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忠 劉文闖 王振偉
摘要:采用對比試驗的方法,從200 ℃開始設(shè)置6種不同溫度,研究耐磨鋼的焊后合理回火溫度。結(jié)果表明,綜合耐磨鋼在微觀金相組織、表面硬度、拉伸性能、沖擊性能方面的變化情況,焊后回火溫度以350 ℃為宜。
關(guān)鍵詞:有軌電車;轍叉;耐磨鋼;鋼軌;回火
中圖分類號:TG14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9)02-0042-03
轍叉是有軌電車道岔的重要組成部分,材料選用直接影響其使用壽命。耐磨鋼具有高硬度、高強度、高耐磨性的優(yōu)點,以其作為轍叉材料,可減緩對轍叉輪軌的沖擊。耐磨鋼的碳當量較大,加之轍叉的結(jié)構(gòu)復(fù)雜性,兩者焊接為一體后存在較大焊接應(yīng)力。為保證焊接質(zhì)量,焊后需要進行回火釋放應(yīng)力。在此情況下,研究耐磨鋼的焊后合理回火溫度,為其焊后熱處理提供數(shù)據(jù)資料及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材料為NM400耐磨鋼,于材料近表面處取樣,尺寸為20 mm×65 mm×300 mm,共取樣6個。試驗用鋼板力學(xué)性能要求見表1。耐磨板按《GB/T2970-2004厚鋼板超聲波檢驗方法》檢測,鋼板質(zhì)量符合I級要求。
采用特殊合金鋼鋸條鋸切料,鋸后對邊角進行打磨處理。各分項檢驗的小試樣采用線切割加工取樣。
1.2 試驗方法
從200 ℃開始分別進行6種溫度的回火試驗。將熱處理爐升溫到目標溫度(200,250,300,350,400,
450 ℃)后,將試件裝爐,溫度恢復(fù)到目標溫度開始保溫3 h,取出試件并冷卻(介質(zhì)為空氣)至室溫,測試性能。
從熱處理后的試件中取樣,測試回火后試件表面硬度、常溫拉伸強度、-20 ℃KV2沖擊性能,比較熱處理前后力學(xué)性能變化,觀察沖擊試樣斷裂情況。
1.3 回火后耐磨鋼力學(xué)性能指標
拉伸性能:抗拉強度不低于1 200 MPa;斷后伸長率A≥10%。沖擊性能:-20 ℃KV2不低于母材性能的90%。布氏硬度:370~460 HB。試件金相組織中不得出現(xiàn)針狀馬氏體。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耐磨鋼微觀金相組織變化
在200 ℃和250 ℃的溫度下回火,耐磨鋼組織類型沒有發(fā)生變化,均為板條馬氏體和貝氏體;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組織中貝氏體的含量有所提高;回火溫度升至300 ℃,開始析出粒狀碳化物,且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碳化物的含量隨之升高。
2.2 耐磨鋼表面硬度變化
將試件表面加工掉1 mm后,檢測其布氏硬度,試驗條件為HBW10/3000。不同回火溫度下,試件表面硬度見表2。
由表2可知:隨回火溫度的升高和基體組織的逐步均勻化,試件表面硬度逐漸下降;當回火溫度為350 ℃時,表面硬度370 HB??紤]到耐磨鋼轍叉在線路上主要受磨損、沖擊,將硬度合格線控制在370 HB。同時,由于耐磨鋼在400 ℃時有一定的回火脆性,將降低材料韌性,因此不大于350 ℃的回火溫度較合理。
2.3 耐磨鋼拉伸性能變化
自鋼板1/4厚度處并沿鋼板軋制方向取樣,尺寸為60 mm×2 mm,拉伸數(shù)據(jù)如表3所示。不同回火溫度下拉伸強度的變化曲線見圖1。
由圖1可知,隨回火溫度上升,試件抗拉強度整體呈下降趨勢;當回火溫度為300 ℃時,抗拉強度出現(xiàn)小幅回升后繼續(xù)下降;回火溫度在350 ℃以下時,抗拉強度均符合試驗指標要求。
2.4 沖擊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
每個回火溫度取樣3個,將試件表面加工出V形缺口后進行沖擊試驗,結(jié)果取平均值。試驗數(shù)據(jù)見表4。
由表4可知:回火溫度在200 ℃~350 ℃區(qū)間時,沖擊韌性隨回火溫度上升而上升;當回火溫度達400 ℃后,沖擊韌性開始下降。此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為,回火溫度到達400℃時耐磨鋼展現(xiàn)出回火脆性。
3 結(jié)論
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耐磨鋼的貝氏體含量提高,且在300 ℃時開始析出粒狀碳化物。之后溫度越高,碳化物的析出量也越高。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耐磨鋼的表面硬度逐漸下降,而耐磨鋼抗拉強度整體上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并在300 ℃時小幅回升后繼續(xù)下降。當回火溫度為350 ℃時,耐磨鋼沖擊韌性值最高。綜合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回火溫度為350 ℃時,耐磨鋼綜合性能最好,故焊后回火溫度以350 ℃為宜。
參考文獻
[1] 曹藝,王昭東,吳迪,等.NM400高強度低合金耐磨鋼的組織與性能[J].東北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1,32(2):241-244.
[2] 任麗芳,黃利,王春燕.包鋼NM400耐磨鋼板的焊接性及其應(yīng)用[J]. 包鋼科技,2012,38(2):75-78.
[3] YANG J P, QIN X M, ZHAO Y J, et al. Analysis on cracking of the tensile specimen surface of NM400 sear-resistant steel[J]. Physics Examination & Testing, 2014(7):454-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