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勝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蘇軾對文人詩畫有著“詩畫本一律”的賞評理論。這一詩畫理論,對后世文人的文化修養(yǎng),對中國詩畫,尤其是文人詩畫的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吳門畫派的開創(chuàng)者沈周,便是在這種影響下學習、發(fā)展、升華,最終自成一家,成為明代畫壇的領袖人物。
沈周所生活的明代文藝界,與盛唐時期是有明顯差別的。這一時期的科舉制度,已經開始背離其建立初衷,成為封建王朝統(tǒng)治文人思想的工具。由于受到這種思想的束縛,許多文人在不知不覺中便背離了文人志趣,成為封建統(tǒng)治者表達思想的藝術工具。在這種背景下,明代詩文的發(fā)展受到嚴重阻滯,以宮廷“院體”繪畫為代表的文人畫雖然有所發(fā)展,但萎靡柔媚之風過盛,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文人志趣的展現(xiàn)。而沈周一生不應科舉,家居讀書,吟詩作畫,優(yōu)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故其詩文書畫蘊含著濃厚的文人志趣,體現(xiàn)出高雅的文化修養(yǎng),以至要書求畫者“屨滿戶外”。
值得注意的是,沈周在詩文書畫各領域都有著深厚的造詣。然而,其書畫在中國文藝史上產生的影響,卻比其詩文所產生的影響更加深遠。這是為什么呢?竊以為,文化修養(yǎng)使然。
能詩會畫,是沈周自身文化修養(yǎng)的良好體現(xiàn)??v觀我國古代文藝史,大家層出,各有千秋,但卻有一共同點:能詩者多識畫,能畫者多知詩。北宋文學家、畫家張舜民在《跋百之詩畫》中總結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充分肯定了自古以來“詩畫同源”的理論。倘若只是擅詩,或只是擅畫,恐怕文化修養(yǎng)猶是欠缺。可以說,詩與畫都是古代文人在自身文化修養(yǎng)達到一定高度后,“聊寫胸中逸氣”的需要,只是二者載體不同罷了。潛心詩文書畫數(shù)十載,沈周的文化修養(yǎng)自是極高,表現(xiàn)在紙絹上,則如蘇軾所言,“詩不能盡,溢而為書,變而為畫”,成為一幅幅文人畫作。這樣,蒼茫渾厚的粗筆水墨,配上遒勁書法所書詩作,成為沈周高水平文化修養(yǎng)的最好體現(xiàn)。而從他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上來看,書畫比詩文更加生動形象,給欣賞者留下的印象更為深刻,給歷史留下的印跡便也更為濃重。
對文藝作品的欣賞過程,是由表及里,追根溯源的過程。品味沈周的詩畫作品也是這樣,需要先從畫作來看,得其大意,之后層層深入,最后在其題畫詩上準確了解沈周所思所想,統(tǒng)攬作品精髓所在,領略大家文化修養(yǎng)之深。
沈周之畫,需分中年、老年兩個階段來觀賞。沈周早年時出入于宋元各家,博采眾長,融會貫通,剛柔并用,形成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格。故而在中年時,他便躋身畫壇領軍人物之列,創(chuàng)作時用筆嚴謹,外表柔順,內藏筋骨。著名的《廬山高圖》便是出自中年沈周之手。此圖仿王蒙筆法,自下而上,山巒層疊,由近及遠,草木繁盛,實為巨幅山水之精品。《詩經·小雅》中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句,沈周正是借此意來表達自己對老師陳寬的崇高敬意,歌頌老師道德之高尚。晚年時期的沈周,性情更顯開朗,多年的詩文書畫創(chuàng)作使其文化修養(yǎng)得到升華。在這一時期,他運筆隨心,用墨粗簡,風格上大顯豪放之氣,氣勢雄渾宏大。觀其晚年所作《千人石夜游圖》,雖是寫實作品,但卻并不追求對自然景物的真實再現(xiàn),粗直水墨為樹,隨意幾點為苔。顯然,他更注重的是對事件本身的記錄。此時沈周的文化修養(yǎng)較中年時期已經有了質的飛躍,真正做到了胸中有丘壑。
如果說,沈周之畫給人以穩(wěn)重雄渾之感,那么,沈周之詩帶給讀者的,則是天真淳樸之情。讀沈周的題畫詩,有助于輔正觀賞者對畫作情感掌握的偏失,從而助人更好地品味其文化修養(yǎng),了解他創(chuàng)作時的真思實感。他在《高枕聽蟬圖》上的題畫詩中寫道:“客有叩門都不應,自支高枕聽新蟬?!敝淮硕?,便描繪出自己因貪聽蟬聲而無暇顧及敲門客的天真之態(tài),同時表達出自己曠達高雅的文人志趣。再如他在《山水圖》上的題畫詩:“老眼看書全是霧,模糊只寫雨中山。”此二句使人讀來雙眼一潤:縱使自己老眼昏花,書卷都難以看清,還是要把眼前模糊的景致描繪下來———這無疑是一位老藝術家對藝術淳樸感情的極好體現(xiàn)。當然,除了題畫詩,沈周的其他詩作也體現(xiàn)著他的性情之“真”。晚年的沈周,作《老年三病》詩以自嘲,其中有“俯眉作字仍虛畫,觸鼻看書反差行”之句?!案┟甲髯帧薄坝|鼻看書”想來可笑,但卻是沈周晚年進行創(chuàng)作與學習的無奈之相。沈周雖已是一家之宗,但其對提高自身文化修養(yǎng)的心態(tài)可見一斑。
作為一位生活在封建時期的文人,沈周同當時的許多文人一樣,有著清高自愛的文人風骨,但他又有別于普通封建文人:豁達樂觀,平易近人。結合沈周“白石翁”的字號,不妨將沈周這種精神面貌稱之為“白石翁精神”。
據(jù)《沈石田先生詩文集卷十》《沈石田先生事略》等史料記載,成化二十年甲辰,黃應龍來訪,適一道士攜沈周擬倪云林畫竹索題,黃題曰:“千畝何嘗貯在胸,出塵標格有仙風。疏髯短鬢俱成雪,消得人稱白石翁?!鄙蛑軐ζ湓唬骸拔崮炅?,則更號白石翁矣?!弊源?,沈周所作詩畫開始使用“白石翁”印。本是一句笑談,隨即拿來當字號,恐怕只有沈周這樣的大家才能不拘如此。在當年的《六十自詠》詩中,沈周以“山花笑我頭俱白,頭白簪花也當春”自嘲自勵,更是把老當益壯的樂觀態(tài)度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白石翁”這一字號雖始于沈周晚年,但“白石翁”精神卻貫穿沈周的整個藝術生涯。由于詩文書畫聞名天下,沈周常常要應對要書求畫者“屨滿戶外”的場面。即便是“販夫牧豎”向他求畫,他也從不拒絕。對于文人而言,每一件作品都彌足珍貴,價比黃金。而沈周對他人的慷慨相贈,便與當時的諸多文人形成了鮮明對比。有人甚至偽作沈周作品,求為題款,他也欣然應允。其隨和如斯,其豁達如斯。
沈周就是這樣,以“白石翁”精神來面對生活,以老者特有的豁達隨和心態(tài)為人處世,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成長為一家之宗。明代中后期,文人畫迅猛發(fā)展,沈周所創(chuàng)的吳門畫派被尊為畫壇之首,沈周也站在了文藝界最前沿。
一方面,他在師古與創(chuàng)新的探索中,為后世文人詩畫的創(chuàng)作開一新河;另一方面,他的豁達隨和心態(tài)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文人,其精神萬古流芳。時至今日,提及吳門畫派,提及沈周,未有不肅然起敬者。這,就是白石翁精神的力量,是文化修養(yǎng)的力量。
選自《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