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文
阿姨在培智學(xué)校工作,過年也不放假,于是,媽媽便叫我拎著禮包去拜訪她,到那個我印象中陰郁、沒有笑聲的地方。
學(xué)校的門大開著,教學(xué)樓離得很遠,聽不見一點聲音。我在門口磨了半天,終于和門衛(wèi)打了照面,悠悠地走進去。
走到教室門口,卻忽然熱鬧起來。我探頭向里邊看,只見幾個小孩坐在平衡椅上,擰著眉和東倒西歪的椅子打仗,有時坐住了幾分鐘,便咬起一口牙齒,沖輔導(dǎo)員癡癡地笑。
我是在操場上找到阿姨的,她正陪著一個七八歲的男孩跑步。我看見那個男孩子,只覺得他活像一只章魚——手軟,腿也軟。他的手伸展著彎曲在半空中,腿像合不起來似的繞成八字形,得靠扶著鐵籬笆才能活動。
阿姨在另一頭等著他,見他撐著扶桿,左右搖擺著,終于站直了腿,便沖他喊:“跑呀!”那男孩聽了,愣了幾秒,傻乎乎一笑,慢慢反應(yīng)過來,便小心翼翼地松開兩只手。
“培智學(xué)校”,給人以陌生感;“陰郁、沒有笑聲的地方”,設(shè)下懸念:“我”在這所學(xué)校將會遇到什么樣的孩子?將會經(jīng)歷什么樣的事情?那些孩子真的如“我”印象中的那般陰郁嗎?文章一開頭便抓住了讀者的心。
孩子們的熱鬧歡愉與“我”一開始想象的陰郁、在門口感覺到的安靜大相徑庭。“擰”“咬起一口牙齒”“癡癡”寥寥幾筆,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把男孩“手軟,腿也軟”的肢體特點和“繞成八字形”的怪異情態(tài)描寫得有聲有色,“伸展”與“彎曲”看似矛盾,實則展現(xiàn)出了生命的張力。小作者善于體察細微之處,把一個艱難伸展、扶著鐵籬笆才能活動的少年勾畫出了神韻。
“終于”可見其站直的艱難,“愣了幾秒”“傻乎乎”“慢慢反應(yīng)過來”“小心翼翼”這一連串與遲鈍相關(guān)的詞匯聚集,極寫他行動的遲緩、艱難,字里行間流露出“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