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 銘
張 云
陳進勇
作為城市公共水域的杭州西湖,兼具山水風景與人文資源,在歷史上一直吸引了各類園林依托建設。與傳統(tǒng)城市私家園林不同,杭州西湖湖上園林一直在一個更為復雜和動態(tài)的城湖大環(huán)境中發(fā)展與演化。民國初年,是杭州城湖關系在短期內(nèi)發(fā)生巨變的時段,“西湖入城”使城湖空間不再隔絕,也加劇了園林、風景、城市互為影響、互為轉化,造就了西湖湖上園林建設發(fā)展的一個高峰。那么,作為更大的風景有機整體組成部分的西湖湖上園林,當其復雜的依托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是如何適應、演化及轉變的?這一變化從哪些層面得以具體體現(xiàn)?西湖湖上園林在這一時期的變化,是否為它帶來了某種不同于其他江南傳統(tǒng)園林的獨特性與重要性?
關于杭州西湖園林的研究成果頗豐,角度各異,這些研究或著眼于園林整體性的特色分析與測繪記錄,如安懷起的《杭州園林》[1]、童寯?shù)摹督蠄@林志》[2]等;或關注單個園林的歷史信息梳理及造園風格手法賞析,如《西湖名園——郭莊造園手法分析》[3]等;或選取西湖園林中具有特色的類型來揭示其營造特色,如《杭州西湖漢傳佛寺園林空間研究》[4]等;或以整體視角闡述西湖園林從古代到現(xiàn)代的發(fā)展階段及時代特征的《杭州西湖園林變遷研究》[5]《杭州西湖風景區(qū)山地園林歷史變遷及理景藝術研究》[6]等;而對于民國初年西湖風景的演變,近年有研究者從“空間競爭”的社會學視角加以解析,如《Perceptions of Change, Changes in Perception—West Lake as Contested Site/Sight in the Wake of the 1911 Revolution》[7]等,通過分析對風景場所的記錄與表現(xiàn)中體現(xiàn)出來的顯著變化,提示出民國初年這個時段對于現(xiàn)代西湖風景形成的重要性。
民國時期西湖風景園林的記錄,主要集中在各類游記及導游書籍中。民國初年,隨著1909年滬杭鐵路開通及1912年杭州城墻開始拆除后,關于西湖風景的記錄逐漸增多,如汪洋的《西湖四日記》[8](1917年)、陳之祥的《西湖游記》[9](1917年)、徐珂的《增訂西湖游覽指南》[10](1918年)等,在1920年政府開始環(huán)湖馬路建設后,西湖風景園林的記錄數(shù)量出現(xiàn)了爆發(fā)性增長,從胡祥翰的《西湖新志》[11](1921年)、《西湖新志補遺》[12](1923年)開始,在1921—1937年間,既有個人作者的西湖風景園林介紹如西湖閑閑居士的《名勝西湖》[13](1923年)、劉再蘇的《西湖快覽》[14](1925年)、周潤襄的《游西湖的向導》[15](1929年)等,也出現(xiàn)了專業(yè)旅行社的西湖介紹如中國旅行社編寫的《西子湖》[16](1929年)、浙江省國民黨黨部編寫的《西湖導游錄》[17](1935年)等,在這些西湖文獻中,湖上園林往往辟有專篇介紹,成為研究民國西湖風景園林的重要資料。除各類游記及導游書籍,某些有影響力的民國西湖公共園林有專門的園志記錄了詳細的建造過程,如《西泠印社志稿》[18]等。此外,民國西湖湖上園林也留下了相當多的影像記錄,如民國初年“二我軒”攝影社制作的相冊《西湖風景》及散見在各文獻中的園林照片等,都是珍貴的研究資料。
本文擬聚焦于民國初年這一特定時段,以郭莊及西泠印社2個具有代表性的湖上園林為分析對象,具體辨析作為研究對象的園林中建筑與空間的位置關系變化,揭示近代城湖關系變遷背景下杭州西湖湖上園林的空間演進過程及背后的發(fā)展邏輯。
西湖歷史上由淺海灣演變而來,秦漢六朝時期,西湖僅是有寶石山吳山南北2個岬角的向東海開放的海灣,隋代始設杭州,西湖東側的居住聚落逐漸擴展。從唐中期到五代,西湖成為城區(qū)重要水源及城郊游覽風景,杭州城區(qū)逐漸發(fā)展完整,并因為西湖的存在形成南北狹長、兩端寬中間窄的“腰鼓城”形狀,杭州和西湖基本確立起共生的城湖關系。
西湖和杭州歷經(jīng)千年磨合達成的共生的城湖關系,在近代出現(xiàn)了一個顯著的變化。在民國以前各朝代,雖然西湖對杭州城非常重要,也是有名的大眾游覽勝地,但西湖一直是杭州“城外”的一處水域,城市空間由城墻明確限定,到達西湖需經(jīng)過城門,城門每晚關閉,這讓西湖在場所上及心理上被認為是與城市空間不同的“郊外”空間(圖1)。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從1912年起沿湖滿營和杭州城墻開始拆除,使得西湖和城區(qū)連接成為一個空間整體,被時人稱為“西湖入城”[20-21]。
作為湖上名勝式園林的典范,西泠印社的建設從1905年開始,到1924年基本成型,其中可以發(fā)現(xiàn)存在2次建設高峰,并均與近代城湖變遷的時間節(jié)點對應。
第一次建設高峰是1912—1915年。從西泠印社1905年建設首座建筑仰賢亭后,有6年時間幾乎未建任何建筑,但從1912年起的5年間,石交亭、山川雨露圖書室、寶印山房、斯文窗、心心室、福連精舍、四照閣、題襟館、剔蘚亭9幢以上建筑分別建成[18]。西泠印社的第一次建設高潮始于1912年,對應了1912年拆除滿營開始“西湖入城”的時間節(jié)點。
西泠印社的第二次建設高峰是1920—1924年。吳隱建的遁庵、還樸精廬、味印亭、觀樂樓4幢建筑,于1920年捐給了西泠印社,之后從1922年開始,小龍泓洞景觀、缶亭、漢三老石室、鶴廬、涼堂、華嚴經(jīng)塔、復建的四照閣7項建筑及景觀建成[18],又納入柏堂和竹閣2項相鄰建筑,西泠印社在3年內(nèi)增加了9項以上的建筑及景觀。西泠印社第二次建設高峰的時間,對應了城湖關系變化的另一個時間點,即從1920年起,政府提出“建筑西湖環(huán)湖馬路之計劃”[21],該計劃改善了西泠印社的可達性,也促進了西泠印社的進一步建設(表1)。
西泠印社建設過程中,在重點位置上發(fā)生的建筑遷移,是其空間分區(qū)演變的線索及標志。
西泠印社北側正中的山頂平地,是孤山上重要的制高點,也是一處有名的景點[18]。西泠印社在往北側拓展的過程中,第一步就是于1914年在舊址上重建了四照閣,以恢復舊時名勝。
然而,位于孤山這處重要位置上的四照閣,在1924年被移至鴻雪徑盡端西側,原四照閣處建了華嚴經(jīng)塔[18]。四照閣作為歷代以來的有名景點,在重建不久就被辟為西泠印社的公共茶室,“西湖入城”后,此絕佳觀湖處必是一番熱鬧場景。而替換為華嚴經(jīng)塔后,則成為僅供觀瞻、無法進入逗留的紀念性構筑物。
圖1 杭州城墻變遷圖(改繪自參考文獻[19])
因此,四照閣的向南移位,說明從1924年開始,西泠印社的空間逐漸演化成為南側大眾停留區(qū)和北側專業(yè)討論區(qū)的分區(qū)格局。四照閣南移后,西泠印社北部區(qū)域的鶴廬成為個人研究空間,而觀樂樓也靜僻到1927年吳昌碩可小居于此[22](圖2、3)。
圖2 1924年四照閣南移,原址建華嚴經(jīng)塔(改繪自參考文獻[1])
圖3 南移后的四照閣使北側區(qū)域相對清靜(作者攝)
在西泠印社20余年的建設中,其建筑、園林、景觀構筑物等所組成的整體空間格局也逐漸從原來的東西向展開,演變成南北向延伸。
西泠印社從1905開始建設,到1912年,西泠印社形成了以仰賢亭為中心、沿山地等高線東西向展開的完整空間格局[18]。1914年在西泠印社東北側高地建題襟館[22]、四照閣,其后到1920年建設了觀樂樓等建筑。因此,到1921年左右,西泠印社的空間布局開始向北拓展。
1922年西泠印社南側的柏堂、竹閣被納入后,西泠印社用地直接和南側孤山馬路接壤,在1923年建設了石坊作為南側入口標志。之后,于1924年又在北側山頂建華嚴經(jīng)塔。這樣,在建筑群北擴南延的基礎上,最終確立出西泠印社南北向的空間格局(圖4)。
城湖關系的變遷,從多個方面影響并導致了西泠印社空間格局的轉化。首先,“西湖入城”為西泠印社帶來了更多類型的人群,從而促使其演化出更適合分區(qū)使用的南北空間格局;其次,在城湖關系變遷過程中,西湖作為城市景觀的角色被大大加強,西泠印社的后期建設也因此向南側西湖方向延伸,這直接造就了其原東西向空間格局的轉變;最后,城湖關系變遷使城市與西湖直接相連,促進了西湖周邊景點的游覽連續(xù)性的建構,西泠印社在孤山頂部建設了突出視覺標志性的華嚴經(jīng)塔,最終奠定并強調(diào)了新的南北向空間格局生成。
表1 對應城湖變遷時間節(jié)點的西泠印社2次建設高峰
郭莊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左右,因主人宋端甫而稱為“宋莊”,又名“端友別墅”,1922年售予郭士林,故改名“郭莊”,又名“汾陽別墅”[3]。故郭莊的建設可大致分為1907—1921年的“宋莊時期”和1922年后的“郭莊時期”。
“宋莊時期”的郭莊早期空間布局,是從用地南端的宋家祠堂開始的,其后在祠堂北側建設了香雪分春堂,祠堂東北側建了景蘇閣,在祠堂東側建設了沿湖的西式住宅[24]。而用地北側的大片綠地則多植桃柳,中間設船亭。1922年郭士林購得此地,雖建設不多,但明顯將建設重點向北轉移,對照童寯先生1937年繪制的郭莊平面,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郭士林增建了西側沿路入口,以及現(xiàn)兩宜軒位置的建筑(圖5)。
圖4 1905—1924年西泠印社的空間演變(改繪自參考文獻[1])
圖5 童寯先生1937年前所繪郭莊平面圖[2]
圖6 1921年出版的《西湖新志》評價宋莊為“架屋疊床”[25]
1922年前郭莊的建設,主要有2個特點,一是在用地南側集中建設了宋家祠堂、香雪分春堂、住宅樓等建筑,二是沿湖建設的3層住宅采用西式風格并又向東加建了2層體量,這使得1922年前“宋莊時期”的郭莊,雖有園林山石,但空間布局擁塞,主體建筑體量巨大且西式風格與山水環(huán)境并不協(xié)調(diào)。1917年汪洋在其《西湖四日記》中直接寫道“端友別墅失之俗”[8],而1921年成書的《西湖新志》,則引用了更早的《新西湖游覽志》中對郭莊的評論道:“架屋疊床,苦少疏落之致……惜長廊短榭,位置不甚相宜……此地當贈以‘濃抹’二字”[11](圖6)。
1922年郭莊易手后,郭士林在用地北側增建的2個建筑空間,均對應了2處重要的原建筑物,使郭莊形成了具有整體感的空間格局。其增建的西側沿路的園林入口空間,正對郭莊沿湖的船閘,形成了東西向空間序列來統(tǒng)領郭莊用地中部;而另一新建的“靜香云外”建筑,與北側“舟室”相對,照應了南北關聯(lián)[2]。這些增建的空間與原有散布的園林建筑形成一體,使原有宋家祠堂及西式住宅在園林中的主導地位被弱化,并將北側綠地與南側建筑園林整合起來(圖5)。
郭莊沿湖建設,其沿湖入口一直是其重要的園林空間。然而,1907—1937年30年間,郭莊的沿湖入口在位置、方向與界面等方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位置方面,1922年前“宋莊時期”的郭莊沿湖入口,位于用地南側,在臥龍橋畔的湖面支流處,臨水設有碼頭及照壁;而1922年后的郭莊,沿湖入口轉移到用地東側,直接面向西湖湖面,臨水設有水門,門坊上還有匾額題詞[24]。
在朝向方面,郭莊沿湖入口早期為南向,與園林初建時最重要的建筑宋家祠堂相對,形成“西湖支流—碼頭—照壁—宋家祠堂”的南北向空間序列,而1922年后的沿湖入口則轉為東向,與郭莊沿湖區(qū)域的中心建筑景蘇閣相對,形成“西湖湖面—碼頭—水門—景蘇閣”的東西向空間序列(圖7)。
郭莊面向西湖湖面的園林界面,也在30年間出現(xiàn)了從封閉到開敞的演變。從老照片看,郭莊初建時沿湖界面較為封閉,景蘇閣南側面向西湖湖面一帶均筑有白色高墻,沿臥龍橋湖水支流處的也有照壁遮擋;西式住宅沿湖增建2層體量后,景蘇閣南側沿湖的山墻拆除,變成面向湖面的一層坡頂小房,并開有2扇窗戶;之后景蘇閣前面沿湖欄桿的位置被改造成水門,設置碼頭及臺階,成為沿湖主入口,郭莊東側沿湖界面終于開放起來[3,24](圖8,表2)。
圖7 宋莊時期和郭莊時期的沿湖入口位置及建設重點的變化 (改繪自參考文獻[3])
圖8 郭莊沿湖界面的演變(改繪自參考文獻[2-3])
近代杭州城湖關系變遷是從拆除沿湖城墻開始的,這加強了湖上區(qū)域可達性,并大大促進了湖上園林的建設。因為“西湖入城”,使西湖成為城市公共空間的延伸和城市生活場所的延續(xù),這些園林建設較之以前更注重園林空間與西湖風景的密切關系,進而使園林原有的空間格局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如郭莊在清末建造時最初的空間布局以南側祠堂、住宅為中心,北側用地以綠化為主,沿湖界面也較為封閉,但1922年后則在園林中部沿湖設置水門,與西湖開闊水面互動,最終使南北園林空間整合一體;而西泠印社在1914年后建設的建筑,更注重南向西湖的視野與朝向最終讓西泠印社從東西展開空間格局逐漸變成強調(diào)南北縱深空間格局。
表2 1922年前后郭莊的建設改造及空間演變
近代城湖關系的變遷激發(fā)了杭州一系列道路建設,使城市道路延伸到西湖環(huán)線,也使湖上園林面向陸路而來的入口空間的重要性提升,從而營造出湖上園林新的中心控制空間。如郭莊的西側沿陸路入口加建后,與園林原船閘相對,并結合增建的“靜香云外”建筑,形成了統(tǒng)領南北兩區(qū)的新的中心空間;西泠印社則面向南側改造后的白堤馬路設置了入口石坊、在北側山頂制高點設置了華嚴經(jīng)塔,確立起與之前不同的空間控制方向。
近代城湖關系的變遷,為西湖帶來了更多的游客,這進一步加強了湖上園林空間的公共性轉型,園林中更多的私人空間、半公共空間被改造、轉型成為公共空間,而原有的園林公共空間也呈現(xiàn)出更多元的特征。如郭莊對外開放的景蘇閣增建了面水平臺空間及水門,提升了公共性,而住宅等私人空間逐漸邊緣化,到童寯先生1937年前拜訪時已覺得西式住宅“僅占一角”;西泠印社則通過四照閣等重要建筑的南移,演化出南側游客聚飲和北側學術聚會的更為細分的公共性空間。
通過這些層面的演變,民國初年的西湖湖上園林逐漸擺脫原先單一的園林身份,發(fā)展為園林、公共風景與城市生活空間的綜合體。這種“綜合體”的特征,不僅僅體現(xiàn)在空間、使用方式上,也體現(xiàn)在管理模式及游覽心理上。西湖湖上園林既是單體園林,也是所屬更大的“景點”的組成部分;既是為家族或特定群體使用,也有將近一半以上的空間開放給公眾;既有私人建造與開發(fā)行為,也有官方劃撥與管理使用行為。西湖湖上園林,至此也具有了不同于其他江南傳統(tǒng)園林的獨特性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