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福
6年的投資過程
像喝了6年的濃縮液
2001年,我在深圳的一家小公司工作了3年,一直想去個大點的公司,看一看規(guī)模企業(yè)的發(fā)展路徑,所以我就給聯想投了簡歷。聯想當時還沒有成立投資公司,那是很保密的項目,他們看我也有金融工作的經歷,就把我招到了聯想。
進入聯想的第一年,讓我做了很多會議紀要,我從心里來講是有點煩的。我是名牌大學畢業(yè)的,也算專業(yè)人士。后來我理解了,會議紀要需要做到三會:會聽、會想、會說,這是最基本的訓練過程。
在那里,我看到的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不下500家,6年的投資過程,像喝了6年的濃縮液。那些CEO把對一個產業(yè)、一個企業(yè)五年、十年經營管理的積累,在兩個小時內和你分享。如果要我從頭摸索,自己去積累這些經驗,可能一輩子都積累不下來。所以那幾年對我的幫助是極大的。
2005年,我已經在聯想投資(后更名為君聯資本)工作了5年,馬上就到30歲了。從25歲時進入風險投資,我成為聯想投資最年輕的副總裁(27歲升到了副總裁),也創(chuàng)造了很多紀錄。到了這個階段,我開始想我的下一個10年,我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方向是什么。
當時我有幾個判斷。第一,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信息產業(yè)保持著差不多10年一次的“產業(yè)斷代”機會,比如硬件的10年,全球王者是IBM;第二個1 0年是微軟,帶來了個人計算機時代;2000年開始經歷第三個1 0年,關鍵詞是Internet,美國成就了Google等,中國成就了BAT。
我在聯想的那個投資組是投互聯網的,我當時總結第4個10年是無線。一直站在岸上,看著水里游的人很熱鬧,也覺得癢癢,總想跳進去自己游。當時從投資到實業(yè)的成功案例就倆人,一個是沈南鵬,一個是蔡崇信。對我來說,岸上看過了,還是想到水里體會完全不一樣的感受。我覺得第4個10年如果不抓住,會很遺憾。
此外,我看到未來的中國不缺投資人。中國的經濟發(fā)展越來越快,越來越多外國人的錢進入中國,大家覺得做實業(yè)很辛苦,都去做了投資人。我看到中國未來缺兩種人:創(chuàng)業(yè)家和企業(yè)家。這個社會要進步,最重要的推動力是企業(yè),企業(yè)強則國家強,所以我希望去創(chuàng)業(yè)。
如果回到創(chuàng)業(yè)原點
你的選擇是什么
在我的內心,UC是什么?其實UC是我們事業(yè)的稱謂,是刻骨銘心的。如果用一個關鍵詞的話,我會用“初戀”這個詞。
我和何小鵬、梁捷第一次見面是2006年,我還在聯想。經過一個朋友的介紹,我從北京專門飛到廣州。當時他們遞給我的名片,到今天也作為我的珍藏和紀念。這兩張名片上兩個人都是副總經理,我想投資這件事情肯定是老大談,就問總經理是誰,他們的回答讓我對這個團隊有很深的看法。
第一段話,他們說有時候遇到一些客戶比較難談,有不太方便立即回答的問題時,就說我們回去跟老大商量商量。這很聰明,如果你印的名片是CEO,客戶就說你是老大,你得表態(tài)。
第二段話,他們說我們兩位是產品技術研發(fā),在企業(yè)經營管理、市場運作等方面并不擅長,未來我們需要再找一個合作伙伴。
中國人天生有一個特點,大家都有官癮,當自己能力不足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以后找一個能力強的副總就行,沒人會想給自己找個老大。這很現實。
所以他們這叫有大智慧。這家公司只有十一二個人,這么小的公司就能有這樣的想法,真不容易。技術型創(chuàng)業(yè)團隊在發(fā)展的時候明顯會有天花板,公司發(fā)展到一兩百人,收入發(fā)展到一兩千萬,公司再也做不大了。為什么?創(chuàng)業(yè)者本身成了企業(yè)經營管理的瓶頸,突破不了。
我最早是幫助UC的兩位創(chuàng)始人爭取投資,但在投資決策會上少了一票。我告訴他們時,他們對我說,永福,你愿不愿意加入,我們一起干?這是個非常偶然的機會,能創(chuàng)業(yè),我毫不猶豫就跳下去了。
答應加入UC之后,2007年的第一天,我拖著行李箱從北京到了廣州。當時我們辦公室在一個很老式的、七八層住宅樓改建的一個園區(qū),辦公室在六樓,沒有電梯。
我扛著行李箱就上去了,小鵬和梁捷出來接我,我揮揮手說,等會兒,讓我喘口氣。我原來的工作環(huán)境在甲級寫字樓,現在到了一個老住宅樓。那天晚上我寫了一篇日記,創(chuàng)業(yè)從爬樓開始。我保存了很久。
我們開了第一次全體會,有1 5個人,算是宣告了UC的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我沒有那天開會的照片,但是有當天那1 5個人一起的照片,一眼看上去,那種青澀,像學生。
從2007年到201 0年,我們的目標是把UC發(fā)展壯大。在201 0年,我們看到了在移動互聯網上有一個全球化的機遇,但我們內心知道,這其實是很大的挑戰(zhàn):第一,沒有一家中國公司曾經成功地走出中國,更多的是失敗案例;第二,UC本身還是創(chuàng)業(yè)公司,不知道有沒有能力同時打兩仗——中國和海外。最終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就是一個詞:勇氣。
我后來在每一次重大決策時,都會問一個問題:如果今天回到創(chuàng)業(yè)的原點,無產階級的時候,如果面對同樣的問題,選擇是什么?今天某種角度來講,我們是有產階級,所以做決定時有更多顧慮,這是現實的。
創(chuàng)業(yè)者應是樂觀的保守主義者,因為如果你面對問題的時候沒有樂觀精神,你天天想這事太難了,愁都把你愁死了。樂觀精神讓你看到的更多是機會,而不是挑戰(zhàn)。
你實質上還應該是個保守主義者。創(chuàng)業(yè)路上最大的責任是你帶著一票兄弟,你不光是飆車,車上還坐著人,你把車撞了,不光是你出事,你一票兄弟也跟著出事。所以,從企業(yè)經營角度來講,還需要你有保守主義,即對風險的判斷和管理。
成功需要福氣
福氣背后是什么?順勢而為
UC從2004年剛創(chuàng)立的時候就非常清楚自己不會做一個軟件公司,所以從來沒有一天考慮自己的瀏覽器怎么向用戶收費。但我們也不是雷鋒,我們也得活著,所以UC有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創(chuàng)新,就是用云計算架構去做了手機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