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瑞娟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邁入全面深化階段,新時代背景下的學校教育正面臨著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大挑戰(zhàn)。面對新的挑戰(zhàn),二類高中舉步維艱。因此,對于“B”類高中而言,英語課堂改革迫在眉睫!新形勢下,我們需要做什么努力才能讓“B”類高中的英語課堂能夠達到或者接近于“A”類高中的課堂效果呢?
1. 研讀新課標,“突破”新課標
高中英語課程作為一門學習及運用英語語言的課程,強調對學生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統(tǒng)一的特點。那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就成為我們設計課程操控課堂的著手點。但新形勢,老資源,舊情況的前提下,我們該如何突破?
1.1細品學科核心素養(yǎng),突破思維和能力。
在英語課堂授課過程中,要強調學生們認知方面的創(chuàng)新性,分析問題的獨到性。其實針對基礎差的學生而言,就是培養(yǎng)他們在讀不懂問題、看不明白句子、分析不清楚句式的前提下將問題答案“寫”對的一種能力。這種思維品質與新課標下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里的思維品質相同而又不同。相同的是二者的目的,不同的是對于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里,基礎好和基礎差的同學實踐思維品質的過程性方式和方法。
針對一批學習習慣差,基礎差,英語各方面能力尚待開發(fā)的學生們而言,從學習能力這點入手,雖然艱難,但貴在堅持。于是我們班每天的英語作業(yè),就變成了看動畫片—小豬佩奇。周末檢測的兩節(jié)課,堅持不斷的為大家節(jié)選10分鐘的英美原聲電影無字幕的經典片段……對于始終對英語沒有興趣,對英語厭惡并產生嗜睡感,對英語聽力緊張畏懼等對英語學習有各種借口的學生,時間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更是潛移默化培養(yǎng)他們最基本的英語學習能力的唯一選擇。
1.2深究課程內容六要素,突破語境,融合知識,調整策略。
在課程內容的六要素中,我主要對主題語境,語言文化知識和學習策略這幾項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為我們B類高中的英語課堂所用。復習課和講解課中,枯燥的話語更加增添了課堂的蒼白,不堪英語的攻擊,臥倒了的學生們,惡性循環(huán)了教師們的心情。這不是電影里的場景,它就真真切切地發(fā)生在我們這樣二三類高中的英語課堂上。所以,不能坐以待斃!
環(huán)境可以改變心情,語境可以讓人身臨其境。在我的課堂上,大膽突破傳統(tǒng)意義的語境設置,讓有爭議的媒體事件,引人入勝的動漫卡通等成為首先抓住學生們視角的導入。新授課中的知識融合,模塊融合,穿插時政與熱點,策略的調整讓教師的整節(jié)課身份發(fā)生變化,不是一位無所不知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者,而是一位一問都不知的換位者。一起學習,站到同一起跑線上,我們擁有同樣的視角,更擁有同樣的心境,課堂的精彩不會被B層所累,精彩近在咫尺。
2. “突破”新課標,創(chuàng)建我的模式“A”課堂
2.1語境導入,勝在踴躍
每節(jié)課都會提供一個語境供大家用漢語隨意“聒噪”。這三分鐘時間內,班級沸騰了!某女星又爆整容,某男星被爆出軌,某歌曲被爆抄襲……這些都是學生們自己找到的感興趣的話題,但關鍵并不在此。自由發(fā)言完畢后配備上我的附加條款—英語關鍵詞,重點詞組或語法而升華出的富含正能量的句子,才是這五分鐘的精華。句不再多,而在于實用!
2.2課型分類,教無定法
由于新授課往往被教材版本所牽制,不可避免的文章內容和意境會有些許陳舊。目前我們使用的外研社2006版的教科書已有一段時間了,因此,我采用模塊融合、新舊融合的方式來彌補這一不足。必修一第三模塊的Ghan火車融合必修四第五模塊的三峽,海陸陸路的交通方式,中外的文化碰撞,融合出時下火熱的一帶一路!而對于復習課和練習課,我就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無知教師。我就是他們。所以,課堂上我們探討的是如何做對這個題,如何得出正確的答案,而不是糾結為什么。學生們不會的我也不會,學生們看不懂的我一樣也看不懂。怎么辦?只有大家一起想辦法,一起克服,一起努力,一起思考,一起查閱,一起記錄……每個人都動起來了,他們成為了課堂的主人,不是我賜予的,而是真正的課堂主宰者!
2.3佩奇無敵,漸入佳境
每周二至周五的英語課后作業(yè)有25分鐘的時間。3分鐘看《小豬佩奇》,12分鐘“回味”,剩余10分鐘視第二天的課型來安排。那如何“回味”成了重中之重。配有英文注釋的原版動畫發(fā)音清晰,事件單純。在第二天的課堂臨結束前五分鐘,檢查作業(yè)完成情況:口述出動畫片里的三句英文;靜音的情況下英文配音。開始的一個周難度很大,雖然有水分參雜在配音里,但雷打不動的《小豬佩奇》陪伴著孩子們的英語成長。感謝佩奇,學生們已經漸入佳境。目前我們已經進軍了《愛探險的朵拉》,學生們的英語能力在潛移默化的提升。
學無止境,教無止境!接下來的我更要加強學習,更新理念,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教學要遵循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更要突破固有模式。因材施教,不斷探索才是王道!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qū)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