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璇
摘要:光肩星天牛是我國林木蛀干害蟲,對我國林業(yè)經(jīng)濟造成了重大損失。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延吉市區(qū)闊葉喬木光肩星天牛為害癥狀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延吉市區(qū)闊葉喬木樹種中垂榆、饅頭柳、銀中楊、山桃、家楊為抗性樹種,旱柳、復葉械、白樺為感性樹種;杭性順序為垂榆、饅頭柳、銀中楊、山桃、家楊、旱柳、復葉械、白樺;易感樹種危害嚴重;綠化樹種的配置很不合理。
關鍵詞:光肩星天牛;杭性;調查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屬于鞘翅目、天??芠1]。成蟲啃食嫩梢和葉脈。幼蟲蛀食韌皮部和邊材,并在木質部內(nèi)蛀成不規(guī)則坑道,嚴重破壞生理機能,甚至全株死亡。是我國楊、柳等林木最主要的害蟲之一,有的甚至造成毀滅性災害,每年造成大量木材的損失[2]。光肩星天牛可在3~5年內(nèi)或稍長時間即會造成樹木死亡。
近年來,光肩星天牛在延吉發(fā)生,延吉市區(qū)綠化樹上發(fā)生較為嚴重,為給綠化管理、綠化樹種的合理配置以及防治提供理論依據(jù)[3],筆者于2008~2009年對該蟲的為害情況進行了調查,對延吉市綠化樹種對光肩星天牛的抗性進行了初步排序。
1 試驗方法
1.1 寄主杭性調查根據(jù)延吉市綠化樹種的分布一情況,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調查。對延吉市綠化樹中每株闊葉喬木的羽化孔、排糞孔、產(chǎn)卵痕進行調查記錄(由于調查的每種樹種的栽植數(shù)量不同,所以調查株數(shù)有差別);同時采集調查樹木枝條、花果等部位,作為鑒定樹種之用。
1.2 羽化孔大小與杭性關系羽化孔大小采用游標卡尺測量的方法進行,每種調查樹種,至少調查10株以上,在可能的情況下,羽化孔數(shù)量要至少調查30個以上。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寄主杭性比較
由表1可知,光肩星天牛對延吉市區(qū)內(nèi)部分園林綠化樹種的危害十分嚴重,其中復葉械、白樺被害率達100%,旱柳達88.2%,為光肩星天牛的易感樹種;家楊被害率為3.3%,山桃為2.5%,為感性樹種;銀中楊、饅頭柳、垂榆未發(fā)現(xiàn)危害跡象,是否為抗性樹種或高抗樹種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根據(jù)調查情況,延吉市綠化樹種抗光肩星天牛順序初步確定為:銀中楊>垂榆>饅頭柳>家楊>山桃>旱柳>白樺>復葉械。
2.2 羽化孔大小與杭性關系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寄主樹種光肩星天牛羽化孔的大小與抗性順序不完全一致。由于調查地的某些樹種栽植量的限制,羽化孔的大小與抗性順序的關系還需進一步調查研究。
3 小結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光肩星天牛對延吉市區(qū)內(nèi)的部分園林綠化樹種的危害十分嚴重,其中復葉械、白樺被害率達100%,旱柳達88.2%,為光肩星天牛的易感樹種;家楊被害率為3.3%,山桃為2.5%,為感性樹種;銀中楊、饅頭柳、垂榆未發(fā)現(xiàn)危害跡象,是否為抗性樹種或高抗樹種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根據(jù)調查情況,延吉市綠化樹種抗光肩星天牛順序初步確定為:銀中楊>垂榆>饅頭柳>家楊>山桃>旱柳>白樺>復葉械。同時調查發(fā)現(xiàn),由于調查地的某些樹種栽植量的限制,光肩星天牛羽化孔的大小與抗性順序不完全一致,羽化孔的大小與抗性順序的關系還需進一步調查研究。
參考文獻:
[1]張巖松,張勇,鄒吉敏.光肩星天牛生物學特性及防治[J].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5(6):53-54.
[2]梁中貴,于海洋,徐廣艷,孫緒良.光肩星天牛研究進展[J].中國植保導刊,2005(6):12-14.
[3]董蔚,李忠恒.光肩星天牛發(fā)生現(xiàn)狀,原因及治理對策[J].遼寧林業(yè)科技,1998(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