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昕巍
自1907年李叔同先生和歐陽予倩先生將話劇藝術引入中國,110年來,幾乎沒有一部專門寫教師的作品。今,承一代教育宗師廖世承先生之畢生心血歷程,我們來創(chuàng)排一部關乎“師道”、關乎“士子之道”的話劇:《師說》。借用唐代大家韓愈先生的《師說》來命名此劇,更含深意。此番的原創(chuàng),我們努力去填補此間空白,我們?nèi)樾聲r代“中國教育夢”之踐行者樹碑立傳。
師為何?生為何?學為何?思為何?怎為師?怎為生?如何學?如何思?是我們在這部話劇中著力要研討的問題。教學無痕,是在寂靜中感染觸動,在歲月中潛移默化,在無聲中潤物成器。
自古以來,中國歷代教師,不僅僅是知識認知的言傳身教,更是以高尚人格魅力延續(xù)著中華民族的氣脈精神。正如劇中廖世承先生所言:“我等一介書生,清貧教師,為人師表,承繼中華道統(tǒng),苦學西方強技,秉承中體西用之信念,于山河破碎之間踐行先賢之師道訓導,傾心培育子弟,強悍中華精神薪火,以致永恒!”
廖先生的一生,歷經(jīng)中國近現(xiàn)代清末、民國、軍閥混戰(zhàn)、列強欺辱、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新中國等諸多歷史風云,在狼奔豕突、東張西望、尸橫遍野、舉目無光、同仇敵愾、烈血豪情之間,廖公苦苦尋求教育救國之路、教育興國之夢……
本劇在豐厚的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背景之下,飽涵大量知識點,描寫出以廖先生為代表的中國教育家的群像。廖世承先生的人物塑造是有相當難度和要求的,本劇主要表現(xiàn)廖先生的思想世界和事業(yè)世界、命運世界,較少涉及個人生活,這就要把他的堅定、隱忍、激越、沉靜、智慧、和善、樂觀、悲憫、理性、情趣等等諸多人格魅力塑造好。
劇中幾個主要人物都是為廖先生服務的。廖父,圣約翰大學的國文教授,一直主張兒子出國留洋要學習金融、法律、經(jīng)濟等熱門學科,但是兒子居然學了教育學博士,回來后還一門心思投身教育,連光華大學副校長都辭了,于是勃然大怒,可是最后反而被兒子的苦口婆心“帶到溝里”,轉(zhuǎn)而支持兒子的教育事業(yè),觀眾發(fā)出了會心的笑聲,老先生實在是太可愛了。
方劍虹,錢鐘書名著《圍城》中方鴻漸的原型,是一個廖先生的同學老友,一生謹小慎微,能力不強,固守本分,在不知不覺中也做到了桃李滿天下,但是在文革中面對廖先生被造反派批斗迫害時,他挺身而出,慷慨抗爭,完成人格升華,成為英雄。
王國香,一個“聽話”的職員,無論在南京國立東南大學中學部還是在湖南省教育廳,乃至后來在上海師大,她在有意與無意之間成為戲劇動力的反向力,她的“嘴臉”是我們所熟悉的,官僚、教條、強詞奪理、冰冷甚至惡劣。在文革批斗中,廖先生在她也被迫害的時候,說她是個“我了解的普通人”,王國香很震驚。
舞美設計緊貼歷史脈絡,追求古雅樸實的意趣,完成從民國到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環(huán)境風貌營造。服裝、造型、道具、音樂音響的風格含蓄、凝重、沉穩(wěn),在深沉的歷史情感敘事中,完成具有時代感、內(nèi)在、大氣的戲劇美。全劇的表演風格注重內(nèi)在、自然、細膩、深情、力量,在生活藝術化和藝術生活化之間找到有機結(jié)合點。
廖世承先生簡樸而嘔心瀝血的人生軌跡為我們橫陳出一軸中國近現(xiàn)代中等教育、師范教育的崎嶇堅韌長卷。這長卷,裹挾著一眾教者先賢的良苦用心,叩問著今世的傳人;這長卷,托舉著百年智者前輩的暗夜火炬,召喚著當下的子孫!
《師說》不僅講述一條中國近代教育宗師廖世承先生之跌宕命運的路,更呈現(xiàn)出一腔中國近代教育學人淚始干紅燭之潤物無聲情。
師道永存!百代文宗韓愈寫下千古名篇《師說》以勉后世,面對百年中國近現(xiàn)代教育的翹楚脊梁,這位“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文壇領袖,當可拈須而慰。而當下的教師、未來的教師們,與本劇的對話就更加會波瀾于胸,澎湃于心。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有限公司導演、編劇、制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