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和柳亞子先生》一詩寫道:“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jié)讀華章。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牢騷太盛防腸斷”,在今天的日常用語中,“牢騷”和“發(fā)牢騷”都是指發(fā)泄煩悶不滿的情緒。那么,到底什么是“牢騷”呢?這兩個字又是怎么組合在一起的呢?
“牢”,象形指事,在甲骨文的字形中,“牢”的下面是一頭牛,上面像養(yǎng)牛的圈,因此“牢”的本義是關養(yǎng)牛馬等牲畜的圈?!墩f文解字》解釋道:“牢,閑。養(yǎng)牛馬圈也。”比如“亡羊補牢”這個成語就是羊跑了,還要把羊圈補好的意思。古代還把祭祀或者宴享時的牲畜稱為“太牢”“少牢”。牛羊豬各一頭叫“太牢”,羊豬各一頭叫“少牢”。天子祭祀叫“太牢”,諸侯祭祀叫“少牢”。
“騷”是形聲字,從馬,蚤聲,《說文解字》解釋道:“騷,摩馬。”段玉裁注:“人曰搔,馬曰騷,其意一也。摩馬,如今人之刷馬。”引申為“擾也”,馬擾動的樣子,再引申為因紛擾不安而導致的憂愁。屈原所作的《離騷》就是離憂的意思。
“牢騷”和“發(fā)牢騷”,毫無疑問最早都和畜圈里的馬有關。馬和馬車是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趕馬車的人被稱為御者,因為是干體力活的,所以地位低下,一天勞累下來,晚上還要在馬圈里刷馬。伴隨著馬的擾動,御者不免哀嘆自己的身世,有抱負的人更有懷才不遇之感。
據(jù)《現(xiàn)代班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