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
摘 要:品德課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為主要教學目標,教師要探尋品德課與核心價值觀的結合點,以品德教學為橋梁滲透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要實施合作探究策略,夯實學生認知基礎;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培養(yǎng)學生情感認同;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促進道德行為思考;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正確選擇。
關鍵詞:品德課;核心價值觀;德育工作;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0-0018-01
十九大將“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青少年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黃金時期,教師在品德課教學中要加強核心價值觀與品德課教學的有效融合。要根據(jù)青少年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客觀情況,以多樣化的方式開展品德課教學活動,將核心價值觀逐步滲透其中,使得學生真正意義上理解核心價值觀,以此為日常生活的行為指南。對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對如何在品德課教學中滲透核心價值觀進行研究。
一、實施合作探究策略,夯實學生認知基礎
在品德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素質教育思想為引領,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在品德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根據(jù)學生的成長認知規(guī)律,結合品德課程教材內容制定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方案,努力尋找品德課程與核心價值觀的切合點,將課堂教學的主動權轉移到學生手中,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活動的參與體會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夯實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基礎,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例如,在蘇教版品德教材“我們的民風民俗”一課知識點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合作小組,讓每個小組選擇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加以研究,如“春節(jié)”“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清明節(jié)”等。要讓學生了解節(jié)日的來源、相關故事、古代詩文、風俗習慣等,在交流討論中拓展認知視野,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懷,以達到滲透核心價值觀的目的。
二、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培養(yǎng)學生情感認同
在品德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指導之下,吃透品德教材,挖掘品德教學中的核心價值觀教育資源,并對校園中“真、善、美”方面的典型事例進行深入挖掘,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導入品德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充分發(fā)揮榜樣的示范作用,使得學生感受榜樣就在身邊,促使核心價值觀在品德課堂中的滲透朝著生活化、日常化、具體化的方向發(fā)展,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例如,在蘇教版品德教材“我的好習慣”一課的講解中,教師可以讓班級內的學生說一下自己心目中的榜樣是誰,為什么會以他為榜樣。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以以“你認為班級中哪位同學的好習慣值得你學習”為題,引導學生再次交流表達。要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榜樣,使得學生體會到榜樣就在身邊,進而以榜樣為標桿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行為習慣,拉近核心價值觀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于無形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認同。
三、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促進道德行為思考
在品德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指導之下,將品德課堂教學的主動權轉移到學生手中,彰顯學生在品德課堂中的主體性,時刻關注學生的身邊生活、社會生活,實現(xiàn)品德教學、現(xiàn)實生活、核心價值觀三者的有效融合,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實際息息相關且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在情境分析之中獲得體驗,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道德行為的思考,幫助學生構建以核心價值觀為基礎的行為模式。對此,教師可以結合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對品德課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拓展與延伸,將核心價值觀逐步滲透其中。例如,教師可以結合“老人摔倒了要不要扶”這一熱點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邀請學生表演春晚小品《扶不扶》,在學生親自參與體驗中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促使學生深刻反思自身的道德行為,進而引導學生認識到誠信做人的重要性。
四、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正確選擇
在品德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開展課堂內的教學活動之外,還要積極開辟“第二課堂”,有目的、有意識、有組織地開展課外實踐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現(xiàn)實生活之中,確保學生獲得更為積極的道德體驗,將實踐環(huán)節(jié)中的道德教育因素轉化為自身的道德認識,從而拓展品德教學空間,實現(xiàn)品德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有效結合,引導學生更好地踐行核心價值觀。例如,在蘇教版品德教材“從一滴水說起”一課的講解中,教師可以開展“點滴水,匯聚情”的主題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針對校園、家庭、公共場所等區(qū)域進行調查,內容主要是這些場所是如何節(jié)約用水的,在此基礎上結合本課知識點制作節(jié)約用水的標語、設計改良用水裝置的辦法等,用自身的實踐行動為水資源危機的解決做出貢獻,于無形之中滲透核心價值觀。
總之,核心價值觀要逐步滲透于學校的品德教學活動之中。學校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結合品德課程教學內容,制定科學有序的教學方案。要通過合作探究策略的實施、榜樣示范作用的發(fā)揮、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加深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高平平.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思想品德教學[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6(08).
[2]耿亞彬,楊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鏈接[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5(03).
[3]徐靜.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走進小學品德課堂[J].中小學德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