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代田藝蘅與寡山別墅探究

2019-04-28 11:51:28呂紅光
關(guān)鍵詞:續(xù)修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

呂紅光

(浙江樹人大學(xué) 人文與外國語學(xué)院,浙江 杭州 310015)

田藝蘅是明代嘉靖年間的錢塘(杭州)文人,晚年曾為安徽歙縣教諭。藝蘅詩文出眾,《明史》稱其:“作詩有才調(diào),為人所稱?!盵注]張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八十七)·田藝蘅傳》,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7372頁。他生于錢塘,又在余杭寡山一帶建有別墅,其成年以后的大部分時間都居于其中。寡山別墅主要包含品巖和寡山書院兩部分。品巖是一個山洞,在藝蘅的詩文中被稱為“小小洞天”“白云山房”;寡山書院與品巖相連,在藝蘅的詩文中被稱為“田子書院”。寡山一帶如今雜草叢生,荒廢蕭條,而當(dāng)年田藝蘅在此精心建設(shè),留下著述頗多。由此,田藝蘅與其寡山別墅對研究杭州文化具有重要意義。關(guān)于藝蘅的寡山別墅,近年來已有學(xué)者在著述中提及[注]主要有王寧的《田藝蘅研究》,浙江大學(xué)2007年碩士學(xué)位論文。,筆者將從杭州地域文化的視角對此詳加剖析。

一、田藝蘅建寡山別墅時間及緣起

藝蘅的好友蔣灼在《刻田子香宇初集敘》中言藝蘅“二十而歸居于小小洞天”[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頁;第51頁。,即藝蘅在20歲時就已經(jīng)看中了品巖并開始居于洞中。那么,品巖和書院的建設(shè)應(yīng)該至少在藝蘅20歲上下就已經(jīng)開始了,并在后來逐步建設(shè)。藝蘅詩文集《香宇初集》中有詩《新筑天寵獨居》[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頁;第51頁。,“天寵獨居”便是品巖景觀之一,建成后藝蘅以詩詠之。在《香宇初集》中能見到的景觀僅有“天寵山居”“臥云石室”“品巖”“養(yǎng)丹”等幾處,書院的景觀一處也沒有。而在《香宇續(xù)集》甲寅稿中有《寡山書院記》與《小小洞天記》完整的介紹品巖和書院的景觀,則此兩地至此已建成。嘉靖甲寅年為1554年,藝蘅31歲,由此可推斷寡山別墅是藝蘅20~31歲之間陸續(xù)建成。

藝蘅為什么要隱居此地?首先是繼承其父的性情。藝蘅之父田汝成本身就是一個正直而又潔身自好、才華橫溢且喜歡游歷山水之人。汝成為官正直,即使是皇帝也敢忤逆?!睹魇贰酚涊d,嘉靖皇帝迷戀道教,曾經(jīng)行放生之善舉,釋放上林的所有動物,而汝成竟敢上書皇帝要求寬宥深陷囹圄的百姓:“顧使囹圄之徒久纏徽纆,衣冠之侶流竄窮荒,父子長離,魂魄永喪,此獨非陛下之赤子乎!望大廣皇仁,悉加寬宥?!盵注]張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八十七)·田汝成傳》,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7372頁。嘉靖很生氣,立即“切責(zé),停俸二月”[注]張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八十七)·田汝成傳》,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7372頁。,然后再將其連續(xù)貶謫。汝成很有才干,其貶在廣西為官時,能夠指揮軍隊平定叛賊。汝成在嘉靖五年(1526)考中進(jìn)士,進(jìn)入仕途;嘉靖二十年(1541),汝成辭官還鄉(xiāng),其在官場前后僅15年左右,辭官之時不足40歲。汝成歸田后,一方面寄情山水,一方面筆耕不輟,《明史》言其:“歸田后,盤桓湖山,窮浙西諸名勝,撰《西湖游覽志》,并見稱于時。他所論著甚多,時推其博洽?!盵注]張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八十七)·田汝成傳》,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7372頁。他對浙江特別是杭州的景觀文化有突出貢獻(xiàn)。藝蘅在性情和愛好方面對父親多有繼承。藝蘅自言其性格“予性疏直,不善媚人,且善忤人”[注]田藝蘅:《留青日札·品巖子小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19頁;第618頁;第618頁;第619頁。,與其父如出一轍;在愛好上,藝蘅從小就喜歡游歷山水,《品巖子小傳》中自言其11歲時跟隨父親游歷四方:“十一遂有四方之志,游姑蘇、滁、和、金陵”[注]田藝蘅:《留青日札·品巖子小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19頁;第618頁;第618頁;第619頁。;至于為官,并不是藝蘅所熱衷的,其自言:“幕府諸大夫壯之,聘督臨、余三邑兵四千,出入行陣者五年所,非吾好也?!盵注]田藝蘅:《留青日札·品巖子小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19頁;第618頁;第618頁;第619頁。友人歐大任亦云:“幕府?dāng)?shù)欲奏上,非所志,乃免?!盵注]田藝蘅:《留青日札·歐大任〈子藝小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20頁。藝蘅在《神游録敘》中自言:“余性在山水,凡宇宙間奇山水自念之,足跡能遍歷,則人世浮華皆不足以易也。”[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續(xù)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頁;第168頁;第87頁。性情直忤而又淡泊功名,是藝蘅選擇隱居生活的重要原因。

其次,藝蘅多年科舉不順。從嘉靖十九年 (1540)到嘉靖四十年(1561),藝蘅先后參加七次科舉考試都沒有考中。多年的困頓讓藝蘅功名之心漸淡,《香宇集》丁巳稿中有《謝柯僉憲》[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續(xù)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頁;第168頁;第87頁。,詩前小序云:“蘅久困棘圍,已銳意請息,而我公不棄舊,雅爰指庭梅以相喻,謂榮枯遲速自有時焉,蓋深致勸誨之意也。”詩末兩句說:“抱藝忍看重淚落,吹噓誰肯薦甘泉?” 嘉靖三十六年 (1557)藝蘅科舉第六次失敗,友人相慰,藝蘅一方面內(nèi)心肯定是苦悶的、遺憾的;另一方面,多年的煎熬已讓他內(nèi)心離功名漸遠(yuǎn)。藝蘅第七次參加科舉考試時已38歲,與其父當(dāng)年辭官的年齡相近。七舉之后,藝蘅不再參加科舉,而是更加寄情山水、修道與著述。選擇一佳地隱居,似乎成為他生活的必然。

那么,藝蘅為什么最后選擇在余杭寡山一帶隱居?檢其詩文集,其母和其妻均為余杭人。藝蘅乃是錢塘(杭州)人,從小對杭州的各處景觀非常熟悉,其妻張氏,“世家仁和”[注]田藝蘅:《留青日札·品巖子小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19頁;第618頁;第618頁;第619頁。,即在余杭;藝蘅生母徐氏,也是余杭人,而徐氏在藝蘅11歲時病逝,在古人的觀念中,落葉歸根,其母估計就葬在余杭境內(nèi),所以藝蘅對余杭有特殊的情感。以是,藝蘅平日去余杭必然較為頻繁,加之余杭人煙稀少而又風(fēng)景秀美,這些都是促使藝蘅最終選擇在余杭寡山一帶隱居的重要因素。

二、對寡山別墅的景觀考察

《小小洞天記》[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續(xù)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頁;第168頁;第87頁。云“山在余杭之支巷界”,這里的“山”即指“寡山”,寡山別墅大體就在山的東北角。根據(jù)《小小洞天記》的記載,本文大體按照從寡山東北山角腳下一路向上向北的順序?qū)ζ穾r一帶的構(gòu)成作如下整理(以下加點字均為藝蘅為該景觀所命名稱):

(1)在寡山腳下,有一條古涇塘。從古涇塘折到寡山北麓,從石梯上去有“弄月臺”。弄月臺上有松樹,為撫琴之佳處。

(2)從弄月臺再往上走,有巖石形成的“象鼻虛洞”,是避暑的好地方。

(3)從象鼻虛洞折而北,有“洗心池”。取洗耳不如洗心之意。

(4)洗心池旁邊有“可秋亭”。四季中藝蘅獨愛秋,《小小洞天記》云:“前此而為春夏,后此而為嚴(yán)冬,孰能過此?”

(5)從可秋亭沿石磴而上,可到達(dá)“天寵山居”,意思是能在如此勝地居住是承天之寵,非人力所能及。

(6)天寵山居有一條棧道,棧道之北有“臥云石室”。石室前有一顆松樹, 取名為“盤柏松”。

(7)從臥云石室往西到達(dá)核心地帶“品巖”。 品巖是石洞,上有三穴,有石梁穿于其間,藝蘅指出此地因此而舊稱之為“三穿洞”。

(8)品巖西面有一巖僅能側(cè)足容膝,名曰“遺世巖”,藝蘅《小小洞天記》解釋說“上不在天,下不在山,中不在人”,故名。

(9)品巖洞口有精舍,內(nèi)側(cè)的名“玄齋”,外側(cè)的名“養(yǎng)丹”。精舍正對著西湖北高峰,從窗遠(yuǎn)眺,美景盡收,是藝蘅認(rèn)為山中最得意的景色。

(10)精舍后邊有“歲寒巖”。此巖名當(dāng)出于《論語》:“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注]程樹德集釋:《論語集釋》,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623頁。

(11)從歲寒巖往北有“云石菴”,“菴”是圓形的草屋。

(12)從云石菴可到達(dá)“靈犀”洞,靈犀洞口有茅屋三間,為焚修之所,是個凈修的好地方。

(13)茅屋往西百余步,有“寒泉谷”,為煮茶之所。

(14)從寒泉谷往南穿過花園可以到達(dá)寡山書院。

品巖風(fēng)景優(yōu)美,又為清凈之地,藝蘅有《品巖四時》[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詩述其春夏秋冬四時之美。其一曰:“品巖春事好,花發(fā)不知名。疑有幽人語,新鶯求友聲?!逼涠唬骸捌穾r夏情多,寒泉落虛谷。涼風(fēng)如有期,一徑入深竹?!逼淙唬骸捌穾r秋興長,云白山愈青。茶罷日已晚,落葉堆空庭?!逼渌脑唬骸捌穾r冬思幽,門映積雪閉。凍折古松枝,棲云向余嘆。”這組詩用短絕句的方式,簡練地抓住品巖春天有花發(fā)之美、夏季有泉竹之涼、秋天有青山白云之興、冬季有古松積雪之幽。特別是夏天炎熱的時候,品巖成為藝蘅避暑的好地方,他在《避暑山中寄吳工部》《品巖避暑》《納涼》《逃暑翠交亭雨中作》和《六月六日觀龍引子》等詩歌中多次言及其到品巖避暑之事。

寡山書院在寡山的南面,根據(jù)田藝蘅的《寡山書院記》[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蔣灼的《自心精舍記》[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以及藝蘅一些詩歌中的描述,本文以寡山書院的易適園中的“玄樓”為核心,并對其周圍景觀作如下整理:

(15)書院中有“易適園”。易適園有數(shù)十畝之廣,園中種有蔬果花草,最多的是竹子。藝蘅在《萬竹孤吟序》中解釋園名曰:“取唐人詩‘貧賤易為適,富貴難為居?!盵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藝蘅《香宇續(xù)集》卷二十一中有詩《易適軒》,可知易適園中有同名之軒。

(16)易適園的竹林中有小屋三間,總名“自心精舍”,蔣灼云“田子以一動一息,隨其心之所宜而取之,無不足也,遂名之曰‘自心精舍’?!盵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

(17)自心精舍中間的小屋名“玄樓”,有梯名“凌虛”。玄樓四面皆有窗,可以眺望風(fēng)景。玄樓內(nèi)有各種圖書卷軸用以展玩,房梁上有磬鐘可擊撫。此外,從《香宇續(xù)集》的詩中可以知道,玄樓附近似乎還有個“廻塘”。雖然在《寡山書院記》與《自心精舍記》這兩篇文章里都沒有談到,但是在藝蘅的詩歌里多次出現(xiàn):《玄樓晚眺》:“廻塘水滿足觀魚”[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廻塘觀荷》:“病中聊謝客,詩興在玄樓”[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從玄樓的窗戶就能看到廻塘,可見廻塘與玄樓相距不遠(yuǎn)。

(18)玄樓的左側(cè)為“護(hù)玉齋”,內(nèi)有藤榻可以休息。

(19)護(hù)玉齋的后面有“摘芳圃”,種有花果。

(20)玄樓的右側(cè)為“養(yǎng)志軒”,軒內(nèi)有石屏風(fēng)和棋局,供賓客娛玩;軒內(nèi)還有一個牌扁,上書“詩夢茶情”四字。

(21)從養(yǎng)志軒往西,有“臨茭池”,池旁有“翠交亭”,可以小憩。翠交亭三面圍以竹,亭西面有短墻。藝蘅有《翠交亭記》解釋亭名曰:“翠,青羽雀也,而色之深,青黑有光彩者亦曰翠焉。交,參合也,而人之相友善者亦曰交焉。”[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翠”,總體上是修飾亭之美麗,“交”則言亭之用途,合起來是在美麗的亭中交友之意。

寡山書院的景觀十分精致。在萬竿綠竹叢中掩映的玄樓,可以臨高遠(yuǎn)望,四面都可以看到山,“四山雪映玄樓月”[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郊居元宵》);玄樓下面的廻塘景色頗佳,藝蘅詩《獨酌有懷》云其:“水滿廻塘鸂鶒眠,芙蓉滴露香生煙”,廻塘有水鳥、有芙蓉花,藝蘅贊其為“小西湖”[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與瓊心泛廻塘采芙蓉》)。還有翠交亭,亭子的周圍種滿了芙蓉花(即荷花):“芙蓉環(huán)繞翠交亭”[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翠交亭芙蓉》)。

除了上述這些景觀外,寡山上還有一個寡山寺,藝蘅詩集中存有蔣灼的《夏游寡山寺,暴雨晚晴》,也是藝蘅與友人常去之處。寡山寺當(dāng)是在藝蘅居于寡山之前就有的,蓋非藝蘅所建。

談及泛舟,據(jù)藝蘅的好友蔣灼的描述,藝蘅有一艘特制的船,名“白鷺浮居”[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船身繪有七十余只白鷺,意態(tài)各異,故名。船內(nèi)設(shè)施齊備,內(nèi)有窗,有榻,有棋,有筆卷,有茶事器具。藝蘅在其詩《招沈蔣諸兄小酌會心特舫一首》標(biāo)題下自注云:“舟前小軒傍曰會心特舫 ”[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可知白鷺浮居日常停泊的地方前面有軒,軒旁有“會心特舫”,用以與友人聚會歡酌。白鷺浮居是藝蘅苕溪泛舟乃至出游五湖四海的重要交通工具。

藝蘅非常喜歡住在寡山別墅,即使離開幾日便念之不已,其詩文集戊午稿中記載,他曾經(jīng)留宿云居山,結(jié)果夢到了寡山別墅:“也知身在山中住,卻向他山夢故山?!盵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宿云居山夢歸寡山別業(yè)》)。

由上,品巖與寡山書院的景觀設(shè)施完善,文人所需風(fēng)雅之事物齊備,藝蘅十分用心地給每一處景觀都起了雅致的名字,是修身著述的極佳之地,惜今已不可見矣。

三、田藝蘅在寡山別墅的生活與活動

品巖是藝蘅修道的場所。明代道教極為發(fā)達(dá),嘉靖皇帝更是癡狂至極。上有所好,下必應(yīng)之,當(dāng)時的文人們熱衷修道。藝蘅也喜歡修道,他有詩曰:“品巖何所宜?朝見東海日。我欲飲其丹,于此抱真一。品巖何所宜?夕見西山月。我欲餐其黃,庶幾煉仙骨?!盵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品巖日月》)從這首詩可以知道,藝蘅在品巖是要“飲其丹 ”“煉仙骨”。為了修道,藝蘅不辭勞苦采摘仙草,辛酉稿中有《度黃泥嶺采得紫芝三莖以其一分贈子久》,由詩可知,為了煉丹,藝蘅一大早跑到黃泥嶺采靈芝。藝蘅的煉丹技術(shù)不凡,一次蔣灼生病,藝蘅親自制藥相送,蔣灼寫詩相謝曰:“君能煉石如霜雪,五月飛瓊破曉炎。不讓仙人云母屑,絕勝御府水精鹽”[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夸贊藝蘅的丹藥比仙人的“云母屑”“水晶巖”還要好。除了修道以外,品巖也是藝蘅遠(yuǎn)離塵世煩惱的修心之地,其《品巖即事》云:“頓訝塵心減,緣知野興增。疏狂逃禮法,貧病謝親朋。”[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對于世俗禮法,藝蘅不愿違背性情迎合,而品巖是其躲避禮法最好的場所。

寡山別墅是藝蘅最重要的讀書著述之地。蔣灼《敘目》云:“田子敖詠林中,聲金振玉,偶聞瞥見,則抽簪刻竹記之,標(biāo)目銘心,聊代鉛槧。于是竹無空節(jié),無完膚,幾三十年?!盵注]田藝蘅:《留青日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17頁。藝蘅在寡山別墅種竹萬竿,偶有所想所得,便刻于竹上,這樣堅持了近30年。竹刻之文字后來形成了三十九卷的《留青日札》。除此,藝蘅還有《大明同文集》五十卷、《詩女史》十四卷等,本文所涉獵較多的《香宇集》多達(dá)三十四卷,這些文字多數(shù)都是與寡山別墅這樣一個清靜之地分不開的。

寡山別墅也是藝蘅與友人集會的地方。藝蘅詩文集中有《喜姚賈諸君子聚飲寡山別墅,是日欲雨不雨,卒成嘉游留贈一首》 :“二十三人過草堂,秋深兼喜病差強。占晴較雨談何易,臨水登山興正長。酒氣入花香旖旎,歌聲激竹韻琳瑯。催科未動田園樂,不羨當(dāng)年華子岡?!盵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由詩可知,這次聚會的人數(shù)多達(dá)23人,他們飲酒、登山、賞花、吟歌、作詩等,這是一次文人雅集。 癸亥稿中有《四月十七望夜與子久諸君子玄樓玩月》,詩云:“莫辭通夕醉,群玉正翱翔?!盵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此詩是藝蘅與友人在玄樓上賞月飲酒興起而作,勸友人“通夕醉”。 同年的端午節(jié),藝蘅有《端陽醉中喜蔣子久、昆季父子攜酒過訪,遂同季禾家叔燕集翠交亭》,詩中說:“五日正修菖歜會,七人重舉竹林杯”[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第87頁;第325頁;第304頁;第325頁;第200頁;第201頁;第300頁;第314頁;第142頁;第246頁;第323頁。,這一次是在翠交亭聚會飲酒,恰好是七個人,藝蘅將此次聚會看作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相聚。

賞花吟詠也是藝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藝蘅的詩文吟詠繁花,有并頭蓮花、菖蒲花、繅絲花、蕙花、金紗花、殿春花、荷花、山丹花、牡丹、七姊妹花、徘徊花、白木香花等名目頗多,但是藝蘅似乎最喜梅花。藝蘅詠梅花的數(shù)量多,有《紅綠梅花》《黃梅花》《解酲梅花下》《春雪點梅》《九月二歸品巖見白梅》《九日紅梅》等,包含了各種類型。對于善用香草美人手法的屈原,藝蘅為其《離騷》花草雖多但沒有提及梅花而多次遺恨不已,于是藝蘅寫下《春雪點梅花》之詩為梅花打抱不平,他貶低“蘭”“菊”之類的都是“尋常草”,梅花是不屑于入楚騷罷了。詩末自注云:“每恨《離騷》不及梅花,特為解嘲如此,梅雪有靈,當(dāng)為我粲然生香也?!盵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續(xù)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64頁;第228頁。藝蘅詩文集中有一組懷人傷逝之作,所懷之人死后,藝蘅傷悼不已,連作八首《傷逝》,每首都是以“一見梅花便憶君”[注]田藝蘅:《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4冊)·香宇集·香宇續(xù)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64頁;第228頁。開頭,藝蘅以最愛之梅花比之已亡之人,表達(dá)了對所懷之人的深情。

如今荒如廢墟的寡山,當(dāng)年有藝蘅精心打造的小小洞天與寡山書院;如今蕭條清冷的寡山,當(dāng)年有藝蘅及其好友常在寡山別墅或賞月、或飲酒、或吟詩、或修道、或登山,無限文人情致。本文呼吁有關(guān)部門能夠根據(jù)藝蘅《小小洞天記》《寡山書院記》與蔣灼《自心精舍記》的記載對藝蘅當(dāng)年的寡山別墅進(jìn)行模型再現(xiàn)與部分恢復(fù),對藝蘅的詩文集也要加大整理力度,讓人們品味寡山曾經(jīng)擁有的文化意蘊。

猜你喜歡
續(xù)修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
沈曾植著作集出版前史發(fā)覆
從《漢書·藝文志》“詩賦略”到《隋書·經(jīng)籍志》“集部”看文學(xué)觀念的發(fā)展變化
文教資料(2020年4期)2020-04-20 11:46:54
鄰父伐樹
登樓
《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版本辨析
從目錄學(xué)看古代文體分類意識的演進(jìn)
《郡齋讀書志》子部與集部類目的設(shè)置
上海古籍出版社
博覽群書(2013年1期)2013-06-20 09:00:08
軍事志續(xù)修篇目設(shè)置若干問題探討
軍事歷史(2004年3期)2004-11-22 07:28:40
淺談續(xù)修軍事志需要把握的四個問題
軍事歷史(2004年6期)2004-08-21 06:30:36
徐州市| 喜德县| 宁津县| 武威市| 罗平县| 张家港市| 永年县| 梁平县| 河间市| 柳江县| 吴江市| 武夷山市| 六枝特区| 大宁县| 兰溪市| 清丰县| 汝城县| 万源市| 和政县| 永靖县| 成都市| 蓬莱市| 南昌市| 五河县| 大连市| 承德县| 黎平县| 乐清市| 特克斯县| 连州市| 佛教| 修水县| 丰宁| 乐清市| 水富县| 海宁市| 上思县| 宜兰县| 堆龙德庆县| 根河市|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