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媚秀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和落實,對初中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語文作為初中學習的重要科目,也將面臨重要的挑戰(zhàn)。因此,需要語文老師摒棄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理念,積極地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的方法,從而實現(xiàn)初中語文高效教學。對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有效教學方法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研究
語文是知識傳承的橋梁,語文學科里面蘊含著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學好語文不僅可以鍛煉人們的語言溝通能力,還能加深自身的理解能力。語文課本的文章中有祖國的大好河山,詩句中有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學好語文還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學習語文能使人獲得一種基本的工作能力,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離不開語文能力。同時初中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提升和改進。
一、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是實現(xiàn)語文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受傳統(tǒng)教育指揮棒的影響,語文老師制定的教學目標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導致語文教學的效果沒有明顯的進步。因此,語文老師應該注重教學目標的設定,在設置教學目標的時候,老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還有語文教材的要求,制定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目標。不僅要制定知識技能目標,還要制定情感教學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的整體發(fā)展。
例如,部編版初中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寫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憶性散文。首先老師要制定知識教學目標:通過了解作品和文章,領悟作者寫景的精妙,理解并學習課文按空間順序記敘事件,抓住景物的特征,找出所要描繪的景物獨特而又細微的地方,并用準確的語言把它傳神地描述出來。然后設置情感教學目標:體味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活樂趣,感受魯迅從小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懷。通過教學目標的設定,不僅可以給老師的教學呈現(xiàn)清晰的思路,還可以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從而有效地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
二、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基本都是“一言堂”的教學狀態(tài),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這樣很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興趣。語文教學中還有很多抽象的知識,可以借助多媒體聲像一體的特點,把這些抽象的知識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還可以打破時間上的限制,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學習最多的知識。
例如,《春》是現(xiàn)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描寫的是一個美麗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一種寫照。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章的語言風格,掌握課文分層次寫出春景畫面的寫作特點。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課件展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畫面,這首詩是從春風的角度描寫的春天,通過課件的展示引發(fā)學生的注意,然后引出下面文章的學習。在文章的閱讀環(huán)節(jié),可以采用多媒體為文章配樂,從而給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如果只是靠老師講述,學生很難理解文章中抽象的知識。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給學生營造一種春天的景象,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使本節(jié)課的學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突出學生的主體位置
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中,都是圍繞老師展開教學設計,在教學中老師占據(jù)主導地位,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改革,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轉(zhuǎn)變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語文課堂主要是給學生提供學習和進步的場地,因此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但是在教學中,老師也不能全部放手,要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初中階段的學生各方面發(fā)育都不成熟,所以需要老師給予適當?shù)闹笇А?/p>
例如,在《皇帝的新裝》教學中,一個愚蠢的皇帝被兩個騙子愚弄,穿上了一件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裝”,赤裸裸地舉行游行大典的丑劇,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虛偽、奸詐、愚蠢的丑惡本質(zhì),褒揚了無私無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爛漫的童心。課上老師可以給學生朗誦這篇文章,老師朗誦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給學生展示朗誦的技巧,而不是展示自己的朗讀才華。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認識。這樣的教學方法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在語文教學中把學生放到教學的主體位置上,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綜上所述,想要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果,首先,老師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對教學有一個清晰的規(guī)劃。然后,要善于使用先進的教學工具,使用多媒體教學豐富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最后,要遵循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位置,提升語文教學的效果和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嚴有年.新課改實施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7(A4):44.
[2]李玲.淺談初中語文有效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7):98.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