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1996年國際上就已將教師工作定義為一種專門職業(yè),教師工作的專業(yè)性要求了教師對專業(yè)自主權的享有,而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也明確指出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yè)人員”,教師作為專門職業(yè)從業(yè)人員,其專業(yè)自主權是法律所賦予的。然而時至今日,教師的專業(yè)自主權依然沒能完全實現(xiàn),特別是教師的教學自主權,而作為中學教師的教學自主權更是存在較為嚴重的缺失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首先,中學教師教學自主意識缺乏,造成其教學自主能力欠缺。其次,中學行政管理嚴密,教師缺乏教學自主空間。再次,中學教師評價方式單一,唯分數(shù)論抑制教師教學自主。
【關鍵詞】教學自主權 原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189-01
一、中學教師教學自主意識缺乏,造成其教學自主能力欠缺
在《中學教師教學自主權現(xiàn)狀研究的調(diào)查問卷》中第五部分第一題:我意識到教學自主權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很重要。大多數(shù)教師并不十分認同這一觀點,如表1。
選擇“比較符合”和“完全符合”選項的頻數(shù)僅為38,占比為34.7%??梢?,大多數(shù)中學教師教學自主意識還是比較缺乏,意識上的不重視導致中學教師不會為獲得該權力而努力,自然也不會重視對自己教學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既缺乏教學自主意識,又缺乏開展教學自主的能力。
(一)中學教師對教學自主權認識不深,教學缺乏自主性
從自制問卷中,選擇“我意識到教學自主權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很重要”和選擇“我會為獲得教學自主權而努力”兩個問題,進行SPSS統(tǒng)計分析后發(fā)現(xiàn),該地區(qū)中學教師對答案選項“不符合”、“有點符合”和“一般符合”的頻數(shù)非常高,占比達到78%以上??梢钥闯?,絕大多數(shù)中學教師對教學自主權對于教學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并不深刻。長久以來的傳統(tǒng)教育,已讓大眾對于教師的角色定位為書本知識的傳授者,而教師自己對于自身工作的認識也是如此,特別是在中學課程比較繁重的情況下,將教課本上現(xiàn)有的知識教給學生就是中學教師最重要的教學工作。 這種思維定勢,使得中學教師已習慣了這種教學模式,即使在他有自主教學能力的情況下,也不愿意走出舒適區(qū),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方式,自主開展教學活動。
(二)中學教師教學自主能力欠缺,導致其難以實現(xiàn)教學自主
問卷關于制約中學教師實現(xiàn)教學自主權的因素選項中,有59.6%的中學教師選擇了自身的教學能力。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自主教學意識的中學教師大多教齡在1-5年,然而教學經(jīng)驗的不豐富,使這些教師在開展自主教學的能力上有所欠缺,效果也并不理想。新課程改革對于中學教師角色的轉換和教師行為的轉變,以及教師職業(yè)勞動的復雜性、創(chuàng)造性、主體性和示范性,都對中學教師這一專門職業(y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現(xiàn)實的情況卻是中學教師僅僅是課本知識的傳授者。
二、中學行政管理嚴密,中學教師缺乏教學自主空間
自制問卷中,關于制約中學教師實現(xiàn)教學自主權的因素選題,有將近54%的中學教師選擇了學校的一系列硬性規(guī)定和教育行政部門過多的檢查兩個選項。雖然一直有呼吁政教分開,但實際上行政部門對于教學嚴密的管理一直都存在。這其中的弊端也一直存在,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行政管理往往會忽略教師作為專門職業(yè)的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性。
(一)學校對中學教師管理過度,擠壓教師教學自主空間
學校對于中學教師的管理主要體現(xiàn)在對中學教師每學期的教學計劃的管理,教學計劃中包括了大到教師的教學目標,小到每一節(jié)課的安排。這種嚴密的管理,忽視了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性,沒有給予中學教師以自主教學的空間。
中學教師課程內(nèi)容本就比較多,教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教學自主對于教師的要求又比較高,中學老師要花費比傳統(tǒng)教學多得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教學。
而學校對于中學教師過度的管理,則侵占了中學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擠壓中學教師教學自主空間。
(二)中學教師疲于應對各種檢查,引發(fā)其職業(yè)倦怠感
教育行政部門對于中學教師教學活動的管理,從之前對教材的統(tǒng)一到考學內(nèi)容的一致,雖然隨著新教學改革的趨勢下,開始有了校本課程和學校自主招生,但針對中學教師教學活動的各種檢查卻從未間斷過,有時候中學教師為了應對檢查,還要耗費中學教師的精力在補齊一些教學中根本沒用到的資料上,使中學教師產(chǎn)生職業(yè)倦怠感。
中學教師的教學任務本來就比較重,面對的學生也多處在叛逆期,若想教好自己的學生,就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到教學中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要教師分出精力來做一些意義不太大的事情中,比如應付檢查,教師就很容易產(chǎn)生職業(yè)倦怠感。
三、中學教師評價方式單一,唯分數(shù)論抑制教師教學自主
一直以來,大眾都喜歡用成績來評定學生,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是學校評價中學教師教學能力的唯一標準。問卷中,關于制約中學教師實現(xiàn)教學自主權的因素選題,有53.2%的中學教師選擇了考試制度。學校和家長都只關心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學習,以學生考試成績作為唯一評價標準,必然導致中學教師只會圍繞課本來進行教學,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和教學評價方式都缺乏自主性,抑制了中學教師的教學自主。
(一)中學教師學??荚u僅以學生成績?yōu)闃藴?,導致其唯課本論
中學教師工作的復雜性和創(chuàng)造性,導致學校在對教師進行考評時存在一定難度,唯有可以量化的學生成績?nèi)菀走M行考評,可將成績作為主要標準來對中學教師進行考評,勢必會造成老師將學生當作學習書本知識的機器,教學內(nèi)容只會圍繞課本來進行,并不能做到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改變過去的“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要求。如果沒有相應的考試制度的改革,學生還是以課本的學習作為升學的標準,那中學教師也只能在這種外部環(huán)境的壓力下按照課本來進行教學。
學校的考評制度是中學教師開展工作的方向,中學教師也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學校和家長的認同,自主教學要花費中學教師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努力卻得不到認可,中學教師也只好按照學校的標準來進行教學。
(二)中學教師面對家長評價,亦唯學生成績論
中學教師工作不僅受到學??荚u制度的影響,家長對中學教師的認可也會影響中學教師的教學,家長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視,視其為對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評價標準。中學教師也需要得到外界的尊重和認可,以滿足教師對尊重的需求。如果中學教師的自主教學工作得不到家長的認可和尊重,中學教師也只能將提高學生的成績作為教學工作的重心。
中學教師也需要家長對于自己工作的認可,家長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極度重視,也影響了中學教師唯學生成績論。
作者簡介:
李娜(1990—),女,漢族,甘肅省蘭州市人,黔南民族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系教師,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