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鋌
摘 要:隨著信息化的普及,《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在高職會計、財務管理等經管類的專業(yè)課程體系中占著舉足輕重的位置,而目前教學與實際仍然銜接不緊密,教學相對滯后,本文以高職院校為研究對象,淺析當前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革思路。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高職
隨著目前計算機信息化的普及,會計行業(yè)也與時俱進,傳統(tǒng)的會計核算已逐漸被淘汰,舊的教學模式很難再適應目前的市場形勢,所以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成為了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的首要任務。
1 目前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手段單一、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
高職院?;径冀ㄔO有會計電算化實訓室,在大部分的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基本是由老師在上面操作演示,學生跟著操作,配備的教材大部分都是實驗教材,教材中也有步驟演示圖解。教學中,老師關心的是能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而不是學生究竟有沒有領悟財務軟件的核心思想,能不能脫離教材靈活地獨立地進行軟件操作。所以,在最后學生學了這門課之后,由于都是跟著老師做,學得很局限,脫離了教材,仍然是不會。
1.2 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基本是由老師來解決,學生缺乏自我的思考分析
會計電算化教學基本是自己動手操作,難免會遇到一些臨時問題,如軟件故障,或是學生錯誤操作導致后續(xù)操作不了等諸多問題,而出現這些問題后學生第一反應就是找老師,基本不自己先思考,大部分的老師為了課堂的教學進度,很少讓學生自己解決,多數時候都親自解決,老師變成了計算機維護員的角色。這樣的后果就是,學生依賴性強,缺乏獨立的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1.3 實訓室建設受到資金的制約,校外實訓基地不足,導致學生實踐教學效果差
高職的教育本來應是以就業(yè)為導向,但在實際中,部分高職院校在實訓室建設上仍然受到資金預算的限制,導致實訓設備相對落后,跟不上目前市場的發(fā)展。由于會計行業(yè)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校外的實訓基地不容易找到,或者即便找到一兩個,而這些合作企業(yè)也很難讓學生接觸到企業(yè)核心的財務工作,導致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明顯落后于市場需求,學生實踐教學效果差。
1.4 教學案例仿真性不高,教學與實際市場聯(lián)系不緊密,導致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差,專業(yè)技能不符合企業(yè)需求
雖然在實訓教學中,老師仍然會引用大量的案例來幫助學生理解并練習,但是就案例本身來說,大部分是一些簡單的特殊性的,與實際相脫節(jié),學生能夠迅速解決課堂上的案例,卻很難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復雜事情,學生實際動手能力較差。
1.5 缺乏合理的考評
目前,會計電算化的考核方式仍然比較單一,基本都分為上機考試和理論筆試兩部分,在這樣的考核方式下,老師基本上都會在考前劃出重點,學生被動的復習,只要復習好往往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會計電算化是否學得好往往不能僅從這兩方面來決定,這樣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檢驗。
1.6 缺乏專業(yè)的師資隊伍
很多高職院校的老師沒有企業(yè)的實際經驗,有不少老師是直接從學校畢業(yè)后來到高校從教,從學生直接變成了老師,他們的理論知識很完善很全面,但缺乏的是實踐經驗。而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多需要的是雙師型的老師。
2 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課程實踐教學的探索
高職教育以就業(yè)為導向,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軟件操作能力。明確了目標,那么實踐教學在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的教學中占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下面就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如何進行實踐教學進行一些簡單的探索:
2.1 豐富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會計電算化這種以實驗為主的課程,老師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啟發(fā)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問題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這些教學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轉變師生的角色地位,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教學中,圍繞相關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討論、總結,教師進行輔助指導點評,從而改變傳統(tǒng)的被動式學習,讓學生學會自主融會貫通。
2.2 高職院校應順應市場的需要,建設并完善相關的實訓室
技能的訓練必須依托在實訓室的基礎上進行,而實訓室設備是否與時俱進直接影響到學生技能訓練的效果,所以,在這塊建設上,學院應從長遠的角度出發(fā),建設并跟進相應的實訓設備。而在校外也應擴大校企單位,加強實踐教學,如邀請企業(yè)的一線的財務人員來學校進行講座,開展聯(lián)合記賬各項業(yè)務;企業(yè)也可以通過培訓,從學校尋找人才。只有找到企業(yè)與學校的共贏點,校企合作才能持久長遠地發(fā)展。
2.3 教學案例要結合企業(yè)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有針對性地研究學習
教學案例在會計電算化的教學中必不可少,但不要局限于教材上的案例,更需要引進企業(yè)實際中會遇到的一些實際案例來進行研究學習。只有從日常教學中注重實踐,培養(yǎng)出的學生才能適應市場。
2.4 建立多樣化的考評機制
會計電算化的考核可以有多種形式,不要局限于傳統(tǒng)的機考加筆試,更多的是考核學生的運用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可以建立起動態(tài)的長期的考核方法,可以在課堂實訓、課后實驗、期中、期末進行多樣化的考核方式,關鍵是把握考核的重點。
2.5 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
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技能,以能順利地走向工作崗位,所以在高職教學中,實踐教學很重要,而會計電算化尤為如此,需要一批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因此,打造雙師型教師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多給教師出去實踐的機會和時間,讓教師提高自己的實踐技能,進而在教學上游刃有余。
3 結語
隨著信息化的普及,企業(yè)對精通會計電算化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高職院校正是以市場就業(yè)為導向,因此實踐教學在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中占的比重很大,只有教育與市場相結合,針對企業(yè)的需求有的放矢地教學,才能培養(yǎng)出市場需要的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黃穎.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新思路[J].經貿實踐,2018(12):342-343.
[2]高莉,高華.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J].教育教學研究,2018(6):38-40,72.
[3]邱海霞,何昊.淺析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思考[J].電腦迷,2018(9):176.
[4]關旭.論高職會計專業(yè)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與實踐[J].財會研究,201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