(guī)律由圖1可知,2008—2017年,有害生物截獲種類總體上穩(wěn)步增長,從2008年的75種增長至2016年256種,2017年略下降至210種。特別是2014—2017年,截獲種類一直維持在210種以上,以2014年為例,截獲有害生物種類是2013年截獲的191%。從有害生物截獲種次來看,2008—2015年截獲種次穩(wěn)步增長,2016年截獲種次急劇增加,從2015年的1 624種次增加到3 748種次,增長了131%;2017年截獲種次又迅速減少,共截獲1 727種次,同比減少54%,下降明顯。有害生物截獲種類與數(shù)量在2017年均有下降,這一方面與2017 年進口礦產(chǎn)資源貿易量大幅下降有很大關系,2017年截獲到有害生物的礦產(chǎn)資源批次比2016年下降67.1%,另一方面與原質檢總局對疫情截獲信息上報的規(guī)范管理有關(質檢動函〔2016〕256 號),文件通知中要求死蟲等非活體有害生物不列入疫情績效,后續(xù)監(jiān)管檢出的有害生物也不得作為疫情上報等,這均可能導致2017年進口礦產(chǎn)資源有害生物截獲量的降低。
圖1 2008—2017年進境礦產(chǎn)品截獲有害生物年變化規(guī)律Fig.1 Annual variation of intercepted pests in imported mineral products during 2008-2017
2.2截獲有害生物類別2008—2017年,全國各口岸在進境礦產(chǎn)品中截獲的有害生物包括昆蟲、雜草、線蟲、真菌、細菌、軟體動物及其他有害生物等,其中,昆蟲、雜草截獲種類最多,分別達487種(屬)、118種(屬),合計占截獲總種類的79.50%,其次為線蟲和其他有害生物,均截獲55種(屬),真菌截獲33種(屬),軟體動物和細菌截獲種類較少,分別為8種(屬)、5種(屬),病毒未截獲。在截獲有害生物種次方面,昆蟲截獲最多,達7 900種次,占截獲總種次的60.82%;其次為線蟲,截獲3 887種次,占截獲總種次的29.93%;其他有害生物截獲670種次,占截獲總種次的5.16%;雜草共截獲370種次,占截獲總種次的2.85%;真菌截獲128種次,占截獲總種次的0.99%;軟體動物截獲29種次,占截獲總種次的0.22%,細菌僅截獲5種次。檢疫性有害生物截獲方面,昆蟲、雜草截獲種類和種次最多,合計分別達34種(屬)、176種次,占檢疫性有害生物截獲種類總數(shù)的89.47%,截獲種次總數(shù)的93.12%;軟體動物和線蟲截獲較少,均截獲2種(屬),截獲種次分別是7種次、6種次,而真菌、細菌、病毒均未截獲(表1)。
2.3不同類型礦產(chǎn)品截獲有害生物情況2008—2017年,四大類礦產(chǎn)資源類型均有有害生物被截獲,非金屬礦產(chǎn)截獲種類和種次最多,達646種(屬)、12 140種次,合計占截獲總種類數(shù)的84.89%,占截獲總種次數(shù)的93.46%;其次為金屬礦產(chǎn),共截獲206種(屬)、732種次,占截獲總種類數(shù)的27.07%,占截獲總種次數(shù)的5.64%;寶玉石和其他礦產(chǎn)截獲種類和種次較少。檢疫性有害生物截獲種類和種次也以非金屬礦產(chǎn)和金屬礦產(chǎn)居多,兩者分別截獲31種(屬)、10種(屬),合計截獲種次達185種次,占檢疫性有害生物總截獲種次的97.88%(表2)。
2.4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情況2008—2017年從進境礦產(chǎn)品中共截獲189種次檢疫性有害生物,截獲種次最多的是四紋豆象41種次(22%),隨后是雙鉤異翅長蠹31種次(16%)、紅火蟻29種次(15%)、鷹嘴豆象19 種次(10%)、黑雙棘長蠹6種次(3%)、美國白蛾5種次(3%),這6 種檢疫性有害生物共計截獲131 種次,占總檢出次數(shù)的69%(圖2)。
2.5一般性有害生物情況2008—2017年,全國口岸進境礦產(chǎn)品截獲的一般性有害生物共725種(屬)、12 800種次。截獲頻率較高的前8種(屬)一般性有害生物為小桿線蟲目(1 260種次)、書虱(1 184種次)、蟻科(860種次)、米象(815種次)、倉潛(789種次)、家蠅(621種次)、市蠅(590種次)、滑刃屬線蟲(508種次)等,共計6 627種次,占總截獲一般有害生物的51.77%(表3)。
表1 截獲有害生物類別情況
注:其他包括除真菌、細菌、病毒、昆蟲、雜草、線蟲、軟體動物以外的有害生物,如蜘蛛、螨類、鼠婦蟲等
Note:Other harmful organisms,such as spiders,mites and rodent bugs,include fungi,bacteria,viruses,insects,weeds,nematodes and mollusks
表2 2008—2017年不同類型礦產(chǎn)品截獲有害生物情況
圖2 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種次分析Fig.2 Analysis of intercepted numbers of quarantined pests
Table3Analysesofthetop8interceptednumbersofgeneralpestsduring2008-2017
序號No.中文名Chinese name拉丁名 Latin name種次Intercepted times占比Proportion%1小桿線蟲目Rhabditida1 2609.842書虱Trogium pulsatorium1 1849.253蟻科Formicidae8606.724米象Sitophilus oryzae8156.375倉潛Mesomorphus villiger7896.166家蠅Musca domestica6214.857市蠅Musca sorbens5904.618滑刃屬線蟲Aphelenchoides sp.5083.97
2.62008—2017年全國進境礦產(chǎn)品截獲主要檢疫性有害生物與主要來源地關系檢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來源于42個國家,截獲種次較多的國家(地區(qū))依次是印度29 種次(15%)、土耳其17種次(9%)、朝鮮16種次(8%)、韓國14種次(7%)、菲律賓12種次(6%)、伊朗11種次(6%)、意大利7種次(4%)、巴基斯坦7種次(4%)、巴西6種次(3%),這9個國家(地區(qū))占比共計62%,其余33個國家截獲甚少。
6種主要檢疫性有害生物與檢疫性有害生物9個主要來源國(地區(qū))的關系見表4。由表4可知,不同檢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來源國(地區(qū))具有一定差異,不同來源國(地區(qū))截獲的檢疫性有害生物種類也不同,但這6種檢疫性有害生物在9個來源國(地區(qū))中的截獲比例均在60%以上,應重點關注每種檢疫性有害生物截獲的重點來源國(地區(qū)),如四紋豆象可重點關注來自朝鮮、韓國、伊朗等國家的進境礦產(chǎn)品,雙鉤異翅長蠹可重點關注來自印度、菲律賓等國家的礦產(chǎn)品,紅火蟻重點關注來自印度、土耳其等的礦產(chǎn)品。
2.7截獲有害生物來源地情況2008—2017年全國口岸進境礦產(chǎn)品截獲的疫情主要來自于93個國家和地區(qū)。從有害生物截獲種次看,截獲種次前7位國家分別是印度20%(2 615種次)、朝鮮18%(2 336種次)、拉脫維亞10%(1 343種次)、巴西9%(1 143種次)、土耳其8%(993種次)、立陶宛3%(421種次)、日本3%(377種次),7個國家截獲種次占截獲總種次的71.04%(圖3)。
表42008—2017年全國進境礦產(chǎn)品截獲主要檢疫性有害生物與主要來源地的關系
Table4Relationshipsbetweeninterceptedmainquarantinepestsandtheirownmainsourceareasinnationalimportedmineralsduring2008-2017
來源地Source截獲種次Intercepted times 四紋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雙鉤異翅長蠹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紅火蟻Solenopsis invicta鷹嘴豆象Callosobruchus analis黑雙棘長蠹Sinoxylon conigerum美國白蛾hyphantria cunea印度India—10625—土耳其Turkey——101——朝鮮Korea11————3韓國South Korea121————菲律賓Philippines—10————伊朗Iran4—24——意大利Italy——2——巴基斯坦Pakistan1122——巴西Brazil11111—其他 Other12887—2主要來源國截獲種次占比Percentage of in-terception in major source countries∥%70.7374.1972.4163.16100.0060.00
圖3 進境礦產(chǎn)品截獲有害生物不同來源地占比Fig.3 Analysis of pests intercepted originated from different areas
3.1有害生物截獲特點2008—2017年,全國口岸截獲有害生物共761種(屬)、12 989種次,疫情主要來自于93個國家和地區(qū),以非金屬礦產(chǎn)截獲種次較多,具有截獲種類繁多、來源廣、疫情復雜的特點。其中,昆蟲、雜草截獲種類最多,合計占截獲總種類的7 9.50%,昆蟲截獲種次最多,達7 900種次,占截獲總種次的60.82%。截獲種次較多的有害生物主要為小桿線蟲目、書虱、蟻科、米象、倉潛、家蠅、市蠅、滑刃屬線蟲等,其原因主要是進口礦產(chǎn)品大多是在礦山開采后以荒料等形式直接裝進集裝箱或大宗散貨運輸,在此過程中礦產(chǎn)品表面極易黏附較多的土壤,據(jù)統(tǒng)計2008—2017年進境礦產(chǎn)品中共截獲4 353批次的進境礦產(chǎn)品中夾帶有土壤,而土壤中容易滋生線蟲,同時容易攜帶一些不善飛翔、地棲性、多在地表活動的昆蟲,同時礦產(chǎn)品裝卸過程中也容易混入有害生物;另外很多運輸石材等礦產(chǎn)品的集裝箱衛(wèi)生狀況不夠重視,極易忽視集裝箱內殘留植物種子,導致滋生米象、書虱、家蠅、市蠅等有害生物。由此可知,進口礦產(chǎn)品截獲疫情特點與其裝載過程及運輸工具密切相關,這一點李獻鋒等[4]在進境石材截獲疫情中曾提及。
3.2檢疫性有害生物分析2008—2017年從進境礦產(chǎn)品中共截獲189種次檢疫性有害生物,四紋豆象、雙鉤異翅長蠹、紅火蟻、鷹嘴豆象、黑雙棘長蠹、美國白蛾6種截獲較多,占總檢出次數(shù)的69%。紅火蟻、雙鉤異翅長蠹、黑雙棘長蠹、美國白蛾主要是躲在礦產(chǎn)品所攜帶的土壤或者動植物殘留物上漂洋過來的,四紋豆象和鷹嘴豆象主要截獲自廣東云浮口岸的石材,主要是由于運載石材的集裝箱之前裝運過鷹嘴豆、小麥、大米等糧谷類產(chǎn)品。裝載石材時發(fā)貨方未能清掃干凈集裝箱散落的糧食,因此導致這些儲糧害蟲隨著未經(jīng)審批撒落的糧食進入口岸[9]。口岸查驗人員應重點對可能攜帶這6種檢疫性有害生物的貨物及來源國進行重點查驗,但同時也不能忽略其他檢疫性有害生物的檢查,如廣東云浮口岸曾在進口石材中全國首次截獲歐洲縱坑切梢小蠹、比薩茶蝸牛,廣東首次截獲刺亦模、歐洲榆小蠹[5-7],連云港口岸在進境石英巖集裝箱中曾全國首次截獲檢疫性害蟲簡異脛長小蠹[10],因此需要現(xiàn)場查驗人員根據(jù)貨物特點及實際情況靈活掌握現(xiàn)場查驗疫情要點。
3.3主要貿易國疫情風險分析目前,全國口岸進境礦產(chǎn)品主要來源于大洋洲、非洲、中南美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疫情截獲來源地涉及93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印度、朝鮮、拉脫維亞、巴西、土耳其、立陶宛、日本7個國家截獲種次最多,截獲種次合計占截獲總種次的71.04%。應對重點貨物種類及對應的國家和地區(qū)進行分類整理,同時結合疫情截獲特點、貨物運輸方式總結出每類貨物應關注的疫情來源國家和地區(qū)。
4.1存在的問題目前,在關檢融合業(yè)務改革的關鍵階段,全國口岸進境礦產(chǎn)品的檢疫監(jiān)管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存在較多問題:一是很多進境礦產(chǎn)品入境裝載前衛(wèi)生清潔工作不到位導致滋生很多有害生物如昆蟲、雜草籽等;二是尚有許多有害生物未鑒定到種,2008—2017年截獲的進境礦產(chǎn)品有害生物種類鑒定到種的比例僅為56.02%,不利于疫情分析;三是鑒定能力有限,一方面對一些肉眼難以辨識的昆蟲、雜草截獲和鑒定能力不足,線蟲和植物病原體(真菌、細菌)等還需要取樣進行實驗室分類培養(yǎng)鑒定,鑒定時間與通關速度相矛盾,另一方面限于口岸條件,一些快速鑒定設備如PCR儀、核酸提取儀等分子鑒定儀器未配備無法開展相關快速鑒定;四是檢疫工作針對性不強,進境礦產(chǎn)品截獲疫情種類多、來源廣、疫情復雜,容易由于采取的檢疫處理措施不當而帶來外來有害生物的入侵風險。
4.2建議
4.2.1加強宣傳,檢企合作。持續(xù)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門生物安全進校園進企業(yè)活動、國門利劍行動、國門安全隱患排查及專項整治、各個國門微信公眾號等加強宣傳,增強進口礦產(chǎn)品企業(yè)形成主動防疫的國門生物安全責任意識,倒逼礦產(chǎn)品進口商逆向影響供貨商,在開采及裝載前做好貨物和集裝箱等裝載工具的衛(wèi)生清潔工作,從源頭上降低礦產(chǎn)品疫情傳入風險。
4.2.2加強鑒定能力提升。一方面加大對鑒定人員的理論和現(xiàn)場鑒定培訓,鼓勵年輕員工積極參加相關科研項目,多與系統(tǒng)相關鑒定專家及同行請教交流,在條件允許的基礎上,可以外派技術骨干去鑒定能力強的兄弟局加強學習,努力提升自身專業(yè)技術鑒定水平;另一方面加強實驗室與鑒定相關的形態(tài)學與分子鑒定技術設備投入,如超景深體視顯微鏡、PCR儀、LAMP實時濁度儀、核酸自動提取儀等,同時結合快速通關的要求,充分利用DNA條形碼等分子檢測技術,數(shù)字化動植檢標準館的建設以及形色、花伴侶等生物識別軟件,努力提高有害生物鑒定的準確率和時效性。
4.2.3加強不同類型礦產(chǎn)品風險分析。由于很多礦產(chǎn)品是《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的進出境商品目錄》外商品,建議遵循風險分析的原則,對不同類型礦產(chǎn)品攜帶疫情情況進行分析,避免與防止目錄內與目錄外、法檢與非法檢等因素給礦產(chǎn)品實際檢疫工作帶來干擾,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實施檢疫。同時合理處理通關時效與把關國門的關系,不能為了加快通關而放棄把關原則,也不能為了把關一味拖延通關速度,在有效保障疫情風險防控把關國門生物安全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通關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