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圍術期中運用護理干預的反饋情況。方法:對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間接收的80例糖尿病腹部外科手術患者,隨機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運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運用圍術期護理干預,觀察不同護理后各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住院時間、愈合時間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在住院時間、愈合時間等恢復時間指標上,觀察組各項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術后并發(fā)癥率和患者護理滿意率上,觀察組為5%和92.5%,與對照組22.5%和75%有明顯差異,組間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圍術期中運用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加快愈合速度與整體恢復速度,減少住院時間,患者護理滿意度更高。
【關鍵詞】 糖尿病;腹部外科;圍術期;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175-02
糖尿病患者一般對手術治療的耐受度更差,術后恢復更慢,尤其血糖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容易引發(fā)更多的術后并發(fā)癥與手術風險。對于糖尿病患者開展腹部手術,需要謹慎調控各項細節(jié),做好患者護理工作,保證患者處于更好的狀況適應手術治
作者簡介:張婷婷(1985—),女,漢族,護師,甘肅蘭州市人,主要從事外科護理。
療。本文對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間接收的80例糖尿病腹部外科手術患者,分析運用護理干預后各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住院時間、愈合時間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間接收的80例糖尿病腹部外科手術患者,隨機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13例;
年齡最小為47歲,最大為68歲,平均為(52.8±3.9)歲;糖尿病病程從4年至13年不等,平均為(8.3±2.1)年;觀察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最小為45歲,最大為67歲,平均為(54.5±4.1)歲;糖尿病病程從4年至13年不等,平均為(8.0±2.3)年;兩組患者在基本的年齡、性別以及病情等狀況上沒有明顯差異,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運用圍術期護理干預,
1.2.1 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
患者較多的不良情緒是因為對疾病與有關事物產生誤解,尤其是患者自身不屬于專業(yè)醫(yī)學人員,對疾病治療有較多程度會聽信社會謠言,這些傳言中有較多的負面信息,容易導致患者心理壓力[1]。因此,要配合健康教育工作展開。讓患者對疾病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有充分的了解,正確的看待手術治療有關現(xiàn)象,避免敏感過度導致的心理壓力。健康教育可以采用健康講座、一對一的面對面溝通、發(fā)放健康手冊、張貼宣傳畫面等[2],可以將多種方式結合運用,讓患者能夠逐步的消除錯誤理解,減少心理壓力。甚至可以針對年輕患者與家屬做好網絡咨詢資源提供,方便患方隨時查詢,滿足人們新時代信息閱覽習慣。同時可以通過注意力轉移方式來減少心理壓力,可以進行音樂療法與放松訓練等來達到身心松弛[3],減少因為過于緊張引發(fā)的不良問題。部分患者會因為過于緊張而導致身體指標異常。
1.2.2 生理護理
患者手術中因為麻醉會出現(xiàn)意識模糊,期間如果有低血糖昏迷則容易掩蓋,需要做好患者生命體征的觀測,如果有異常狀況,需要及時干預。術后要輔助患者將頭部側向一邊,防控誤吸與窒息情況。做好各項體征監(jiān)測,觀測各引流管情況,保證引流管通暢,了解引流量、顏色、性質等,及時調整異常情況。做好提為管理,盡可能的減少腹壁張力而引發(fā)的術后疼痛不適感。指導患者做好半臥位。情況良好時可以讓患者下床活動,避免腸粘連與下肢靜脈血栓。術后要做好腸外營養(yǎng)支持,可以進行白蛋白、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的輸入來確保營養(yǎng)支持,促使體力更好的恢復,保證術后恢復更快進行。要做好血糖動態(tài)監(jiān)測管理,合理的運用胰島素。依據患者情況做好飲食方案設計管理,做好家屬指導,具體到飲食的名稱與制作禁忌,避免籠統(tǒng)模糊的專業(yè)表述而引發(fā)的理解障礙。
1.3 評估觀察
觀察不同護理后各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住院時間、愈合時間
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護理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表,80分以上為滿意度評價范圍。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護理所得數據通過spss17.0分析,計量資料運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護理后患者住院時間、愈合時間情況
如表1所示,在住院時間、愈合時間等恢復時間指標上,觀察組各項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護理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與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在術后并發(fā)癥率和患者護理滿意率上,觀察組為5%和92.5%,與對照組22.5%和75%有明顯差異,組間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患者進行腹部手術,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手術進行與恢復,需要做好對應的護理干預來調整患者生理與心理狀態(tài),讓其更符合手術有關需求,減少手術對患者構成的傷害,加快手術開展效率,減少術后住院時間。要合理的依據患者情況做好對應的護理調整,因人制宜的做好對應的調控,避免護理工作籠統(tǒng)一刀切,保證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良好配合與體驗感。所有護理要建立在對患者綜合情況的了解評估上,保證護理人員對患者情況有充分的了解,避免護理禁忌,減少護理工作阻力,提升護理工作的順暢度。
參考文獻
[1] 趙芳,楊旭麗.圍術期護理干預在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術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6,37(8):2093-2094.
[2] 喬小麗,李玲.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術中圍術期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2(25):179-180.
[3] 王燕君.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術的圍術期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8):19-20.
[4] 王文如.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術的圍術期護理干預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9):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