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瑞金
摘要:趙孟頫畫家、詩人,題畫詩數(shù)量多、水平高。這些詩的物境鋪陳、情境抒寫和意境營造是相互統(tǒng)一的,山水、花鳥、人、馬、竹、木等,均為“景語”,但同時(shí)也是“情語”,是情景交融的,在此基礎(chǔ)上,完成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意境營造。
關(guān)鍵詞:趙孟頫;題畫詩;意境
趙孟頫是元代畫家、詩人,《松雪齋集》收錄了40多首題畫詩,其中,《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為組詩,《題四畫》為4首,總算起來可以算作近70首。如果按照劉瑞娟碩士論文《趙孟頫題畫詩研究》的定義,把“詠畫”、“論畫”、“因畫抒情”、“因畫敘事”的詩也算上,就接近90首,數(shù)量相當(dāng)可觀。
一、物境鋪陳
王昌齡說:“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云峰之境,極麗極秀者,神之于心,處身于境,視境于心,瑩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边@就是“物境”,是在鋪陳物象、描述現(xiàn)象、揭示事實(shí)。寫山水詩,要鋪張“泉石云峰”,寫勞動詩,要鋪陳采桑耕織,寫軍旅詩,要鋪陳的就是駿馬戰(zhàn)斗了。所以,鋪陳“物境”,是詩歌中的“事實(shí)”或“虛擬事實(shí)”部分,總之都是“有形”之物。趙孟頫題畫詩所“鋪陳”之“物境”,即畫中的景物和事象,包括花、鳥、蟲、獸、耕田、織布、泉、石、云、峰、人、物等,是其詩中所描述的“現(xiàn)實(shí)內(nèi)容”之一。
(一)題山水畫
題山水畫,所鋪陳之“物境”,自然是“山水”之形象,也就是“泉石云峰”之類?!额}董元溪岸圖》:
石林何蒼蒼,油云出其下。
山高蔽白日,陰晦復(fù)多雨。
窈窕溪谷中,邅回入洲溆。
冥冥猿狖居,漠漠鳧雁聚。
幽居彼誰子,孰與玩芳草。
因之發(fā)長謠,商聲動林莽。
詩中鋪陳了石林、油云、高山、白日、陰雨、溪谷、洲溆、猿狖、鳧雁、芳草、林莽和幽居之人,陳述的人與自然世界的關(guān)系。
《題舜舉小隱圖》鋪陳了水、石、澗、流等,描述“隱”者之幽境,《題洞陽徐真人萬壑松風(fēng)圖》鋪陳了松、風(fēng)、云,寫其出塵。此外,《題西溪圖贈鮮于伯機(jī)》、《題李公略所藏高彥敬夜山圖》、《題也先帖木兒開府宅壁畫山水歌》、《題商德符學(xué)士桃源春曉圖》、《題米元暉山水》、《題楊司農(nóng)宅劉伯熙畫山水圖》、《題秋山行旅圖》、《題高彥敬樹石圖》、《題彥敬越山圖》、《題孤山放鶴圖》、《題東野平陵圖》、《題范蠡五湖杜陵浣花圖》、《題蒼林疊岫圖》、《題龔圣予山水圖》、《題山水卷》、《題高彥敬畫二軸》、《題先賢張公十詠圖》、《題朱銳雪景》等,流連山水之間,鋪陳山、水、泉、石、林木、猿狖、溪谷、疊岫等,自然風(fēng)光,或郁郁蔥蔥,或小橋流水,或江流浩渺,或清泉幽咽,宏闊之境有之,小巧之景亦有之,不一而足……
(二)題人、馬、耕織
趙孟頫是山水畫家、人物畫家,其“人馬圖”大多是古代人、馬繪畫的經(jīng)典,題寫人物畫的詩有《題黃華為其父寫真》、《題二喬圖》、《題秋胡戲妻圖》、《題太白酒船圖》、《黃清夫秋江釣月圖》等,題寫駿馬圖的詩有《題李伯時(shí)元祐內(nèi)廄五馬圖黃太史書其齒毛》、《胭脂驄圖歌》、《題舜舉摹伯時(shí)二馬圖》等,其中,《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融合了山水、人物、農(nóng)事、節(jié)氣、風(fēng)俗、氣候、土壤、作物等,構(gòu)成了一幅綜合性、史詩性的勞動畫卷。
這些題畫詩所鋪陳的“物境”,大多數(shù)就是畫中的“物境”,詩境與畫境,大體上沒有明顯的差別,但也有一部分沒有重述畫中景物,而是直接展開想象的,例如《題二喬圖》:
長江東來水滔滔,誰謂江廣不容刀。
中有喬家女兒淚,何意師昏隨二豪。
龍虎方爭欲相啗,鸞鳥鎩翮將安逃?
不見當(dāng)時(shí)老諸葛,獨(dú)聘丑婦何其高。
其中“喬家女兒”與屬于“畫上事物”,而“老諸葛”、“丑婦”這是“畫外事物”了。
當(dāng)然,在更多的時(shí)候,“畫上事物”與“詩中事物”是基本一致的。例如《題孫登長嘯圖》:
在澗幽人樂考槃,南山白石夜漫漫。
空林無風(fēng)萬籟寂,長嘯一聲山月寒。
歷代流傳的“孫登長嘯圖”繪畫,孫登坐在山石上彈琴,林木空曠。詩畫比對,“畫上事物”與“詩中事物”是一致的。
(三)題花卉蟲魚
元代山水畫最為發(fā)達(dá),“宋元山水意境”備受贊譽(yù),人物畫、駿馬圖也很發(fā)達(dá),梅蘭竹菊、鳥獸蟲魚等繪畫也已經(jīng)相當(dāng)成熟。宋代的文與可畫竹已經(jīng)相當(dāng)有名,到了元代就更加成熟,元人李衎《竹譜》是畫竹理論的集大成之作,趙孟頫題《秀石疏林圖》說:“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yīng)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笔菚嬍飞鲜钟忻睦碚撚^點(diǎn)。
趙孟頫《題錢舜舉著色梨花》、《題萱草蛺蝶圖》、《題李仲賓野竹圖》、《題仲賓竹圖》、《題孤山放鶴圖》、《題王子慶所藏大年墨雁》、《戲題僧惟堯墨梅》、《題舜舉折枝桃》、《題所畫梅竹贈石民瞻》、《題所畫梅竹幽蘭水仙贈鶴皋》等,梨花、萱草、蛺蝶、梅、竹、仙鶴、大雁、桃花、蘭花、水仙等種類繁多,鋪陳開來,充滿了生活的情趣。
二、情境抒寫
詩有景語,有情語,而一切景語都是情語,“物境鋪陳”為的是“借景抒情”,所以,鋪陳的物境都指向或暗示了喜、怒、哀、樂的“情調(diào)”,也就是作者在物象上所寄托的情感內(nèi)容。
《題黃清夫秋江釣月圖》說:
塵土染人衣袂,煙波著我船窗。
為問行歌都市,何如釣月秋江。
這首詩采用了“對比”手法,用煙波、秋江、釣客、月亮渲染了遠(yuǎn)離塵俗的幽靜之美,與都市行歌者的衣上塵土對比,其間的差別何止以道里記?“為問”一句是“質(zhì)疑”,“何如”一句是“點(diǎn)醒”,寫出了釣月秋江的“樂趣”,景物對比,都是表達(dá)樂趣的鋪墊。
還有的題畫詩,依托畫中景物,不再寫景,在畫面的基礎(chǔ)上直接抒情,如《題孫安之松楸圖》:
墳?zāi)乖谌f里,宦游今五年,
人誰無父母,掩卷一潸然。
這里沒有一句提及“畫面事物”,而是直接抒發(fā)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所以,題畫詩比純粹的詩歌多了一種便利,就是“物境”鋪陳的工作可以由畫面代替,并在此基礎(chǔ)上直接抒發(fā)情感。
但是無論如何,寫景是為了寫情,因此,物境和情境其實(shí)是不可截然分別的。
三、意境營造
“物境”、“情境”、“意境”難以截然剖判,但也有一些大致的界限?!拔锞场笔瞧赜凇拔锵蟆钡木辰?,比較容易分辨,“情境”與“意境”的分別卻不明晰,如果“情”在本質(zhì)上是側(cè)重于“感性”而“意”在本質(zhì)上是側(cè)重于理性的,那么,“情境”就是偏重于“感覺”的境界而“意境”則是偏重于“思想”的境界,又因?yàn)椤扒椤钡娘@、隱不同,“情境”偏重于“有我”而“意境”側(cè)重于“無我”。
《題萱草蛺蝶圖》
叢竹無端綠,優(yōu)花特地妍。
飛來雙蛺蝶,相對意悠然。
在這首詩中,“情”是“隱藏的”,融入“景”中,這種“情景交融”的特點(diǎn),正是韻味無窮的“意境”?!额}米元暉山水》:“澄江漾旭日,青嶂擁晴云?!辈⒉幻髡f,一個(gè)“漾”字,一個(gè)“擁”字,寫出暖烘烘的感覺,但是情感讓人難以具體捉摸,正是“虛實(shí)相生”的意境。可見,趙孟頫題畫詩“意境”營造,在于“有余不盡”,“情思”俱“隱”……
綜上所述,在趙孟頫的題畫詩中,物境、情境、意境和“畫境”是高度統(tǒng)一的,但是有時(shí)候并不鋪陳“物境”,這一任務(wù)就由畫面事物來完成,當(dāng)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參考文獻(xiàn):
[1]劉瑞娟.趙孟頫題畫詩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13.
[2]趙孟頫.《松雪齋集》卷二[M].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
[3]趙孟頫.《松雪齋集》卷三[M].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
[4]趙孟頫.《松雪齋集》卷五[M].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