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大為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民的需求由物質生活需要轉向精神文化需要,體育健身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宏觀層面國家將公共體育納入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作為社會現(xiàn)代化的一種重要標志。2011年國務院出臺了《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接著國家體育總局又印發(fā)了《體育事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提出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體育需求,要加快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提高公共體育服務水平。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fā)展。”2014年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營造重視體育、支持體育、參與體育的社會氛圍,將全面健身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016年全國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現(xiàn)場推進會進一步強調,“要以保障基本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為核心,實現(xiàn)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笨梢娬陧攲釉O計方面適時切合人民群眾的需求,給予了公共體育服務較多關注。
個人幸福感是人們對于自身物質精神生活狀態(tài)感到滿意從而體驗到相對持久性積極情感的主觀感受,是反應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它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既受到性別、氣質、自我效能感、壓力應對方式、健康等個體特征影響,又受到家庭因素、文化因素、經濟因素、社會支持系統(tǒng)等社會因素影響。①李儒林,張進輔,梁新剛.影響主觀幸福感的相關因素理論[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11):783-785。公共體育服務作為一種社會文化因素和公眾體育參與作為健康因素勢必會個人幸福感產生影響。既往研究表明,公共服務能有效提升國民幸福感,體育參與能通過身體釋放、社會互動機制為個體帶來幸福感。但過往的研究對公共體育服務對個人幸福感探索還是空白,對體育參與與個人幸福感的研究局限于特定對象或特定區(qū)域,因此本文試圖回答的問題是:公共體育服務是否影響個人幸福感?公共體育服務哪些方面影響個人幸福感?在宏觀整體層面公眾體育參與是否影響個人幸福感?哪些體育參與方式影響個人幸福感?
公共體育服務是指公共部門根據(jù)法定職責為社會公眾或社會共同體提供不同形態(tài)的公共體育產品或公共服務行為的總稱。①劉亮.我國體育公共服務的概念溯源與再認識[J].體育學刊,2011(3):34-40。目前關于公共體育服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以滿意度為導向的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現(xiàn)狀研究。王夢陽、張琳對上海居民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上海市居民公共體育服務總體滿意度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男性滿意度低于女性。②王夢陽,張林.上海市城區(qū)居民公共體育服務滿意度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4(02):9-12。王丹的研究表明,社區(qū)居民對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滿意度一般,但對公共體育服務的需求度較高,性別、年齡、學歷、鍛煉頻次影響居民公共體育服務的滿意度。③王丹.新媒體環(huán)境下社區(qū)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研究[D].2016。梁金輝、傅雪林、王實對首都的研究發(fā)現(xiàn),首都居民公共體育服務的需求度與滿意度不匹配,需大于求。④梁金輝,傅雪林,王實.滿意度和需求度二維耦合視角下的首都公共體育服務評價[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6(06):496-502。李文莉對鄭州中原區(qū)的研究發(fā)現(xiàn),鄭州市中原區(qū)社區(qū)居民對公共體育服務的總體滿意度不高,介于“一般”與“不滿意”之間。⑤李文莉.鄭州市中原區(qū)社區(qū)體育公共服務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2016。左群等以老年人為研究對象,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人對于公共體育服務的總體滿意度和總體滿意率均處于中等偏下水平。⑥左群,段夢雙,吳凡凡等.基于公共體育服務滿意度的社區(qū)老年人體育鍛煉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8(2):61-67。二是關于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研究。肖林鵬等認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包括核心類、支持類、保障類3 個層面和活動、指導、資金、信息、組織、場地設施、政策法規(guī)、監(jiān)督反饋、績效評價九個要素。⑦肖林鵬,李宗浩,楊曉晨.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概念開發(fā)及其結構探討[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7(6):472-475。任春香、李紅衛(wèi)認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由設施、信息、指導、組織管理、體質監(jiān)測、政策6 個子服務體系構成。⑧任春香,李紅衛(wèi).新時期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基本內容探析[J].體育與科學,2011(5):40-43。郇昌店、張琮認為,公共體育服務的主體、客體與環(huán)境構成了體系的內容。⑨郇昌店,張琮.我國公共體育服務概念的辨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1(3):305-308。三是關于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困境與破解路徑研究。目前而言,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主要存在供給總量不足⑩唐宇鈞,石揚唐詩.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困境的突破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7(5):93-98。、供給主體單一?許金鋒,麻新遠.城市化進程中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困境及破解途徑[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3(4):37-39。、供給結構非均衡性?何青.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創(chuàng)新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供給方式簡單落后?肖林鵬,李宗浩,楊曉晨等.論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的供給困境[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8):1-4。、供給內容非公眾選擇性?金濤,張鳳彪,周超.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困境及原因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12):30-37。。主要破解路徑有建立以實際需求為導向,政府、市場、社會三位一體相互支撐、協(xié)作共治的多元化服務供給機制?何青.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創(chuàng)新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完善決策機制,使公共體育服務決策有效回應公眾的需求?荊俊昌,馮欣欣.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現(xiàn)實困境與突破策略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3(12):11-13。;健全科學評價機制,將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納入體育管理部門績效考核體系中?許金鋒,麻新遠.城市化進程中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困境及破解途徑[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3(4):37-39。。
上述文獻回顧,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關于公共體育服務與個人幸福感的研究尚是空白。不過有研究表明公共服務與主觀幸福感存在相關關系,如趙潔、楊政怡認為,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的便利性、公共教育資源的公共性、住房保障的充足性和便利性對居民的主觀幸福感有顯著影響。?趙潔,楊政怡.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增加居民的主觀幸福感了嗎?——基于CGSS2013 數(shù)據(jù)的實證分析[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7(6):80-86。邱航帆、盧海陽利用綜合社會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公共服務評價與居民幸福感顯著正相關,公共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住房保障、社會管理四個維度的公共服務滿意度均對居民幸福感產生顯著的正向效應。?邱航帆,盧海陽.公共服務評價對居民幸福感的影響及其差異性研究——基于CGSS2013 數(shù)據(jù)的實證[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34-41。臧敦剛等基于民族農村地區(qū)的調查發(fā)現(xiàn),公共服務的供給程度和村莊民主的發(fā)育程度對農戶的幸福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臧敦剛,余爽,李后建.公共服務、村莊民主與幸福感——基于民族地區(qū)757 個行政村31615 個農戶的調查[J].農業(yè)經濟問題,2016(3):79-87。公共體育服務作為公共服務領域重要組成部分,在理論上與個人幸福感也存在相關關系。由此我們推出假設H1。
假設H1:公共體育服務供給與公眾幸福感正相關。具體而言,服務供給滿意度越高則幸福感越高,服務供給滿意度越低則幸福感越低。
為了方便測量,我們更多的是考察公眾對公共部門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感知。由于公共體育服務的“公共性”、“服務性”,我們將公眾對公共體育服務的感知細化為對公共體育服務資源充足性的感知、公共體育服務分布均衡性的感知、公共體育服務獲取便利性的感知以及公共體育服務普惠性的感知。根據(jù)假設H1,我們可以推出H1.1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資源充足性越好,個人幸福感越高;H1.2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分布均衡性越好,個人幸福感越高;H1.3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獲取便利性越好,個人幸福感越高;H1.4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普惠性越好,個人幸福感越高。
在既有研究中,關于體育參與與幸福感的成果也比較豐富,主要集中于老年人和學生兩個群體。一是老年人體育參與與幸福感的研究。大多數(shù)的研究表明,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主觀幸福感水平比不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主觀幸福感水平高。①王永.體育鍛煉與揚州市老年人主觀幸福感、自主生活能力關系的調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1):99-100。、②王樂,馬艷紅.老年人身體鍛煉與提高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性研究——以運城市為例[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3):141-141。不同的鍛煉量對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中等鍛煉量對老年人的主觀幸福感影響最大。③李銀婷.杭州市老年人體育鍛煉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D].2015。不同年齡段老人參與體育鍛煉主觀幸福感有很大差異性。④陳浩楠.中老年人體育鍛煉主觀幸福感的調查研究——以山西省長治市城區(qū)為例[D].2015。二是學生群體體育參與與幸福感研究。體育參與與主觀幸福感存在顯著相關,體育參與程度越高,其主觀幸福感越強。⑤袁貴勇,張美玲.中學生體育鍛煉與主觀幸福感現(xiàn)狀調查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0):1245-1247。、⑥沈玉梅,張枝尚.體育鍛煉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作用探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3):161-163。同時體育鍛煉的強度、持續(xù)時間、項目、情境、自覺性、直接參與與間接參與會影響學生群體的主觀幸福感。中等鍛煉量的體育鍛煉對學生主觀幸福感影響效應最顯著,明顯高于小鍛煉量和大鍛煉量。⑦史軍.體育鍛煉對高中三年級學生主觀幸福感影響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一次性的體育鍛煉只對學生的積極情感有影響,而長期性的體育鍛煉對主觀幸福感的各個維度都有影響。⑧耿義.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特點及其與體育鍛煉的關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集體項目的體育鍛煉對提高學生主觀幸福感優(yōu)于個人項目,競爭性鍛煉情境對提高學生主觀幸福感優(yōu)于娛樂性鍛煉情境。⑨肖冰.體育鍛煉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影響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3):34-35。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學生的主觀幸福感更強烈⑩史軍.體育鍛煉對高中三年級學生主觀幸福感影響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經常性直接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主觀幸福感高于間接性體育參與的學生。?韓會君,段清婷.大學生體育參與和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6):97-100。此外還有一些關于其他人群主觀幸福感與體育參與相關性研究,劉玲對玉溪市公務員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體育鍛煉與公務員主觀幸福感成顯著正相關,且每次鍛煉時間與公務員主觀幸福感呈正線性關系。?劉玲.體育鍛煉對公務員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效應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33):205-205。劉米娜基于CGSS2012 數(shù)據(jù)分析流動人口幸福感與體育參與關系發(fā)現(xiàn),流動人口的體育參與能顯著提升其幸福感,“健康”和“社會資本”是影響流動人口體育參與和主觀幸福感關系的重要機制。?劉米娜.代際視角下流動人口體育參與對其幸福感的影響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7(2):40-53。李軍蘭對山西省城鎮(zhèn)居民的調查發(fā)現(xiàn),體育鍛煉中的體育鍛煉量、持續(xù)時間、體育鍛煉項目、鍛煉伙伴、鍛煉場所、鍛煉設施、鍛煉時的指導等各方面交互對主觀幸福感產生作用。?李軍蘭.城鎮(zhèn)居民體育鍛煉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3(4):61-67。劉米娜對江蘇省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體育參與能顯著提升國民幸福感。體育參與的“健康動機”和“社交動機”是驅動個體參與體育活動的強大動力和趨力,能提升其積極的幸福體驗。?劉米娜.體育如何讓人幸福?——體育參與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6(6):27-39??偨Y以上研究,不管是對特定群體的研究還是對特定區(qū)域的研究,結果均表明體育參與能有效提升個人主觀幸福感。那么從整體層面對一般人群而言,體育參與也能促進個人幸福感,由此我們推出假設H2。
假設H2:公眾體育參與與公眾幸福感正相關。具體而言,公眾體育參與越多則幸福感越高,體育參與越少則幸福感越低。
在問卷中我們用參加體育鍛煉和觀看體育比賽兩項來測量公眾的體育參與,那么我們根據(jù)H2 可以推出H2.1 和H2.2。H2.1 參加體育鍛煉越多,個人幸福感越高;H2.2 觀看體育比賽越多,個人幸福感越高。
本研究所使用的數(shù)據(jù)來自由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主持的“2015年中國社會綜合調查”(CGSS2015)。此次調查采用多階分層概率抽樣設計,全國一共抽取了100 個縣(區(qū)),調查了480 個村(居)委會。本次總樣本量約為12000,共收集10968 份有效調查問卷。排除缺失值和異常值后,本研究共有9542 個有效樣本進入分析。
1.因變量。本文主要是研究公共體育服務、公眾體育參與對公眾幸福感的影響,因此公眾的幸福感就是本文的因變量。我們采取直接提問的方式進行測量,問卷中的問題是“您覺得您的生活是否幸福?”,其選項“非常不幸福、比較不幸福、說不上幸福不幸福、比較幸福、非常幸福”分別賦值“1、2、3、4、5”。
2.自變量。本文主要分析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公眾體育活動參與兩個方面因素對公眾幸福感的影響機制。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狀況、公眾體育活動參與狀況即本文的自變量。對于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狀況,主要從資源充足性、分布均衡性、獲取便利性和服務普惠性四方面進行描述,利用李克特五度量表進行測量,數(shù)值越大代表該項供給狀況更好。對于公眾體育活動參與狀況,主要從參與體育鍛煉和觀看體育比賽兩方面進行描述,利用李克特五度量表進行測量,數(shù)值越大則代表參與頻率越高。
3.控制變量。本文的控制變量包括個體、家庭及區(qū)域特征變量。具體而言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婚姻、信仰、教育、個人收入、政治面貌、健康、城鄉(xiāng)共十個變量。其中性別、民族、婚姻、信仰、政治面貌、城鄉(xiāng)六個類別變量處理為虛擬變量進入分析;年齡、教育兩個變量為數(shù)值變量直接進入分析;健康為量表變量直接進入分析;個人收入為偏態(tài)分布,對數(shù)化處理后進入分析。本文中變量含義、賦值及其描述性統(tǒng)計情況見表1。
表1 變量含義、賦值及其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本文因變量是公眾的幸福感,我們已經對其進行求和處理,使之成為數(shù)值變量,因此我們選擇利用OLS 回歸模型進行分析。模型具體如下:
其中y_i 是因變量公眾幸福感;xi1是自變量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公眾體育活動參與變量;xi2是控制變量,包括個體、家庭及區(qū)域等變量。βi0、βi1和βi2是待估參數(shù),其中αi0表示常數(shù)項,βi1和βi2分別表示自變量和控制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狀況,如果為負值則為負向影響,正值則為正向影響。εi為隨機誤差。
在分析策略上,我們首先只將控制變量進入分析,得到基準模型;然后自變量和控制變量同時納入分析,得到總體樣本的研究模型。
首先,我們將公眾幸福感作為因變量,將性別、年齡、民族、婚姻、信仰、教育、個人收入、政治面貌、健康、城鄉(xiāng)十個變量作為自變量進入分析,得到模型1 作為基準模型。模型F 值86.320,R2 為0.083,且模型在置信區(qū)間99%上顯著,說明該模型成立。模型結果顯示,民族、個人收入對公眾的幸福感不產生顯著影響,而性別、年齡、婚姻、信仰、教育、政治面貌、健康、城鄉(xiāng)八個變量對公眾幸福感產生顯著影響。具體而言,性別方面,女性比男性幸福感更強;年齡方面,年齡越大者幸福感越強;婚姻狀況方面,已婚者比未婚者幸福感更強;信仰狀況方面,信教者比不信教者幸福感更強;教育方面,受教育年限越長者幸福感越強;政治面貌方面,黨員比非黨員幸福感更強;健康因素方面,身體越健康者幸福感越強;城鄉(xiāng)區(qū)域方面,農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幸福感更強。
其次,我們將公眾幸福感作為因變量,將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作為自變量,同時控制個體、家庭及區(qū)域特征變量,進入分析后得到模型2。模型F 值為83.620,R2 為0.109,且模型在置信區(qū)間99%上顯著,說明模型成立。模型顯示,控制變量中民族、個人收入對公眾的幸福感不產生顯著影響,而性別、年齡、婚姻、信仰、教育、政治面貌、健康、城鄉(xiāng)八個變量對公眾幸福感產生顯著影響。具體而言,性別方面,女性比男性幸福感更強;年齡方面,年齡越大者幸福感越強;婚姻狀況方面,已婚者比未婚者幸福感更強;信仰狀況方面,信教者比不信教者幸福感更強;教育方面,受教育年限越長者幸福感越強;政治面貌方面,黨員比非黨員幸福感更強;健康因素方面,身體越健康者幸福感越強;城鄉(xiāng)區(qū)域方面,農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幸福感更強。自變量中公共體育服務分布均衡性、獲取公共體育服務便利性對公眾的幸福感不產生顯著影響,假設H1.2、H1.3 沒有得到驗證。而公共體育服務資源充足性和公共體育服務普惠性對公眾幸福感產生顯著影響。具體而言,公共部門提供的公共體育服務越充足,公眾感知的幸福感越高,假設H1.1 得到驗證;公共部門提供的公共體育服務越普惠,公眾感知的幸福感越高,假設H1.4 得到驗證。同時公共體育資源充足性對公眾幸福感的促進作用要大于公共體育服務普惠性。因此H1 得到部分驗證。
最后,我們將公眾幸福感作為因變量,將公眾體育活動參與作為自變量,同時控制性別、年齡、民族、婚姻、信仰、教育、個人收入、政治面貌、健康、城鄉(xiāng)、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等變量,進入分析后得到模型3。模型F 值為79.920,R2 為0.118,且模型在置信區(qū)間99%上顯著,說明模型成立。模型顯示,控制變量中民族、個人收入、公共體育服務分布均衡性、獲取公共體育服務便利性對公眾的幸福感不產生顯著影響,而性別、年齡、婚姻、信仰、教育、政治面貌、健康、城鄉(xiāng)、公共體育服務資源充足性、公共體育服務普惠性十個變量對公眾幸福感產生顯著影響。具體而言,性別方面,女性比男性幸福感更強;年齡方面,年齡越大者幸福感越強;婚姻狀況方面,已婚者比未婚者幸福感更強;信仰狀況方面,信教者比不信教者幸福感更強;教育方面,受教育年限越長者幸福感越強;政治面貌方面,黨員比非黨員幸福感更強;健康因素方面,身體越健康者幸福感越強;城鄉(xiāng)區(qū)域方面,農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幸福感更強;公共部門提供的公共體育服務越充足,公眾感知的幸福感越高;公共部門提供的公共體育服務越普惠,公眾感知的幸福感越高。自變量中觀看體育比賽對公眾幸福感不產生顯著影響,假設H2.2 沒有得到驗證;參加體育鍛煉對公眾幸福感產生顯著影響。參加體育鍛煉越頻繁者,其幸福感越高,假設H2.1 得到驗證。因此假設H2 也是得到部分驗證。
公共體育是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需求的滿足對于人們幸福感有重要影響。本文即利用全國數(shù)據(jù)從宏觀層面分析公共體育資源供給、公眾體育參與對幸福感的影響,研究表明公共體育資源供給、公眾體育參與能有效提升公眾幸福感。具體而言:
表2 公共體育服務、公眾體育參與對幸福感影響的回歸分析
性別、年齡、婚姻、信仰、教育、政治面貌、健康、城鄉(xiāng)對公眾幸福感產生顯著影響。具體而言,性別方面,女性比男性幸福感更強;年齡方面,年齡越大者幸福感越強;婚姻狀況方面,已婚者比未婚者幸福感更強;信仰狀況方面,信教者比不信教者幸福感更強;教育方面,受教育年限越長者幸福感越強;政治面貌方面,黨員比非黨員幸福感更強;健康因素方面,身體越健康者幸福感越強;城鄉(xiāng)區(qū)域方面,農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幸福感更強。
公共體育資源供給方面,公共體育服務分布均衡性、獲取公共體育服務便利性對公眾的幸福感不產生顯著影響,而公共體育服務資源充足性和公共體育服務普惠性對公眾幸福感產生顯著影響。具體而言,公共部門提供的公共體育服務越充足,公眾感知的幸福感越高;公共部門提供的公共體育服務越普惠,公眾感知的幸福感越高。同時公共體育資源充足性對公眾幸福感的促進作用要大于公共體育服務普惠性。
公眾體育參與方面,觀看體育比賽對公眾幸福感不產生顯著影響;參加體育鍛煉對公眾幸福感產生顯著影響,參加體育鍛煉越頻繁者,其幸福感越高。
上述研究結論對公共體育管理部門具有重要啟示意義。首先,公共體育資源供給應轉變過去以政府為主導的單一模式,積極引導社會、市場等多元主體提供多元化體育服務,確保公共體育資源供給的充足性。其次,公共體育資源的供給要改變過去以政績?yōu)閷颍袑嵰匀嗣袢罕姷膶嶋H需求為中心,改善過去供給結構不合理的狀況,真正惠及普通老百姓。再次,體育參與中觀看體育比賽與參與體育鍛煉對幸福感影響的差異性,說明公眾只有親身參與體育才能提升幸福感。因此公共體育管理部門在注重發(fā)展競技性體育的同時,要重視發(fā)展群眾性體育,讓公眾能廣泛參與其中,保障公共體育服務的平衡性與均等化。