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芳
摘 要: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是學習任務制訂實施以及協(xié)調的主體,學生總是處在被動的位置上,一直是教師根據(jù)教學大綱參照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現(xiàn)在生活學習的需求來進行學習計劃的制訂,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掌握的是學習的重要方向。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并沒有發(fā)揮自己的主觀作用,在教師進行學習計劃以及學習任務制訂的時候,教師和學生并沒有及時充分地進行溝通,以至于教師完成的學習計劃對學生來說并沒有很強的實用性,學生也就在課堂上很難達到真正的學習,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提高,教師也很耗費精力,卻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成果。
關鍵詞:高中物理;問題驅動課堂;應用探索
高中物理對學生來說是一門難度系數(shù)相對較高的科目,相對于傳統(tǒng)的科目,如數(shù)學、語文以及英語都是學生從小就開始接觸,學生也就早已適應這些科目的學習方法,這些科目的學習基本上都是比較成熟的,學生學習起來也是比較得心應手的,但是物理是學生在初中才接觸的,學生在這個年紀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喜好,對于有些科目,學生覺得太難學,就很難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物理就是這樣的一門課。問題探究式學習是當前在課堂上應用比較多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用這種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
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問題進行合理化設置
高中物理對于學生來說更是一門比較難理解以及比較難入門的科目。對于一些基礎本就不太好而且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他們學習起來就會比較吃力。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怎么進行教學,是學生學習的首要動力。對于這一類學生,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就要關注那些比較簡單的問題,以方便他們能進行理解,進行下一步的探討。對于那些學習能力比較強并且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相對提高設置問題的難度。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讓學生在教師設置的問題下進行問題的探究,學生在課堂上也不會覺得無從下手,這樣,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也就會大步提升。
例如,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研究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的時候,教師可以以此設置幾個問題。這幾個問題就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設置的,第一個問題可以相對比較簡單,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獨立完成,是本節(jié)課學習的基礎,比如,可以設置一些比較基礎的概念性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置一些難度相對較大的問題,這個問題學生進行知識點的預習之后就能解決的,這個問題對于一半的學生來說應該也是比較簡單的,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都能理解掌握。最后一個問題就需要學生在學完這一節(jié)知識后,進行自己的思考以及一些物理的思維才能解決,這是對于那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設置的。教師也不需要所有學生都必須掌握這三個問題,學生只要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能力掌握相應的知識就夠了。
二、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問題的趣味,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力
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時候,自己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首要動力,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的時候,教學方式的設置首要任務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問題課堂的結合就是教師在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問題的趣味性,一些趣味性比較強的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激起學生的探知欲,讓學生自己能夠進行探索,自己掌握學習的方法,這才是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知識的最好方法。
例如,在講解“運動的認識”這一節(jié)知識的時候,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主要方向是和運動有關,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提出具體的問題。多媒體的特點就是比較生動形象,教師可以采用動畫以及視頻或者音頻等形式進行教學,學生在課堂上可以跟著多媒體進行問題的探究。將枯燥的物理定律規(guī)律和多媒體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多進行具體情境的設計
物理反應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自然現(xiàn)象以及現(xiàn)實規(guī)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理解知識,對學生的幫助會非常大。因此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中,可以在設置問題的時候結合現(xiàn)實生活,將生活引入學生的學習中,讓學生能夠設身處地進行一些自然規(guī)律的學習。原本物理的學習就是一個十分枯燥乏味的過程,和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結合起來,學生不僅能夠從生活中學到知識,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記憶能力,對學生的學習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講解“磁力的作用”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前先準備幾個磁鐵,在課堂上給學生演示磁力的作用,實驗之后,教師要提出問題,為什么這幾個磁鐵會緊緊貼合在一起,學生在看到這個現(xiàn)象的時候,就會想起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會看到磁鐵的應用,學生也就會積極進行思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學生自己思考了一段時間過后,教師就可以帶領著學生一起學習,這樣教師在接下來的講解中就會比較簡單了。
綜上所述,在課堂上進行問題驅動課堂的教學方式,是學習高中物理的一個有效方式,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問題的解決和探討,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體會到物理知識的魅力,也能夠讓學生在物理的學習中更加得心應手,在以后的學習中也能更加簡單。
參考文獻:
[1]李艷平.高中物理課堂實施“問題驅動課堂”的教學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7.
[2]葉楠.淺談問題驅動課堂的教學策略[D].華中師范大學,2018.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