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宇
摘要:在某些建設工程中可能會存在多個的工程業(yè)主、施工發(fā)包方、多個承包方共同協作共同完成的建設任務情況,其中協調各承包商利益、提高各承包方的施工能力以及安全水平,也是安全管理研究的主要任務之一。本文通過尋找施工中存在的競爭合作關系,建立競合博弈模型來尋找企業(yè)在制定承包策略、招標價格、市場拓展率、分包策略、安全培訓率,及各環(huán)節(jié)上企業(yè)的利益;最后通過算例驗證模型有效性。
Abstract: In some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re may be several project owners, construction contract-issuers and contractors working together. Coordinating the interests of various contractors and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capacity and safety level of each contractor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tasks of safety management research. By searching for the competitive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in th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competitive game model to find the enterprise's contracting strategy, bidding price, market expansion rate, subcontracting strategy, safety training rate,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enterprises in each link. Finally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with example.
關鍵詞:博弈;協調模型;施工企業(yè);安全效益
Key words: game;coordination model;construction company;safety profit
中圖分類號:X91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02-0087-04
0 引言
隨著“一路一帶”戰(zhàn)略開展,石油建設建設企業(yè)開展海外項目已有二十余年,在拓展海外項目的同時,接觸到的不光是同行業(yè)的國內競爭者,也會同國際的石油公司接觸。這種接觸也可能是競爭,也可能是合作,競爭可能導致兩敗俱傷,合作也可能促成雙贏。處理好與國際石油公司的競爭與合作關系,處理好本國同行業(yè)的競爭合作關系,是今后建設行業(yè)本身的長期問題[1]。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外學者就已將企業(yè)之間的競爭轉化為供應鏈上的競爭,其中1988年,Tirole[2]提到企業(yè)之間在供應鏈上的價格競爭會導致供應鏈的低效,進而影響整體利潤。2001年Gerchak[3]依照供貨價需求建立供應鏈協調模型。2001年Bakeley[4]探討了集群競爭力在博弈上帶來的關系以及促進作用,例如分享專業(yè)技術勞動資源。2002年魏守華[5]則探討了價值鏈分工和市場議價來源于合作機制的作用。競合模型方面,2005年Xiao[6]以一個制造方兩個經銷方的供應鏈模型以解決需求促銷和分銷管理的決策問題。2008年郭紅蓮[7]在之前研究基礎上提出多個供應商、一個制造商、多個經銷商的三級供應鏈競合博弈協調模型。2010年黃昶生[8]從石油供應鏈方向結合競合動力博弈模型在石油公司的市場競爭進行分析,分析其中和公司的合作程度取決因素。2010年徐光麗[9]分析競合模型供應鏈上競爭合作的決定因素。上述模型通過剖析企業(yè)競爭中供應鏈的相互協調關系,為探尋施工企業(yè)中的供應鏈關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
在之前研究的成果上,以發(fā)包方的利益最大化原則,從競合博弈模型方向探討在市場中安全施工利益的最大化。假設安全管理的利潤來源于:通過能力提升以及市場拓展導致需求增加的現實利益提升、人員素質提高以致安全成本降低的潛在利益提升。我們的模型旨在研究承包單位、施工企業(yè)的安全管理,通過適當的政策、價格等手段,拓展市場、誘導承包方,使發(fā)包方做出最優(yōu)的投資和安全利益的最大化。
1 競合博弈協調模型
競合博弈不僅僅是參與者之間的合作,也包括合作中的競爭,由于參與者之間的利益完全不一致,對于參與者而言,競合博弈模型的建立是通過改變鏈上不同參與節(jié)點的權重,朝結果朝向對自己有利的一面,及經過類似于商業(yè)游戲的五個要素及參與者、附加值、規(guī)則、策略、以及博弈范圍的競爭合作一樣[10]。
2 集中決策
現實的施工價值鏈很難出現業(yè)主、發(fā)包方、承包方均為1的情況,隨著業(yè)主、承包方的數量的增加,假定業(yè)主、分包商的保留效用為0,可得價值鏈被協調時的承包價格及其市場拓展率范圍,以及在不同數量承包方下,施工價值鏈分包價格及安全培訓(監(jiān)督)率的范圍。通過業(yè)主及承包方的數量組合下得到發(fā)包方的利潤范圍。(表2-表4)
從表中不難發(fā)現,發(fā)包方的利潤雖然隨著業(yè)務拓展逐漸增高,但是施工能力以及安全培訓(監(jiān)督)、質量監(jiān)督能力,才是其保障,而非單純增加承包方數量,一方面發(fā)包方不僅需要增加人力物力保證施工質量,另外由于各個分包團隊的組成不統(tǒng)一,文化程度不一致導致的安全意識薄弱、安全施工行為不規(guī)范等因素,仍需要增派人力進行培訓監(jiān)督。
6 結語
本文將競合博弈模型與施工企業(yè)的供應鏈進行協調,發(fā)現核心企業(yè)(發(fā)包方)采取適當的競標政策、市場拓展率以及分包價格等實現三級供應鏈上的協調,使安全效益的最大化,與此同時增加各節(jié)點的效益,進而使整體的效益得到保障,做到安全施工、高效施工的共贏局面。
本文的不足之處也由于當下環(huán)境的影響,例如環(huán)境復雜、與真實環(huán)境的偏差、以及相對的其他因素影響而造成的信息不對稱、人員的個體因素影響等等。此外,在響應外部環(huán)境變化的供應鏈更新響應仍然存在不足,這也是日后面對解決的方向或重點。
參考文獻:
[1]羅永燦.中國石油企業(yè)與國際石油公司的競合博弈分析[J].中外能源,2012(7).
[2]Tirole.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M].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 1988.
[3]Wang and Gerchak.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hen Demand is Shelf-Space Dependent[J].Manufacturing&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1, 3(1):82-87.
[4]David L.Barkley and Mark S.Henry.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s of Targeting Industry Clusters[R].REDRL ResearchReport,Clemson University,2001.
[5]魏守華,石碧華.論企業(yè)集群的競爭優(yōu)勢[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2(1):60-64.
[6]TIAOJUN XIAO, GANG YU, ZHAOHAN SHENG,YUSEN XIA. Coordination of a Supply Chain with One-Manufacturer and Two-Retailers Under Demand Promotion and Disruption Management Decisions[J].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05, 135: 87-109.
[7]郭紅蓮.M個供應商、1個制造商和N個經銷商的三級供應鏈競合博弈協調模型[J].中國管理科學,2008.
[8]黃昶生.我國國家石油公司間的競合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
[9]徐光麗.供應鏈企業(yè)競合的博弈分析[D].山東大學,2010.
[10]王飛.T我國地方政府間競合博弈與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