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女性藏書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到了明清時期,是女性藏書的發(fā)展與高峰期,不僅女性藏書家人數(shù)達到史上最高峰,而且她們推動了藏書發(fā)展的歷史。
關鍵詞:中國古代;藏書;女性藏書
翻開中國古代的藏書歷史,有許多文采出眾的女性閃耀在里面,尤其是到明清時期,涌現(xiàn)出一批女性藏書家,她們同男性藏書家一樣,進行了鑒別、校勘、保藏、補抄與流傳等一系列藏書活動,為中國古代的藏書事業(yè)做出了獨特的貢獻,本文試著對明清這一時期的一些典型的女性藏書家進行了簡要的梳理與歸納。
明清時期有文獻可考的女性藏書家人數(shù)達到了中國古代藏書史上的高峰期,比較知名的有王鉽的妻子汪氏、柳如是、沈彩、潘佩芳與張秋月等。
王鉽是蕭山的大藏書家,但他去世得早,死的時候兒子洪源才只有4歲,女兒還在襁褓之中。妻子汪氏保藏了丈夫的藏書,說:“遺金滿籝,曷若傳一經(jīng)以成父志。”兒子洪源長大成人后,她要求陸續(xù)積書,遇秘本即購之,終成為一位萬卷藏書家。
沈彩是浙江吳興人,她是清朝平湖藏書家陸烜的小妾。陸烜平日讀書、藏書的喜好對她熏陶很大,促使她最后走上藏書、抄書與刻書之路,她與丈夫陸烜有共同的藏書處所春雨樓和奇晉齋。沈彩有自己專用的藏書印“梅谷掌書畫史沈采虹屏印記”“沈彩”“繡窗余暇”“簪花格”“虹屏”“希衛(wèi)印”與“虹屏翰墨”。沈彩最著名的還是她的抄書活動,享譽書林,被認為可與古今女子抄書最多者唐朝時期的吳彩鸞媲美。沈彩抄寫的《尚書義》,被大藏書家葉昌熾贊譽為“玉臺之佳話,鎮(zhèn)庫之尤物”。沈彩是個才女,她在鑒賞、丹青和書法方面也精通擅長,她撰寫的《春雨樓書畫目》被認為是中國甚至“大概是世界第一部女性撰寫的書畫著作”。
她書法的精妙之名甚至遠揚到海外日本,日本人湛如來平湖時還曾特意登門求訪過沈彩的書法,沈彩將此事記錄在《跋書贈日本人湛如》及《跋倭紙上書詞》中。
柳如是錢謙益的妾,她與錢謙益一起在絳云樓中藏書、讀書,在錢謙益編撰《列朝詩集》時,柳如是還親自勘定校讎了《閨秀》一集。而湖州的張秋月在丈夫嚴元照的耳濡目染下也成為非常有名的藏書家,葉昌熾為張秋月專門賦詩說:“秋江月子兩頭纖,畫扇齋中本事添。認取連環(huán)雙玉印,綢繆紅上舊題簽?!鼻宄┠甑牟貢抑苄窃r在他的書抄閣、傳忠堂等藏書處所藏書達數(shù)萬卷,這其中有他的夫人平氏與妾李氏的功勞,她們也喜好藏書,與周星詒一起收集、整理與賞鑒。
明清時期,還有一些女性雖然沒有親自參與藏書,但是她們通過自己的實際行為,其實等于是在幕后參與了藏書活動。例如明朝蘭溪的藏書家胡應麟在他的藏書處所二酉山房藏書多達4萬余卷,他的妻子為支持他藏書做出了極大的犧牲與貢獻,為了支助丈夫藏書,幾乎賣光了自己所有值錢的首飾。而明朝的藏書家祁承的妻子王氏也是用如此舉動支持丈夫藏書的,“比束發(fā)就婚,即內子奩中物,悉以供市書之值……,合之先世,頗余萬卷,藏載羽堂中。”清朝時期的藏書家王曇晚年生活貧困之時,她的繼室金禮贏辛苦賣畫來維持生計、補貼王曇的藏書之資,“每日晨起,坐一室,研吮丹粉,盡二鼓乃已”,金禮贏最后因為過度操勞導致咯血之癥復發(fā),于嘉慶十二年就去世,死的時候只有36歲。清朝的藏書家錢儀吉在他的藏書處所仙蝶齋聚書達數(shù)萬卷,他的夫人陳爾士“奩中金,盡用以買書,更脫釵珥繼之”。清朝的藏書家高蘭曾的妻子張鳳在高氏家道中落后仍然特別支持丈夫藏書,高蘭曾對他的妻子感激萬分:“吾性愛書,蓄至數(shù)千卷。產(chǎn)已中落,猶抅置不倦。吾妻無幾微出于言面,知吾所好在是,不忍阻也。悲夫!悲夫!”
明清時期,還有一種女性用自己的才華成就了藏書。例如清朝時期的藏書家朱彝尊在他的藏書處所曝書亭藏書多達8萬余卷,他的小妾常常為他抄書,其中很有名的《竹垞詞稿》 就是他的小妾所抄的。清朝時期的藏書家勞權有個小妾名叫陳染蘭,字雙聲,也是常常為勞權謄抄、裝訂藏書。勞權在手抄本《古梅吟稿》跋中說:“頃得淥飲先生手抄 《夾漈遺稿》,倩雙姬重裝,補綴熨貼,殊可人意”。還在手抄本《秋水詞》 跋中稱:“己未六月校寫,陳氏染蘭手裝。”因為勞權與他的妾陳染蘭夫婦二人志趣相投,勞權還將他的一個藏書處命名為雙聲閣。王欣夫為 《藏書紀事詩》 作補正時還對此按語稱:“有雙聲為掌書記,其風雅韻事不亞于梅谷之有虹屏,久能之有香修,宜附著之?!?/p>
中國古代的女性藏書在明清時期達到繁盛,但是在梳理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些女性藏書家的身份很難獨立存在,她們因男權社會的背景只能依附于人,藏書才華也沒有完全畢露,但她們仍然對推動中國古代的藏書事業(yè)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作者簡介:
柴美麗,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內蒙古醫(y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