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婷
“雞肥啵咧?”這是文昌人在春節(jié)前后特有的問候方式?!盁o雞不成宴”,過年過節(jié)尤甚,肥美豐腴的文昌雞腿,是許多文昌人兒時最期待的美食。
海南有“四大名菜”,其中列在首位的便是文昌雞。對于每個海南文昌人而言,文昌雞不僅僅是一道美食,還是我們文昌人精神的一部分,更是縈繞于每個遠在異鄉(xiāng)人腦海里,一輩子都揮之不去的鄉(xiāng)土記憶。
關(guān)于文昌雞,坊間流傳著一個故事。相傳明代有一文昌人在朝為官,回京時帶了幾只雞奉送皇上?;实燮穱L后稱贊道:雞出文化之鄉(xiāng),人杰地靈,文化昌盛,雞亦香甜,真乃文昌雞也!“文昌雞”由此得名,譽滿天下。
在向來注重親情和家庭的文昌人眼中,不管走多遠做多大的官,春節(jié)都一定要回家拜祖,所謂“不忘來處”。而祭祀祖先的時候,八仙桌上少不了文昌雞。即使在鄉(xiāng)下,再窮的人家,一年到頭可能都舍不得殺一只雞,但在過年祭祀祖先的時候,規(guī)矩卻一定要做足,否則在人前可是抬不起頭來的。
文昌人吃雞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味道鮮美醇厚的白切雞、咸酥的鹽焗雞、嚼勁十足的醬油雞,還有清甜濃郁椰子雞,每一種味道都是那化不開的鄉(xiāng)愁。
白切文昌雞
白切文昌雞是最原始的吃法,味道也更正宗。其實在網(wǎng)上我們會經(jīng)??吹揭恍┪牟u的做法,比如:雞入鍋之前在雞的胸腔內(nèi)和雞身上均勻的抹上一層簿簿的食鹽,然后給雞按摩的做法。在我們傳統(tǒng)烹飪白切文昌雞的過程中一般不會出現(xiàn)的一種處理方法,反而在做鹽焗文昌雞的時候會使用。因為白切文昌雞,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食材的原始性,一般我們在處理完雞之后,直接放入熱水中用大火進行烹煮,同時在烹煮的過程中還要經(jīng)常給文昌雞“翻身”,使其受熱更均勻,味道更佳。剛煮出來的文昌雞,雞皮呈淡黃色而且非常的緊致,肉質(zhì)也很滑嫩,皮薄骨酥,香氣繞鼻,油而不膩,再配以由醬油、香菜、蒜頭、青桔調(diào)制而成的獨特佐料,一道地道、美味的佳肴就誕生了。
醬油文昌雞
醬油文昌雞和白切文昌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烹飪方法,味道也有很大的差異,但吃起來卻各有千秋。關(guān)于醬油文昌的吃法和做法在網(wǎng)上極少提到。醬油文昌雞的“變身”故事是什么樣的呢?
大家都知道海南的天氣比較炎熱,以前每家每戶還沒有冰箱,一到夏天煮熟的食物放久了之后就會發(fā)臭,美味的白切文昌雞同樣如此。為了避免雞肉發(fā)臭造成食物浪費,文昌人絞盡腦汁終于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同時海南文昌人吃雞又打開了一種新的方式。那便是將上午吃剩的白切文昌雞,倒入海鮮醬油,然后以大火進行爆炒,一盤深受小孩子們喜愛的醬油文昌雞就成了。和一般的炒雞不同,文昌當?shù)刈鲠u油雞原料不是新鮮的文昌雞,而是上午吃剩的白切雞。很多人會有疑問,這樣的做法,會不會使醬油雞的口感變硬?當然不會,雖然是已經(jīng)煮過一次的雞肉,但是加入海鮮醬油,經(jīng)過大火爆炒之后的醬油文昌雞嚼勁十足,又不失柔軟感,每嚼一口都伴有海鮮醬油的厚重感,讓人回味無窮。
椰子文昌雞
當然,最受本地市民和游客喜愛的,還是椰子文昌雞。俗話說“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不僅文昌雞出名,椰子也是名滿四方。用文昌椰子和文昌雞搭配,簡直就是天造地設(shè)的美食。
當然,文昌人吃椰子文昌雞是十分講究的。椰子文昌雞的做法就地取材,就是用新鮮的椰子水煮文昌雞,但椰子水中除加鹽巴、少許枸杞,幾乎不用添加其他調(diào)料,文昌人喜歡原汁原味雞肉的鮮香和椰子汁的甘甜滋味。不過,椰子要選老椰,老椰肉經(jīng)時間積累出的養(yǎng)分與香氣最為濃郁豐富,質(zhì)地也最扎實,椰肉可以挖出切片放椰子水中一起煮。
文昌雞的選擇則因人而異,一般選用小母雞和閹公雞,小母雞不能下過蛋,閹公雞不能超過一年,否則肉粗韌,嚼起來費牙口。小母雞個頭小,肉細骨酥軟,適合小孩、老人和女孩子;閹公雞個大肉厚,味道濃,適合年輕人。
外地人吃椰子文昌雞,往往先撿起肉多骨頭少的雞胸肉來吃,不免遭到本地人笑話。對文昌人而言,文昌雞從頭到腳都是寶。煮雞時,雞紅和雞內(nèi)臟通常最先被煮熟,這時候,在旁邊聞到香味的小孩子們早已迫不及待了,燙熟的雞內(nèi)臟撈起來就蘸著調(diào)料吃,雞肝尤其是小孩子們的最愛。不過,成年人往往不急不慢,夾起一撮鮮嫩的蔥花,舀一勺熱氣翻滾的椰子雞湯倒在自己碗里,一碗溫暖鮮甜的椰子雞湯下肚,再慢慢品嘗文昌雞的豐腴肉汁,簡直幸福到起飛。
文昌雞的最佳"搭檔"文昌雞飯
文昌雞飯也稱海南雞飯。同文昌雞一樣,享譽世界,至少在華僑居住的地方都能夠找尋到它們的身影。在馬來西亞或是新加坡,隨便走進一間茶室、美食中心,都可能會邂逅令人驚艷的海南雞飯。
做海南雞飯要先處理雞肉。汆燙雞肉的鍋里,表層飄著的那層油花就是雞飯美味的精髓。撇起雞油,大火熱鍋,將生米撒下,就著干蔥叮叮咚咚地快速翻炒出香氣。這還沒完,要用剛剛燙雞的湯替代水來煮飯,一只雞齊齊整整地被運用在料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才算是真正物盡其用。
如此煮出來的雞飯,米粒上帶著一層飽滿的油光,散而不粘,粒粒分明。入口時既有雞湯的鮮美,也潛藏著先前燙雞時加入的姜和香蘭葉的復雜風味。不用配菜,就能輕輕松松扒掉大半碗。不過沒人能抵住雞肉的誘惑,空口吃飯。一口文昌雞咬下去,肥美不膩,又充滿韌性,只覺得人生至此圓滿。
文昌雞和文昌雞飯是19世紀移居南洋的海南移民,對海南原鄉(xiāng)祭祖風俗的重現(xiàn)。
祭祖要用文昌雞,這是海南島上節(jié)慶宴席、酬神祭祖都必不可少的一道傳統(tǒng)菜式。而農(nóng)村家庭在殺雞還神之際,常用余下的雞油雞湯來煮米飯,再將做好的雞飯捏成飯團,祈望圓滿豐富、闔家團圓。這些乒乓球大小、白白胖胖的飯團子,被海南文昌人稱為“飯珍”。
現(xiàn)在的海南,把雞飯做成飯團的風俗已經(jīng)很少見,在餐館里點文昌雞,端上桌來的可能就只是一份白斬雞而已。但雞肉與雞飯的固定搭配,卻在新馬一帶保留了下來。
當年的海南人,作為幾乎最晚到達的移民,可以選擇的工作已經(jīng)不多,于是很多人不得不用從家鄉(xiāng)承襲下來的手藝謀生。在馬六甲,在檳城,在新加坡,他們挑著扁擔走街串巷,一頭的竹籮里裝著白切雞,另一頭是香蕉葉包裹的雞飯。這,就是最初的海南雞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