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晨賓 徐越
摘要:從商朝時期的甲骨文到魏晉時期流行的楷書,再到現在被人們廣泛使用的行書,在這個書法生長的歷程中,實行于漢代的隸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更多的人想要去了解和探索漢代隸書,他們想揭開漢代隸書那層神秘的面紗,去追尋那個時期的繁榮昌盛。筆者也是眾多探索隸書的實踐者之一,翻看了許多留存于世的經典漢代隸書,并對其進行了研究和探索,現在將以此文來告知大家如何學習和應用好隸書,還有學習書法從隸書入手的原因。
關鍵詞:漢隸 蠶頭燕尾 《乙瑛碑》 臨摹 創(chuàng)作
一、中國漢字文化的由來
說起中國文字起源,人們不禁會想到我們的甲骨文——象形文字。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沒有統一的文字,那么有一個問題就是顯而易見的了,一般老百姓都看不懂別國的文字,這樣導致交流起來很不方便。在秦始皇將六國包舉宇內后,當時流行使用的文字分為兩種,一種是官方文字,還有一種是民間文字。官方文字也就是“小篆”,是由當朝的宰相李斯創(chuàng)作而來,而民間文字就是我們所了解的古隸。直至西漢的時候,古隸才更改了名字,被人們叫作隸書,到了東漢,隸書的稱謂又變成了“八分”書。許慎《說文解字·敘》說:“秦天經書,滌除舊典,官獄務繁,初有隸書,以趨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再至東漢和西漢,隸書才真正開始了它的春天,被人們廣泛地使用,于是,隸書成了官方和民間都通用的文字。隨著不同時代的發(fā)展潮流,隸書也不斷地變化,在發(fā)展歷程中,磨煉出了獨屬于自己的風格和美學特征。隸書的出現可以說是打破了中國古代漢字一直以來以象形為代表的傳統,變成了扁而方正的字體,隸書的演變是中國漢字發(fā)展史的一個新起點。
二、隸篆風格比較分析
很多書法興趣班把篆書的培養(yǎng)作為主要的發(fā)展方向,筆者認為這樣的方式是不正確的。如上所說,篆書是從象形文字發(fā)展而來,它的筆畫較多,且不容易記住,就算記住了會寫,認識的人也在少數,不利于當今社會的溝通交流。其次,篆書筆畫多為藏鋒起筆,回鋒收筆,而且橫豎撇捺并無變化,筆者認為畫國畫工筆線描練習篆書最為合適。下面便是我對篆隸風格的比較分析,從幾大方面闡述為什么剛開始學習書法應選隸而不選篆。
篆書的筆法和隸書的筆法不一樣,后者在前者的基礎上改進了許多,使其變得更完美。它在基本點畫的書寫上風格大變:小篆的筆法粗細均勻、平圓光滑,像極了國畫十八描當中的鐵線描;但是隸書的筆法賦予文字新的生命力,每一次的入筆、行筆和收筆都如音樂般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在描寫筆畫時提按有力,恰到好處。漢隸與篆書相同的地方在于它們都是采用藏鋒起筆,回鋒收筆的方法,但二者仍存在差別,隸書相較于篆書有了“波”和“磔”,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的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因此,“一波三折”也成為隸書獨特的特點。隸書產生的“波磔”,賦予文字生動活潑的生命力,字體飄飄欲仙,更富有藝術感。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隸書采取了方折來代替篆書的圓轉,使字體看起來變化豐富,增加了美感與動勢。在書寫隸書和篆書時,二者都需要中鋒行筆,但是與篆書不同的是,隸書在下筆時要八面出鋒,提按有力,“波磔”相生,一波三折,在文字筆畫中蘊含力量。隸書在行筆時輕重緩急,縱橫捭闔,方折和圓轉相互交錯,使它的出鋒外柔內剛,清雅大方。例如《鮮于璜碑》,它的筆畫沉穩(wěn)有力,雖然是方筆用得多,寫字收筆時也沒有太多出鋒,卻抑揚頓挫,字體形正,深厚富有意蘊。還有《張遷碑》,它與《鮮于璜碑》人筆、收筆是一樣的,方方正正。但是《禮器碑》《朝侯小子》《曹全碑》等碑都與前二者不同,它是采用圓筆,其中把圓筆運用得出神入化的是《曹全碑》。而《禮器碑》將隸書獨特的特點和風格“一波三折”運用得很好,筆畫雖不是大氣磅礴,但富有清秀筆正、嶙峋剛勁的特點。但是《禮器碑》對于新手來說上手較難,可以作為進階階段的學習碑帖。如果作為初學者,筆者認為學習《乙瑛碑》應為最佳,書風嚴謹,富樸素之趣,它代表著漢代隸書的成熟,其下筆既方折又圓滑,不像《曹全碑》下筆收筆都以圓筆為主那樣的妖嬈,也不像以方筆為主的《張遷碑》那樣霸氣蒼勁,更易于初學者學習與掌握。
隸書不僅在筆法上改變了,還在字形上也有了較大的更改。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文字也在進行著不同的改變,秦朝時的小篆字形由長方形變?yōu)檎叫危缓笥肿兂闪吮夥?。總的來說,漢隸帶給人的感覺就是渾厚嚴謹又舒展靈動。隸書的筆畫方方正正,每一個橫豎畫都筆直有力,嚴謹中透著靈動感。
隸書相較于篆書還在筆畫和結構上發(fā)生了改變。隸書的筆畫是將圓滑變成方折,將曲線變直線,將筆畫簡化等。其中有兩個方面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是變更過的字體要以扁方形成橫勢,第二是不得變更毛筆的書寫方式。八分筆法是指橫向取勢左右的撇捺筆畫在盡最大的限度去延伸時,上下的運動就會被壓制進而緊縮。文字的筆畫形態(tài)也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其中毛筆的柔軟性是影響最大的,它影響著筆畫的粗細、長短、深淺、方圓、鋒芒等。
漢代隸書的章法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縱有行、橫有列,它的意思是文字在書寫的時候要按照這一規(guī)則,要想把字寫端正,可以借用方正的格子。在格子中寫下較扁方的文字,縱橫排列整整齊齊,上下左右的間距都恰到好處,看起來簡潔大方、端端正正。第二種是縱有行、橫無列,它的意思與第一種不一樣,第一種講究遵循規(guī)則,這一種形式就比較自由,就像《鮮于璜碑》,雖然不整齊端正,甚至參差不齊,但就是因為“亂”,通篇顯得靈動又不乏精致感。
三、學習書法應當從隸書入手
現在不少人都提倡學習書法應該從楷書人手,然后再學習行書、草書,把學習楷書比作是嬰兒學習站立,學習行書比作走路,學習草書比作跑步。筆者并不贊同,要學習書法首先應選擇隸書。按照今文字的發(fā)展系統來看,是先出現的隸書,然后是草書、楷書、行書??瑫某霈F是用來作為一種規(guī)范,楷書是由隸書演變而來,由此,學習書法應該從隸書人手。而且,隸書的筆法相對于楷書來說較為簡單,更易于掌握,增加書寫者的信心,待學習一段時間之后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書體進行學習。
《乙瑛碑》是筆者認為在隸書的諸多風格品類中,結體方正、骨肉均勻、法度嚴謹、用筆有方有圓的代表作。雖然此碑作為初學隸書的范本上手快、好掌握,但還是有些注意事項需要在此說明一下。第一,《乙瑛碑》的文字給我們一種大氣磅礴的感覺,又透著方正,它看似樸實無華、整齊端正,實則靈動巧妙,筆法更是嚴謹而多變。我們在練習時應“提著寫”,多采用中鋒用筆,以提為主,用筆方圓兼?zhèn)?。用此字體創(chuàng)作,中大的字體為佳。筆頭的含墨量要控制得干濕得當,既不能太干,太干感覺滯澀,又不能太濕,太濕顯得肉多。因此,要想練好字就必須得注重結構上的問題,要認真了解行筆時重心變化的規(guī)則,還有結構上的疏密程度,爭取有靈動豐滿的改變。第二,在學習臨摹這個碑時,一定要全面了解它。練習過程中不講求速度有多快,關鍵是能夠練好,因此對于初學者來說,不要急于求成,要靜下心慢慢去閱讀它、了解它,將每個文字的結構仔細分析,然后去臨摹,練書法講求的是細心和耐心,要認真對待。練習書法的人不可逾越的三大鴻溝分別是筆法、結字和章法,這就更要求我們細心和耐心,要認真地了解它。到了練習后期,你就會發(fā)現,不斷臨摹這個碑,會讓你逐漸了解寫這個碑的人。最初的練習會使你的字與碑上的文字“形似”,但只要堅持下去并不斷地臨摹,就有可能達到“神似”。要想達到這個結果,就不能只是短暫地臨摹練習,它需要的是時間的磨煉,在不斷臨摹的過程中,你會在不經意間學到許多新的東西,然后進步成長,你的書法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四、怎樣從臨帖走向創(chuàng)作
先臨帖再慢慢走向創(chuàng)作,學習書法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并沒有什么捷徑可走。所以筆者做了這樣一個報告,將自己的心得和體驗分享給大家。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審美的碑帖,如果不喜歡便會產生抵觸的情緒,從而失去繼續(xù)學習下去的動力。我們平常臨摹的碑帖是從碑上摘錄下來的,或者直接就是碑,生活中我們經常見的漢朝碑是“碑”和“頌”。我們在廟宇中或者墓地經常見到“碑”,它的體積并不大,樣式多種多樣,碑上的文字方方正正,素雅端莊,給人一種肅穆的感覺;“頌”則刻畫在山體崖壁上,我們叫它摩崖,因為日久被風化、侵蝕,給人以一種“拙”的感覺。不論是這兩種當中的哪一個,它們的字體都是不失本真、灑脫豪放,且靈動的,但是刻畫“頌”的不是寫好它們的“文人”,很多都是“文人”寫好之后找工匠來鐫刻的。筆者認為《乙瑛碑》最符合剛開始臨摹的人來練習。
對于初學者來說,還有一個經常會忽視的細節(jié),那就是我們現在買到的碑帖,如果印刷不當,就會直接影響我們臨摹的質量,如果印刷和原來著作差不多,我們就能深入作者內心。
第二,在剛開始臨帖的學習過程中,筆者是非常不主張“摹帖”的。因為有資料記載說,初學者太過急功近利,就用單鉤或雙鉤法去學習,將文字的形體大致勾出來,再去補充文字的內部,這樣能做到形似,但是這只是一味地模仿,并沒有真正了解書法的精神和作者的內心,并且極易忘記,無法化為己用。姜白石在《續(xù)書譜》中說:“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臨書易進,摹書易忘,蓋臨書經意而摹書不經意之故也。”
第三,臨摹帖子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科學臨摹。讀帖很關鍵,要大致了解一下碑帖上的文字字形、偏旁與筆畫,如果人筆和收筆的方式雷同,就會讓人感覺你的技藝單一。比如,在臨摹《乙瑛碑》的時候,我們看到原碑就可以發(fā)現有很多三個橫同時出現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我們精心地處理一下,人筆和收筆的方式不要雷同,稍作區(qū)分。這樣就會感覺雖出現了相同的筆畫,卻沒有雷同的。
看到這里,我們就會被古人精湛的技藝所折服,同時也想去探索原因。通過更深一步地了解碑帖和作者,我們就大致掌握了碑帖上的文字,并且大致掌握這一種類型的漢碑文字的特點與風格。在仔細和重復閱讀碑帖之后,就可以正式進入臨摹字帖的階段,有通臨、同類臨和集字臨三個步驟。接到一塊石碑,首先要通臨幾遍,然后去了解文字的相關特征,如結體特征,然后在其基礎上去完善文字的筆法。其次,要找一些字形結構筆畫相似的字進行臨摹,爭取在臨摹過程發(fā)現它們的不同之處,熟悉掌握每一個字,這就需要仔細的態(tài)度和足夠的耐心,不要一味去追求數量,把手頭的文字分析比對好才是正道。每個人的進度不一樣,所以要按照自身的情況所定。遇到殘損看不太清的字,我認為也不應該放過,結合自己對已有碑筆畫、字形的學習,研究出殘破部分筆畫的風格,這就需要初學者充分動用自己富有想象力的頭腦,去完善補缺模糊的文字,這樣可以加深自己與碑的“交流”。第三步,集字臨,即從碑文所有文字中選擇一部分文字,也可以就幾個字,并將選擇的文字用隸書表達出來,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集字創(chuàng)作”。這種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對聯、橫批等,這對以后是百利而無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