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興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嶗山區(qū)教研室提出了“課堂教學效能性研究”的教研課題,以及我校積極實施“課堂教學中交往互動的師生關系構建”專題教研。我在總結三十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大膽嘗試讓教學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與生活、生產相聯(lián)系,使學生學習更富有實效。
眾所周知,傳統(tǒng)的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重視認知目標的達成,無疑“知識與技能”是化學課堂教學關注的核心所在。為此教師對化學知識總是不折不扣地講明白、講準確、講完整,做到毫不遺漏地將化學知識復制給學生。學生學習的化學,一直是抽象的,科學世界中的化學,與生活嚴重割裂開來。而《化學新課程標準》賦予化學課堂明確的“三維”教學目標,要求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改變。教師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具體的化學知識點,更應該是與具體化學背景聯(lián)系的實際問題或思考方法?;瘜W的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能認識多姿多彩的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化學,并能形成持續(xù)的化學學習興趣。新課程改革強調化學教學要回歸生活世界,使學生可以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科學、社會和生活中的有關問題,學會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開發(fā)和利用化學資源,再讓學生從生活世界邁入科學世界的大門。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導者,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適應教育發(fā)展和教學實際的需要,以化學教學為載體培養(yǎng)出積極進取、熱愛生活、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才。
現(xiàn)實中化學這門科目因其理論概念太多;微觀上抽象難懂;內容繁雜;記憶點太多等原因,并不十分受初中生青睞,這影響到化學的教學效果。如何發(fā)揮化學的魅力,以及在課堂上如何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提高教學效益,成了最迫切的要求。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最有效的因素。怎樣使學生保持并拓開這份興趣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生活中的化學距離學生最近,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發(fā)學生自覺運用知識于生活實際,寓教于樂,寓教于生活,這樣既賦予化學以生命,使化學課堂鮮活起來;還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怎樣使化學在生活中活起來,根據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不斷摸索,總結出下面幾點做法:
一、“活”在情景引入中。課堂引入是一節(jié)課的開始,好的引入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盡快集中起來,思維變得更加活躍。新課的開始可列舉與生活有關的實例,提出學生熟悉但又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創(chuàng)造新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求知欲。例如,二氧化碳是一種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氣體,也是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一些氣體。我覺得在課堂上,不應該把學生的思維和視野僅僅局限于CaCO3與HCl反應的這一個制備方法上,多從生活中就地取材,比如雞蛋殼、食醋等生活用品設計小實驗等,進一步引領學生自由地、有創(chuàng)意地探究,建構開放的課堂。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又使化學在生活里的應用中變得鮮活起來,達到“課雖止、思未?!钡囊饩?。在講授“硫酸鹽”時,講到硫酸鋇可用于鋇餐,可以問學生鋇餐喝下去在醫(yī)院里是如何檢查的,為什么可以在X光下檢查胃及消化道是否發(fā)生病變,硫酸鋇對人體是否有毒,硫酸鋇最后怎樣排出體外的等,從而激發(fā)他們去觀察去思考去調查。學生對這些生活畫面是熟悉的,但又不知其所以然,就產生揭開謎底的心理。
二、“活”在課堂上的生活聯(lián)系中。授課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選用與化學概念、原理有密切聯(lián)系的實例,減少理論知識的枯燥感,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講原子結構一節(jié)時,可把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與生活中的一種蔬菜洋蔥的分層聯(lián)系在一起;在講離子化合物時,可以將陰陽離子比作兩塊磁鐵,磁性不同的兩端互相吸引,形成相互的作用力。從宏觀的現(xiàn)象來理解某些看不見摸不到的微觀世界,這樣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學生實際,有利于對知識的接受和深化。課堂氣氛活躍,效果較好。講授重點和難點知識時,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可使知識深入淺出,變難為易,以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例如在講授二氧化硫時,它的化學性質是重點,但由于學生對二氧化硫認知少,可聯(lián)系煤爐燃燒的過程來講述,煤爐燃燒時可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味道濃時,還會引起咳嗽,由此可知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氣味、有毒的氣體。另外將二氧化硫與酸雨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一起來解釋。這樣重點難點在聯(lián)系生活實例中就迎刃而解了。
三、“活”在溫故而知新中。課后小結時,有意識地穿插生活實例,可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也可使所學知識得到靈活應用。例如在講鹽酸與碳酸鹽的反應后,我布置了一道思考題:熱水瓶底的水垢如何去除?學生利用已學知識,知道水垢的主要成分含碳酸鈣,而碳酸鈣可與鹽酸反應生成可溶性的物質而被去除,在家里用什么來代替鹽酸?不少學生回去問家長取水垢做實驗,這樣將化學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雖然有時只有片言只語,但作用卻不可小視,只要把握分寸,就會對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起到積極的作用,也有助于學生重視科學技術和開闊眼界。
四、“活”在中考鏈接中。近幾年中考化學試題中無一例外地都有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社會和生活的命題,而且分值比例呈上升趨勢。這不但貫徹了新課標的精神,同時也很好地體現(xiàn)了化學這門學科既源于社會、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社會,服務于生活的時代主題。例如,我們可以從近年各地的中考題中來體會一下:1、實驗表明,用堿性溶液浸泡新鮮的蔬菜,能有效除去蔬菜上的殘留農藥,從而降低對人體的損害。根據上述原理,對剛買回來的蔬菜,你認為應浸泡在哪種溶液中()
A、白酒B、食醋C、燒堿溶液D、純堿溶液
2、我市盛產嶗山綠茶享譽海內外.綠茶中的單寧酸具有抑制血壓上升、清熱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學式為C76H52O46,下列關于單寧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B.一個分子含76個碳原子
C.碳氫氧原子個數比為76:52:46
D.一個分子中含23個氧分子
因此教師在化學教學中,如果能夠做到以生活為本,使我們的教學回歸生活,充分利用身邊的生活資源,盡量把所學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選擇以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平衡、生活健康、化工生產,高新技術、資源和能源等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為背景材料設計的情境新穎、內容廣泛的題目,以引導學生對所學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讓學習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與生活、生產相聯(lián)系,使學習更富有實效。從而把化學知識生活化,我們的化學教學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更好的教學效率、教學效果、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