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筱玲 毛煒
說課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課堂教學行為,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擴展,也是教師對教學進行的系統(tǒng)細致的梳理。近十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新媒體新技術進入課堂,其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不少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的展示。教師通過說課,相互交流在新媒體新技術應用環(huán)境下的課堂教學設計,探討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中技術的體現(xiàn)。
基于新媒體新技術應用的說課,是課堂展示類說課,以演說信息技術的應用設計及其技術實現(xiàn)為主,說清在教學設計中信息技術用來做什么、怎么用、為什么要這么用,以及應用以后的教學效果,所以需要提供部分課堂錄像來佐證自己的教學設想。說課以說為主,以演示為輔,說課的基本內容與傳統(tǒng)說課是一致的。
說課的內容
基于新媒體新技術應用的專題說課,通常至少要有五個方面的內容。
1.說教材
說教材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確定學習內容的范圍與深度,明確“教什么”;二是揭示學習內容中各項知識與技能的相互關系,為教學順序的安排奠定基礎,知道“如何教”。說教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說教材的地位作用。要說明課標對所教內容的要求,脫離課標的說課那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會給人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還要說明所教教學內容在節(jié)、單元、年級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說明教材編寫的思路與結構特點。②說教學目標的確定。一說目標的完整性,教學目標應該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目標;二說目標的可行性,即教學目標要符合課標的要求,切合各種層次學生的實際;三說目標的可操作性,即目標要求具體、明確,能直接用來指導、評價和檢查該課的教學工作。③說教材的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除知識重點外,還包括能力和情感的重點。教學難點,是那些比較抽象、離生活較遠或過程比較復雜,使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并要具體分析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之間的關系。
2.說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說課必須說清楚學生情況。說學生包括:①說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說明學生學習新知識前他們所具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這種知識經(jīng)驗對學習新知識產生什么樣的影響。②說學生的技能態(tài)度。分析學生掌握學習內容所必須具備的學習技巧,以及是否具備學習新知識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和態(tài)度。③說學生的特點風格。說明學生年齡特點,以及由于身體和智力上的個別差異所形成的學習方式與風格。
3.說教法與手段
說教法與手段就是說出選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手段,以及采用這些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理論依據(jù)是什么。①說教法組合及其依據(jù)。教法的組合,一是要考慮能否取得最佳效果,二是要考慮師生的勞動付出是否體現(xiàn)了最優(yōu)化原則。一般一節(jié)課以一到兩種教學方法為主,穿插滲透其他教法。說教法組合的依據(jù),要從教學目標、教材編排形式、學生知識基礎與年齡特征、教師的自身特點以及學校設備條件等方面說明。因為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統(tǒng)一過程,這個過程必須是教法和學法同步的過程,因此教師在說課時還要說明怎樣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規(guī)律。②說教學手段及其依據(jù)。教學手段是指教學工具(含傳統(tǒng)教具、課件、多媒體、計算機網(wǎng)絡等)的選擇及其使用方法,要盡可能使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具的選擇一忌多,使用過頻,使課堂教學變成教具或課件的展覽;二忌教學手段過于簡單,不能反映學科特點;三忌教學手段流于形式。另外,還要說明是怎樣依據(jù)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學生的年齡特征、學校設備條件、教具的功能等來選擇教學手段的。
4.說教學程序
說教學程序就是介紹教學過程設計,這是說課的重點部分。因為只有通過這一過程的分析才能看到教師獨具匠心的教學安排,它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個性與風格。也只有通過對教學過程設計的闡述,才能看到教學安排是否合理。教學過程通常要說清楚下面幾個問題:
①說教學思路的設計及其依據(jù)。教學思路主要包括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順序安排及師生雙邊活動的安排。教學思路要層次分明,富有啟發(fā)性,能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要說明教學思路設計的理論依據(jù)。
②說教學重點、難點的處理。教師高超的教學技藝體現(xiàn)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這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投入的精力最大、付出的勞動最多的方面,也是教師的教學深度和教學水平的標志。因此教師在說課時,必須有重點地說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基本策略。也就是要從知識結構、教學要素的優(yōu)化、習題的選擇和思維訓練、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的選用、反饋信息的處理和強化等方面說明突出重點的步驟、方法和形式。
③說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本環(huán)節(jié)要聯(lián)系實際教材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方法等說出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間安排的依據(jù)。特別要說明一節(jié)課里的最佳時間(20~25分鐘)和黃金時間(15分鐘)是怎樣充分利用的。
④說板書設計及其依據(jù)。說板書設計,主要介紹這堂課的板書類型是綱目式、表解式,還是圖解式,什么時候板書,板書的具體內容是什么,板書的展現(xiàn)形式是什么,等等。說依據(jù)時可聯(lián)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師本身的特點等加以解釋。
5.說教學效果的預測
教學效果是教學目標的歸宿和體現(xiàn)。教學效果的預測,既是教師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期望,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自我把握程度。教師在說課時,要對學生的認知、智力開發(fā)、能力發(fā)展、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身心發(fā)展等方面做出具體的、可能的預測。教師的說課應始終堅持反映學科特性的宗旨,凡是教師在教學前所作的準備以及教學實施中的一切要素都可以進入到說課的框架中。不能只圍繞信息技術來說,堅持學科特性是說好一節(jié)課的基本保證。
說課前的準備
說課講究教材把握準確,教法選擇適當,學法指導有效,板書提綱挈領,過程清晰明朗,演示規(guī)范熟練。為了說課順利,顯示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教師應從各個細節(jié)做好準備工作:①要認真寫好說課稿。說課稿不等同于教案,說課也不是復述教案。說課稿應側重針對性的理論指導的闡述,既包括教案中的精華部分,又體現(xiàn)執(zhí)教者的思維內核,演說的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內比較合適。②說課應語言簡練,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說課時教師還需要同時做一些演示操作,所以時間寶貴,應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防止面面俱到。③教師應注意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④既然是新技術新媒體應用的專題說課,那么教師除了寫好說課稿、熟記說課內容外,還需要把信息技術用好。例如,簡明清晰的PPT加上教師規(guī)范熟練的操作,會給說課過程增色不少;如果可以,實時做上網(wǎng)瀏覽和現(xiàn)場操作會更有現(xiàn)場感;假如條件允許,用手機、微信、答題器等模擬課堂場景,讓聽眾體驗技術融合、智能交互的教學關鍵環(huán)節(jié),將會使這樣的說課與眾不同。⑤教師應盡量脫稿說課。
說課的技巧
1.內容要“新”
創(chuàng)新是藝術的生命,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突出說課的藝術?!靶隆笔钦f課成功的關鍵。方法新,即不能平鋪直敘;結構新,那要有起伏,高潮迭起;練習新,即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智慧;手段新,即運用多媒體突出重點,圖文并茂;設計新,即導入新課、展開新課、鞏固新課、結束新課等幾個環(huán)節(jié),要環(huán)環(huán)緊扣,具有新意。
2.語言要“美”
美是藝術的核心,說課要與講課一樣處處體現(xiàn)美,給人以美的享受。內容美,教師要善于從教材里感受美、提煉美、提示美,使原有的美更添色彩;語言美,教師語言美是決定說課成敗的關鍵;情感美,情感是教學藝術魅力形成的關鍵因素,如果沒有強烈的情感,不可能把課說得成功;板書美,板書是教師備課中構思的藝術結晶,它以獨特的魅力,給學生以美的熏陶;教態(tài)美,教態(tài)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教態(tài)美可以喚起學生對美的追求。
3.標準要“深”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每節(jié)課的內容都是這個體系中的一個“小分枝”。就語文學科而言,它要求教師在說課前從一節(jié)內容出發(fā)追本溯源,找到它在課程標準中的位置,看看課程標準對這節(jié)課所在單元及所在課文的要求,然后順藤摸瓜,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對這節(jié)課的要求。至此,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重難點就可隨之確定了。
4.方法要“實”
這個方法既包括教師實施教學目標的教法,又包括學生在這節(jié)課上要掌握的學法。只有教法得當、教師才能有條不紊地施教;只有學法合理,學生才會興趣盎然地受教。而要做到教法得當、學法合理,教師在備課說課時就必須要做到“實”。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遵循學生掌握知識過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guī)律,依據(jù)“主體參與、分層優(yōu)化、及時反饋、激勵評價”的十六字原則、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以及傳授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相結合等教學原則來確定教法、教學手段和學法。作為教師還要有全局觀,樹立面向個體學生的思想,實行分層優(yōu)化、建立幫帶小組、小組討論等方法,促優(yōu)生提高,幫差生轉化??傊?,“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必須找準出發(fā)點,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xiàn)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
5.說習題要“準”
課堂練習與課后作業(yè)是檢查課堂教學效果和鞏固課堂教學內容的手段。因此習題的設計一定要“準”,既要準確體現(xiàn)該節(jié)教學的目標、重點、難點,又要與考試(中考、高考)題型、難度相吻合,否則就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同時,教師設計這些習題一定要考慮到不同類型學生的接受能力,要分層設計,區(qū)別對待,真正做到使“優(yōu)生吃飽,中等生吃好,差生吃得了”。
6.程序要“精”
說課堂教學程序與前三項比起來,應說得詳細些,因為課堂教學程序的設計和安排對說課來說既是出發(fā)點,又是落腳點,是貫穿整個說課過程的一條主線。但說課畢竟不同于授課,因它面對的是與說課者水平相當?shù)慕處煟虼苏f課堂教學程序時無需將教案全搬出來,只要做到一個“精”字即可。具體地講:一要說出課堂教學的整體思路和環(huán)節(jié);二要說出處理教材、教法和學生實際之間聯(lián)系的方法;三要說出對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層次、每個步驟的設想和安排及依據(jù);四要說出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好關鍵點的理由和方法;五要說出習題設計和板書以及設計的意圖、目的和理論依據(jù)。
說課,作為教研活動的一種形式,它要求教師發(fā)揮主體作用,積極參與。只要深鉆標準,細研方法,優(yōu)選習題,精琢程序,就能保證說課質量;只要持之以恒,堅持說課,就可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教改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